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缩

  • 脂肪萎缩能自愈吗(视频)

    脂肪萎缩能自愈吗
    脂肪萎缩又称为皮下脂肪萎缩、脂肪营养不良、脂肪营养障碍,患者表现为身体病变区域脂肪菲薄,或弥漫性斑片状凹陷,部分伴有皮肤颜色变化。一般不发生肌肉萎缩,没有肌肉无力,病变可以累及全身、面部、颈部、胸背部、腹部以及四肢,并且心肌酶和肌电图没有特征性改变。若患者病情轻微则可以自愈,但大多数需要经过中医中药治疗,或进行口服西药、中药外用,特色理疗等方法治疗方能痊愈。 曾有过八个月的患儿,臀部脂肪萎缩特别明显,呈深坑、深凹状改变,经过两个月住院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因患儿无法服药,所以应用研制的中药膏方,然后外用中药药膏,以及结合穴位注射、灸疗等治疗方法。经过两个月左右的治疗,患儿已经恢复正常,患侧与对侧非常对称。
    2023-08-01
  • 什么是进行性脊髓性肌肉萎缩(视频)

    什么是进行性脊髓性肌肉萎缩
    进行性脊髓性肌肉萎缩,即进行性脊肌萎缩症,属于运动神经元病的一种。运动神经元病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也就是常规意义上的渐冻人,还有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进行性延髓麻痹、原发性侧索硬化。进行性脊肌萎缩症由于侵犯下运动神经元,可导致上肢远端肌无力、肌萎缩,并向近端和对侧发展。该病通常在20-50岁发病,相对年龄较早,平均发病年龄在30岁,病人诊断明确以后要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艾地苯醌、甲钴胺等,以上药物经过各种临床试验,证实在治疗疾病方面有意义。 另外,还要注意积极的有氧锻炼,并进行的合理饮食搭配,保证病人营养摄入,预防并发症发生。此类病人最后因为呼吸肌麻痹,出现肺功能障碍可导致失去生命。所以,这种情况下病人要注意进行锻炼,维持高质量生活以及寿命。
    2023-08-01
  •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是怎么得的(视频)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是怎么得的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发病原因实际上是以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细胞出现变性,导致近端肢体肌肉萎缩、功能障碍为临床表现的一系列疾病。根据病情由轻到重主要分为四型,不管是哪型,共同特点是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主要以近端为主,而且是两侧对称,可以出现肌肉萎缩甚至可以出现肢体畸形。随着肌肉萎缩逐渐进展,可以累及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当呼吸功能受到影响时候,严重时可以导致患者呼吸衰竭、死亡。 针对脊髓性肌肉萎缩症患者,目前而言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临床上治疗主要是防止患者出现严重肢体功能障碍,防止出现相关并发症,比如肺部感染、褥疮以及呼吸衰竭等。治疗除药物治疗之外,主要以预防并发症为主,同时可以给患者佩戴支具,采用矫形器进行肢体功能锻炼,防止出现严重肢体畸形。所以建议有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病史的患者,在生育之前要进行产前诊断,以便早诊断、早治疗。相信随着技术进步以及新研发药物的不断上市和医疗水平提高,脊髓性肌肉萎缩症治疗效果将会不断提高。
    2023-08-01
  • 脊髓延髓肌肉萎缩症能治好吗(视频)

    脊髓延髓肌肉萎缩症能治好吗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是一种遗传性肌肉变性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肢体近端为主的肌肉萎缩和肌肉无力,分为四个亚型。婴儿型最重,成人型比较轻,此外还有中间型以及青少年型介于二者中间。本病可应用基因药物进行治疗,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是2019年2月国内上市的基因治疗药物,虽然比较昂贵,但可进行治疗,并且需要终身用药,第一年的费用大概是75万美金,第二年则会减半。还有一种基因药物是Zolgensma,在美国已经上市,但同样比较昂贵,而该药物只需一次输液治疗。目前最先使用该药物的患者显示应用以后维持疗效,但是否治愈目前还无法肯定。该药在国内还没有上市。 此外,中医药也可以应用于该病的治疗,应用中医中药可以改善症状、延长寿命。虽然无法根治,但价格相对较为便宜,普通家庭能够承受。 以上治疗方法都可以应用于治疗该病,而中医中药治疗目前不能根治本病。基因药物治疗是否能根治本病还有待继续观察,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
    2023-08-01
  •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视频)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由于多种遗传方式引起,并根据疾病的年龄、肌肉萎缩的分布也不一致,病程发展速度不同,和疾病的预后情况也不一样,临床表现上有不同的特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肌肉的假性肥大,由于该疾病的空间结构的变化和功能丧失的程度不一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Duchenne的肌营养不良,第二种是Becker的肌营养不良,而这两种肌营养不良的表现基本相似,都有双侧的腓肠肌假性肥大,就是双侧的小腿肌肉变的非常肥大,触摸比较硬,但是肌肉表现无力,运动、起身比较困难; 2、特征性的步态,表现为鸭步,顾名思义就是走路姿势像鸭子,因为背部的肌肉无力,使站立时的腰椎过度前突,而行走的骨盆向两侧的上下摇摆; 3、攀登起立征,患者由于腹部肌肉或者髂腰肌肉没有力气,由躺着变成站立位的时候,病人必须先转为俯卧位,也就是从躺着变成趴着,然后双手撑着双脚,慢慢撑着膝盖,依次的攀附方能起身,是这一类病人最特征的表现; 4、翼状肩胛,表现为双手抬起无力,双手向前伸,或者推墙的时候,两侧的肩胛骨像一对翅膀树立在背部。
    2023-08-02
  •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并发症(视频)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并发症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类型比较多,每一个类型的临床表现也不一样,基因表现形式也不同,所产生不同的疾病类型,各类型出现并发症也不同。比较常见的如随着病症的加重而出现跟腱的挛缩,双足出现下垂,平地步行比较困难,容易出现跌倒、受伤,比较严重的可以导致骨折。部分类型伴有心肌损害出现心律不齐、心脏扩大、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比较严重的病人出现心力衰竭。晚期出现行走不能,坐轮椅而出现肌肉萎缩,或者关节僵硬。部分晚期病人卧床会出现并发肺部感染,到了最后呼吸肌无力,呼吸衰竭。另外还有病人会出现智力低下、髋关节脱位等。比较少见的并发症主要因为急性的胃扩张或者比较严重的消耗性疾病。
    2023-08-02
  • 恢复神经的最好方法(视频)

    恢复神经的最好方法
    恢复神经的方法需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而定,不能一概而论。有些患者运动系统完好,手指活动正常,肌肉没有萎缩,只感觉手指麻木。建议采取保守治疗,口服营养神经的药物,比如甲钴胺、维生素B族等。 合并有运动系统功能障碍时,如肌肉萎缩、屈指伸指的功能障碍,通常建议患者先手术治疗,解除神经受压,然后再口服营养神经的药物。后期可以结合一些康复治疗,比如红光、红外线等理疗,促进神经的快速恢复。
    2023-08-02
  • 神经肌肉病的症状(视频)

    神经肌肉病的症状
    神经肌肉病的症状依据其类型有所差别: 1、神经肌肉接头疾病:重症肌无力患者可能具有上睑下垂、复视、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四肢无力等症状,并且具有晨轻暮重,休息减轻、活动加重的特点。肌无力综合征属于突触前膜病变,活动后稍有减轻,持续活动则可加重症状; 2、肌肉病:患者具有肌肉无力、肌肉萎缩以及肌肉震颤等症状,肌肉震颤多见于运动神经元病变。
    2023-08-02
  • 什么是神经肌肉病(视频)

    什么是神经肌肉病
    神经肌肉病可分为神经肌肉接头病和肌肉病两大类,其中,神经肌肉接头病的最典型代表为重症肌无力,无感觉障碍,仅表现为肌肉无力,可累及眼睛、咽喉、呼吸、四肢肌肉。肌无力综合征相对较为少见,多与肿瘤疾病相关。 肌肉病包括肌肉萎缩、肌肉无力、肌肉抽搐等,依据其病因可分为肌营养不良等先天遗传疾病和各种肌肉炎症等后天获得疾病。
    2023-08-02
  • 腔隙性脑梗死的注意事项(视频)

    腔隙性脑梗死的注意事项
    腔隙性脑梗死的注意事项对于疾病的发现、治疗,预防等过程尤为重要: 1、饮食以清淡为主,由于腔隙性脑梗死大部分为心血管疾病导致,因此患者就需要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如火龙果,有降血脂、降血压的作用; 2、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在康复阶段要在医生的嘱咐下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避免长期卧床,导致肌肉和神经的继发改变,如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给康复带来困难。同时也应避免过早康复锻炼、随意乱练、过度锻炼等等,以免出现上肢挎篮子和下肢划圈步等后遗症。因此,科学、合理、及时的进行康复治疗,才能全面提升康复疗效; 3、当气温骤变,气压、温度明显变化时,中老年人特别是体弱多病者,多半不适应而患病,尤其是严寒和盛夏,老年人适应能力差,免疫力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比平时增高,所以要特别小心。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