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

  • 做完肠息肉几天解大便(视频)

    做完肠息肉几天解大便
    患者进行肠息肉术后排便时间因人而异,主要取决于肠道准备情况、肠蠕动情况以及术后恢复饮食情况。因为肠镜检查前需要进行肠道准备,如果肠息肉术后禁食,如术后1-2天进食量较少,可能大部分人需要3-5天可以解大便。但部分患者可能因在进行肠镜检查前,服泻药后并未将大便完全排出,可能进行肠息肉术后1-2天出现排便。通常进行肠镜检查前,需要服用清洁肠道的药物进行肠道清洁,此时肠腔里面并无特别物质,虽然禁食但仍存在正常肠液分泌。但如果术后没有进食且饮食恢复相对较慢时,如息肉治疗后可以先进食流食,或者从流食、半流食再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则可能肠息肉术后3-5天出现排便,均属于正常表现。
    2023-08-01
  • 肠息肉严重吗(视频)

    肠息肉严重吗
    肠息肉不一定严重,其严重性需根据病理活组织检查及结肠镜下描述的个数、大小及形态决定。若病理诊断为息肉即为良性病变,其不为癌变,但肠息肉有发展成癌的风险,因此需引起重视。通过结肠镜检查可以明确息肉在结肠的位置、大小,为无蒂、扁平、有蒂或亚蒂的息肉,表面是否光滑、糜烂或溃疡。若伴有糜烂或溃疡,预后较差。常规会在最可疑的病变上取活检,病理组织检查会说明为炎性、增生性或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又分为绒毛状及管状腺瘤,腺瘤性息肉癌变的风险较高,需在内镜下进行治疗。同时可1年左右复查一次,病情较为顽固需增加复查频率。存在家族遗传因素的病人,建议家庭成员进行结肠镜排查,防止发生病变不知,发现后已成癌,导致延误治疗。
    2023-08-01
  • 肠息肉多大需要做手术(视频)

    肠息肉多大需要做手术
    肠道息肉手术通常以0.5cm为界限,但是也并非绝对。通常是2-3mm,即0.5cm以下的肠道息肉可以暂时观察,如果生长至0.5cm以上,则建议尽早在内镜下进行切除。肠道息肉比较多见的是结肠,俗称大肠。大肠全肠道有可能生长息肉,生长至0.5cm则需要尽早切除。另外建议患者定期做肠镜检查,肠镜是从肛门部位伸入一根软镜进行检查,可以看到肠道有无息肉,或者其他的新生物等。根据息肉大小、性状,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比如腺瘤性息肉或者宽基息肉等,需要手术治疗。
    2023-08-01
  • 胃肠息肉手术后吃什么(视频)

    胃肠息肉手术后吃什么
    患者进行胃肠息肉手术后的饮食,与息肉情况有关,具体如下: 1、息肉较少且小:患者通过胃镜或肠镜切除,手术创伤较小,通常术后1-2天可饮水,若术后恢复较好未发现出血,可摄入轻流质食物,如米汤、牛奶、豆浆,3-5天后过渡到半流质如稀饭、面条; 2、息肉较多且大:患者需进行手术切除,操作较大、范围较广,饮食过渡时间较长,术后2-3天可饮水,未发现出血或术后穿孔,3-5天后可过渡到半流质。
    2023-08-01
  • 肠息肉容易复发吗(视频)

    肠息肉容易复发吗
    肠息肉是否容易复发,要结合病理结果判断,具体如下:1、炎症性息肉:基本不会复发,主要由食物、粪便刺激所产生,将其去除会痊愈;2、增生性息肉:存在复发的可能;3、腺瘤性息肉:分为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不同性质复发的难易程度也有差别;4、家族性息肉:遗传因素导致,需结合息肉现状、病理检查、遗传风险等因素评估下次复查时间。家族性息肉为家庭聚集性发病,难以完全控制,每次复查均可能有新发现。
    2023-08-01
  • 大肠息肉的早期症状有哪些(视频)

    大肠息肉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大肠息肉早期症状,通常没有很明确或很典型的表现,有时消化不良,有可能出现腹胀或腹泻的表现。如果此时做结肠镜,有可能发现肠腔内有1-2个息肉,但是此种表现可能并不是由息肉引起,如果有肠道炎症,也有可能出现相应消化道症状,比如腹泻、腹胀、腹痛等。做简单结肠镜观察,也有可能发现息肉,但是并不是因为息肉导致消化道表现,所以大肠息肉早期通常没有特殊表现。如果进一步长大或数量比较多,影响到肠道功能,此时有可能出现表现比如引起便秘或引起大便性状改变,做检查有可能会发现有息肉,但是并不具有特异性,因为别的疾病也有可能出现此种表现。如果平时出现消化道表现,应该尽早到医院做检查,查清楚是因为炎症,还是息肉甚至恶性肿瘤引起,早发现、早处理,效果会比较好。
    2023-08-01
  • 肠息肉术后如何保养(视频)

    肠息肉术后如何保养
    肠道息肉手术以后,如果出院恢复较好,在家中需要注意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改善,具体如下:1、饮食习惯:建议吃好消化的食物,例如稀、软,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新鲜蔬菜、水果等好消化、煮烂的食物。肠道息肉进行手术以后,还可能复发,这时需要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例如火锅等;2、生活习惯:患者要避免烟、酒的摄入。某些食物与不良生活习惯,容易导致大便硬结,如果长期出现大便硬结,容易形成便秘,也会刺激结肠黏膜导致息肉、肿瘤,因此术后尽量改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
    2023-08-01
  • 肠息肉遗传吗(视频)

    肠息肉遗传吗
    有一部分肠息肉可以遗传,在肠道、胃内、肠内均有大量息肉,称为家族性息肉病或幼年性息肉病等。肠道里多发息肉通常较为顽固,比如腺瘤性息肉,如果存在家族史,则存在发展成腺癌的风险,因此要定期复查、随访,发现息肉及时切除,而遗传因素导致的息肉很难预防。部分息肉没有遗传因素,如单发的炎症性息肉,可能是长期大便秘结、宿便刺激导致肠道炎症并出现息肉。而非遗传因素的息肉单发较为常见,即使多发,一般也不超过10%。通过饮食调控和中药的治疗,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能够预防息肉的复发。
    2023-08-01
  • 多发性肠息肉能活几年(视频)

    多发性肠息肉能活几年
    多发性肠息肉一般不会影响生存寿命,患者能活多少年,一般与多发性肠道息肉没关系。如果出现较为严重的疾病,被称为多发肠息肉病,肠道息肉可能较多,可能会影响生活质量。这时如果不经过规范或尽早治疗,可能出现恶变,从而影响患者的生存寿命。肠息肉一般超过2个被称为多发,通常为良性病变,一般良性病变被称为息肉。如果出现恶变,达到肿瘤层面,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存寿命。如果在肠镜下发现仅为息肉,可以尽早进行处理,避免进一步发展。如果已经出现恶变,需要尽早处理、尽早手术,治疗效果比较好。如果不进行处理,疾病进一步发展,变得较为严重,可能会影响生存寿命,因此早发现、早治疗较为重要。
    2023-08-01
  • 多发性肠息肉一定要手术吗(视频)

    多发性肠息肉一定要手术吗
    多发性肠息肉不一定需要手术,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判断。通常肠息肉超过2个,一般被称为多发,如果只是2-3个,甚至<10个,这时是否需要手术,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判断,例如大小、性状等方面进行判断,具体如下:1、息肉体积较大:如果息肉>0.5cm,建议尽早在内镜下进行手术切除,在结肠镜上面使用微创器械完成手术;2、息肉基底较宽:如果出现宽基息肉,建议尽早在肠镜下进行手术;3、息肉性质:如果出现腺瘤性息肉,建议在肠镜下面尽早切除;4、肠道息肉病:部分患者如果多发性息肉,整个肠道长满息肉,也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如果属于上述情况,可能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例如腹泻、腹痛或者便秘等,已经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这种情况可能存在恶变,可以考虑手术进行整个肠道的切除。因此多发性肠息肉是否需要手术,属于何种情况,要到专科大夫处进行诊治。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