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春光

  • 帕金森病定义(音频)

    帕金森病定义
    讲解医师:田春光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黑龙江省医院神经内科
    帕金森病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表现特征。1817年首先由英国医师詹姆士·帕金森报道并系统描述,故而得名。该病的发病原因仍未明确,主要病理改变为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坏死,造成多巴胺递质水平显著降低、失衡。发病年龄多在60岁以后,男性略多于女性,起病隐匿,缓慢进展。治疗有口服药物、手术、中医康复等方法。因为本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无法治愈,故预后不佳。
  • 老人痴呆症的症状(音频)

    老人痴呆症的症状
    讲解医师:田春光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黑龙江省医院神经内科
    老年痴呆症指的是阿尔茨海默病,它是一种隐匿的慢性进展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如果发生在65岁之前叫早老性痴呆,如果发生在65岁以后,称为老年性痴呆。正因为它发病较缓,所以不容易被察觉或容易被忽视,等病情严重再去治疗就会错失良机,故及早了解和认识该病尤为重要。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认知功能的减退、出现精神症状、行为异常、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及身体机能的不断恶化。根据上述表现的不同程度划分为三个时期:一、轻度痴呆期。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尤其近事遗忘更突出;判断事物的能力下降,病人难以处理复杂的问题;对工作或者家务劳动有点漫不经心,不能独立购物、算账等;社交能力下降;情感变得淡漠,常有多疑;对过去熟悉场所地理位置的判断有时出错,语言交流也逐渐减少。二、中度痴呆期。表现为上述症状的进一步加重,远近记忆均严重受损,时间、地点定向障碍,外出后找不到回家的路,不认识家门,在穿衣、个人卫生及保持个人仪表等方面都需要别人的帮助,计算能力丧失。这时期可出现各种神经症状,如失语、失用和失认,情感由淡漠变为急躁不安,还常伴有尿失禁症状。三、重度痴呆期。此阶段病人已完全丧失自主生活能力,卧床不起,常呈现缄默不语、肢体僵硬、大小便失禁,最终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或死于感染等并发症。综上所述,老年痴呆症是一个不可治愈的疾病,但是及早发现、及早干预治疗,对延缓疾病的进展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 面瘫的症状特征是什么(音频)

    面瘫的症状特征是什么
    讲解医师:田春光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黑龙江省医院神经内科
    临床上面瘫指的是周围性面瘫,是面神经炎所导致的。其症状特征是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表现为额纹变浅或消失、眼裂闭合不能或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而且向健侧偏斜。由于口轮匝肌瘫痪,鼓腮时漏气;由于颊肌瘫痪,食物容易在患侧齿龈滞留;由于眼轮匝肌瘫痪,眼裂闭合不全,容易出现流泪症状。另外,还可因面神经受损部位的不同,而出现其他一些临床症状,比如如果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消失,说明病变部位在鼓索以上面神经;如果除了味觉症状,还伴有同侧听觉过敏,说明病变部位在镫骨肌神经以上部位受损等等,这些都需要仔细辨别。
  • 车祸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怎么办(音频)

    车祸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怎么办
    讲解医师:田春光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黑龙江省医院神经内科
    车祸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半是由于脑挫裂伤继发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就医后的救治,主要根据病情施治,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脱水降颅压,因为脑外伤容易导致脑细胞水肿,严重者可导致脑组织移位、脑疝形成而危及生命。二、因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可以引起脑血管痉挛,造成缺血性改变。因此要给予缓解血管痉挛的药物。三、给予脑保护剂,以减轻脑细胞受损的程度。四、是针对并发症的治疗,比如说发热、肺感染、离子紊乱等等。五、急性期过后还要考虑肢体和语言等功能练习,也就是康复治疗。
  • 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什么(音频)

    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什么
    讲解医师:田春光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黑龙江省医院神经内科
    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般是指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自发性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或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内血肿穿破脑组织,血液流入到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最常见的病因就是先天性动脉瘤破裂,约占50%-80%,是由于动脉壁弹力层及中膜发育异常或受损,在血液涡流的冲击下,管壁薄弱处逐渐向外膨出而形成动脉瘤。其次是脑血管畸形,是指发育异常形成的畸形血管团,血管壁厚薄不一,薄弱处于破裂临界状态,激动或不明原因即可导致破裂出血;长期高血压、动脉硬化所致的微动脉瘤破裂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