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息肉

  • 直肠息肉切除后注意事项(视频)

    直肠息肉切除后注意事项
    肠镜下进行直肠息肉切除后,应尽量给予患者清淡饮食,避免进食高纤维、较黏稠的食物,以免导致大便干结或大便中硬纤维过多,使没有愈合的创面创伤扩大,造成出血、感染或肠穿孔。 肠穿孔较为严重,一旦出现,则需要紧急手术治疗,否则可能造成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出血同样较严重,需要明确出血量,较少时可以自行止血,较多时则需要在肠镜下止血,而对于非常严重的出血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
    2023-08-02
  • 直肠有息肉什么反应(视频)

    直肠有息肉什么反应
    较小的直肠息肉可能没有任何感觉,不会造成排便异常、血便,只有当息肉逐渐增大或有蒂的情况下,可能在排便时感觉到直肠部位疼痛或肛门内疼痛,或者在排便过程中息肉破溃,出现大便带血,还可能会出现息肉分泌黏液增多,导致大便中黏液增多。 疼痛一般是由于息肉较大,排便过程中受到牵拉引起。如果进行肛门指诊或肠镜,都可以发现息肉,并且可以及时处理,防止发生严重后果。
    2023-08-02
  • 什么是肛门息肉(视频)

    什么是肛门息肉
    肛门息肉是通俗的说法,在肛门口发现所有的赘生物,都可以通俗的称为肛门息肉。这种所谓的息肉一般在临床中,最常见的是肛乳头肥大、肛乳头瘤,或者是低位的直肠息肉,都可以出现肛门息肉,这是较通俗的说法。医学上它不是很准确的描述,准确的描述要根据发病的部位不同,来给予不同的明确诊断。但是最常见的是直肠低位息肉,或者肛乳头瘤,这是经常就医的患者常常所诉说的肛门息肉。因此当发现肛门口有赘生物出现时,需要去医院进一步明确诊断,诊断发病部位是什么地方,疾病是什么,针对不同的疾病,给予不同的治疗。因此发现所谓的肛门息肉时,首先应该选择明确诊断。
    2023-08-02
  • 直肠腺瘤是什么(视频)

    直肠腺瘤是什么
    直肠腺瘤是通过肠道,由炎性因素或者基因改变因素所长出来一种新生物的息肉,通过肠镜下病理做出诊断后叫做腺瘤性息肉,部分腺瘤性息肉可发展为直肠癌。新生息肉在没有明确病理性质时统称息肉性病,明确病理诊断后再加上部位,如直肠管状腺瘤、直肠原位癌或结肠炎性息肉等。目前直肠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一般认为直肠癌大部分是经过腺瘤这个过程,摘除腺瘤性息肉就可以减少直肠癌的发生。上海研究表明目前直肠息肉病患者发生直肠癌的危险度是非炎性息肉病人的22倍,而且肿瘤相关恶变因素,除大小、组织类型和不典型增生程度有关外,还跟息肉数目、发生部位、有没有蒂、表面性质、年龄等因素有关。目前发现腺瘤一般建议早期手术治疗或内镜治疗,大部分腺瘤性息肉是良性的,具体以术后病理判断。
    2023-08-02
  • 总是便血怎么回事(视频)

    总是便血怎么回事
    便血为肛肠科常见症状之一,引起便血疾病较多,最常见的为痔疮出血。此外引起便血疾病还包括肛周一些皮肤病、肛管疾病,比如肛裂,直肠疾病,如直肠息肉、炎症性疾病、良性或者恶性肿瘤,以及消化道疾病,包括上消化道疾病,均可能引起便血。 便血疾病多,诊断不能够单纯通过便血本身来做鉴别,一定要及时地去医院就诊,请医生分析情况以及需要采用的治疗方式。对轻微便血,较容易治疗,只需口服药物或者局部用药即可。比较严重的疾病,比如肿瘤引起的便血,可能需要积极手术治疗才能让患者痊愈,转危为安。患者需注意,一旦发生便血,不可误以为为痔疮出血,而忽视其进一步诊断和检查,而造成严重后果。
    2023-08-02
  • 宝宝大便出血是什么原因(视频)

    宝宝大便出血是什么原因
    儿童大便出血是小儿普外科门诊常见就诊原因,但儿童大便出血因素较多,需要结合大便性状、出血量及伴随症状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情况: 1、直肠黏膜表面毛细血管破裂或肛裂:儿童大便偏干硬、排便费力或哭闹,甚至不愿意排便,平素有便秘情况,大便表面带有鲜血或表现为大便后出现点滴状鲜血; 2、炎症性肠病:肠道病毒感染或侵袭性细菌感染引起肠炎,都可以引起肠黏膜损伤出血,一般可能会出现腹泻、脓血便症状; 3、肠道器质性病变:可以引起大便出血,例如结肠、直肠息肉,如果伴随阵发性哭闹、呕吐等还需考虑肠套叠可能; 4、如果出血量大还要考虑是否有先天性肠道畸形,例如Meckel憩室等。 如果儿童出现大便出血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延误病情。
    2023-08-02
  • 少量便血怎么回事(视频)

    少量便血怎么回事
    出现肛周出血应进行指诊、肛门镜检甚至结肠镜检等明确病因,少量便血原因具体如下:1、痔疮:出血量可相对较小,便血为较常见临床症状,病因中痔疮较多见。由于痔疮为曲张静脉团,破裂可产生出血,一般出血量较大,控制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并配合应用痔疮类药物,可缓解大多出血及包块;2、肿瘤性疾病:如直肠息肉或肿瘤等一般出血量较少,息肉出血颜色相对新鲜,而肿瘤出血大多呈较污秽状态,无论何种原因便血均属于病理性,应积极、及早治疗原发病,可彻底缓解便血症状。
    2023-08-02
  • 排便带鲜血是什么情况(视频)

    排便带鲜血是什么情况
    排便带鲜血的原因如下: 1、痔疮:主要临床表现是便血。便血的性质可为无痛、间歇性便后滴血、便时滴血或手纸上带血,常于便秘、饮酒或者进食刺激性食物后加重,严重的时候甚至出现排便时血呈喷射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贫血; 2、肛裂:主要表现为便中带血,或排便后出血,通常便血量少、色鲜红,像丝状覆盖在粪便表面,排便时或排便后肛门处觉得疼痛。故肛裂也是比较常见的大便出血原因之一,是肛管皮肤裂伤后形成的溃疡,以肛门疼痛、便血和便秘为主要症状; 3、直肠息肉:是大便出血比较常见的原因,常见的是便中带血或排便后出血。一般便血量不多,且不和粪便相混,血液附着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慢性的可混有黏液或脓液,有时会有粪便变细; 4、直肠恶性肿瘤:如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人,便血呈间歇或反复发生、逐渐加重、里急后重的症状,粪便表面可混有黏液、脓液、血液,粪便成形但逐渐变细。晚期患者常有体重减轻、贫血等表现; 5、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出血,也是大便出血的原因之一。
    2023-08-02
  • 排便带鲜血什么情况(视频)

    排便带鲜血什么情况
    排便带鲜血提示肠道出血部位靠近肛门,主要是直肠及肛门周围疾病,最常见肛周痔疮、肛裂等。此类患者一般会存在便秘情况,因排便费力、大便过于干硬,可能会造成痔疮发病率增加及排便过程中撕裂肛门造成出血。这种出血一般是大便本身颜色正常,血液附着在大便表面或手纸带血。 肛裂和外痔患者会伴随肛门周围疼痛,内痔没有明显疼痛症状。需考虑直肠疾病,直肠内部包括血管畸形,如毛细血管扩张或直肠息肉、直肠肿瘤等。发生破损后会造成出血,因距离肛门较近,会表现为类似痔疮表现,即血液附着在大便表面或手纸染血。单纯从症状无法确定属于何种情况,需完善肛周检查及结肠镜检查才能明确病因。
    2023-08-02
  • 大量鲜红便血无痛是什么病造成的(视频)

    大量鲜红便血无痛是什么病造成的
    排便时出现大量鲜血,无疼痛症状,最常见疾病是痔疮,是肛管或者直肠下段静脉充血、肿大,导致排便时出血,鲜血常在大便表面上,或者表现为便后滴血。饮酒、便秘、食用辛辣食物、久坐、不良排便习惯等,都容易诱发这种便血。 注意排除其他疾病,患者到肛肠外科,医生可能会进行肛门指诊检查,排除直肠息肉、直肠肿瘤等严重疾病。如果除外了直肠息肉、直肠肿瘤,考虑是痔疮出血。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