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共分几期(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共分几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六期,具体如下: 1、Ⅰ期:指非动脉瘤期,微动脉瘤并非肿瘤,而是微血管瘤; 2、Ⅱ期:出血与渗出,视网膜浅层或深层出血以及渗出; 3、Ⅲ期:出现静脉扩张、微循环障碍,出现无灌注区,即无血管期; 4、Ⅳ期:增殖期的第一期,出现新生血管,新生血管非常脆弱,形成玻璃体出血,同时Ⅳ期以出现新生血管及玻璃体出血为标志; 5、Ⅴ期: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即增生的纤维组织同时伴有牵拉; 6、Ⅵ期:组织牵拉会造成视网膜脱离。 总而言之,糖尿病视网膜病在临床上分为非增殖期与增殖期,前三期为非增殖期,后面三期为增殖期。增殖期对视力损害非常严重,甚至可以造成失明,一定要早诊断、早治疗。
    2023-08-0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晚期后果(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晚期后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分为两期,即非增殖期与增殖期,根据是否出现新生血管而划分,进入增殖期会出现视力下降,严重者会出现玻璃体出血、视力丧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入增殖期,特别是出现玻璃体牵拉以及网脱期,即进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晚期。若患者出现视力下降、眼前有黑幕遮挡、视线模糊时,一定要前往医院进行散瞳眼底检查,必要时进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以及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以判断疾病情况。 若确定糖尿病视网膜疾病已经进入增殖期,理论上要进行激光治疗以及手术治疗,需进行手术清除玻璃体出血,把增殖的前膜直接切除,恢复脱离视网膜,手术后患者方可进一步恢复视力与视功能。若已经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入增殖期,一定要在视力丧失之前积极进行手术以及激光治疗。
    2023-08-0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检查(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检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要进行散瞳眼底检查,很多患者对散瞳比较恐惧,但事实上散开瞳孔对眼睛并不能造成伤害,散开瞳孔检查眼底相当于打开房门进入房间,观察房间内的景物,能够发现较多前期未能发现的疾病。糖尿病患者必须进行散瞳眼底检查,如眼底未发现疾病,仍需每年进行一次常规眼底检查。 除此之外,较多医院有眼底照相,可免散瞳,通过照相可完成眼底检查,十分简洁且无创,因此一旦确诊糖尿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眼底检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威胁糖尿病患者的重要疾病之一,较多患者患糖尿病后,未进行过眼底检查,不知道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因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眼底检查尤为重要。
    2023-08-03
  •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视频)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中老年常见一种眼部出血性疾病,仅次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位于第二位出血性疾病。对于视网膜静脉阻塞治疗有很多观点,有些人认为口服药物,如云南白药、和血明目片等促进吸收的药物进行治疗,有些人认为不需要治。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后极部广泛出血,出血会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神经上皮损伤,导致视网膜整个严重缺血,严重之后会产生一种生长因子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过形成可以长新生血管,将来有可能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大约在三个月左右,也称为百日青光眼。 同时视网膜静脉阻塞并发黄斑水肿可以长期存在,如果不采取积极治疗将来会导致患者视网膜黄斑中心区感光细胞功能和结构发生破坏,导致患者视力下降。意味着视网膜静脉阻塞需要治疗。首先要去除原发病,也就是治疗高血压、治疗高血脂、改善微循环,这样可以使视网膜出血吸收、水肿减轻。同时要积极采取药物治疗并发症,比如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虹膜新生血管形成及并发新生血管青光眼,以及并发黄斑水肿采取积极治疗,防止视功能受损,保护患者中心视力。
    2023-08-0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做哪些检查(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做哪些检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要先做血糖水平、血脂大生化、尿微量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等基础检查,来判断整体血糖水平;同...
    2023-09-26
  • 什么是放射性视网膜病变(视频)

    什么是放射性视网膜病变
    放射性视网膜病变常见于化疗后,随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寿命的增长,放射性视网膜病变逐渐增多,多见于鼻咽癌化疗后,可出现眼底视网膜血管病变,眼底视网膜表现为视力下降、出血、渗出等,类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早期放射性视网膜病变,可进行药物的保守治疗,若出现明显的出血、渗出,需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的干预,出血明显增多者,需根据全身情况进行手术干预。预后因具体情况可有差异,早期干预,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可减少。
    2023-07-30
  • 糖尿病眼睛并发症前兆(视频)

    糖尿病眼睛并发症前兆
    随着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增高,糖尿病眼部病变也随之增高。如果糖尿病患者突然出现视力障碍、眼前视物模糊、视物重影,眼球运动障碍时,可能为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前兆,建议及时就诊。常见于糖尿病性白内障,因长期高血糖可加速患者白内障进展;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突然睡醒后感觉视物重影、眼球运动受限;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多见于糖尿病患者,可出现突然某一方位视物不清;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此病对视力危害最严重;还可见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023-07-30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无临床症状,部分患者检查眼底时,可发现少量出血、微血管瘤等非增殖期表现,如未侵犯黄斑区,则不会出现视力下降;但若早期病变直接侵犯黄斑区,视力也会受到影响。病变进入增殖期后,若玻璃体突发出血,患者可能突然视力下降,且下降较严重,部分患者可能仅剩光感或眼前手动感觉。若未能及时进行激光治疗,新生血管可蔓延至虹膜表面,阻塞前房角,引起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出现视力丧失、眼球剧烈疼痛、剧烈头痛等症状。
    2023-07-30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怎么办(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怎么办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对视力危害较大,由于黄斑区为视觉最敏锐区域,一旦发生黄斑水肿,视力便会受到影响。黄斑水肿非常棘手,早期临床多进行黄斑区局灶光凝使黄斑水肿消退,但患者视力可能降低。目前由于出现抗新生血管生长药物,如抗VEGF药物,进行眼内注射,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但部分患者病情并不能得到完全控制。临床中糖尿病致盲均由于黄斑水肿引起,且难以逆转,建议平时控制好血糖,定期复查眼底,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尽量避免发展到黄斑水肿。
    2023-07-30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不能做手术(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不能做手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否手术治疗根据疾病分期决定,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手术治疗。非增殖期时,主要以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为主,配合药物治疗;增殖期尚未发生玻璃体积血前,需进行全视网膜光凝,及时封闭新生血管,避免出血。如果已经出血,且引起玻璃体积血,建议观察1个月,如出血无法吸收,则尽快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并清理增殖膜后完成视网膜光凝,控制病变。若出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先眼内注射抗新生血管生长药物,待新生血管消退暴露眼底时及时进行全视网膜光凝,如果仍有玻璃体积血,建议及时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