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缩

  • 肌肉萎缩的分类有哪些(视频)

    肌肉萎缩的分类有哪些
    肌肉萎缩分为神经源性肌肉萎缩、肌源性肌肉萎缩、废用性肌肉萎缩。所谓神经源性肌肉萎缩,就是支配肌肉的神经障碍所继发的肌肉萎缩,常见的有格林巴利周围神经病,晚期极有可能继发肌肉萎缩。肌源性肌肉萎缩是由肌肉本身疾病引起的,常见的有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等。而长期不使用肌肉,如肢体瘫痪的患者,则有可能会并发废用性肌肉萎缩。肌肉萎缩的患者,早期进行一些正规的治疗,有可能改善运动障碍,减少瘫痪的症状。废用性肌肉萎缩可能是因为中枢性瘫痪、骨关节疾病引起,一旦解除病因,经过治疗,患者都可以恢复。
    2023-08-03
  • 肌肉萎缩能治愈吗(视频)

    肌肉萎缩能治愈吗
    肌肉萎缩的病因非常多,不同病因的预后也完全不一样。有些疾病和遗传相关,比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等往往无法治愈。另外还有些疾病可能原因不是很清楚,比如运动神经元病,也就是俗称的渐冻人,本身原因不是非常清晰,所以治疗上也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一般也无法治愈。临床上有些疾病可以治愈,比如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所引起的肌肉萎缩,通过控制血糖,适当锻炼,肌肉萎缩可以逐渐好转。还有像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所引起的肌肉萎缩,通过控制饮酒以及营养神经治疗,还有针灸、理疗等物理治疗方法,最终也可以治愈。还有些压迫性的周围神经病,比如颈椎病、腰椎病,通过治疗原发病之后有些肌肉萎缩也可以恢复。还有免疫介导性的周围神经病,尤其是急性的吉兰-巴雷综合征,肌肉萎缩往往不明显,通过正规治疗之后患者可能症状能够完全好转。所以肌肉萎缩的病因不同,最终预后也完全不一样。要先明确病因,然后根据病因给予相对应的治疗方案,最终才能缓解病情。
    2023-08-03
  • 小儿腓骨肌萎缩症可以走路吗(视频)

    小儿腓骨肌萎缩症可以走路吗
    腓骨肌萎缩症可以分Ⅰ型、Ⅱ型、Ⅲ型、Ⅳ型,不同基因突变表型可轻可重,最常见的是PMP22基因突变。而根据发病年龄、时间、症状进展程度,部分患者能走,部分患者不能走。通常起病年龄越早,病情越重,起病年龄越晚,病情越轻,突出表现为远端肌无力,即小腿、脚、手力量较差,但大腿和肩部力量较好。 部分患儿因为小腿肌肉萎缩无力,呈现仙鹤腿的特点,此类患儿相对起病较早。几个月开始发病的患儿相对较软,整体运动发育落后,可能无法走路,但经过一些康复训练、对症治疗,运动能力可相对好转。 部分患者在4-5岁、7-8岁,甚至成年后发病,治疗效果相对较好,此类患者可以走路,但肌肉力量也会慢慢下降,最后只能坐轮椅。相对而言,腓骨肌萎缩症患者不能走的概率较低,而能走的比例更高,但后期再出现倒退和坐轮椅的几率很大。
    2023-08-03
  • 黄芪是活血的吗

    黄芪是活血的吗
    黄芪通常没有活血功能,黄芪是补气要药,主要起补气、固表、托毒、排脓,以及利水、生肌的作用,黄芪常用于以下情况:1、气虚:如由于气虚引起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不愿活动,以及气虚导致的免疫力低下、易患感冒等,可以用黄芪进行治疗;2、固表:对多种出汗证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尤其对气虚自汗,患者稍活动即出汗,或常人没事,患者却自行出汗的情况有较好的疗效;3、利水:部分患者由于气虚造成水泛,出现浮肿、身体沉重等,可以用黄芪进行治疗;4、生肌:部分患者久病后出现肌肉萎缩,或患者气虚造成肌肉营养不良,可以使用黄芪进行辅助治疗。
    2023-07-30
  • CP是脑瘫的简称吗(视频)

    CP是脑瘫的简称吗
    CP为脑瘫的简称,指出生1个月内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损伤而出现的症状,包括新生儿胆黄疸、外伤,以及大脑的缺血、缺氧、感染等因素。主要表现为运动异常,比如强直性运动障碍、瘫痪、肌肉萎缩等症状,以及姿势异常。还可以表现为感觉异常及感知障碍,主要存在局部感觉、听觉、味觉、嗅觉、视觉功能障碍,还可能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智力下降、行为异常等。临床上需要通过积极治疗,主要给予康复训练及治疗,改善运动及行为能力等,还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改善部分症状。部分严重的患者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改善,但治疗方式仅可以改善症状,无法治愈。
    2023-07-31
  • 什么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视频)

    什么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一组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骨骼肌肌肉变性的疾病,在遗传方式上,主要是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或者隐性遗传,或者X连锁的隐性遗传所产生,临床表现主要为缓慢性的、进行性加重的肌肉萎缩,以及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病人就诊的体格检查过程中,不容易发现感觉上的障碍,因为本病可以由多种遗传方式引起,并根据发病的不同年龄,肌肉萎缩的分布也不一样,病程发展速度不同,和疾病的预后情况不同,临床表现上可以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因而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疾病类型。怀疑病人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情况,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并且到专科医院就诊,完成相关的检查,比如基因检测、肌肉活检,或者肌电图的检查,而且在诊疗过程中应该要系统化,免得延误病人的治疗。
    2023-08-02
  • 颅底凹陷症很严重吗(视频)

    颅底凹陷症很严重吗
    多数患者出现颅底凹陷症后,并不会危机生命,因此该疾病并不严重。颅底凹陷症是一种先天性的发育异常,多数患者没有临床症状,或仅有较轻微的临床表现,无需进行外科处理,随访观察即可。如果患者在临床观察的过程中,发现颅底凹陷引发比较严重的症状,如分离性感觉障碍,包括肌肉萎缩、运动异常,此时需要进行手术矫正。术后患者也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通常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命、生存质量,以及生存时间。因此,发生颅底凹陷症后患者无需过于担心,此并非过于严重的疾病。
    2023-08-02
  • 骨折多久可以走路(视频)

    骨折多久可以走路
    患者骨折后一般经过4-6周后可以行走,在骨折后4-6周的首周劝导进行床上的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2周劝导患者可以下地,但是不着地,以促进静脉回流,对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大有裨益。3周劝导患者可以扶双拐,逐渐开始正常行走,4周劝导患者逐渐丢开双拐,小范围行走。上述情况都是建立在骨科医生定期随访的基础上,另外局部的X光检查判断也很重要,比如下肢骨折后拍片发现骨折线从1-4周逐渐变为模糊,代表骨折在日渐康复。但是如果从1-4周几乎没有太多变化,代表骨折没有正常康复,在此期间要寻找原因,不能过快让患者着地走路。
    2023-08-03
  • 面部肌肉萎缩的原因(视频)

    面部肌肉萎缩的原因
    一侧面部肌肉萎缩多见的原因是各种原因导致的一侧面神经损害,也可以由面神经麻痹后遗症引起,另外还可以见于脑血管病后遗症,或者是压迫、外伤等原因引起。而少数可见于偏侧面肌萎缩症,这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一侧面肌萎缩疾病。 而双侧面肌萎缩原因一般见于全身性疾病,如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强直性肌营养不良,部分先天性肌病也可以累及面肌导致肌萎缩。另外代谢性肌肉病中也有部分病人可以累及面肌,如线粒体脑肌病可以导致面肌的肌肉萎缩、眼肌无力等。 因此对于面肌萎缩的患者,要细致地分析原因,方能进行最合理的治疗。
    2023-08-03
  • 半月板损伤术后该如何护理(视频)

    半月板损伤术后该如何护理
    半月板损伤做手术即两大类手术,一大类即做半月板成形手术,这种情况下护理相对比较简单,手术后麻醉反应消失之后就可下地,但术后早期不主张进行过度活动。正常行走、加强肌肉锻炼这些都可开始,但主要是关节活动锻炼。虽然病人做大手术不敢活动,这种情况下反倒会导致不敢踩地、不敢行走,从而导致肌肉萎缩、关节不稳这种情况下应要注意。 若进行成形手术,应鼓励病人积极进行关节活动锻炼即指膝关节完全伸直甚至伸直更多一点还有即关节屈曲锻炼和关节周围肌肉锻炼。若进行半月板缝合手术后,这种手术因为需要缝合半月板愈合,所以活动不能激进,但是关节活动度也要做到一定如0°-90°屈膝锻炼,关节周围肌肉训练也要做。然后根据情况决定部分负重甚至过渡到完全负重。要医生具体诊断进行指导,根据不同术式来决定。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