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脚上长水疱怎么治疗(视频)

    脚上长水疱怎么治疗
    脚上长水疱。在临床上多见于以下五种情况,临床上需要甄别,治疗方式不同,具体如下: 1、湿疹、皮炎,为最常见,一般而言是慢性过程,皮疹不对称,然后有渗出、结痂,境界不清楚,反复发作,时间长后还肥厚、苔藓化,并且伴有干裂,瘙痒较明显,可用内服外用中药治疗; 2、脚癣,较常见,也是慢性过程,但是通常不对称,一般单发逐渐增多,边界比较清楚,趾甲会逐渐受累,并且出现灰指甲。治疗方式,内服外用,可以用西药的抗真菌口服配合中药清热解毒除湿治疗; 3、脓疱型银屑病,是临床常见疾病,表现为趾甲水疱、脓疱,过程是慢性反复发作,并且趾甲的变黄增厚和湿疹、皮炎、足癣均需鉴别,其治疗与银屑病治疗相同; 4、癣菌疹,尤其在皮肤出现破口或者外伤后引起皮肤细菌感染,一般抗感染治疗有效;5、一些病毒性的疹,比如带状疱疹、单纯疱疹,以及手足口病可能也会出现皮肤的水疱伴有疼痛,甚至发热等全身症状出现的时候,建议及时就诊,请医生给予判断。
    2023-08-03
  • 脚气用什么泡脚好(视频)

    脚气用什么泡脚好
    脚气应该是指足部的皮肤浅部真菌感染,也叫足癣。其实足癣在临床分几大类: 1、水疱型:尤其在夏天时脚心长水疱,会很痒,这是一种类型; 2、浸渍糜烂型:脚趾缝之间,脚缝之间发白,皮肤发白,很痒,如果去掉白色以后会露鲜肉; 3、角化皲裂型:临床表现尤其是在脚底,或者在脚后跟,皮肤厚,而且可以掉皮,甚至冬天时还会感到皮肤会发生皲裂,会产生疼痛,这种类型到冬天时反而会加重。 不同的脚气用的治疗的方案不同。前两类型比如水疱型和浸渍糜烂型,泡脚会有一定的效果的,但是如果是第三型,泡脚其实就没有太大作用。如果泡脚可以选择醋酸,用白醋就可有一定效果,因为真菌畏酸。
    2023-08-03
  • 脚气起水泡是怎么回事(视频)

    脚气起水泡是怎么回事
    脚气是老百姓的俗称,在学术上讲叫足癣。足癣分为几大类,有角化鳞屑型、糜烂浸渍型、水泡丘疹型。脚气起的水泡主要可能是水泡丘疹型,这种情况下往往是真菌感染皮肤引起的炎症。其刚开始是丘疹,进一步变为丘疱疹、水泡、糜烂,最后干燥、脱屑。遇到这种情况要注意局部卫生,经常对鞋袜进行换洗晾晒,减少脚气的发生。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到医院里进行相应抗真菌以及外用药物治疗,可以快速治愈。
    2023-08-03
  • 脚上起水泡怎么回事(视频)

    脚上起水泡怎么回事
    脚上起水泡在南方地区人群中多见,特别是在7、8、9月份,即长夏时发生率会增高,尤其是经常穿鞋袜的儿童,一年四季裹脚人群,潮湿天更容易发生。脚上起水泡可大可小,常见生长于脚趾缝,或者是脚底比较密集且小,此类水泡如果发生在双足,可能是湿疹;如果发生在单脚,则可能是香港脚,或者叫足癣,中医称为脚湿气。如果出现了水泡,患者要及时就医,让医生判断是湿疹还是足癣,或者是脚湿气。明确诊断后,医生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对症处理,以尽快解决问题。
    2023-08-03
  • 脚上湿疹和脚气的区别(视频)

    脚上湿疹和脚气的区别
    首先湿疹和足部的脚气即足癣的病因不同,湿疹的病因往往是过敏性,这是很多因素导致,脚气也就是足癣,是真菌感染,所以病因不同。另外症状不一样,湿疹可以发生在任何季节,瘙痒更加剧烈,脚气是真菌感染,容易发生在温暖潮湿的环境和夏季季节即湿热的季节,所以发生症状不一样。另外湿疹容易发生在脚背和脚的足侧,如侧面或足跟的地方,容易发生肥厚性湿疹。但是脚气既可以发生在脚掌,也容易发生在脚缝或趾甲,发生在脚背不多见,发生在足侧的也不是很常见,所以区别是来源不一样。湿疹是过敏,脚气是真菌感染,大部分情况下湿疹是足背足侧,脚气发生在脚缝或者足底,症状不一样。发生在脚上的湿疹是苔癣化,发生在脚上的脚气可以是水疱、可以脱屑,当然也可以有少量的苔癣化。
    2023-08-03
  • 水疱型脚气怎么根治(视频)

    水疱型脚气怎么根治
    脚气在医学上叫足癣,由红色毛癣菌或念珠菌所引起,这种真菌以角质细胞为食,长在脚上。分为水疱型、浸渍糜烂型、干燥脱屑型。 水疱型脚气较痒,用手挠会破溃,从而形成浸渍糜烂型。出现水疱型脚气需注意不要去挠搓,同时穿干松的鞋、袜,甚至可以涂抹痱子粉,以保持干燥,有利于缓解。或者可以使用治脚气的药膏,但在不能涂抹过厚,薄薄一层,能看到药便可,以免加重局部沤烂。
    2023-08-03
  • 藿香正气水怎么样(视频)

    藿香正气水怎么样
    每到三伏天,藿香正气水就会成为不少家庭必备的一种万能药,但事实上也并非如此。藿香正气水含有40%-50%的酒精,不太适用于中暑,对于感冒、腹泻也不是所有情况都适用,老人、孕妇、婴幼儿最好不要直接喝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水具体的功效如下:1、抗菌、抑菌,因为藿香正气水是一种中成药,里边含有藿香、紫苏、白芷、桔梗等多种抗菌类的药物成分,在夏季用一点藿香正气水擦拭患处,对于夏季预防外伤的感染非常有效,对于头癣、手足癣、灰指甲等菌类感染的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2、治疗外阴瘙痒,因为藿香正气水是由抗多种致病菌和杀滴虫的藿香、紫苏、白芷、生姜等药组成,故而治疗外阴瘙痒也有较好的疗效。只要将藿香正气水用水稀释,定期的清洗外阴部位就能够有效止痒,还有点清凉之感;3、治疗水土不服的症状,因为藿香正气水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对于水土不服所引起的一些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在出现症状时候饮用10ml即可;4、预防晕车、晕船,因为晕车、晕船是最为难受的一种情况,给人们带来一些小麻烦,藿香正气水有刺激神经的作用,因此在乘车坐船之前,用少量的藿香正气水涂抹在比如耳后、肚脐、太阳穴等位置,能够有效的预防或者减轻晕船、晕车的问题;5、藿香正气水能帮助治疗外痔,因为藿香正气水含有多种的中药成分,不仅有清热降火之效,还有杀菌抗菌之效,用在温水中加少许的藿香正气水,清洗肛门部位对外痔有很好的治疗之效;6、藿香正气水能够调理肠胃,因为藿香正气水中藿香是主要成分,其含有挥发油,能够促进胃液分泌、增加食欲和消化能力,并且对胃肠有解痉、防腐的作用,固有芳香健胃之称。藿香正气水中还含有紫苏、生姜、陈皮等中药,都能够使消化液分泌有所增加,抑制肠内异常发酵,促进一些积气的排出,故可以加强藿香的行气健胃之力。 藿香正气水的功效如此之多,为人类的健康的保驾护航作用不可忽视,但是不能滥用,如果过多的滥用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藿香正气水可口服或外用,以口服为主,一次半支五ml或者一支十ml,一天两次左右,用的时候要摇匀,服用藿香正气水的时候需要严格按用法用量来服用,此外藿香正气水不宜长期的大量使用。
    2023-08-03
  • 真菌性结膜炎症状(视频)

    真菌性结膜炎症状
    真菌性结膜炎发病叫罕见,且难以诊断,其症状与结膜炎特点类似,包括疼痛、怕光、流泪、异物感,伴有丝状分泌物。真菌性结膜炎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力低有关,因真菌在大自然中正常存在,免疫力低时角结膜上皮细胞出现缺损,可导致真菌性结膜炎或真菌性角膜炎。此时应将眼睛表面分泌物进行培养,找到菌丝后才能确诊真菌性结膜炎,临床上较为少见。同时需要使用抗真菌药物,如纳他霉素、氟康唑眼药水。发生真菌性结膜炎时,通常合并自体感染,可能会出现皮癣、股癣、脚气等。
    2023-08-03
  • 慢性扁桃体炎有哪些危害(视频)

    慢性扁桃体炎有哪些危害
    慢性扁桃体炎属于免疫器官反应,免疫器官的反应一经激发,若能得到很好的治愈,则其危害较小。慢性扁桃体炎本身危害较小,但其未能得到很好的治疗后,病菌会随着血液传播至心脏、肾脏,或者皮肤、骨骼等部位,可引发风湿性心脏病以及风湿性肾病,皮肤病变多发生神经性皮炎,也即是常说的牛皮癣,还可引发骨关节疾病,所以慢性扁桃体炎的危害很大。由于慢性扁桃体炎还会引发孩子的慢性鼻炎、鼻窦炎以及中耳炎,因此建议慢性扁桃体炎一旦发作,应及时进行彻底的治疗,以免产生后患。临床上有大量的实例可以证明,慢性扁桃体炎的危害是很大的。
    2023-08-03
  • 转氨酶高和乙肝有关系吗(视频)

    转氨酶高和乙肝有关系吗
    乙肝全称为乙型肝炎,转氨酶高可能和乙型肝炎有关,乙型肝炎可以引起转氨酶增高。随着乙型肝炎病情逐渐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肝功能异常,表现为ALT(谷丙转氨酶)升高,也可以出现AST(谷草转氨酶)增高,也可以出现蛋白下降或者胆红素升高,但并不是所有的转氨酶增高都是由乙型肝炎引起。导致转氨酶增高的因素较多,常见原因如下:1、药物和食物:如损肝药物,包括抗结核药物,治疗白癜风、牛皮癣、关节炎的中药,以及膳食添加剂以及保健品等;2、长期大量饮酒:也可以引起转氨酶增高;3、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Ⅰ型、Ⅱ型、Ⅲ型,以及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家族遗传性疾病等,如肝豆状核变性,也可以引起转氨酶增高。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