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

  • 痴呆怎么预防(视频)

    痴呆怎么预防
    因为痴呆的发病机理不一样,痴呆是多质性疾病,预防起来非常困难。预防方法总体上分为几点,要多动脑子、多动手、多动口、要多和别人交流。因为痴呆的高危因素是受教育程度比较低,有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有同型半胱氨酸比较高的问题,另外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还有吃饭比较挑、膳食不均衡,都称为高危因素。除了年龄不可控制以外,其他危险因素还可以控制,所以除了多动脑子、多动手、多动口、多交流以外,要注意膳食要均衡,不要挑肥拣瘦,好吃肉就一直吃,一直不吃青菜,好吃素、一口肉也不吃,要让膳食均衡。如适当吃点鱼肉,因为鱼肉含有欧米伽3,可以适当的吃一点蛋黄,蛋黄含有卵磷脂,有益于增加记忆。另外还可以吃点有益于智能的食物,如银杏叶、银杏果,这些东西可能对增加记忆有好处。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多锻炼、多控制危险因素,因为血管病是主要的危险因素,慢性变性病也都合并有缺血机制,所以要控制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等血管高危因素。如果病人一直出现长期头昏、头晕,要注意看医生。如果总出现近记忆力下降,要尽早看医生,要尽早做筛查,痴呆越早控制越好。
    2023-07-31
  • 痴呆的分类(视频)

    痴呆的分类
    痴呆的分类并不统一,目前没有特别明确的统一分类方法。但大体上常见的痴呆分为阿尔茨海默病、路易体痴呆、额颞叶痴呆,这些疾病各自有独自特色的病理、生理,都有自己单独的病理生理、发病机制,所以称为单一病。在此基础上,还有血管性痴呆,即脑血管病,如造成脑组织广泛受损,如脑小血管病,或梗到关键的地方,称为血管性痴呆。还有其他系统引起来的疾病,称为痴呆综合征。如帕金森中晚期,认知功能下降,引起基底节硬化症,或PSP即进行性核上麻痹,患者出现认知障碍。把以上都叫做痴呆综合征。
    2023-07-31
  • 痴呆吃什么药(视频)

    痴呆吃什么药
    通常所说的痴呆是指全面性智力减退,包括记忆、语言、判断力、理解力,部分都会下降。但实际上在临床当中会碰到患者是单方面下降。如阿尔茨海默氏症,早期是以近期记忆力减退为主要表现,选择药物上还是有针对性的药物。如多奈哌齐,这是成分名,商品名如安理申,还有美金刚,还有酒石酸卡巴拉汀,商品名叫艾斯能,这些药物都是以改善记忆力为主。若其他智力也下降,语言不行,计算力不行,这时也可以用改善认知的药物,如脑梗之后的智力比较差,有药如尼麦角林,通过改善脑循环让供血变好,从而改善智力。还有营养脑细胞的药,如茴拉西坦,奥拉西坦这些通过改善脑细胞代谢,也可以改善一定智力。
    2023-07-31
  • 痴呆能治好吗(视频)

    痴呆能治好吗
    痴呆的病因多种多样,部分痴呆完全能治愈,部分能够控制,部分无效,能治愈的患者往往病因上都能够完全改善,如免疫相关的病人。 有一种痴呆叫自身免疫性痴呆,如得脑炎的病人。自身免疫性脑炎,这些特点是突然智力下降,性格改变,有些患者甚至有癫痫。患者一做脑电图可能有异常,有慢波、癫痫放电。 做核磁共振会发现边缘系统有病灶,给患者用激素、丙种球蛋白治疗以后,这些患者的智力,还有精神症状都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不是所有都能治好。阿尔茨海默氏症,只能用药物控制,不能完全治愈,只能改善,但不可能完全恢复到以前的正常状态。 还有脑梗之后的患者,脑梗塞之后患者每脑梗一次,智力状况都会每况愈下,所以是阶梯性下降趋势。部分痴呆进展速度极快,也无法治疗,如罕见的一种病叫疯牛病,英文名叫CJD克鲁氏,叫克雅氏病,病的痴呆根本无法治愈,而且死亡率极高。
    2023-07-31
  • 老年痴呆的前兆(视频)

    老年痴呆的前兆
    随着老龄化进展,现在痴呆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很多老百姓也逐渐认识到这个严重的问题,所以经常有人会问医生自己有没有痴呆迹象,或者是不是得痴呆了。痴呆在临床上的确有些早期信号需要注意,其中最主要一个信号是早期记忆力减退。记忆力减退是得痴呆很重要的信号,有些中老年患者有时会告诉大夫,自己是不是记忆痴呆,因为老觉得记不住事或者老是丢三落四、容易忘事,这种情况叫主观认知功能减退。主观认知功能减退是说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发现有老人有忘事的习惯,比如刚给孩子办了什么事就忘了,有的人也会告诉说,老伴老是忘事,早上刚吃完药,过了不到2小时就问药怎么还没吃。容易忘事是很重要的现象,但是并不是每种容易忘事的人都得痴呆。如果出现良性的、主观性的认知功能减退,即记忆力减退。 一般都建议患者和家属到医院记忆门诊、神经内科的记忆门诊,进行正规、客观的评估。有些客观评估的工具,在临床上用些简易智能评分表,比如MoCA评分量表进行评分,这种客观的评分能把真正的痴呆早期信号、认知功能减退筛查出来。如果一旦真有,就需要进行药物的干预和处理。当然除了记忆减退以外,临床上也会遇到一些,比如早期的性格改变、早期的语言贫乏和语言单调,都是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2023-07-31
  • 假性痴呆能治好吗(视频)

    假性痴呆能治好吗
    假性痴呆是可以治好的,因为假性痴呆是痴呆的一个特殊类型,主要是因为情绪或者心理因素造成的,比如病人有非常严重的抑郁症表现,或者受了强烈的精神刺激引起的。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三个方面。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一些改善抑郁、焦虑,改善情绪的药物,最常用的就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还有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第二,心理治疗,主要通过一些心理疏导的方式;第三,物理治疗,最常用的就是经颅磁刺激等。总之,假性痴呆经过系统规范的治疗以后,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但是在治疗过程中,还要注意,一定要取得家属的配合,因为家属的鼓励能给病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23-07-31
  • 克-雅氏病性痴呆的发病原因(视频)

    克-雅氏病性痴呆的发病原因
    克雅氏脑病是一种朊蛋白病,亦属人畜共患疾病,其致病途径有两种,一种是朊病毒传播,另外一种是人体本身朊蛋白基因的突变。朊蛋白基因突变大概有四种形式,克雅氏病属于其中的一种,另外还有几种罕见的疾病,如家族性的致死性失眠症、疯牛病等。朊蛋白病的发病率不高,是一种罕见病,一般人的好发年龄是50-70岁,但一旦发病,其致死率高,死亡率达百分之百。如果人一旦发病,一般大概在一年之内死亡,其进展快,且有特征性的脑电图和脑脊液改变,但需通过活检确诊。朊蛋白病患者出现大量的神经元细胞的死亡,是导致患者痴呆的原因。
    2023-07-31
  • 哪些药的副作用会导致痴呆(视频)

    哪些药的副作用会导致痴呆
    目前没有具体的根治痴呆的药物,也没有吃一粒下去就能导致痴呆的药物,但是,有很多种药物,特别是精神专科类的药物,长期服用时可能对认知功能有一定的影响。精神专科类的药物,特别是治疗精神疾患的药物,需根据精神专科医生的医嘱用药。临床上如苯二氮卓类的药物,即安定类的药物,治疗失眠的镇静类药物,如长期的大量服用,可对认知功能有一定的影响。经常有些老年人,因为睡眠不好,比较焦虑,到门诊开安定类的药物,如艾司唑仑、舒乐安定等,建议不要长期的大剂量服用,这类药物对认知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2023-07-31
  • 脑萎缩一定会痴呆吗(视频)

    脑萎缩一定会痴呆吗
    脑萎缩不一定会痴呆。脑萎缩是一种影像学称呼,是大脑皮层或者小脑皮层的整体面积变小,神经元缺失所致,但是痴呆是认知功能方面减退。脑萎缩患者如果病程比较久,严重的脑萎缩会引起比较严重的神经元缺失减少,患者出现认知功能减退,甚至痴呆症状,但如果小脑萎缩,在小脑出现比较严重萎缩时往往会引起患者共济失调、肢体活动不利等症状,所以脑萎缩并不一定会引起患者痴呆症状. 患者有没有出现痴呆表现,主要和萎缩程度、萎缩部位相关。若患者出现海马部位萎缩,则此部位萎缩是痴呆症,也就是阿尔茨海默病最主要的病理结构变化。该类患者比大脑皮层或小脑萎缩患者更容易发生老年痴呆症,此类患者在早期发现海马萎缩时,就要做到定期到医院随访,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早期预防,以缓解痴呆症病程的发展。
    2023-07-31
  • 血管性痴呆是什么病(视频)

    血管性痴呆是什么病
    血管性痴呆是脑血管疾病,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功能衰退。产生脑血管疾病的原因非常多,最常见的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出血、脑梗死、脑血管畸形以及某些特殊感染,这些疾病均可以出现脑血管损伤,引起循环血液成分或者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壁损伤,从而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脑血流量降低与痴呆严重程度呈正比,脑梗死或脑出血病灶部位与痴呆程度相关。一般来讲,大脑额叶扣带回、纹状体前部、内囊前支、丘脑以及优势半球病灶更容易出现痴呆。 所以,控制血压、血糖、体重,戒烟、清淡饮食、适度锻炼,同时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并且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适度进行脑力运动,可以保护脑血管,预防痴呆发生。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