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

  • 宝宝缺铁性贫血的危害(视频)

    宝宝缺铁性贫血的危害
    宝宝出现缺铁性贫血,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影响饮食:出现贫血时,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影响正常进食,宝宝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影响正常的营养吸收,阻碍健康的成长发育;2、影响神经系统:如果出现缺铁性贫血,可以出现精力不集中、乏力、嗜睡或者智力减退等,对神经系统会造成较明显的伤害,特别是严重的缺铁性贫血,对于神经系统的发育影响较大;3、影响循环:贫血较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心率改变,造成四肢末梢循环差,从而影响正常代谢、阻碍正常发育,出现明显发育落后的情况。如果出现缺铁性贫血应该及时进行纠正,多数宝宝通过饮食补充能够得到缓解。如果存在原发疾病,例如出血性疾病等,可能会加重贫血,应及时纠正原发疾病,从而缓解缺铁性贫血的状态。
    2023-08-01
  • 孕妇血红蛋白105g/L严重吗(视频)

    孕妇血红蛋白105g/L严重吗
    孕妇贫血的标准为血红蛋白低于110g/L属于轻度贫血,而105g/L正好达到轻度贫血的标准,但并非特别严重。一般情况下,贫血多为缺铁性贫血,处理方法主要如下: 1、血红蛋白低于105g/L的患者,应适当口服补铁制剂; 2、临近足月的患者建议口服补铁制剂,或联合食物进行补铁; 3、接近预产期的患者,建议通过肌肉注射补铁制剂,治疗缺铁性贫血。
    2023-08-01
  • 缺铁性贫血吃什么东西(视频)

    缺铁性贫血吃什么东西
    如果是缺铁性贫血,可以通过饮食或药物调整,常见情况如下: 1、饮食调整:动物内脏主要指肝脏,如鸡肝、鸭肝、鹅肝或者猪肉,肝脏铁含量更多,可以多吃瘦肉、海鲜类、鸡蛋、大枣、木耳。注意个人的耐受程度,肝脏脂肪的含量较高,如果食用量较大,会出现血脂改变,所以饮食需适量;2、药物调整:通过饮食难以达到完全纠正贫血的目的,需要针对原发病治疗,例如需要量增加、吸收障碍、排出过多、慢性失血、出血等。某些女性患者可能是月经过多导致缺铁性贫血,通过饮食有一定的调整作用,如果达到中度,甚至重度贫血,可能需要药物治疗补充铁剂。患者的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听从医生的建议,饮食调整通常处于辅助地位。铁剂包括无机铁以及有机铁,个人耐受程度、贫血程度不同,药物的治疗剂量也不同,所以患者需及时就诊。
    2023-08-01
  • 缺铁性贫血一般怎么治疗(视频)

    缺铁性贫血一般怎么治疗
    缺铁性贫血最大的问题是缺铁,缺铁的原因有摄入不足、丢失过多、利用障碍。利用障碍通常是患者体内可能有储存铁,但是无法利用,但不能称为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通常是丢失过多或者吸收不足,最后造成体内储存铁的不足,红细胞造血原料不足。补铁有很多途径,具体如下:1、口服:口服铁剂,例如蔗糖铁、乳酸亚铁,服用时有一些特殊的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铁剂要想吸收必须要靠二价铁,三价铁吸收不了,所以口服时一般加上维生素C,先维持抗氧化,然后还原形成二价铁;2、注射:如果患者不能口服,例如胃和十二指肠吸收铁的部位被切除,无法吸收,可以从静脉输注或者肌肉注射,例如蔗糖铁。尽量避免使用静脉输注,采取肌注的方式,虽然静脉输注痛苦小、补铁也快,但是静脉补铁容易过敏,一旦过敏以后甚至可以导致死亡,常规的抗过敏治疗越治越重,所以需要注意;3、饮食:若口服和静脉甚至肌注补铁没有明显效果,患者也可摄入含血红蛋白的食物,假如胃吸收没有问题,食用动物血制品,例如猪血、鸭血,食物经人体分解后,其中的铁可以被吸收。如果人体存在吸收障碍,则尽量用肌注和静脉输注。
    2023-08-01
  • 1岁宝宝贫血有什么影响(视频)

    1岁宝宝贫血有什么影响
    贫血是儿童常见疾病,通常以缺铁性贫血为主,对儿童身心健康影响极大,因此家长需要引起重视。贫血对于1岁儿童的身体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缺铁可以引起细胞免疫力缺陷,儿童抵抗力差容易患病,容易合并感染; 2、缺铁可以使胃酸分泌减少,脂肪吸收较差使儿童消化能力减弱,食欲减退,少数患儿会出现异食癖,例如喜欢进食泥土、墙皮等,还会出现呕吐、腹泻、口腔炎、舌炎、视乳头萎缩等表现,严重者会出现萎缩性胃炎; 3、贫血可降低血液摄氧能力,使机体等各器官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缺氧,儿童稍一活动会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不适。心血管系统会出现心率增快,严重者会出现心脏扩大甚至存在心力衰竭风险; 4、贫血可使儿童机体处于缺氧状态,肌肉软弱无力,出现疲劳、不爱活动、烦躁不安、萎靡不振、记忆力减低和免疫力降低等表现; 5、对儿童心理健康造成影响,还可影响儿童智力。研究表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时大脑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一半,儿童贫血可使摄氧能力下降,脑组织缺氧,儿童记忆力和注意力等都受到影响。另外,贫血还可影响儿童情绪,由于缺氧导致脑细胞代谢异常,儿童经常表现为爱发脾气、爱哭、烦躁不安。贫血还可影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体弱多病的儿童与人交往机会相对较少,容易引起性格孤僻、自卑。
    2023-08-01
  • 经常流鼻血会贫血吗(视频)

    经常流鼻血会贫血吗
    流鼻血即鼻出血,经常鼻出血会导致贫血,如果偶然一次鼻出血,则不会导致贫血。频繁鼻出血属于慢性失血,在体内不同程度丢失铁元素,可能导致铁蛋白下降,引起缺铁性贫血。患者可能到血液科或耳鼻喉科就诊,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应给予补铁治疗。如果是耳鼻喉局部病灶,需对局部病灶进行专科处理,才能达到根治,减少反复鼻出血几率。慢性鼻出血并非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常见原因,但对于此类少见原因也不能忽视。导致缺铁性贫血常见原因,如女性月经量过多、男性有痔疮出血,以及消化道出血等。
    2023-08-01
  • 贫血三项正常值(视频)

    贫血三项正常值
    贫血三项指血清铁蛋白、维生素B12和叶酸的检测,血清铁蛋白的正常值应该>12μg/L,维生素B12正常值应该>100ng/ml,叶酸正常值应该>3ng/ml。如果出现此三个值的下降,提示患者可能存在造血原料不足,从而导致贫血,比如铁蛋白含量下降,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叶酸、维生素B12补充不足,容易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缺铁的贫血患者,除了有一般贫血的表现之外,还会出现烦躁、易怒、口腔炎以及指甲变平、易脆的临床表现。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除了有头晕、头疼、皮肤黏膜苍白、心悸、气促等贫血表现之外,还有神经系统的损害,表现为肢体感觉、运动麻木以及肢体无力,严重的会发生病理征。对于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的贫血患者通常是由于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导致,比如对于婴幼儿、妊娠期哺乳期的妇女以及青少年对叶酸、维生素B12的需求量较大,如果此时偏食或没有及时增加辅食,都有可能导致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而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除了有需求量补充不足之外,比如胃大部吸收术后的患者,导致铁的吸收障碍及慢性失血,比如消化性溃疡、痔疮等,都会导致铁大量丢失,发生缺铁性贫血。
    2023-08-01
  • 妊娠期最常见的贫血类型(视频)

    妊娠期最常见的贫血类型
    妊娠期最常见的贫血类型就是缺铁性贫血,主要是在怀孕期间,由于孕妇需要孕育生命,可能需要更多的铁含量,但通过食物补充比较有限。妊娠早期时,大多数孕妇都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妊娠反应,如恶心、呕吐,甚至明显的进食差,导致体内铁的储存量较少,所以需要补充更多的铁。此外,孕妇也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缺铁性贫血,以及少见的病理性贫血,需要注意预防。出现缺铁性贫血时应注意补充铁,动物内脏含铁量较高,主要是指肝脏、瘦肉、鸡蛋、大枣、木耳,铁含量相对比较高,所以能进食时一定要均衡饮食,根据个体差异,并不是越多越好,比如肝脏含铁高,但脂肪含量也偏高,所以要适量的吃。在妊娠的某个阶段,可能通过食补无法补充大量铁剂,就需要通过药物补充,以避免导致妊娠期贫血。药物剂量以及个体应该注意观察什么,要听从医生的嘱咐,个体不一样,治疗方案也不一样。所以如果需要药物来补充时,听从医生建议,及时随诊就是最正确,也是最安全的选择。
    2023-08-01
  • 儿童贫血吃什么补血(视频)

    儿童贫血吃什么补血
    儿童贫血常见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多数儿童在某一阶段时便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临床上较为常见。若儿童明确诊断为缺铁性贫血时,家长需与医生联系并在医生指导下给予药用铁剂补充,不建议自行购买药物。铁剂实际是一把双刃剑,在有利于身体健康同时如果过量补充也会造成疾病,因此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补铁。另外,在补充铁剂纠正缺铁性贫血后,家长可通过食补方式保证儿童不再重复出现临床贫血情况,保证儿童身体健康。首先推荐动物性食品,如肝脏,家长可以给儿童每周进食1-2次鸡肝,在纠正贫血的基础上具有较好补铁效果,可达到预防贫血目的。因此建议通过食补方式预防儿童缺铁性贫血再次发生,而一旦确诊为贫血则需听从医生指导给予铁剂治疗。
    2023-08-01
  • 小细胞贫血是指什么(视频)

    小细胞贫血是指什么
    贫血根据红细胞体积分为正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平均体积<80fL,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即小细胞贫血,常见疾病是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慢性病性贫血,少见铁幼粒细胞性贫血。不同贫血治疗方法不同,主要内容如下:1、缺铁性贫血:需要补铁治疗,并查找病因消除病因,可控制缺铁性贫血;2、地中海贫血:如果是轻型则不需要处理,若是中间型或重型,根据患者血红蛋白量、身体耐受能力,适当输红细胞可改善贫血。如果是重型地中海贫血,通过移植或药物基因治疗可改善贫血;3、慢性病性贫血:需明确导致贫血的慢性病,并消除病因,病情可改善。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