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

  • 腹痛拉血便怎么回事(视频)

    腹痛拉血便怎么回事
    腹痛、拉血便往往考虑消化道出血或肛肠疾病等导致,具体如下: 1、如果因肛肠疾病引起的便血,往往腹痛症状不明显,如肛裂出血、内痔出血、混合痔出血等,肛裂出血多伴有肛门坠胀疼痛,而痔疮出血往往不伴有腹痛症状;而肛门疾病出血,大便往往都是鲜红色,往往都是便后出血,或便纸上带鲜血,血和大便不混合在一起; 2、若是消化道出血,尤其下消化道出血,提示结肠出现问题,如感染性肠炎、缺血性肠病、肠息肉、肠肿瘤都可造成腹痛、便血。此外通常病变位置越靠近肛门,便血颜色越鲜红,直肠、乙状结肠病变可出现鲜血便,而升结肠或者横结肠病变,有时会出现暗红色血便或黑便。因此出现腹痛、拉血便,提示患者肯定出现器质性病变,要尽快就诊,咨询医生,以免延误病情。
    2023-08-02
  • 大便有血要做什么检查(视频)

    大便有血要做什么检查
    大便有血,检查方法具体如下: 1、大便常规、肛门指诊、肛门镜、肛门外观、肠镜,包括直肠镜、结肠镜,结肠镜是最有效、最直观的检查方法; 2、粪便基因检查得出发生大肠癌的可能性; 3、如果便血,一般需进行肠镜检查。如果病人能接受肠镜检查,基本可以诊断便血原因,但并非绝对。 大便有血需观察是鲜血、暗红色、脓血便,还是黑便,不同表现有不同疾病。如果鲜血,则离肛门较近,可能为内痔、直肠息肉;暗红色是消化道出血,如结肠癌以及其它疾病;黑便一般为胃出血;黏液血便可能是大肠肿瘤、肠炎或痢疾。
    2023-08-02
  • 如何尽早发现直肠癌(视频)

    如何尽早发现直肠癌
    因为早期的直肠癌其实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不容易被发现,很容易被患者所忽略。首先要确定哪些人群是直肠癌的高危人群,主要是指40岁以上原来长过结肠息肉的病史或者是家里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人群,还有长期生活不规律,吸烟饮酒的人群。上述人群要注意每年要定期进行体检;出现报警症状的人群,比如有大便带血,特别是大便变细或者是出现肛门刺激的症状,比如大便频繁,解大便困难的上述患者都要引起高度的重视。目前尽早发现直肠癌的检查手段主要有以下三种: 1、直肠指检:医生可以通过简单的触诊来确定直肠有无占位性的病变,直肠癌有70%可以通过肛门指检发现。不仅如此,通过直肠指检还可以明确肿瘤的形状、质地,还有活动度等; 2、粪便隐血试验:肿瘤早期可以侵犯黏膜或者黏膜下的血管引起消化道的出血,但是有时候很少的出血用肉眼是很难发现的,但是可以通过粪便检查来发现。如果反复查了两次大便潜血都是阳性,就建议进一步的进行结肠镜的检查排除消化道肿瘤的可能性; 3、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是直肠癌的金标准,通过结肠镜检查不仅可以观察到肠道,还可以直接切除病变进行病理学的化验检查、明确诊断。
    2023-08-02
  • 大肠息肉会变成大肠癌吗(视频)

    大肠息肉会变成大肠癌吗
    大肠息肉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可能会演变为大肠癌。大肠息肉是一种癌前病变,早期在肠镜下将息肉切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如果出现大便习惯改变、腹胀、腹痛以及贫血等症状,建议患者到医院进行检查,比如,电子结肠镜可以比较直观地观察到肠道中的病变,如果观察到大肠息肉或大肠腺瘤,患者可以在肠镜下进行治疗,以避免发展为大肠癌。
    2023-08-02
  • 直肠息肉会发生癌变吗(视频)

    直肠息肉会发生癌变吗
    直肠息肉癌变情况具体如下: 1、炎性息肉:多数情况下小于1cm,癌变风险非常低; 2、腺瘤性息肉:伴有不典型增生,特别是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癌变风险较大。 因此,如果年龄大于50岁,每5年需要做一次肠镜。对于存在家族史的人群,比如父母等一级亲属存在结肠癌病史,建议40岁以后每5年做一次肠镜,从而能够早期发现肠道息肉,并对较小的息肉尽早处理,可以避免发生癌变。
    2023-08-02
  • 直肠息肉0.5cm要切除吗(视频)

    直肠息肉0.5cm要切除吗
    直肠息肉的直径0.5cm,建议尽早在结肠镜下切除。息肉其实是肠道黏膜的隆起,常见为小的单发息肉,比如芽状息肉,或者息肉的直径为2-3mm,则可暂时进行观察,等到0.5-1年后再复查。如果息肉的直径达到0.5cm甚至更大,则可在结肠镜下切除。如果在结肠镜下发现息肉的直径超过0.5cm,甚至达到1cm,或息肉的基底部比较宽,通常属于存在恶变倾向的息肉,建议尽早切除。息肉有时分为炎性息肉与腺瘤性息肉,如果存在腺瘤性息肉,也建议患者尽早在结肠镜下进行切除,然后送病理检查进行观察,明确是否为腺瘤。而腺瘤则属于良性病变,患者无需过度担心。因此,哪种情况下需要尽早进行手术切除,哪种情况下可以先进行观察,建议患者咨询专科医生。
    2023-08-02
  • 肛肠疾病有哪些(视频)

    肛肠疾病有哪些
    肛肠疾病有很多种,甚至有几十种,但是总的来说分为四大类: 1、痔、瘘、裂等属于肛门直肠的常见病; 2、结直肠的肿瘤,比如结肠癌、直肠癌或者结肠息肉,是肛肠科的第二大类疾病; 3、肛肠的结直肠炎性疾病,这类疾病包括结直肠炎、克罗恩疾病或者是结核性肠炎,这些疾病是第三大类; 4、功能性肠病,比如便秘或者是肠易激综合征,是肛肠科的第四类疾病。 总之,这四类疾病当中又分出很多疾病。因此肛肠疾病其实包括的种类很多,从部位上来说,可以包括整个结肠、直肠和肛门等部位所发生的疾病都可以纳入肛肠疾病。肛肠疾病的从字面上理解,就知道肛门和结直肠等部位所发生的疾病都可以称之为肛肠疾病。目前,医院在分科上分有肛肠科。所谓肛肠科是包括肛门、直肠、乙状结肠所发生的疾病,这类疾病都可以纳入肛肠疾病。以前一般老百姓所说的痔瘘科,其实也是肛肠疾病的范围之内,但仅仅是肛肠疾病的一部分,也是肛肠疾病部分常见病。除了常见的肛肠疾病,还包括刚才所说的结直肠炎性疾病、结直肠的肿瘤或者结直肠的功能性疾病,这四类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肛肠科所含纳的疾病范畴。
    2023-08-02
  • 肠子息肉能活几年(视频)

    肠子息肉能活几年
    首先需要明确两个概念: 1、肠息肉,凡是在肠道所发生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不管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在没有明确诊断之前,都统称为息肉; 2、明确息肉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息肉分良性的和恶性的,良性的息肉,比如常见的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息肉往往对身体没有严重到危害生命的地步;如果息肉发生了恶变,但还没有严重到侵犯到患者全身,导致身体损害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生命。 肠息肉能存活多长时间,本身这个命题就是错误的。肠息肉在发生的时候,先需要鉴别其良、恶性。如果是恶性的,恶性到什么程度,是早期、中期还是晚期。如果肠息肉到了晚期,才考虑是否影响生命,患者的存活期有多长时间。因此在发现肠息肉的时候,不要过度的惊恐,因为大部分的息肉仍然是以良性为主,尤其当息肉大小不超过直径1cm的情况下,往往主要是以良性为主。如果息肉超过1cm,其恶性几率可能会增加。但是判断其是恶性的息肉的时候,还需要进一步判断其侵犯的部位、侵犯的深度,对全身的影响是否严重到侵犯生命,然后才考虑所谓的存活时间。
    2023-08-02
  • 肛门脱落是什么引起的(视频)

    肛门脱落是什么引起的
    肛门脱落的原因具体如下: 1、混合痔:混合痔Ⅲ期可在排便过程中或走路、咳嗽情况下,随时脱出肛门外,需用手回纳; 2、直肠脱垂: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先天性,由于先天发育不良,导致直肠黏膜脱垂。第二个原因为先天性道格拉斯窝较深,结肠较冗长。第三为长期便秘导致盆腔压力较高。第四个原因是肛门疾病手术导致肛门括约肌功能受伤,对直肠黏膜的支持结构遭到破坏,导致直肠脱垂; 3、肛乳头瘤:即肛乳头发炎,在炎性刺激下会不断地增生、肥大、纤维化,会随着排便过程而脱出肛门外; 4、低位直肠息肉:其在不断增生、肥大的过程中也会随着排便过程脱出肛门外。长期表现以肛门坠胀出血为主,出现排便不尽感。
    2023-08-02
  • 直肠息肉长在哪里(音频)

    直肠息肉长在哪里
    讲解医师:王子恒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肛肠科
    直肠息肉顾名思义,一定长在直肠,如果长在结肠,就称之为结肠息肉。直肠息肉是直肠一类隆起性病变的统称,直肠息肉包括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非腺瘤性息肉往往就是指炎症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这类息肉是良性的,在肠炎等因素的刺激下慢慢形成的,并不需要手术治疗。如果积极治疗慢性结肠炎等原发病,这样的息肉是可以自行消失的。另外一类直肠息肉就是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需要手术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变化,腺瘤性息肉手术治疗之后,应该定期复查,避免疾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