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囊炎和痤疮的区别(视频)

    毛囊炎和痤疮的区别
    痤疮是累及皮肤的毛囊、皮脂腺的炎症性疾病,好发于皮脂溢出的部位,如颜面部、胸背部等。痤疮感染轻时,炎症很表浅,感染重时,炎症很深,可能留疤痕。毛囊炎仅累及毛囊,为孤立散在的红色炎性丘疹,多为细菌或真菌感染导致,好发部位除皮脂溢出部位外,还包括部分毛发较多的位置,通常不累及皮脂腺。毛囊炎未及时处理可发展成不会发展成疖、痈,一般不会导致囊肿、脓肿,且预后不留疤痕。
    2023-07-30
  • 穿山甲鳞片的作用(视频)

    穿山甲鳞片的作用
    临床所用穿山甲即穿山甲鳞片,具有活血祛瘀、下乳、消肿排脓的功效,穿山甲活血化瘀多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月经不通、闭经等血瘀性疾病;穿山甲的下乳多用于治疗产后乳汁不通或者乳汁稀少,属于一种良好的下乳药物,与王不留行配伍可以增加疗效;此外,穿山甲对于痈肿、疖肿,可以加速脓肿形成,使脓肿快速溃破,促进伤口愈合。
    2023-07-30
  • 耳闷是什么原因引起(视频)

    耳闷是什么原因引起
    耳闷即出现耳内堵塞感,如同耳内塞有一团棉花,常伴有听力下降、耳鸣等。引起耳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外耳疾病:可引起外耳道堵塞的病变,如耵聍栓塞、外耳道疖肿、异物、肿瘤等; 2、中耳疾病:咽鼓管病变,如急性或慢性鼻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腺体肥大等; 3、内耳疾病:如梅尼埃病或者神经性耳聋等。
    2023-07-30
  • 耳闷怎么办(视频)

    耳闷怎么办
    根据耳闷产生的不同原因可采取相应措施,具体如下: 1、坐高铁或飞机引起耳闷:一般考虑咽鼓管功能异常,可以通过张口呼吸、捂耳朵或对耳朵按压缓解症状; 2、游泳引起耳闷:建议将患侧耳向下倾斜,使积水从外耳道流出即可缓解; 3、无任何外界刺激出现耳闷:建议到医院检查原发疾病;可能由耵聍栓塞、外耳道疖肿、鼻息肉、腺样体肥大等疾病所引起,需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2023-07-30
  • 耳鸣是鼻咽癌吗(视频)

    耳鸣是鼻咽癌吗
    耳鸣不一定是鼻咽癌,耳鸣的症状一般表现在我们讲话的声音在耳内一直在打转,引起耳鸣症状出现的原因比较多,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耳道的异物:如耳道进水; 2、耳道的炎症:如外耳道的疖肿或者是中耳炎; 3、肿瘤性的病变:如鼻腔的肿瘤、鼻咽部的肿瘤; 4、先天性的疾病:如先天性的腭裂、先天性的鳃裂。
    2023-07-30
  • 外耳道炎怎么治疗(视频)

    外耳道炎怎么治疗
    临床常见的外耳道炎分类较多,其治疗方式各不相同,主要如下: 1、细菌感染可导致患者出现外耳道疖肿等外耳道炎,临床可选取抗菌素进行治疗; 2、霉菌感染导致患者出现的外耳道炎称之为霉菌性外耳道炎,可选取抗真菌药物或水杨酸酒精进行治疗; 3、患者因过敏、湿疹等原因导致的外耳道炎,可选取抗菌素及抗过敏药物协同治疗。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023-07-30
  • 克拉霉素分散片的功效(视频)

    克拉霉素分散片的功效
    抑制革兰氏阳性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克拉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阻碍细胞核蛋白50S亚基的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而产生抑菌作用。本品对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如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杆菌、淋病奈瑟菌、嗜肺军团菌以及部分厌氧菌,如脆弱拟杆菌、消化链球菌、支原体、痤疮丙酸杆菌等同样起到抑制作用。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鼻咽感染,如扁桃体炎、咽炎、副鼻窦炎,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细菌性肺炎、非典型性肺炎,皮肤感染,如脓疱病、疖和伤口感染等。
    2023-07-30
  • 腮腺隙感染是怎么回事(视频)

    腮腺隙感染是怎么回事
    腮腺位于外耳道下方,靠近下颌骨后缘、乳突前缘以及咽旁组织,属于颌面部三对唾液腺中最大的腺体,出现感染的几率也最大。皮肤的疖子或者外伤等均可造成腮腺隙感染,建议早期治疗以抗感染为主;当形成腮腺隙脓性分泌物时,则建议手术排脓。由于腮腺深叶包膜不完整,无法限制炎症扩散,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因此,一旦出现腮腺隙感染应提高警惕,早诊断早治疗。
    2023-07-30
  • 痰湿体质的表现和调理(视频)

    痰湿体质的表现和调理
    痰湿体质者多偏肥胖,引起痰湿的原因是因为脾主运化功能下降,所以水液集中在体内。表现为痰多、头发油腻、脸部易长痘、皮肤易发生毛囊炎,易生疔、疖子等,大便细软、小便较黄、口臭、腹胀、食欲不佳。痰湿质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对梅雨及湿重环境适应力差。 患者可以通过中医中药进行调理,如针灸疗法,需注重健脾,服用黄芪、淮山药等进行补气。
    2023-07-30
  • 椎管内麻醉禁忌证(视频)

    椎管内麻醉禁忌证
    椎管内麻醉作为有创操作,需对背部皮肤进行穿刺,通过穿刺针或导管将局部麻醉药注入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在脊髓表面的如上操作有着极大的细菌感染的风险,故背部疖肿或皮肤感染为椎管内麻醉的禁忌证。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椎管内麻醉可能会导致硬膜外腔的血肿,从而导致截瘫等恶劣并发症。宫外孕、失血过多、存在休克表现、严重高血压、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亦不适合椎管内麻醉。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