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

  •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并发症(视频)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并发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按照严重程度可以分成增生期和非增生期,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视网膜出现新生血管为标志,这个新生血管对人的危害很大,可以引起新生血管反复的破裂出血,造成玻璃体腔出血。视网膜前面的大量出血以后刺激产生增殖反应,产生牵拉,导致牵拉性的视网膜脱离。这些都是严重破坏视网膜结构,导致视力丧失,代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到很严重的程度。所以这个阶段一定要积极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甚至可以新生血管自后部一直长到前面,产生虹膜上的新生血管、虹膜红变。由于新生血管产生继发性青光眼,不但有视觉上的问题,还可以带来眼部的痛苦,眼压增高,眼球红肿、疼一系列的表现,最终可能会导致失明。
    2023-08-03
  •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检查(视频)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检查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要进行相关视网膜的检查,包括如下几种: 1、常规的检查是散瞳,查看眼底,属于临床上最简单的常规检查; 2、拍摄眼底像; 3、利用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视网膜的血管有没有渗漏、有没有缺血、有没有形成血管; 4、进行OCT检查,查看有没有糖尿病黄斑水肿; 5、如果增殖的明显,玻璃体出血,眼睛观察不清,可以进行B超检查,查看是否存在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6、对于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要进行相应的检查。
    2023-08-03
  •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因(视频)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因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原因,顾名思义糖尿病是主要的原因,高血糖也是主要的原因。因为糖尿病高血糖的时候对于血管造成破坏,进而刺激组织分泌一些因子。可以造成血管的增生、结缔组织的增生以及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除了高血糖以外,对于一些高血压、高血脂等情况,还伴有一些缺血性的改变都可以加速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肾功能不全的时候也可以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此种疾病原因很简单,主要就是高血糖造成。从其发病机制上来讲属于非常复杂的一种情况。
    2023-08-0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期严重吗(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期严重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Ⅲ期是目前很患者很关注的问题,疑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什么时候需要治疗,什么时候会影响视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目前国内采取的是中国分期,即两型六期,两型分为单纯型和增殖型。六期分为Ⅰ、Ⅱ、Ⅲ期,Ⅳ、Ⅴ、Ⅵ期。Ⅲ期是单纯型最后一期,也就是眼底有出血、有黄色硬性渗出及白色软性渗出。Ⅳ期是指增生期,提示视网膜有新生血管。 Ⅲ期对患者、医生都非常关键,因为提示首先血糖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血糖有问题,血糖伴发血脂和全身大血管疾病也有问题。如果没有进行血糖规范化的治疗,把血糖降下来达到稳定,同时需要眼科医生进行眼底情况评估,评估是否需要干预。干预包括全视网膜激光光凝,以及同时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使病情得到稳定甚至逆转,这样才能不发展为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对于患者来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转为Ⅲ期非常重要。如果到医院通过眼底检查发现眼底病变达到Ⅲ期,医生也会建议患者尽快治疗,也可能由于自身理解问题,或者对治疗恐惧,延缓治疗的话,病变并不会随想象而停止,反而进一步发展,还会影响视力,最后导致看不见。建议患者尽早到医院进行检查,诊断Ⅲ期要充分重视,遵医嘱及早治疗。
    2023-08-03
  • 糖尿病视力模糊能治吗(视频)

    糖尿病视力模糊能治吗
    糖尿病患者出现视力模糊,分几种情况: 1、初发的2型糖尿病住院或者门诊治疗血糖明显改善之后,患者反而主诉视力下降、看不清了,比较常见,是短期的情况。产生的原因就是因为血糖波动下降速度较快,血和晶体里面的渗透压出现了改变,渗透压改变之后晶体不能很快的进行调节,所以在血糖下降之后反而出现视物模糊。不用担心,一般都是短期的,等到血糖控制半个月到一个月之后,视力模糊就自然而然能缓解了,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2、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太好,时间较长以后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定要到眼科的专科医院进行眼底镜专业检查。视网膜病变在普通肉眼是看不到的,进行眼底镜检查之后再确定是否已经出现了视网膜血管瘤或者新生血管病变。如果出现了这些问题,要积极的干预治疗; 3、老年患者本身就是糖尿病,但是合并白内障,血糖控制不达标,对白内障的进展也有促进。这时一定要去眼科甄别是晶体出现问题,还是眼底视网膜出现问题,治疗不一样。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对眼睛视力会有影响,需要大家重视。
    2023-08-03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会失明吗(视频)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会失明吗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会失明,但并不是每个糖尿病患者都会失明。通畅糖尿病视网膜病的发生,跟患者患糖尿病时间,还有对血糖控制程度和患糖尿病类型有关。对于普通2型糖尿病,患者患糖尿病10年以上,视网膜病变几率是50%;如果患糖尿病病史达20年以上,可能患视网膜病变几率为100%。对于1型糖尿病,发生视网膜病变时间会提前,病情会加重。 要想避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造成失明,首先要做定期眼底检查,如果患者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非增殖期基本没有主观感觉,但在这个时期也一定每年定期复查眼底,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血糖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都要得到控制,眼底病变才能缓慢发展,甚至处于稳定状态。 如果到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期,患者视力会明显下降,甚至失明。这时患者不要放弃希望,还要寻求专业医生进行治疗。因为现在玻璃体手术已经进入微创阶段,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非常有效,如果结合血糖全身病控制,接受及时正确眼部治疗可以避免眼睛失明。
    2023-08-03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以自愈吗(视频)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以自愈吗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不能自愈,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目前为止不能治愈,只能控制。同样由于糖尿病造成的并发症,即视网膜病变也不能治愈,只能控制。控制最主要的是一定做定期眼底检查,眼科医生会根据眼底视网膜病变发展程度,对患者作出指导。如果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到第Ⅰ期、第Ⅱ期、第Ⅲ期时,可以通过改善原发病变控制,比如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合理调整用药。如果血糖、血压、血脂得到控制眼底病变程度也会发展缓慢,并且保持在较健康状态。 如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经发展到第Ⅳ期、第Ⅴ期、第Ⅵ期,患者会有明显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甚至视力丧失。这时应该寻求专业眼底病治疗,比如到第Ⅳ期、第Ⅴ期,可能需在眼科接受眼底激光治疗。但如果已经到眼底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脱离阶段就需进行眼部玻璃体手术,帮助恢复一部分视功能。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切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能治愈,但可以控制和治疗。
    2023-08-0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常见吗(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常见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很常见,因为糖尿病患者诊断糖尿病5-7年以后往往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糖尿病人群当中发病率挺高。我们国家现在启动了糖网的筛查工程,是要更早的发现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来控制视网膜病变,这样可以减少失明的发生。有了这样的一个统计,目前在眼科就诊的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非外伤性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往往患者重视不够,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的时候,没有什么视力的异常,也感觉不到,就觉得没事挺好。经常听到患者说,我的视网膜病变,到医院检查说我有,但是我没有什么表现。因为他在前期的时候或早期的时候没有特别的视力障碍,患者往往会忽略,但是到了晚期的时候视力有明显的下降,这时候患者才突然反应过来说我要到医院去看病,往往这个时候再看眼病就比较晚了。对视力的保存,也不像早期的时候治疗效果好。
    2023-08-03
  • 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么治疗(视频)

    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么治疗
    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首先要控制血糖,并进行定期复查;然后通过口服药物,改善微循环、促进吸收;根据眼底照相以及结合眼底荧光造影,做相应的一些诊断,根据具体情况看是否需要进行激光治疗,目前激光治疗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手段。一旦发现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定要坚持定期复查,避免其向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发展,出现严重的视力损害。
    2023-08-03
  • 什么是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频)

    什么是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眼底疾病。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和改善,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是越来越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也在越来越多。所谓的增殖性,就是血管的增生性改变,因为当糖尿病发生时,高血糖可以对视网膜的血管造成损害,造成组织的缺血、缺氧。组织缺血、缺氧以后,处于代偿作用,长出新生血管供血,进而会出现增殖的改变。新生血管增长以后一些结缔组织也会随着生长,会出现增殖性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此种病变总体来讲,如果是还没有出现新生血管,只有眼底病的出血、渗出、水肿等称为非增殖期。如果出现了新生血管以后就称为增殖期。从临床上讲,严格的分为几期,一旦出现了增殖性的改变则必须治疗。目前此种疾病治疗的方法也很多,可以射激光,也可以眼内注药。如果是严重的增殖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