肠息肉

  • 乙状结肠息肉癌变特征(视频)

    乙状结肠息肉癌变特征
    乙状结肠一般位于人体左下腹,特征是肠管相对其它的结肠比较细,因此当乙状结肠息肉发生癌变的情况下会引起肠道梗阻,还会出现便血。 当出现梗阻的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腹胀、无法排气。因此患者可能出现1-2天肛门没有排气,甚至没有大便,同时伴随发生严重的腹胀感觉,此时则提示乙状结肠肿瘤可能已经将肠道完全阻塞,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可以在内镜下放置金属支架,将肿块梗阻解除后,接受外科的根治性手术即可解决。
    2023-08-02
  • 结肠息肉术后大便带血正常吗(视频)

    结肠息肉术后大便带血正常吗
    结肠息肉如果在内镜下进行息肉切除手术,很常见的现象是手术后出现大便带血。而如果是小息肉,创面比较小,一般很少出现大便带血。少量的大便出血正常,通过2-3天观察即可自行自愈。而大的息肉,特别是基底比较宽的息肉,创面比较大。特别是在愈合的过程中,将出现少量的创面渗血。 临床上出现术后大便量比较多的出血,如果在观察过程中,出血量越来越多,则需医生在内镜下重新干预,进行止血处理。如果再观察几天,出血量逐渐减少,则说明创面出血已经自行逐渐减少,无需过于担心。
    2023-08-02
  • 结肠息肉手术住院几天(视频)

    结肠息肉手术住院几天
    肠息肉根据临床病理分型可以分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一般情况不会恶变,较小情况下可以不用处理,定期复查肠镜即可。腺瘤性息肉一旦发现,应该尽早手术切除,因为有较大恶变倾向。 较小息肉首先可以进行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住院时间较短,术后3-5天即可出院。如果息肉较大甚至恶变,内镜下可能无法切除,需要外科手术进行切除。现在外科手术切除息肉可以分为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大部分三甲医院都能施行规范的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相比开腹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大约5-7天即可正常饮食,7天左右即可出院。开腹手术相对腹腔镜手术创伤较大,可能住院时间适当延长,多在7-10天内可以出院。
    2023-08-02
  • 结肠息肉术的护理(视频)

    结肠息肉术的护理
    结肠息肉术后护理如下: 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即体温、脉搏、心率、呼吸指标。如果患者病变发展,这些指标会有所变化,一定要多观察指标变化。 2、注意排气和排便情况,做过结肠息肉以后会出血,观察患者大便有无鲜血,是较重要的环节。做肠镜要排气,肠道里要注气,做完手术以后需要不断排气,注意患者排气量多、量少,如果肠道积气排不出,对其恢复也不好。 3、术后要禁食,一般息肉切除以后要禁食两天; 4、腹部体征:做完肠镜,包括切完息肉以后担心出血、穿孔,穿孔表现为腹部体征,如腹部疼痛。 总之,结肠息肉术后护理包括生命体征表现,排便、排气表现,腹部表现、饮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023-08-02
  • 结肠息肉症状(视频)

    结肠息肉症状
    结肠息肉早期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随着息肉变大可能会引起血便、脓血便、黏液便等大便改变,属于临床常见的症状,具体如下: 1、便血,便血一般出血量不会特别大,往往是隐性出血或者黑便等,如果出血量较大可能会引起贫血; 2、息肉表面黏膜破溃会引起黏液便,引起感染会出现脓血便; 3、息肉还会引起腹泻、便秘,甚至腹泻、便秘交替等大便习惯改变; 4、有肠黏膜刺激的病人会引起肠道刺激症状,有经常想上厕所又解不出大便的感觉; 5、息肉离肛门比较近,有时还会脱出肛门。 一旦发现上述情况,一定要到医院就诊,做肠镜判断是否为结肠息肉,因为有些息肉会癌变,如果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等情况出现,一定要到医院做肠镜检查。
    2023-08-02
  • 腺瘤性结肠息肉是什么(视频)

    腺瘤性结肠息肉是什么
    结肠息肉是临床比较常见疾病,发生率比较高。腺瘤性息肉是真性息肉,非腺瘤性的息肉是增生性或者是炎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的外观像息肉,但属于非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分为管状结构、绒毛状结构、管状和绒毛状结构相混合结构,腺瘤性息肉的恶性风险较低,绒毛状结构腺瘤性息肉恶性比例高。 临床对大息肉,如直径>2cm,蒂部比较宽,即基底部比较宽的息肉恶性风险率比较高,需做肠镜时取病检,腺瘤性息肉可考虑做内镜下切除,大息肉要及早取病检。如果发展到高级别瘤变,建议进行手术处理。如果腺瘤本身比较大,建议进行手术治疗,高级别瘤变按照癌处理。宽蒂、良性的息肉可在肠镜引导下做腹腔镜双镜联合辅助治疗,腔镜下行局部切除。如果考虑是恶性肿瘤,要做规范性肠癌治疗,包括切除手术和后续辅助性综合性治疗。
    2023-08-02
  • 结肠息肉的鉴别诊断(视频)

    结肠息肉的鉴别诊断
    结肠息肉的鉴别,可以和以下几个疾病鉴别: 1、与内痔做鉴别,可以表现便血,内痔也有里急后重的表现,内痔主要表现在齿状线上方,大便时可以脱出,基底比较宽,质地也相对软,可以通过以上表现来鉴别; 2、和肛乳头肥大相鉴别,肛乳头肥大的病人,肿块是在于齿状线下面,病人可能排便有憋胀感,也有便血,但是往往通过指诊看到肿物在齿状线以下就可以鉴别; 3、可以和溃疡性结肠炎鉴别。溃疡性结肠炎主要是表现里急后重、脓血便。往往通过用肠镜可以看到主要是以溃疡为主要表现; 4、可以和结肠癌,特别是大肠癌鉴别,大肠癌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表现,对于晚期到中晚期进展以后,病人可以出现有血便,如果要侵犯膀胱,有膀胱炎的表现,特别是晚期侵犯骶骨,可以有骶骨的疼痛,有相应的表现,最终都是可以通过结肠镜,能够可以帮助做鉴别诊断。
    2023-08-02
  • 结肠息肉多大做手术合适(视频)

    结肠息肉多大做手术合适
    结肠息肉达到0.5cm或更大,这时建议尽早进行结肠镜下面切除。结肠息肉是否建议切除或观察,通常根据息肉大小和息肉性质判断,具体如下:1、结肠息肉大小:通常超过0.5cm,建议尽早切除,由于息肉进一步生长,可能出现癌变,虽然可能性较低,但还是存在一定可能;2、结肠息肉性状:例如息肉属于炎性息肉,比较小的炎性息肉可以不进行处理,暂时观察。如果属于腺瘤性息肉,无论大小,均建议尽早在结肠镜下进行切除。如果息肉基底部较宽,被称为宽基息肉,也建议尽早在结肠镜下切除。因此结肠息肉在何种情况下进行手术,建议观察以上几方面进行参考。
    2023-08-02
  • 乙状结肠息肉0.8严重吗(视频)

    乙状结肠息肉0.8严重吗
    乙状结肠息肉0.8cm并不属于严重的疾病,息肉的严重程度通常与以下方面密切相关:一、大小:对于>1cm的息肉,通常需进行内镜下干预。二、病理学特点:1、肿瘤性息肉:指目前是良性肿瘤,但若不进行干预可能会变为恶性肿瘤,此类息肉无论大小都应尽量去除。肿瘤性息肉的病理报告通常提示息肉属于管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或绒毛状腺瘤,绒毛成分越多,说明息肉病理性质越差,发生癌变的几率越大。若息肉较小但提示存在异型增生,则可能会在1-2年内发生恶变,应在近期根除;2、非肿瘤性息肉:包括炎症息肉及增生性息肉,可以进行动态观察,逐渐增大再进行治疗也可治愈。
    2023-08-02
  • 结肠息肉多大需要切除(视频)

    结肠息肉多大需要切除
    结肠息肉如果到0.5cm,甚至更大,建议在结肠镜下尽早切除。根据息肉大小、性质,具体分析如下:1、>0.5cm的息肉:结肠息肉一般0.5cm或者更大,建议尽早切除,如果进一步生长有恶变的可能性;2、炎性息肉:如果是炎性息肉,可以暂时观察,不会恶变;3、腺瘤型息肉:如果是腺瘤型息肉建议尽早切除,因为有恶变的可能;4、宽基底息肉:有可能恶变,建议在结肠镜下尽早切除;5、小息肉:如果是小的带蒂息肉,可以暂时观察。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