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缩

  • 脚动脉硬化有什么症状(视频)

    脚动脉硬化有什么症状
    脚动脉硬化即下肢动脉硬化,主要症状根据时期不同而不同,常见分析如下:1、动脉硬化早期:患者没有任何症状,随疾病进展,会出现下肢麻木、发凉、肌肉萎缩等,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疼痛。在静息状态下,患者早期没有疼痛,但行走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下肢疼痛,称为间歇性跛行;2、动脉硬化中期:随着疾病进一步发展,患者会出现静息痛。原因是因为缺血较严重,下肢在静息状态下,如睡觉时出现疼痛;3、动脉硬化后期:患者下肢会出现坏死、溃疡,属于下肢动脉硬化的终末阶段。此时如果不紧急处理,患者需要截肢才能解决问题。
    2023-08-01
  • 产后风湿入骨能治愈吗(视频)

    产后风湿入骨能治愈吗
    产后风湿入骨可能是指对骨质有破坏,即风湿病造成骨质破坏、关节变形、肌肉韧带等损伤,若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提示疾病已经进入晚期,治愈较为困难。此外,患者还会出现关节强直、肌腱萎缩、肌肉萎缩以及关节、韧带的钙化、骨化等表现,通过手术、关节置换或关节融合术通常可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疾病的存在可能导致患者日后无法工作,但通过手术治疗可以保证患者生活自理,还可以进行保骨治疗,但恢复原有的关节功能较为困难。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患者的恢复较为重要。
    2023-08-01
  • 周围性瘫痪的症状(视频)

    周围性瘫痪的症状
    周围性瘫痪的概念范围较大,凡是十二对颅神经或者脊神经受到损伤以后出现的肢体瘫痪均称为周围性瘫痪。动眼神经的周围性瘫痪,患者表现为复视、斜视或者眼皮掉下来,即眼睑下垂,面神经损伤的患者表现为面瘫。三叉神经损伤的患者表现为咬动时没有力量,牙齿左右或者前后不能移动。上肢周围性瘫痪的患者表现为上肢肌肉萎缩,没力量。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等不同部位损伤的患者临床表现都不一样。下肢较为常见的是腓总神经的损伤,患者表现为足下垂。以上是周围神经损伤导致的周围性瘫痪,还有很多疾病因素造成的周围神经损伤,最常见的是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基本是对称的,如双侧面瘫或者双侧上下肢的瘫痪。
    2023-08-01
  • 截瘫的康复方法有哪些(视频)

    截瘫的康复方法有哪些
    截瘫简言之,就是双下肌肉以及感觉功能障碍,有些病人合并大小便功能异常,双下肢康复方案如下: 1、保持关节活动度,髋、膝、踝如果长时间不动会出现关节僵硬以及伴随明显的活动受限,所以要做双下肢截瘫肢体综合训练,保持关节活动度; 2、如果患者有肌肉的自主收缩,会指导患者做肌肉的功能锻炼,预防肌肉萎缩的出现,以及保持下肢肌力,为后期进行站立以及平衡训练做准备; 3、针对患者的肌肉萎缩,可以参与物理治疗,比如中频治疗、电体操以及电刺激,促进肌肉以及神经的灰复,也为后期康复做积极的准备。
    2023-08-01
  • 高位截瘫如何恢复(视频)

    高位截瘫如何恢复
    高位截瘫在早期也就是卧床期的康复,主要是防止并发症。早期床上要保持正常体位,防止压疮,可以用气垫,每两小时翻身拍背,这个时候要加强呼吸训练,预防肺部感染,可以采用胸部叩击和体位引流的方法,防止关节挛缩,维持残存肌力,每天进行关节被动运动,动作保持轻柔。此外就是膀胱和直肠功能的训练,这个时候患者极度压抑,要进行心理指导。到了恢复期康复,通过物理治疗,比如电疗,改善患者肢体的血液循环,缓解水肿、炎症、肌肉萎缩等情况。这时候要加强患者四肢尤其是上肢肌力训练,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包括床上活动、穿脱衣服、进食、洗漱、阅读、书写等。患者手术以后,或者是脊髓炎以后一周,要进行站立训练,还要采用牵张关节和肌肉等训练,然后进行坐位和平衡的训练。还有转移训练,就是由床到椅子或轮椅,还要进行步态训练。有的患者无法站立,就要建议使用轮椅训练。另外要应用矫形器,比如髋膝踝矫形器,这时要训练他使用支具。
    2023-08-01
  • 胸四截瘫是什么意思(视频)

    胸四截瘫是什么意思
    胸四截瘫即脊髓的胸四节段造成的横贯性损害。损害发生后,胸四节段以下出现完全性的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亦可表现在胸四节段支配的皮节以下。主要表现如下:1、患者清醒状态下对乳头区域下水平的感觉无法感知。不仅痛觉、温度觉完全消失,甚至可出现深感觉障碍,如位置觉、震动觉等,患者均无法感知;2、出现截断一下的肢体肌肉瘫痪,如双下肢无法活动,还可出现大、小便失禁等功能障碍;3、随着病情进展,若护理不当,患者可能出现肌肉萎缩,皮肤溃疡、褥疮等皮肤营养性障碍以及泌尿系感染等一系列问题。胸四截瘫在临床上属于比较严重的一类疾病,发生后应及早到医院进行神经影像学评估和临床评估,尽可能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以促进脊髓功能恢复。
    2023-08-01
  • 脑梗塞胳膊疼怎么办(视频)

    脑梗塞胳膊疼怎么办
    脑梗塞患者即所谓的中风患者,一般到两周以后患者会出现所谓的肩手综合征,患者表现为肩膀疼痛、手背肿胀,到后期会逐渐发展为肩关节半脱位,肌肉萎缩,这是中风患者中比较常见的症状。一般都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患者的肩关节到后期经过X片检查如果发现存在半脱位,则会使用肩带的固定预防其发生脱位,并且会采取针灸、中药熏蒸、超声药物导入等理疗方法。 还有运动疗法,治疗师会对患者进行关节的关节松动、肌肉力量训练。因为很多患者是因为关节囊的松弛、肌肉萎缩导致的肩关节的半脱位,这种肩痛的病人还可以进行封闭治疗,现在封闭治疗可于痛点局部进行封闭注射。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很多康复科都引进了肌骨超声。肌骨超声是非常好的检查方法,可以精准的找出病变部位。并且在肌骨超声精准的定位下,可以将药物注入疼痛的所在地,比普通的神经阻滞,即普通封闭会起到更好的止痛作用。
    2023-08-01
  • 截瘫患者如何锻炼(视频)

    截瘫患者如何锻炼
    根据不同类型的截瘫,采取不同的锻炼方式: 1、针对下肢完全失去感觉及运动功能的患者,重点锻炼其上肢功能,如练习患者在床上通过双手移动身体,达到自主移动到轮椅的目的; 2、对于下肢功能还存在的患者,肌力只有Ⅰ级时,要尽量采取被动锻炼方式,如电刺激刺激法,避免肌肉萎缩; 3、如果肌力超过Ⅲ级以上的患者,以主动训练为主,可先在床上运动,练习翻身、坐起等,再循序渐进进行其他功能锻炼。
    2023-08-01
  • 神经卡压综合征怎么治疗(视频)

    神经卡压综合征怎么治疗
    神经卡压综合征卡压的治疗与压迫程度、压迫时间及压迫产生的症状有关,对于不同程度的卡压,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对于轻度卡压应以保守治疗为主,可进行局部理疗并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应以休息为主。而对于中重度的卡压,患者的症状较明显,影响日常生活甚至导致肌肉萎缩或肌肉力量下降等情况时,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因此患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 神经卡压综合征是较大的概念,上肢常见的神经卡压综合征,从颈部开始包括臂丛神经受压症即TOS,以及胸廓出口综合征。正中神经在腕部受压会出现腕管综合征,在肘部受压会导致旋前圆肌综合征,尺神经在腕部受压会造成腕尺管综合征,在肘部受压会造成肘管综合征,以及桡神经的悬阔肌与其他皮神经卡压等。
    2023-08-01
  • 尺神经卡压综合征需要做手术吗(视频)

    尺神经卡压综合征需要做手术吗
    尺神经卡压综合征出现后,一般需要进行内科保守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可进行手术干预。内科治疗主要口服甾体药物,如消炎痛、布洛芬等,以及口服神经营养药治疗。同时物理治疗,如夹板固定、针灸等治疗。一般综合治疗3-4个月,如果症状改善不明显甚至变严重,即需进行手术干预。 保守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休息,避免保护体位,如避免手部肘部压迫。手功能减退后,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护好患部,防止继发性损伤,比如烫伤、创伤等。如果治疗后,症状更加明显,出现尺神经症状,如手指头麻木、肌肉萎缩,则一定要进行手术干预做神经松解。根据尺神经损伤部位,如常见肘部、腕部位置,再决定手术治疗方案。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