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

  • 怎样预防肠息肉复发(视频)

    怎样预防肠息肉复发
    预防肠息肉复发的主要方式,具体如下:1、控制饮食:肠息肉的发病病因并不明确,但已明确长期饮酒,长期过多摄入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的患者,肠道息肉的发生率会比正常人高。如果已经切过肠息肉,预防复发,尽量要控制饮食,不要喝酒,保持低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饮食习惯;2、干预性预防:部分患者是因为肠道菌群紊乱,导致肠道内环境、渗透压、代谢产物的紊乱,会在肠道局部形成炎症,在炎症刺激的基础上,会产生肠道息肉。对于有过结肠息肉的患者,可定期服用肠道益生菌,预防复发。同时在服用益生菌的过程中,平时注意配合饮食、生活习惯的干预,能够更有效预防肠息肉再发生。
    2023-08-01
  • 什么是肠息肉电切手术(视频)

    什么是肠息肉电切手术
    肠道息肉的电切手术是在结肠镜下,使用较细小的电刀进行息肉切除。在肠镜下如果发现息肉,可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电切手术,通常2-3mm的息肉较小,可以观察,暂时不去切除。通常到0.5cm或者发现宽基,以及腺瘤型息肉,有恶变的可能性,这时可以在结肠镜下用电切的方法将息肉切除。在内镜下的电切手术有较多器械和操作的方式,比如用精细电刀切除息肉后,创面需要在内镜下放置精细金属止血夹。有时还需要采用套扎技术等,以处理结肠的息肉样病变。
    2023-08-01
  • 肠息肉癌变的几率有多少(视频)

    肠息肉癌变的几率有多少
    临床上并没有发现结肠息肉后,则息肉有具体癌变几率的概念。评估息肉是否有癌变风险,主要根据息肉在内镜下评估的大小,以及在内镜下通过NBI,或电子放大内镜,观察息肉表面有无特殊异常的腺管改变,或局部微血管改变、息肉的病理组织类型等综合性指标,不能一概而论。息肉的病理组织类型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其中,绒毛腺瘤的癌变几率较管状腺瘤高。对于发现的结肠息肉患者,应综合以上因素,如在内镜下发现息肉直径>2cm,则癌变概率比小的息肉癌变概率高。但息肉大小不是判断息肉癌变几率的唯一标准,部分特殊患者长出的小息肉,如0.5cm左右,起初即为癌,此时有经验的医生,可在内镜下看到息肉表面的微腺管改变,或微血管改变,与其他息肉不同。若息肉符合微结构的改变,即早癌的改变,则癌变的概率比大息肉更大。
    2023-08-01
  • 肠息肉0.6cm严重吗(视频)

    肠息肉0.6cm严重吗
    肠息肉如果为0.6cm,不是特别严重,但建议患者在内镜下进行息肉切除。通常肠息肉比较大,比如接近1cm,甚至1cm以上,或息肉基底部比较宽,则属于严重情况。如果患者出现腺瘤性息肉,则有可能出现恶变,建议患者尽早进行手术切除。如果患者为肠道息肉病,即肠管内有大量息肉,甚至成百上千的息肉,此时病情比较严重,应尽早进行处理。如果息肉比较小,如0.5cm左右,则不是特别严重,单发或2-3个比较小的息肉,也不是特别严重。如果患者不放心,可以在肠镜下面进行切除,切除后定期观察即可。
    2023-08-01
  • 肠息肉是癌症的早期吗(视频)

    肠息肉是癌症的早期吗
    肠息肉通常不是癌症的早期表现,息肉可分为炎性息肉或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有恶变的倾向,但通常需要几年,甚至十年的时间,每个患者的身体情况不一样,所需要的时间也不一样。癌症早期的表现通常需要做病理检查进行判断,如早期肠癌,通常临床上并没有不适感觉,但在做常规体检时有可能会发现可疑病变部位,比如有黏膜性改变,或腺瘤性息肉等,息肉样改变等,通常在内镜下进行病理检查后,可通过病理报告进行判断。无论是还没有形成的癌,还是已经形成癌的早期改变,均建议患者进行定期复查,从而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3-08-01
  • 肠息肉2cm能肠镜下切除吗(视频)

    肠息肉2cm能肠镜下切除吗
    通常2cm肠息肉可以在肠镜下切除。但肠道息肉是否能切,或者是否需要切,仍需视情况而定。一般息肉超过0.5cm,建议在肠镜下尽早切除。息肉类型如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此类非肿瘤性息肉可以暂时观察。肿瘤性息肉,包括腺瘤性息肉,建议尽早在肠镜下切除,宽基息肉也建议尽早在肠镜下切除。一般考虑为良性息肉,可以在肠镜下切除。若怀疑恶性,此时需要谨慎,可能会取病检明确是良性息肉,还是息肉样病变,变成恶性。若为恶性息肉,不建议肠镜下切除,无论大小如何,建议手术将该部分肠管切除。具体如何处理,应该将结肠镜报告,包括照片告知专业医生,由医生帮助判断。
    2023-08-01
  • 什么叫腺瘤性肠息肉(视频)

    什么叫腺瘤性肠息肉
    腺瘤性肠息肉是结直肠肿瘤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因为人体内小息肉到长成结直肠癌通常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息肉发展到腺瘤性息肉时,提示已经到了较危险的阶段,因为腺瘤性息肉是一种癌前病变,不完全属于癌变,但如果不加以干涉和处理,可能发展为结直肠肿瘤。 腺瘤性息肉为良性疾病,不必过于恐慌,在肠镜下进行切除即可,早期外科干预或采用内镜的手段介入,可以阻止病情进展,减少或降低结直肠肿瘤的发生。
    2023-08-01
  • 大肠息肉如何治疗(视频)

    大肠息肉如何治疗
    息肉属于良性病变,但不进行干预可能发展成腺瘤、恶性腺瘤,甚至发生癌变,所以确诊肠道息肉后需要及时治疗和干预,多数可在内镜下治疗。少数患者早期没有症状,多在体检中发现。一般积极治疗,定期随访,预后比较良好,具体治疗如下: 1、息肉较小:在肠镜下,内镜科医生可以通过内镜器械进行黏膜下切除、套扎或黏膜下剥除等,完整切除息肉。切除完整息肉后送到病理科,由病理科医生评估切缘和基底是否干净。如果切除较完整,定期随访即可,再次发现息肉时仍可在肠镜下治疗; 2、息肉较大:对于体积大、根较深的息肉,内镜下无法完整切除或者切除困难,需要外科干预。根据病变位置不同,采取的治疗方式也不同。对于距肛门较近的肠息肉,如8cm以内的较大息肉,可以经肛门在麻醉下切除,创伤较小。如果病变位置较高,经肛门无法接触,可以采用腹腔镜手术切除病变肠管。如果怀疑存在恶变,则需要进行淋巴结清扫。
    2023-08-01
  • 肠息肉患者大便时是什么症状(视频)

    肠息肉患者大便时是什么症状
    肠道息肉患者的大便性状通常没有较大改变,因为常见的肠道息肉是单发息肉或稍微多发的息肉病变,通常息肉不会超过1cm。此时大便基本上没有改变,因为小息肉不会影响到大便形状,但可能会改变排便的习惯。如果患有肠息肉病或息肉较多时,如数十个或上百个,虽然较为少见,但也会发生。此时,肠道功能会出现改变,由于息肉较多,患者可能会形成便秘、腹泻或便秘与腹泻交替进行的临床表现。出现大便习惯改变或大便性状改变时,建议患者做结肠镜检查,可以直接看到肠腔中是否有息肉、病变。
    2023-08-01
  • 小肠息肉严重吗(视频)

    小肠息肉严重吗
    小肠息肉是否严重,需要根据情况进行判断,具体如下:1、息肉的大小:如小肠息肉如果较小,仅有2-3mm,则为不严重,患者无需担心。但是如果息肉较大,比如1cm,患者就需要提高警惕,并且需要尽早进行手术切除;2、息肉的性状、类型:部分息肉属于炎性息肉,表面比较光滑且较小,患者也无需特别担心,也属于不严重的息肉。但是如果是腺瘤型息肉,患者此时需要高警惕,考虑有一定的恶变可能性,所以也建议患者尽早济南市手术切除;3、息肉的基底部:如果小肠息肉基底部较宽,相对带蒂息肉更为严重。但是到底是否需要手术,或者可以暂时观察,患者可以将检查结果拿给专业医生进行评判;4、息肉相关的合并症:比如息肉是否导致患者出现出血、梗阻等症状,具体的情况需要具体判断息肉是否严重。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