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

  •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鉴别诊断有哪些(视频)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鉴别诊断有哪些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鉴别诊断如下: 1、该病包含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以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通过血液生化检查、免疫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2、与酒精性肝病相鉴别:长期饮酒的患者GGT、ALP、AST均可升高; 3、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鉴别:免疫性肝病注意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鉴别; 4、与药物性肝病相鉴别:胆汁淤积性肝损伤需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相鉴别; 5、与Wilson病(肝豆状核变性)相鉴别:其主要生化表现为铜蓝蛋白升高等。
    2023-08-01
  • 舞蹈症的症状(视频)

    舞蹈症的症状
    舞蹈症属于一种运动障碍性疾病,顾名思义来讲产生像跳舞一样的不自主的运动,主要表现为面部或者肢体、躯干的一系列像跳舞一样的症状,比如面部的一些表情,或者躯干、肢体不自主协调的活动、动作。 舞蹈症本身来说主要是一种症状,而引起这种症状的原因也有很多,主要是这种小舞蹈病、亨廷顿舞蹈症、肝豆状核变性、中毒或者药物影响等。患者的情绪激动或者精神紧张的时候症状会加重,而在患者放松或者睡眠的时候症状会有所减轻,所以它跟患者的精神紧张活动有很大的关系,舞蹈症只是一种症状,并不是一种疾病。
    2023-08-01
  • 手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视频)

    手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手抖医学上称为震颤。临床上手抖分为静止性震颤、运动性震颤、姿势性震颤、回跳性震颤及震动性震颤等。震颤虽然表现为手抖动,但病根大多在脑,都是因为某种疾病使大脑涉及运动协调功能的区域受到损害。 临床上病因有帕金森综合征,肝豆状核变性、肝性脑病、小脑脑干病变、脑动脉硬化、脑缺血、药物中毒、痴呆等。手抖从症状上分为生理性手抖和病理性手抖。生理性引起的手抖幅度小、速度快,多在静止时出现,是一种细小、快速的无规律抖动,常在精神紧张、恐惧、情绪激动、剧痛及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出现。 引起手抖的上述原因消除时,手抖也随之消失。病理性手抖是指手部随意颤动,常为永久性,主要分为静止性手抖和运动性手抖两种类型。静止性手抖是肌肉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即安静状态下出现的手抖,这种手抖在睡觉时可消失,手抖的速度为4-6次/秒,有规律,典型的疾病如帕金森综合征。 运动性手抖是在运动时出现手抖,运动接近目标时抖动加重。如医生给患者做指鼻试验时,要病人伸直前臂,再用食指指向自己的鼻尖,食指尖越接近鼻尖,手抖动就越明显。 运动性手抖无规律,抖动幅度大,受情绪影响而增加,常见于脑神经和上肢神经病变。临床上引起病理性手抖的常见病有上肢神经疾病与损伤,脑组织疾病和药物中毒性手抖。
    2023-08-02
  • β2-微球蛋白偏高怎么回事(视频)

    β2-微球蛋白偏高怎么回事
    β2-微球蛋白是一种小分子蛋白,正常情况下可以自由通过肾小球,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血中β2-微球蛋白浓度高,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尿中β2-微球蛋白浓度高,提示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功能下降,说明肾小管有损伤。尿中β2-微球蛋白增高,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因,是否有其他诱因,比如急性间质性肾炎、重金属引起肾脏损害、肝豆状核变性。 β-2微球蛋白偏高没有任何临床表现,需要进一步检查,判断病因。部分人一过性升高,临床意义不大,或者稍微偏高,可定期复查,但是升高比较明显者,一定要明确病因,需要做进一步检查。
    2023-08-02
  • 怎样检查小儿抽动症(视频)

    怎样检查小儿抽动症
    小儿抽动症的检查属于排他性检查,有相对比较典型的临床表现,一般考虑抽动症的可能。当然,必须要排除其它疾病,如要做脑电图,排除癫痫对应的脑性疾病。要做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磁共振等,排除颅内占位性疾病或结构性疾病。 此外,还要做生化方面的检查,排除舞蹈病或肝豆状核变性等,在排除上述疾病以后通常就可能通过特别的检查手段诊断小儿抽动症。总之,小儿抽动症检查包括常规生化检查、头颅CT检查、头颅核磁共振、脑电图等方面的检查。
    2023-08-02
  • 多发性抽动症要做些什么检查(视频)

    多发性抽动症要做些什么检查
    诊断多发性抽动症主要靠临床表现诊断,目前没有明确的客观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诊断指标提示这种疾病。如果要诊断多发性抽动症,要先排除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五官科检查要排除器质性病变,脑电图检查要排除癫痫,血沉、抗O检查要排除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相关性儿童自身免疫性神经精神障碍,铜蓝蛋白检测要排除肝豆状核变性,影像学检查、药物毒理学检测、代谢疾病相关筛查可以作为鉴别诊断手段。 抽动障碍分为几种类型,多发性抽动症临床表现最严重、诊断和治疗最困难的抽动障碍,多发性抽动症又称为抽动秽语综合征,是多发性运动抽动和发生抽动同时存在的一种抽动障碍。
    2023-08-02
  • 抽动症的危害(视频)

    抽动症的危害
    抽动症属于一种肌张力障碍,会对生命活动造成较多影响,具体危害如下:1、影响外观、危害自信心或自尊心;2、影响注意力,抽动导致注意力分散,长期慢性抽动影响学习状态;3、影响功能,诸多功能的连续性、完整性受到干扰,较多动作无法完成,特别是精细活动,抽动症会对运动协调性、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抽动症仅为一种症状,较多抽动症疾病对人体的影响可能更大,比如帕金森病、肝豆状核变性、脑炎等,不仅会引起抽动症,还会造成脑部严重损伤。因此,抽动症是否造成不良后果,与抽动症原因、治疗药物有关。治疗抽动症药物基本为镇静剂,服药后也会对病人睡眠、认知、精力、体力和肌张力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应积极治疗抽动症,也应使抽动症强度控制在适当范围。
    2023-08-02
  • 肝弥漫性病变怎么回事(视频)

    肝弥漫性病变怎么回事
    肝脏弥漫性病变,为超声学的描述名词,通常指肝脏由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慢性肝脏损伤,导致肝脏回声出现弥漫性增粗、增强改变,或弥漫性的致密光点改变。内科性因素导致的肝脏损伤可累及整个肝脏,引起全肝出现弥漫性病变,常见原因为病毒性肝炎,包括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肝脏炎症包括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常见于中老年女性,以上疾病均可引起肝脏弥漫性病变。此外,遗传代谢性肝病如肝豆状核变性,大量铜沉积在肝内,可引起肝脏弥漫性病变。故超声或CT发现肝脏弥漫性病变后应先寻找病因,针对不同病因进行病情判断,从而给予不同治疗。
    2023-08-02
  • 肝功能受损怎么治(视频)

    肝功能受损怎么治
    临床发现肝功能受损首要需要寻找肝功能受损原因,医生需要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肝穿病理、组织学检查、基因测序方法寻找肝功能损伤原因。一般常见引起肝功能损伤原因有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肝脏血管性疾病、肝豆状核变性。医生针对病因进行相关治疗,一般选择抗病毒治疗,有时需要激素治疗。临床上发现肝功能受损,在进行鉴别诊断时有时挺困难,所以医生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住院就诊。
    2023-08-03
  • 锥体外系疾病包括哪些(视频)

    锥体外系疾病包括哪些
    锥体外系疾病,包括帕金森病和肝豆状核变性、亨廷顿病等,还有某些局灶的运动障碍等,常见疾病如下:1、帕金森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以及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等,到疾病晚期,患者还可能出现姿势平衡障碍,以及认知损害等;2、肝豆状核变性:该疾病属于一种代谢性疾病,是由于人体对铜等微量元素的代谢出现异常,而出现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肝豆状核变性的表现比较多样,患者可以发生某些精神方面的异常,也可以表现为肌张力的增高等;3、亨廷顿病:该疾病属于遗传性疾病,与上述疾病导致的运动减少相比,亨廷顿病的特点便是存在肌张力低下和运动过多,可以表现为手足等方面的运动异常。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