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睑腺炎的预防(视频)

    睑腺炎的预防
    睑腺炎的预防主要有以下措施: 1、有近视、远视、散光时,应及时配镜矫正,避免因为看东西不清楚,从而双手揉眼诱发脓肿成熟; 2、患睑腺炎、结膜炎或沙眼时应及时治疗,特别是儿童,家长需要带儿童及时治疗; 3、经常保持眼部清洁,不用不干净的手、毛巾、手帕等物品擦眼,儿童应学习用眼卫生; 4、有糖尿病、多发疖、痈、肺结核、扁桃体炎及其他慢性疾病时,要及时治疗; 5、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还要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2023-08-03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作用及禁忌(视频)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作用及禁忌
    清热解毒、治疗急性咽炎。蒲地蓝有好多种剂型,蒲地蓝口服液、蒲地蓝消炎片等,在临床上也是很常用,而且效果还不错。中医上说火热、火毒比较盛的情况,才是说是炎症,但是它对老百姓来说,接受程度比较高的,临床上也是很常用的。里边有蒲公英、蓝芩、地丁、黄芩药物,其实都是清热解毒的药物。西医也对它进行研究,黄芩单味都有消炎、抑菌作用,所以说整个组方来看以清热解毒为主,针对急性咽炎的病人,甚至一些扁桃体病人,甚至出现皮肤的疖子都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在临床上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也需要注意,任何情况适可而止。如果你确实是体寒的病人,吃了之后,可能会出现腹泻副作用,所以说每一种病人就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药,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这样可能会更好。蒲地蓝中药,也是根据不同的年龄,包括一些特殊的人群,孕妇不建议吃,如果是小孩或者老年人要根据情况,如果孩子的年龄比较小,还是建议根据体重决定。情况特殊人群的用药一定是听大夫的,根据大夫的建议进行药物剂量的调整。
    2023-08-03
  • 外耳道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视频)

    外耳道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外耳道炎治疗方法有: 1、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2、局部使用消肿软膏或者纱条敷于患处,外耳道肿胀较重,可用使用抗生素滴剂或加用激素; 3、外耳道疖肿成熟时,需挑破脓头,或者切开引流; 4、慢性患者需积极治疗感染病灶及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 5、患者疼痛剧烈可加用止疼药物。 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主。
    2023-08-03
  • 外耳道炎的预防(视频)

    外耳道炎的预防
    外耳道炎属于可预防的疾病,患者在未发病时即需要注意卫生,尤其是患有化脓性中耳炎、耳疖肿、婴儿湿疹者,更应格外注意局部的清洁与干燥,保持耳及周围清洁。具体预防措施如下: 1、改掉不良的挖耳习惯,避免造成外耳道损伤; 2、避免在脏水中游泳; 3、游泳、洗头、洗澡时要避免脏水进入外耳道内,如果有水进入外耳道内,可将棉棒放在外耳道口将水吸出,或使患耳向下进行蹦跳,让水流出并及时擦干。
    2023-08-03
  • 耳背后面有个硬包是怎么回事(视频)

    耳背后面有个硬包是怎么回事
    耳朵后边称为乳突,乳突是体表淋巴分布的区域之一。淋巴是抵抗外来侵袭,对炎症作出反应的保护器官。如果耳朵后边长包块,大部分情况下是由于外耳道发炎或者耳周的皮肤感染所致,引起的耳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造成淋巴结肿大,所以耳廓后会有包块。 耳廓后边的包块会疼痛、肿胀,有时候还会引起发热,需要找到原因,针对病因治疗,比如对外耳道炎、疖肿等进行积极治疗。个别原因,如肿瘤所致,应立刻就医诊断,对症治疗。
    2023-08-03
  • 耳朵里面肿了一摸就痛怎么办(视频)

    耳朵里面肿了一摸就痛怎么办
    耳内小包块肿胀,有明显触痛,多为外耳道炎或外耳道疖肿,治疗方法如下: 1、给予全身抗炎治疗,口服抗生素,严重情况下,给予全身静脉输注抗生素治疗; 2、局部清洁外耳道皮肤,最好在医生协助下或医生指导下,将局部发炎表面皮肤用消毒药水进行清洁,清洁之后可给予表面涂抹抗生素软膏; 3、部分患者随着外耳道疖肿进展,还可形成外耳道脓肿,患者耳痛比较明显,耳内可触及较大脓包,需要就诊,在医生帮助下进行脓肿切开局部引流,而后通过抗炎治疗,将疾病治愈。
    2023-08-03
  • 耳朵疼止痛方法(视频)

    耳朵疼止痛方法
    耳朵痛导致的原因较多,通常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外耳道炎:可局部外用消炎软膏治疗,如果外耳道炎逐步形成疖肿,则需要切开引流; 2、中耳炎:需要进行抗炎治疗; 3、外耳道疼痛:耵聍栓塞遇水膨胀,会刺激外耳道引起该症状,需清理外耳道,从而缓解疼痛; 4、咽喉部炎症:引起牵涉性疼痛,通过治疗咽喉部疾病可以缓解耳痛; 5、耳朵周围区域疼痛:比如牙齿经常咬硬物导致颞颌关节炎,或者耳周淋巴结炎,均可引起耳朵周围疼痛,会被误认为耳痛症状,此时可采取相应抗炎治疗。 总之,如果患者出现耳痛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查找原因,根据不同原因进行对症治疗。
    2023-08-03
  • 外耳道流脓是怎么回事(视频)

    外耳道流脓是怎么回事
    外耳道流脓是耳科常见症状,医生在查体时常发现患者耳道有脓液或分泌物。外耳道流脓原因很多,因为外耳道、中耳,甚至乳突、整个耳部的一些疾病都可造成耳道分泌物。如果外耳道出现耳道内的分泌物,常见于炎症、感染、脓肿、疖肿破溃后形成的脓液。若外耳道出现感染,多数患者在牵拉耳廓或触碰耳廓时会产生剧烈疼痛,这是一个鉴别要点。 如果患者出现耳道流脓,且早期伴耳痛,尤其耳廓不能触碰,临床认为多数情况为外耳道炎症导致,因外耳道因素导致流脓。另外,如中耳炎等中耳的一些疾病也会导致耳道流脓,但耳廓无疼痛,且耳道的流脓时间较长,呈间断性。有些人耳道流脓可能会持续一月甚至好几个月,同时伴听力下降,甚至有些人会产生耳鸣。所以这些因素很多需要鉴别,患者应到专业医院检查,明确诊断。
    2023-08-03
  •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检查(视频)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检查
    出生的时候发现耳前瘘管口,便可以诊断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没有特殊症状,通常在感染以后就诊。如果忽视瘘管口容易诊断为疖肿。对于耳前有局部感染甚至出现脓肿、瘘管形成的时候,或者形成耳后脓肿的患者,应该再仔细检查耳廓以及周围有没有瘘口。先天性耳前瘘管的患者,可以进行以下检查确诊: 1、首要检查:没有感染的患者一般不需要辅助检查,合并感染时应该进行脓液的细菌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 2、次要检查:如果瘘管分支较长,耳周感染范围较大的病人,可以考虑行瘘管造影、耳部X线检查,甚至颞骨CT检查; 3、检查中注意事项:对于少数开口于三角窝、耳甲腔的先天性耳前瘘管,应该仔细检查,避免遗漏。
    2023-08-03
  • 外耳道疖肿能否自愈(视频)

    外耳道疖肿能否自愈
    外耳道疖肿病虽然不是大病,但是有时候它引起来的症状会让人感觉到非常的苦恼。外耳道疖肿一般而言自愈的可能比较小。因为通常只要它形成的疖和肿,说明病人炎症已经开始发展,常规的炎症的症状即红、肿、热、痛这四个表现都会出现。所以这种情况下建议病人及时到医院就诊。而且尤其要建议的是,病人不要盲目的自行用不干净的东西去掏耳朵,或用酒精、碘伏、滴耳油类的东西往耳道里滴处理。盲目的处理会引起耳部感染加重,而且到医院就诊的时候,盲目的处理会导致耳道里的分泌物堆积会影响医生给患者进行相关的诊治。所以还是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要拖延,以免延误病情。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