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缩

  • 孩子肌营养不良的症状(视频)

    孩子肌营养不良的症状
    儿童肌营养不良多见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简称为DMD。DMD为基因缺陷造成抗肌萎缩蛋白表达缺失,引起肌肉萎缩,患儿表现为肌肉无力。一般肌肉无力在3-4岁时开始出现,症状可随运动逐渐加重。初期表现为走路不稳、容易摔跤,爬楼梯较费劲、蹲下后站起较费力及平躺站起时需手扶膝盖,即高尔征。 部分患儿肌营养不良可随年龄逐渐加重,可在12岁后逐渐丧失行走能力,更严重的患儿可能出现呼吸肌和心肌无力。呼吸肌无力表现为呼吸困难,心肌无力可出现心力衰竭表现。
    2023-08-02
  • 儿童肌营养不良病因(视频)

    儿童肌营养不良病因
    儿童期肌营养不良多见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部分患儿为先天性肌营养不良。一般肌营养不良均为基因缺陷导致肌肉萎缩、无力,最常见DMD基因缺陷造成的抗肌萎缩蛋白缺失,从而引起肌肉萎缩、无力,儿童期最常见的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可分为DMD和BMD,均为基因缺陷引起,但抗肌萎缩蛋白表达水平不同,可导致临床症状的轻重不一。DMD基因为人体最大的基因,所以怀孕期间容易造成缺失变异。
    2023-08-02
  • 孩子肌营养不良怎么治疗(视频)

    孩子肌营养不良怎么治疗
    肌营养不良为基因缺陷引起,儿童期肌营养不良多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由于DMD基因缺失或变异引起抗肌萎缩蛋白缺失,导致肢体萎缩、无力。目前对基因变异引起的肌营养不良,并无特效治疗办法。临床目前主要采用以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段,尽量延缓疾病进展,具体如下: 1、激素治疗:激素治疗可延缓肌肉萎缩、水肿、无力,一般在3岁后开始长期小剂量应用激素; 2、非特异性治疗药物:包括辅酶Q10、左卡尼汀、维生素类药物; 3、基因治疗:但目前处于科研阶段,还未完全应用临床; 4、部分病人可进行康复训练,延缓肌肉萎缩程度。
    2023-08-02
  • 骶骨脊索瘤的初期症状(视频)

    骶骨脊索瘤的初期症状
    骶骨脊索瘤的早期症状为骶尾部或腰部酸、麻、胀、痛,症状相对局限,常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或腰背部筋膜炎。后期该肿瘤会进一步增大,从而压迫周围神经导致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会阴部皮肤感觉障碍、双下肢麻木等症状。肿瘤进一步增大则会破坏骨质造成剧烈疼痛,患者使用普通止痛药不能得到缓解,需要局麻类药物才能止痛。患者后期还会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等情况,如果没有经过积极治疗,则会导致下肢肌肉萎缩。 综上,腰骶部出现酸、麻、胀、痛时建议前往医院进行正规检查,如进行腰椎或骶骨的磁共振以排除骶骨肿瘤的存在。一旦发现骶骨存在病变建议尽早治疗,因为肿瘤较小时治疗效果较好。
    2023-08-03
  • 腹膜后淋巴瘤的症状(视频)

    腹膜后淋巴瘤的症状
    腹膜后淋巴瘤的症状根据淋巴瘤大小、淋巴瘤部位,还有淋巴瘤类型不同,有各种各样的症状。如果是肾周围的淋巴瘤,可能会压迫到肾脏;输尿管周围淋巴瘤可以压迫到输尿管;盆腔淋巴瘤可能会压迫膀胱;直肠后壁或者腹膜后淋巴瘤,会压到肠系膜或者肠管,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如果肿瘤足够大,可能会引起消化道梗阻。如果是压迫到输尿管,会引起肾盂扩张,引起输尿管扩张,如果压迫到膀胱可以影响排尿。 此外,如果淋巴瘤压迫到神经,比如腰神经周围的腹膜后肿瘤有压迫症状,可能会出现相应部位的疼痛、麻木还有肌肉萎缩。
    2023-08-03
  • 肌肉萎缩的早期有什么感觉(视频)

    肌肉萎缩的早期有什么感觉
    肌肉萎缩早期无症状,如果伴有不同程度的肌力减弱,则可能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不同部位肌肉萎缩,症状特点各异,如面肌萎缩伴有无法紧闭双眼、鼓腮、吹口哨。小腿肌肉萎缩主要表现为蹲起、站立困难,肱部肌肉萎缩时,上肢举手时肩胛骨呈翼样凸起。颈部肌肉萎缩可出现抬头无力,细小肌肉萎缩可以表现为精细运动障碍。肌肉萎缩在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上述症状不易被察觉,从而容易导致延误治疗时机。如果早期发现有上述症状趋势,可能是肌肉萎缩表现,应该及时就医,与医生相互沟通,并且将症状详细与医生交流,医生再进一步分析,多数情况下需要多学科诊断。
    2023-08-03
  • 髋关节置换术后多久可以正常行走(视频)

    髋关节置换术后多久可以正常行走
    髋关节置换术后,一般提倡早下地、晚负重。无论是选用生物型髋关节或者是水泥型髋关节,在术后3天左右时可以行走,完全正常行走大约需要3个月的时间。在早期由于手术切开对软组织有一定损伤,如果活动过多可能会造成疼痛。所以无论是老年人,还是中年人都应该扶助步器或者手杖进行辅助性的行走。同时避免过多活动,减少髋关节磨损。早期下地活动有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避免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下地活动时要注意保持稳定、避免跌倒。3个月左右髋关节与人体组织已经达到很好的嵌合,就可以进行正常行走,但一次时间不应过长,一般0.5小时左右。应该适当注意体位,避免过多地内旋与屈髋超过90°,有利于预防脱位。可通过循序渐进地功能锻炼提高下肢关节的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2023-08-03
  • 脊髓损伤术后怎么护理(视频)

    脊髓损伤术后怎么护理
    脊髓损伤手术以后护理主要分三个方面:生理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指导。具体如下: 1、生理护理:手术以后,在围手术期,患者会产生一系列并发症,比如常见的坠积性肺炎,要注意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拍背、咳痰,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在康复过程中还有可能出现褥疮或者肌肉萎缩,这种情况下要定期被动辅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受压部位皮肤护理,以减少褥疮发生。另外,还有可能出现泌尿系感染,要进行定期膀胱冲洗,尿道口护理,同时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定期进行被动按摩,或者用下肢静脉泵交替使用; 2、心理护理:包括患者健康宣教,创造良好的恢复空间,恢复氛围,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给予必要的劝慰; 3、康复指导:一般在3个月之内要给予患者被动康复训练,3-6个月之间要让患者主动锻炼为主,一般到12个月以后,要教会患者以及家属,自行进行康复训练。 总的来说,脊髓损伤以后护理对于患者能够尽快恢复日常生活,返回健康生活中去至关重要。
    2023-08-03
  • 脊髓损伤康复训练方法(视频)

    脊髓损伤康复训练方法
    脊髓损伤康复训练非常重要。无需进行手术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未出现下肢神经症状时,保持固定即可,其他活动的肢体可加强锻炼;若为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残留上肢或下肢神经感觉功能障碍,需尽早在专业康复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包括神经电刺激、按摩、针灸及理疗等,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介入,可使患者神经功能最大程度保留和恢复。 脊柱恢复锻炼主要为恢复肢体功能,运动功能对患者康复非常重要,主要通过主动或被动肌肉收缩锻炼。患者通过此类功能锻炼,可有效预防肌肉萎缩,从而在脊髓功能恢复前提下,保留更多的肢体功能。
    2023-08-03
  • 脊髓病变手术后需休息多久(视频)

    脊髓病变手术后需休息多久
    脊髓病变患者手术后需要休息多久没有明确的界限,可能为1个月、2个月、3个月,时间不确定。一般做完脊髓肿瘤手术后,希望病人能够休息1个月左右的时间,早期需要注意手术伤口及换药,避免感染。伤口愈合以后要逐渐在当地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进行卧床康复,卧床阶段要针对肢体进行按摩和被动的活动,以防止肌肉萎缩,在可以活动时尽可能配合医生的指导,逐渐增加活动,以利于尽快康复。由于显微手术的进步,现在手术的创伤都比较小,所以手术后一般病人的恢复都比较快,康复的时间也比较短,效果很不错。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