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黄疸

  • 黄疸分几种(视频)

    黄疸分几种
    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足月儿生理性黄疸多于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黄疸程度轻重不一,轻者仅限于面部和颈部,重者可延伸至躯干、四肢和巩膜,粪便色黄但尿色不黄。如果总胆红素超过136.8μmol/L,即8mg/dL,可以出现轻度嗜睡或纳差,一般持续7-10天消退。早产儿由于肝功能不成熟,黄疸程度较重,多于出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可延迟至2-4周才消退。血清胆红素主要是未结合胆素增高,增高生理范围随日龄不同而不同。 病理性黄疸有以下特点: 1、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且总胆红素>6mg/dL; 2、足月儿总胆红素>220.6μmol/L即12.9mg/dL,早产儿>255μmol/L即15mg/dL; 3、血清直接胆红素>26μmol/L即1.5mg/dL; 4、总胆红素每天上升>85μmol/L即5mg/dL; 5、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超过2-4周或进行性加重。
    2023-08-02
  • 什么是黄疸有什么症状(视频)

    什么是黄疸有什么症状
    黄疸指血中胆红素高于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为显性黄疸。胆红素指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正常值为1.7-17.1mmol/L,超过17.1mmol/L属于隐性黄疸,>34.2mmol/L为显性黄疸。显性黄疸病人会出现一系列症状,症状集中体现在皮肤、巩膜黄染,皮肤黄染包括手掌等处,都可以出现黄染,巩膜黄染应鉴别为药物性、食物性还是病理性黄疸。不同类型的黄疸症状表现不同,具体分析如下:1、长期黄疸:此类病人可能存在肝脏病变,同时会出现肝掌、蜘蛛痣等;2、溶血性黄疸:此类病人可能会出现尿色变黄、变深,特别是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病人,皮肤会出现苍白等贫血表现;3、肝细胞性黄疸:此类病人会出现肝脏原发病的症状,如恶心、 乏力、厌食、肝区胀满,甚至疼痛;4、梗阻性黄疸:此类病人会出现右上腹疼痛,表现为大便颜色变浅、尿色变深、发热等表现。通常进行B超或CT等检查便可以确定诊断。
    2023-08-02
  • 小孩生下来几天有黄疸怎么办(视频)

    小孩生下来几天有黄疸怎么办
    小孩生下来几天有黄疸,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决定治疗,另外要根据各种检查情况,综合分析小孩黄疸的原因,并给予治疗,具体如下:1、生理性黄疸:孩子在生后第2-3天可以出现黄疸,4-5天加重,6-7天达到高峰,随后黄疸逐渐下降。在2周左右能够退黄,此时属于正常情况,即生理性黄疸,便无需特殊治疗;2、病理性黄疸:如果小孩在24小时,即生后1天之内出现黄疸,另外每天黄疸上升的数值超过5mg/dl,或者超过正常高限值,属于病理性黄疸。病理性的黄疸原因较多,包括感染因素、血型不合,如ABO溶血、Rh溶血所引起的溶血性黄疸,或者颅内出血、母乳性黄疸,均可能出现病理性黄疸。在治疗方面,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另外可以给蓝光照射,必要时给丙种球蛋白、白蛋白帮助降低黄疸。所以小孩在生后几天之内出现黄疸,要正确区分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黄疸。针对病理性黄疸,要积极给予治疗,防止出现核黄疸。若出现核黄疸,可能会影响小孩智力发育等,造成脑损伤。
    2023-08-02
  • 病理性黄疸的病因(视频)

    病理性黄疸的病因
    病理性黄疸可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进行病因诊断,常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 1、新生儿血型不合性溶血,比如新生儿溶血病;    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在南方发病率较高,蚕豆、磺胺药、抗疟疾药、樟脑丸等为诱发因素; 3、感染性黄疸:如败血症、尿路感染、感染性肺炎等均可引起黄疸的加重; 4、其它包括头皮血肿、颅内出血、其它部位出血、窒息、药物,如磺胺药、青霉素等、红细胞增多症、胎粪排出延迟等均可引起黄疸。 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    1、新生儿肝炎:如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巨细胞病毒肝炎、弓形虫病等;    2、胆汁淤积综合征:某些药物、静脉营养、败血症等可引起胆汁淤积;    3、胆道疾病:如先天性胆道闭锁、胆总管囊肿等。   
    2023-08-02
  • 病理性黄疸能自愈吗(视频)

    病理性黄疸能自愈吗
    病理性黄疸一般不能自愈,如果达到干预标准,即需要积极干预,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界定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目的是为了预防病理性黄疸和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决定是否需要对儿童采取干预和治疗措施。 病理性黄疸是指血清总胆红素达到相应小时龄的光疗干预标准,或超过小时胆红素列线图表曲线的第95百分位,如果儿童胆红素达到此标准,一般需要给予干预。
    2023-08-02
  • 病理性黄疸有危险吗(视频)

    病理性黄疸有危险吗
    病理性黄疸是否存在危险需要依据黄疸程度判断。如果胆红素水平过高,可能会出现胆红素脑病等情况。病理性黄疸分为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及梗阻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主要是因各种原因造成肝细胞损伤影响到胆汁排泌过程,如果损伤严重,如某种毒物、药物或嗜肝病毒感染造成急性肝损伤,可能会造成急性肝衰竭出现明显黄疸,甚至肝性脑病,存在一定死亡率。溶血性黄疸包括先天性溶血性黄疸及继发性溶血性黄疸。溶血情况较为严重会造成明显贫血等症状,存在生命危险。 梗阻性黄疸即胆管梗阻所造成的黄疸,这种情况极易发展成为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会出现剧烈上腹痛、发热、黄疸。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发展成为神经精神系统异常,患者会出现昏迷、谵妄等情况,存在一定死亡率。
    2023-08-02
  • 病理性黄疸值是多少(视频)

    病理性黄疸值是多少
    生理性黄疸一般多见于儿童,成年人出现的黄疸基本属于病理性的黄疸。黄疸值一般指血中总胆红素的数值。总胆红素的数值在不同的医院、不同的实验室测量略有差别。 通常正常的胆红素数值在1.5mg/dL之内,而如果超过23.2μmol/L可能提示病理性黄疸;如果胆红素数值在2mg/dL以内,即在34.2μmol/L以内,通常患者没有肉眼可见的皮肤和巩膜黄染,称为隐性黄疸;如果胆红素数值超过2mg/dL,即超过34.2μmol/L,患者可表现为明显的巩膜黄染、皮肤黄染,称为显性黄疸。
    2023-08-02
  • 病理性黄疸大便颜色什么样(视频)

    病理性黄疸大便颜色什么样
    一般在新生儿期,病理性黄疸通常因为溶血、肝炎或者胆道闭锁等原因导致。而对于不同原因导致的黄疸,患者的大便颜色并不相同。 如果成年人出现黄疸,考虑为病理性黄疸,可以由血液病、肝脏疾病、胆道梗阻等导致。对于溶血性黄疸或者肝病导致的黄疸,大便的颜色可为黄色甚至更深;对于梗阻性黄疸等病理性黄疸,因为胆汁没有通过胆道流入到肠道,患者大便的颜色通常较浅,类似于灰陶土。而如果梗阻特别严重,大便可呈白色。
    2023-08-02
  • 病理性黄疸反复怎么办(视频)

    病理性黄疸反复怎么办
    病理性黄疸如果反复出现,通常提示原发疾病没有得到彻底根治,需通过医生进一步诊治。导致黄疸的原因较多,包括溶血、血液疾病或者肝脏本身出现问题,如肝炎、肝硬化、胆道梗阻、结石、胆囊炎症、肿瘤等。 如果原发疾病得到正确诊断、彻底根治,黄疸则不会再次出现;而如果黄疸重新出现,需要请医生进一步进行诊断、治疗,寻找到导致黄疸的真正原因;此外,部分患者胆红素只是轻度增高,会时刻反复出现,即先天性胆红素的代谢异常,一般对患者没有太大影响,无需过于担心。
    2023-08-02
  • 病理性黄疸的症状(视频)

    病理性黄疸的症状
    病理性黄疸可能会对孩子有危害,早期新生儿过高的胆红素可以引起胆红素脑病,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可以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抽搐、听力损害。黄疸是体内胆红素浓度高的结果,胆红素主要是红血球的代谢产物,当红血球老化破坏时,血红素就会游离出,经代谢后产生胆红素。胆红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肝脏,经肝脏的代谢后,由胆管排泄于肠内。当上述的代谢途径发生问题,造成血中胆红素堆积,就会形成黄疸。有病理性黄疸时应引起重视,因为常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应寻找病因。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