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缩

  • 痹证与痿证的区别(视频)

    痹证与痿证的区别
    痹证患者与痿证患者的症状均以肌肉麻木不仁为主,如痹证发展至一定程度,可转变为痿证。痹证与痿证的区别如下: 1、症状:痹证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肢体麻木不仁,但有力。痿证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肌肉萎缩,且无力; 2、预后:多数痹证患者的预后效果稍佳,对行走、生活功能等无明显影响。痿证患者可能出现瘫痪症状,对生活功能的影响明显。
    2023-07-31
  • 重症肌无力是渐冻症吗(视频)

    重症肌无力是渐冻症吗
    重症肌无力不是渐冻症,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特殊抗体攻击神经肌肉接头处而产生的肌肉无力症状。并且重症肌无力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免疫抑制剂治疗以后,通常预后良好,甚至可以达到临床痊愈,通常一般不会影响患者寿命。 而渐冻症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俗称,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指上、下运动神经元受累,运动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而出现肌肉萎缩、肌肉无力的疾病。除肌肉无力以外,患者还会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比如肌肉痉挛、疼痛、抽筋、肌肉震颤,甚至会出现舌肌萎缩的严重症状。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病因目前尚无明确,治疗手段非常有限,所以目前无法治愈。通常此病患者的生存期是3-5年,该病严重影响患者寿命。 综上所述,重症肌无力和渐冻症的临床表现十分类似,但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不同、预后不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
    2023-07-31
  • 肾功能血清肌酐多少正常(视频)

    肾功能血清肌酐多少正常
    血肌酐由肌肉代谢产生,它的值通常是恒定的,正常值是30-110μmoI/L,但是不同个体之间,由于肌肉含量不同,其正常值不同。女性和男性肌酐的正常值不同,男性肌酐值是80μmoI/L,女性正常的肌酐值可能只有50-60μmoI/L,尤其是老年人,肌肉萎缩后肌酐值会下降。如果女性的正常值是60μmoI/L,但是检测的是80μmoI/L甚至100μmoI/L,虽然在正常范围内,但是肾功能肯定存在问题。从肾脏科医生的角度,其肾功能已经出现问题,一定要去医院检查。 如果患者一年前的肌酐值是50μmoI/L,一年后涨到90-100μmoI/L,说明肯定是肾脏出现问题,一定要去医院复查,不要认为肌酐值在正常范围内就是正常的。肌酐值的范围在不同个体之间是不同的,尤其是较多男性肌酐值在上限,达到105-106μmoI/L,虽然在正常上限内,但除非患者是健身运动者或者健美运动员,肌肉含量非常发达,否则肌酐值都是高的,需要去医院排查肾脏疾病。
    2023-08-01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手部特征(视频)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手部特征
    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小关节为主,所以手部特征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可以判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进展情况。类风湿性关节炎手部变形的特征是骨关节增大、肌肉萎缩,可能各个方向都有,因为关节面损伤的程度不一样,会朝不同方向发展,所以小关节向各个方向伸直。 C反应蛋白和血沉在临床上的诊断意义比较大,不仅可以诊断类风湿关节炎,还可以诊断轻、中、重度。如果血沉>80mm/h,叫重度类风湿关节炎,手部关节变形指数>90%,半年就可以出现变形。如果血沉为20-40mm/h,病人可能出现很小的变形,甚至可能不变形。
    2023-08-01
  • 小儿库欣综合征的表现(视频)

    小儿库欣综合征的表现
    库欣综合征又称为皮质醇增多症,因肾上腺分泌过量糖皮质激素引起。小儿库欣综合征的表现,具体如下: 1、肥胖是库欣综合征最主要表现之一,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导致脂肪在儿童脸部、颈部、胸部和腹部沉积,但四肢相对消瘦,所以儿童会出现满月脸、水牛背; 2、皮质醇增多会导致蛋白质分解,引起肌肉萎缩、肌力减低,因皮肤弹性纤维断裂,所以在大腿、臀部、腹部会出现典型紫纹; 3、皮肤胶原蛋白过度分解,皮肤变得菲薄,而糖皮质激素会促进红细胞生成过多,所以儿童表现为脸色红润呈现多血貌; 4、生长缓慢或停滞、抵抗力下降、学习成绩下降、记忆力会减退; 5、多饮、多尿、乏力,也会出现烦躁、失眠、抑郁,甚至妄想等精神障碍; 6、雄激素增多有些小儿童会出现多毛和痤疮,还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着。
    2023-08-01
  •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饮食(视频)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饮食
    格林-巴利综合征是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疾病之一,大多与免疫相关。在患格林-巴利综合征后,为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要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的饮食,以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还要增加含维生素丰富的饮食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部分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会出现肌肉萎缩,或合并症,要尽量食用对胃肠道刺激小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不容易消化的食物。部分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患者,如果合并颅神经损害的时候会有吞咽的障碍,给患者服用的食物尽量以流质饮食为主。 严重的吞咽障碍,在医院会给予患者胃管注射流质饮食,由于部分患者长期卧床,会出现便秘。这部分患者要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饮食,如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如芹菜。综上所述,针对格林-巴利综合征,要近视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纤维素、富含维生素的饮食。
    2023-08-01
  • 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的症状(视频)

    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的症状
    先天性肌营养不良属于一组先天性或者婴儿期起病的肌肉疾病,早期表现是肌张力下降、周身松软、运动发育迟滞,后期可逐渐出现肌肉萎缩、肌肉无力,还可以合并关节挛缩畸形。有的病人也可有脑和眼等多器官、系统损害,表现为智力障碍以及视觉障碍等。有些患者也可伴有癫痫发作,在病理上往往表现为肌纤维坏死与再生、间质纤维化等。 先天性肌营养不良进行性发展的特点不是很明显,但发病比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年龄更早,而且能累及中枢以及眼等其它系统,出现智力障碍、智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症状,也可能伴有眼视物障碍、弱视、斜视等其它系统表现,因此一定要注意鉴别。
    2023-08-01
  • 右手肌无力怎么回事(视频)

    右手肌无力怎么回事
    出现右手肌无力有很多病因,可以是周围神经问题、肌肉本身问题、神经肌肉接头有问题,也可以是脊髓有问题。首先要明确右手无力症状,是局部肌肉无力,还是整个手指无力,是单纯手无力还是肢体近端上臂也出现无力。右手无力时是否合并肌肉萎缩,有没有麻木、疼痛等感觉障碍,医生在查体时的腱反射情况,判断引起肌无力的病因。 右手无力常见病因是颈椎病,压迫到颈椎发出的神经引起右手无力、萎缩,其它常见原因包括糖尿病引起周围神经病,还有运动神经元病等。少见情况,比如急性脑血管病累及到特定部位,也可出现单纯右手无力症状。根据症状到医院让医生明确诊断,一般右手无力患者要进行肌电图检查、颈椎核磁检查,还有头颅核磁检查,以区分病因,明确诊断,再进一步治疗。
    2023-08-01
  •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症状(视频)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症状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以肢体肌萎缩、肌无力为主要表现的遗传性肌肉变性病,主要表现是四肢无力、肌肉萎缩、运动受限。影响到上肢则会导致上肢抬举无力,影响到下肢则可以导致行走摇摆费力、蹲起费力、跑步不能,有的患者甚至不能蹦、跳。逐渐加重可导致行走困难、蹲起不能,甚至到后期可以出现瘫痪,需要轮椅代步。更严重的病人还可以导致呼吸肌和心肌损害,造成呼吸功能衰竭以及心脏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死亡。 杜氏型肌营养不良是所有类型当中相对比较常见,而且比较严重的类型。一般情况下是3-5岁开始发病,可表现为行走摇摆、蹲起费力、上楼不能,逐渐加重甚至可出现瘫痪,后期因为呼吸衰竭和心衰可能会导致死亡。贝克型和杜氏型症状特点相似,但发病晚、症状比较轻,肢带型肌营养不良主要以肩胛带和骨盆带肌无力为主。面肩肱型以较早出现面部、肩部、肱骨肌肉的肌萎缩、无力为特点,眼咽型可以出现吞咽问题,以及眼睑上抬无力等问题。强直型肌营养不良可以伴有肌强直的表现,远端型肌营养不良则以四肢远端肌萎缩、肌无力为主要表现。虽然肌营养不良症状主要以四肢肌肉萎缩、肌肉无力为主,但不同类型也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大家需要进行鉴别。
    2023-08-01
  • 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怎么办(视频)

    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怎么办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是以肢体肌肉萎缩、肌肉无力为主要表现的遗传性肌肉变性病,发病与dystrophin基因异常有关。dystrophin翻译成中文叫抗肌萎缩蛋白,抗肌萎缩蛋白是肌细胞膜上的重要骨架蛋白,能避免因过度牵拉运动导致肌细胞破坏。而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是因为抗肌萎缩蛋白基因异常导致的遗传性肌肉变性病,因为基因异常抗肌萎缩蛋白缺失和减少,肌细胞膜破坏,导致肌肉萎缩、肌肉无力。 另外,本病还分两个亚型,比较重的是DMD,即杜氏型肌营养不良,而比较轻的是BMD,即贝克型肌营养不良。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是进行性加重慢性病,治疗也是慢性过程,而且随着疾病进展,除了肌肉萎缩、肌无力以外,还会伴随关节挛缩、骨量流失、脊柱变形,以及后期会影响心肌和呼吸肌。所以本病治疗是系统工程,需要医生、家属、患者三个方面密切配合,才能达到最佳疗效。 首先该病没有根治性疗法,大家一定要了解,但西医专家有的应用激素治疗,尤其是DMD用的会多。因为副作用较大,所以大家应注意防范。再就是可以用按照奇经络病理论研制的以参芪强力胶囊、三黄增力散为代表的中药制剂进行治疗,也能改善症状。并结合定向注射、蜡疗、理疗、督脉长蛇灸等特色疗法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另外,还有已经瘫痪的患者,可以配合制定的"序贯四关"瘫痪站立法进行肌肉康复训练,使一部分瘫痪时间比较短的患者可以重新行走。 本病不同时期治疗侧重点也不同,需要及时配合关节挛缩康复治疗,保护心肌药物、改善呼吸功能药物和康复方法。关节挛缩脊柱变形还可以配合矫形器应用。还要注意基因药物目前都处在临床研究阶段,虽然没有上市,但是值得期待。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