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后怎样(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后怎样
    如果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积极进行治疗,预后较好。非增殖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过治疗可以使疾病较长时间地稳定在现阶段,而不继续发展,但患者需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如果已经发展为增殖性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需通过手术与药物进行治疗,但视功能损伤较严重,一般预后较差。极少数患者由于新生血管反复出血,形成了青光眼与牵引性视网膜脱离而导致失明。
    2023-07-30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么办(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么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糖尿病患者较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史5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可出现增殖性或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中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轻度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每年随访1次;中度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每3-6个月随访1次;重度非增殖性的视网膜病变每3个月随访1次。轻度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在控制代谢异常与干预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可实行内科辅助治疗,包括抗氧化应激及改善微循环的药物。中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者突发失明和视网膜剥离的患者,应及时到眼科就诊。
    2023-07-30
  • 视网膜病变严重吗(视频)

    视网膜病变严重吗
    视网膜病变严重与否多根据具体类型及病情分期判断。视网膜病变临床分类较多,主要包括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眼外伤、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球内异物等。临床多根据视网膜病变不同进行针对性治疗,部分疾病可取得较好疗效,但多数疾病治疗效果不佳。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若早期血糖控制较好,病变发展缓慢;若晚期出现视网膜脱离,虽经治疗,视力亦会有所下降。
    2023-07-30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视频)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以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观察视网膜血管的改变。增殖期容易导致视网膜新生血管及玻璃体出血、视网膜牵拉性的脱离,易出现黄斑水肿等常见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除了保护黄斑,进行黄斑水肿的治疗外,主要对视网膜的新生血管以及无灌注区进行激光光凝,严重的玻璃体出血或视网膜脱离则需进行玻璃体切割及眼内硅油充填等手术治疗。
    2023-07-30
  • 糖尿病失明怎么办(视频)

    糖尿病失明怎么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失明,治疗方法如下: 1、玻璃体出血:多由外力作用导致视网膜新生血管破裂、玻璃体腔出血,引起失明。若长期不吸收,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视网膜脱离,所以应尽快手术治疗,以免导致视力永久丧失; 2、黄斑水肿:部分患者视力急剧下降、视网膜脱离,导致视功能严重受损,进而引起失明。可以进行黄斑部播散样的激光光凝、抗VEGF治疗,让黄斑水肿消退,提高视力。
    2023-07-30
  • 眼底出血吃药能治好吗(视频)

    眼底出血吃药能治好吗
    眼底出血分很多种类型,常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又分期,比如Ⅲ期之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往往通过药物来治疗。通过药物来改善循环,这种情况下单纯口服药物即可治疗。但如果病变进展到一定的程度,需要综合性治疗方案,可能需要联合激光和玻璃体注射进行治疗。 另外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等疾病,如脉络膜的新生血管膜,老年黄斑变性等,往往需要药物或联合玻璃体注射,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但口服一些药物对于黄斑的积血吸收、眼底循环改善也有帮助。
    2023-08-03
  • 眼球内出血是怎么回事(视频)

    眼球内出血是怎么回事
    眼球内出血属于较大的眼部问题,涉及到眼球的各个结构。眼球表面即平时看到的眼白即巩膜,该处出现片状出血,称为球结膜下出血,结膜下小血管破裂,渗漏到结膜下组织的表现,临床上无需特殊处理,7-10天即可吸收。 外伤或高空坠下可造成眼前房出血,通过裂隙灯检查,可发现角膜后、虹膜前的前房结构出现1/2或1/3的出血,称为前房出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到增殖期时,玻璃体会积血,此时患者视物时会发现眼前有黑影飘、遮挡视线,称为玻璃体出血,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均可造成出血。眼球内出血为十分严重的问题,涉及到眼球的许多结构,应提高重视。
    2023-08-03
  • 眼底检查多久出结果(视频)

    眼底检查多久出结果
    眼底检查现在病人比较多,不同的检查时长也不一样,具体如下: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人,首先需要到医生诊室做检查,相关需要做的辅助的影像学检查,比如眼底照相,很可能1-2分钟就能出来,OCT也很快,是无创性的检查,1-2分钟就可以拿到结果,或者10分钟以内; 2、荧光血管造影类的检查比较复杂,因为跟病人的全身情况相关,荧光血管造影需要用造影剂,从外周静脉跟输液一样输到全身,通过机器把眼底的图识别出来,造影剂有一定的风险,如果病人的全身情况不好,血压、肝肾功能不好,很可能会影响造影,甚至压根就不能做,需要先通过内科的会诊,然后再去做造影,整个时长大约需要半天的时间,而且还需要有人陪着,需要签字,如果能下诊断还好,通过检查项目不能诊断,很可能病人还需要重复的做其他项目的检查,时间就不好一概而论。
    2023-08-03
  • 眼底肿是什么原因(视频)

    眼底肿是什么原因
    眼底水肿是一个表现,即通常所说的体征,由多种原因引起,不能做一个单独疾病的判断。眼底水肿是与血管相关的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血压引起视网膜静脉阻塞,以及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都可引起眼底水肿。 除此之外炎症,包括感染、非感染炎症也可以引起眼底水肿,以及视网膜变性疾病,包括视网膜裂孔、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渗出性脱离都可以引起眼底水肿,邻近组织感染也可以引起眼底水肿。对眼底水肿通过眼底彩照以及OCT检查可以明确眼底水肿程度、范围、大小。 治疗首先采取诊断和原发病治疗,首先通过辅助检查,包括全身、眼局部,包括局部造影、眼底彩片检查明确水肿程度、类型、原发病,同时针对原发病采取积极治疗。对于糖尿病及高血压引起血管相关性疾病引起黄斑水肿或引起整个视网膜水肿,可以通过眼内注射抗VEGF药物使水肿消退,达到提升和改善视力的目的。
    2023-08-03
  • 什么人容易患飞蚊症(视频)

    什么人容易患飞蚊症
    飞蚊症的易患人群如下: 1、中老年: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玻璃体会出现变质、液化的现象而出现飞蚊症; 2、近视眼:尤其是中高度近视的患者,眼轴长度会拉长,拉长之后玻璃体腔的容积增加,但是玻璃体的整体体积是不变的,原有的玻璃体在一个更大的腔内,玻璃体就会容易出现液化、混浊以及后脱离的表现,就会出现视网膜脱离; 3、眼部疾病:比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性疾病、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以及视网膜脉络膜炎症,导致视网膜出现了相应的病变,这些也是视网膜出现玻璃体混浊的飞蚊症的最主要原因; 4、飞蚊症可以有生理性的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的主要是跟年龄、近视眼程度、白内障手术相关。如白内障手术后,很多患者就会出现飞蚊症的表现,主要原因就在于换了人工晶体之后,晶体由不透明变到透明,所以玻璃体的混浊原来发现不了,现在发现了。其次,做完白内障手术后,换了一个很薄的晶体进去,晶体的体积缩小了,相应的玻璃体体积也增加了,玻璃体也会出现变质和液化的现象,所以就会出现了飞蚊症的表现。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