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黄疸

  • 新生儿黄疸标准值(视频)

    新生儿黄疸标准值
    新生儿黄疸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与日龄相关。日常所讲的新生儿黄疸标准值主要是指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不同,它是一个排它性的诊断,具体如下: 1、宝宝的一般情况良好; 2、足月儿和早产儿也会有区别,足月儿表现为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但是早产儿大部分是出生后3-5天出现黄疸,5-7天达到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以延迟到3-4周才消退; 3、每日的血清胆红素升高小于85μmol/L; 4、血清胆红素未超过小时胆红素曲线的第95百分位,或未达到相应日龄、胎龄以及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就是生理性黄疸的标准值。
    2023-08-02
  • 婴儿黄疸1个半月还没退是怎么回事(视频)

    婴儿黄疸1个半月还没退是怎么回事
    婴儿1个半月黄疸未消退,需就医检查,明确黄疸的程度、性质和病因。新生儿黄疸可以分成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足月儿一般在7-10天,不超过2周可恢复,早产儿最长3-4周可以恢复,最晚不超过1月。婴儿1个半月没退黄疸说明宝宝的黄疸消退延迟,属于病理性的黄疸。 病理性黄疸病因复杂,按发病的原因可分为以下情况: 1、胆红素生成过多:由于红细胞大量的破坏,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使血胆红素增高,如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结构或者酶的缺陷、感染、免疫等因素导致的溶血。红细胞破坏增多,母乳性黄疸导致饥饿,胎粪排出延迟导致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使血液胆红素增高; 2、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由于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低下,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如缺氧、感染、先天性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药物、甲状腺功能低下等,都可以影响到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导致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3、胆汁排泄障碍:如肝细胞排泄结合胆红素障碍,或者胆管受阻导致高结合胆红素血症。同时有肝细胞的受损,可伴有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如新生儿肝炎、先天性代谢缺陷病等。
    2023-08-02
  • 孩子黄疸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视频)

    孩子黄疸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孩子黄疸高包括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由于胆红素的产生,大于胆红素的排泄,是暂时性的胆红素增高。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病理性黄疸病因复杂,发病原因如下: 1、胆红素生成过多: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使血胆红素增高,如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结构或者酶的缺陷,感染、免疫等原因导致的溶血,红细胞破坏增多,母乳性黄疸导致的饥饿,胎粪排出延迟导致的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使血胆红素增高; 2、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由于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低下,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如缺氧和感染、先天性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药物、甲状腺功能低下等,都可以影响到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导致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3、胆汁排泄障碍:肝细胞排泄结合胆红素障碍,或者是胆管受阻,导致高结合胆红素血症,如同时有肝细胞功能受损,可伴有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如新生儿肝炎、先天性代谢缺陷病、胆道闭锁等。黄疸只是一个症状体征的诊断,在退黄疸的同时需要进一步明确黄疸的病因。
    2023-08-02
  • 新生儿黄疸几天高峰期(视频)

    新生儿黄疸几天高峰期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高峰在第7天左右,新生儿的黄疸,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类。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高峰时间并不相同,其主要特点如下:1、生理性黄疸:比较有规律性,一般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在7天左右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减退,在14天左右基本消失。所以新生儿的黄疸只有在生理性黄疸时会有明显的高峰时间;2、病理性黄疸:并不能明显的体现高峰,有些新生儿可能会出现比较早,在早期进行干预之后可能会逐渐下降。也有些新生儿的病理性黄疸是在生理性黄疸已经消退之后又重新出现,持续时间比较长,黄疸的高峰期难以固定。新生儿多数属于生理性黄疸,与出生之后红细胞的破坏以及肠肝循环没有发育完全,肝脏的代谢能力比较弱有关。出现生理性黄疸时一般不需要过多干预,正常进行生理喂养即可,新生儿通过充分喂养,大便排便比较好,一般会在7-14天之后自行缓解。如果出现病理性黄疸,应该及时明确诊断,并对症治疗,避免造成不良的影响。
    2023-08-02
  • 病理性黄疸如何治疗(视频)

    病理性黄疸如何治疗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对于生理性黄疸只需要保证新生儿摄入充足的奶量、保持大便通畅即可,无需过度干预,而病理性黄疸则需要治疗。 由于导致病理性黄疸的原因不同,采取的治疗方式也不相同。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方式是光疗,光疗的机理是通过改变间接胆红素的结构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如果考虑是因为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溶血性黄疸,除了光疗之外,还需根据黄疸的水平和贫血的程度,考虑采用丙种球蛋白、白蛋白等治疗,甚至需要进行换血治疗降低宝宝发生胆红素脑病的风险。对于感染引起的黄疸而言,除了退黄以外,同时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果考虑是因为胆道梗阻而引起的直接胆红素增高,则需进行外科干预。
    2023-08-02
  •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如何处理(视频)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如何处理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对于生理性黄疸只需要保证新生儿摄入充足的奶量、保持大便通畅即可,无需过度干预。而对于病理性黄疸则需及时将患儿送往医院进行诊治。因此,首先需要明确新生儿黄疸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的新生儿一般情况较好,比如吃奶好,精神也好,黄疸不会出现得过早,也不会消退得过迟。足月儿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2周内消退。而早产儿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3-5天出现,4周内则会消退。 生理性黄疸的胆红素水平较低,一般不会达到光疗的标准,胆红素水平也不会上升过快,每天上升不会超过5mg/dl,每小时不会超过0.5mg/dl。
    2023-08-02
  • 新生儿照蓝光会变黑吗(视频)

    新生儿照蓝光会变黑吗
    新生儿照蓝光不会引起皮肤变黑,因为蓝光照射的原理是通过蓝光将孩子体内的未结合胆红素进行转换,未结合胆红素转换成可以直接通过尿液和胆汁排泄的物质,从而减轻黄疸以及减轻胆红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 蓝光照射治疗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最为直接有效的一种方法,临床上使用非常广泛,可能有较轻的不良反应,如大便次数增多、低热或者皮疹,停止光疗后,症状会逐渐缓解或消失。重度或者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宝宝,经过蓝光照射可能出现皮肤变为青绿色,这种现象称为青铜症,而不是黑色素沉着。青铜症停用蓝光治疗后,皮肤颜色逐渐好转,恢复正常。
    2023-08-02
  • 新生儿黄疸14.5严重吗(视频)

    新生儿黄疸14.5严重吗
    新生儿黄疸指数14.5μmol/L是否严重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其他并发症判断。新生儿黄疸指数14.5μmol/L时,不论在任何时间出现,都诊断为病理性黄疸。严重程度需根据以下出现时间以及原发病判断:1、生后24-72小时内出现:比较严重,黄疸指数在此后还会有持续上升的过程,黄疸指数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的7-14天达到高峰,所以到生后7-14天,黄疸指数可能会更高,可能达到18μmol/L,甚至二十几;2、生后7-14天出现:此时黄疸指数相对有下降的趋势,虽然是病理性黄疸,但相对其他病理性黄疸,数值不高;3、结合原发病:病理性黄疸一般有致病原因,病情是否严重不单纯依据黄疸指数进行判断,还要根据新生儿的原发病判断。如果是由于感染性疾病造成黄疸,感染比较严重,此时新生儿的病情较重。临床上不能用黄疸14.5μmol/L判定新生儿疾病的严重程度,要根据新生儿黄疸出现的时间以及其他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判断。
    2023-08-02
  • 新生儿黄疸需要多久才能退清(视频)

    新生儿黄疸需要多久才能退清
    新生儿黄疸的退清时间,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生理性黄疸:足月儿黄疸退清需要14天左右,早产儿需要21天左右。新生儿出生后出现生理性黄疸,黄疸的产生一般是因为胎儿时期的红细胞出生之后会破坏,在破坏过程中出现胆红素的增多,出现黄疸。新生儿肠肝循环和肝的代谢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所以出现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是在生后3-4天出现,7天左右达到高峰,14天左右基本消退,是一个上升、下降的过程,一般最高值不超过12mg/dL;2、病理性黄疸:黄疸指数超过12mg/dL或出生14天后出现退而复出的情况都属于病理性黄疸。如果出生特别早,即使不达到12mg/dL,也要高度重视,可能是病理性黄疸。综上所述,新生儿黄疸除了看黄疸持续的时间,也要看黄疸数值的高峰是否超标。
    2023-08-02
  • 新生儿黄疸多喝水管用吗(视频)

    新生儿黄疸多喝水管用吗
    新生儿黄疸多喝水一般没有用处,因为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大类。生理性黄疸只需要正常进行喂养,就可自行缓解。一般在出生之后3-4天出现,7-10天达到高峰数值,14天左右就会自行缓解。给孩子多喝水并不会影响孩子的黄疸进程。病理性黄疸一定要找到病因,不同的病因治疗方法不一样,孩子如果发生宫内感染,或者出生后感染,都可能在感染同时伴有黄疸,建议控制原发感染。如果感染不控制,喝多少水黄疸也无法改善。另外溶血性黄疸,如因妈妈和孩子的血型不合而导致的ABO溶血,早期就要及时进行治疗,包括蓝光治疗,必要时使用换血疗法,都可改善急性溶血性黄疸,给孩子多喂水也无法影响孩子的黄疸进程。新生儿出现黄疸一定要科学对待,生理性黄疸不需要单独进行处理,病理性黄疸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干预和处理,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