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诊断

  • 升结肠肿瘤和癌的区别(视频)

    升结肠肿瘤和癌的区别
    升结肠肿瘤和癌的区别是疾病范围,升结肠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多数情况又可以称为癌,凡是结肠或者消化道的恶性肿瘤多数都称为癌,比如升结肠肿瘤中包含有癌的恶性肿瘤。消化道肿瘤包括各种肿瘤,其中恶性肿瘤中的间质瘤有良性和恶性,或者有危险程度相对较高和相对较低的肿瘤,其中相当一部分间质瘤是固定肿瘤的一种,还有大部分来自于消化道的肿瘤是良性肿瘤。做结肠镜检查时,检查结果为肠道出现息肉,息肉其实是较广泛的概念,从病理或组织学角度出发,息肉的病理诊断就是腺瘤。息肉可能是管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等,这些瘤虽然是良性,但也有一定的恶性倾向且可发展为癌。对于良性肿瘤应该及时治疗,比如予以切除。由于良性肿瘤变成癌的可能性不同,所以患有不同的肿瘤,进行肠镜或肠镜筛查等检查的时间也会有所差异。
    2023-08-03
  • 椎管肿瘤怎么确诊(视频)

    椎管肿瘤怎么确诊
    很多椎管肿瘤病人在发病之前最早发现的一个症状就是疼痛,确诊方法如下: 1、病史询问:病史询问很重要,在对病人的病史采集过程当中,要注意到病人的疼痛特点以及疼痛的性质,病史采集一定要很详细,并进行分析; 2、体格检查:包括病人的一些感觉障碍以及运动障碍、神经功能障碍等,都要通过体格检查发现,体格检查能够采集到很多的有用资料; 3、辅助检查:磁共振是最具有诊断价值的一个方法,所以首选做磁共振检查,最终确诊方法需要依靠手术后的病理诊断,其他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或者磁共振的查只能作为参考,最终要靠术后病理做明确诊断。
    2023-08-03
  • 诊断卵巢癌首选的检验项目是什么(视频)

    诊断卵巢癌首选的检验项目是什么
    诊断卵巢癌是比较复杂的过程,患者可能是通过体检超声,或肚子不舒服到妇科医生就诊后所发现,通常先做的是超声检查,发现异常包块后再进行肿瘤标记物检测,如果发现比正常人升高很多,可能怀疑有卵巢癌的可能性。真正进入可疑是卵巢癌的范畴后,需要做的检查,一方面因为可能是其他恶性肿瘤转移过来,所以要确认病理类型真的是卵巢癌,而确认需要靠病理诊断进行,如腹水细胞学的病理、肿瘤组织的穿刺病理、腹腔镜手术取得部分肿瘤组织送病理等。另外一方面,除了要确定是卵巢癌外,还应明确患者的肿瘤已经扩散到哪种程度。通常需要进行胸腹盆CT的全面检查,才能知道是否有其他部位的播散转移,或淋巴结转移。因此卵巢癌的检查并不涉及到首选是哪项,最初筛查通常靠超声和肿瘤标记物,之后确定检查是病理,而肿瘤的具体累及范围,便可能靠CT检查来判断。
    2023-08-03
  • 卵巢癌检查什么可以查出来(视频)

    卵巢癌检查什么可以查出来
    卵巢癌早期不容易发现,对于家里有得乳腺癌或卵巢癌的家族史病人,可能要增加筛查的频次跟密度,主要是以B超、血清肿瘤标志物,如CA-125来结合。卵巢癌很多时候发现都是晚期,如果晚期时,应结合全身影像学评估病灶范围,如果已经产生了恶性腹水,可以把腹水抽出来送化验,检查腹水中是否有恶性的肿瘤细胞。还需要做胃镜或肠镜排除消化系统来源,同时如果要明确诊断,可以在B超引导下做肿物穿刺,用很细的针穿出一条组织来送病理化验,可以得到最明确的诊断。病理诊断是最高级别证据,此时可以看是不是来源于卵巢,或是哪种病理类型。
    2023-08-03
  • 咽隐窝变浅是鼻咽癌吗(视频)

    咽隐窝变浅是鼻咽癌吗
    咽隐窝变浅不一定是鼻咽癌。除鼻咽癌之外,鼻咽部的淋巴组织增生也可以造成咽隐窝变浅,所以鼻咽癌患者,经常可以见到鼻咽部肿物在咽隐窝部位生长,但并不是所有的咽隐窝增厚均是鼻咽癌,也有可能是鼻咽部的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导致淋巴组织增生而形成的咽隐窝变浅。咽隐窝变浅只是看到咽隐窝处有黏膜的增生,或者是组织的局部增厚,要想明确是否为鼻咽癌,唯一的确定诊断标准是病理诊断。可以在鼻咽部取一块组织送病理检查,如果病理确定是鼻咽癌,才能诊断为鼻咽癌。咽隐窝是鼻咽部比较重要而明显的解剖位置,鼻咽部中间是鼻咽顶,两侧有咽鼓管圆枕,咽鼓管圆枕的外侧是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圆枕的内下方是咽隐窝。咽隐窝是描述鼻咽部位置的比较重要的解剖结构,也是鼻咽癌的好发部位。鼻咽癌是鼻咽部的恶性肿瘤,鼻咽癌的好发部位有鼻咽顶以及咽隐窝。
    2023-08-03
  • 早期肾癌切除后可以终身不复发吗(视频)

    早期肾癌切除后可以终身不复发吗
    早期肾癌手术切除以后从理论上不存在终身不复发的可能,也可复发。肾癌的根治主要与肾癌分期有关,比如T1a期、T2期、T3期手术后的根治效果不同,如T1a期早期手术根治后复发概率低;T2期、T3期手术以后五年复发率有30%-50%。因此术后是否复发与术前病人手术分期、分级有关,越早期手术后效果越好,术后复发率越低。 对于晚期,尤其T4期已经有肺转移的病人,临床手术主要为减瘤或少瘤手术。手术后根据病理诊断或者免疫组化、基因检测,再辅助术后靶向药物或者化疗、照光等辅助综合手段治疗。上述治疗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手术效果最大化,可控制癌细胞、延迟复发、提高生存率、控制肿瘤发展。
    2023-08-03
  • 乳腺钼靶5级一定是癌吗(视频)

    乳腺钼靶5级一定是癌吗
    乳腺钼靶5级表示恶性可能性非常大,恶性概率≥95%,但最终是否为癌,需要看病理诊断。患者在正规医院做钼靶检查后会拿到报告,这一报告是根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即BI-RADS对乳腺病变进行分类。 乳腺钼靶可以观察到的征象非常多,有肿块、钙化、结构扭曲、结构不对称等,根据病变可分为0-6类,具体如下: 1、0类:无法评估,无法得出结论,存在不确定性,建议做其它检查或者于既往检查对比,或做一些技术性重复检查; 2、1类:属于正常情况; 3、2类:考虑良性; 4、3类:良性可能性大,恶性几率≤2%; 5、4类:可疑恶性,恶性几率为2%-95%,具体可分为BI-RADS4a、4b和4c; 6、5类:恶性概率≥95%,建议进一步穿刺检查,用病理证实; 7、6类:病理证实为恶性。
    2023-08-03
  • 为什么要做免疫组化(视频)

    为什么要做免疫组化
    病理科做免疫组化的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通过不同肿瘤细胞所表达的特异性抗体,来帮助病理医生更加清楚的鉴别肿瘤细胞的真正来源,纠正我们在主观认知上的偏差,确保病理诊断的可靠性。从上世纪50年代免疫组化技术初步应用到今天,这项技术最重要的发展就是有上百种的肿瘤细胞特异性表达抗体的发现和应用,从而使我们认识肿瘤细胞的依据越来越具有客观性;肿瘤良恶性性质的判断是近代病理学诊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也是大部分病患最关心的临床诊断,那如何用科学客观的指标来判断肿瘤的性质与预后,是近百年来病理医师孜孜以求的目标,因此判断肿瘤恶性程度与预后,也就成为免疫组化技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领域。近20年来,以P16、P504、P504S、KI67、PCNA、P53等为代表的数十种恶性肿瘤相关抗体,相继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性质的判断和预后,从而使恶性肿瘤的辨识更加精确,若病变被确诊为恶性肿瘤,那么下一步传统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和放、化疗。进入21世纪以来,分子靶向治疗又逐步在国内广泛应用于乳腺癌、肺癌、胃癌、结肠癌、膀胱癌、胰腺癌、肝癌、胃肠间质瘤等诸多肿瘤方面,尤其是在复发转移病例中,通常成为肿瘤治疗的终极方案。那么如何判断与筛检一个肿瘤患者可以使用的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范围,如何判断其多重耐药的可能性,就需要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用以初步判断患者化疗和分子靶向药物的适用范围,为下一步更加精准的检测提供筛检依据。
    2023-08-03
  • 什么是术中冰冻病理诊断(视频)

    什么是术中冰冻病理诊断
    术中冰冻病理诊断是将手术切下的病理组织在冷冻切片机中迅速冷冻后制成切片,进行病理诊断,通常是在30分钟内即可得出诊断意见,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 然而并非所有的组织都能做术中冰冻病理切片,也不是所有的术中冰冻病理切片都会有一个明确的诊断结果,它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体积较大的肿瘤发生局灶癌变时,由于冰冻取材受限,不能全部取材,可能导致漏诊。 部分疑难及交界性的病例,在常规石蜡切片诊断上都很困难,在冰冻切片上诊断则更加困难,因而无法立刻给出诊断结果。 术中冰冻切片切取的是新鲜组织,由于冰晶及时间较短等问题,冰冻切片质量无法达到常规石蜡切片的精确度,诊断的准确率也将受到影响。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的适用范围是需要确定标本的病变性质,比如是炎症还是肿瘤,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以确定后续手术方案。 需要了解恶性肿瘤的扩散情况,包括肿瘤是否浸润相邻组织、有无区域淋巴结的转移等,需要确定手术切缘是否有肿瘤组织残留,需要确认切除的组织部位,例如甲状旁腺、输卵管、淋巴结以及异位组织等。
    2023-08-03
  • 活检中有淋巴细胞浸润怎么回事(视频)

    活检中有淋巴细胞浸润怎么回事
    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是体积最小的白细胞,由淋巴器官产生,是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细胞成分。淋巴细胞是一类具有免疫识别功能的细胞系,是最常出现在慢性炎症中的一种细胞现象,一般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下,不排除有癌变可能的时候,可以发生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例如输卵管的慢性炎症,在输卵管组织间质内,会在显微镜下见到散在分布,或弥漫性分布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在病理诊断报告中见到有淋巴细胞浸润的字样,一般是描述性病理诊断,而不是确定诊断,临床医生还要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辅助检查,才能做出明确诊断。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