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准

  • 食道癌病人需要放疗多少次(视频)

    食道癌病人需要放疗多少次
    食管癌放疗次数是由放疗科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的治疗方案决定,目的不同,放疗次数也不同,可分为如下情况: 1、根治性放疗:需要放疗25-30次,通常需要30-40天; 2、术前辅助放疗:需要放疗20次左右,主要是为了肿瘤退缩后有利于手术切除,达到根治目的; 3、姑息性放疗:放疗次数较少,通常在20次左右,主要是为了减轻梗阻、改善症状。 目前肿瘤治疗以多学科综合治疗为主要模式,对于食管癌晚期一般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如放疗和化疗、手术联合。经过多学科专家讨论,给予患者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可使患者在最大程度上获益。
    2023-08-02
  • 食管癌放疗多长时间肿瘤开始缩小(视频)

    食管癌放疗多长时间肿瘤开始缩小
    食管癌在接受放疗后肿瘤是否缩小,取决于肿瘤对X射线的敏感性。大部分患者接受2周左右放射治疗后肿瘤开始缩小,吞咽困难症状有所改善,但随着放疗次数增加,吞咽困难症状又会加重,与食管黏膜受到X线照射后出现充血、水肿有关,不是真正意义的肿瘤增大。一般在放射治疗结束后1-3个月才进行疗效评价,因为放疗治疗具有延迟性,不会立即杀死癌细胞,数天或数周后癌细胞才开始死亡。 随着肿瘤细胞不断死亡,肿瘤体积逐渐缩小,此时放疗引起的食管黏膜水肿也会基本消退,再评价肿瘤退缩程度更为客观。早期食管癌在影像学下难以判断肿瘤退缩程度,可能需要通过内镜检查进一步判断肿瘤退缩状况。
    2023-08-02
  • 食管癌放疗后多久能正常吃饭(视频)

    食管癌放疗后多久能正常吃饭
    一般放射治疗结束后一个月左右肿瘤退缩明显、食管狭窄改善明显,疗效较好的患者可以开始尝试进半流质或软食,但想恢复到像正常人一样进食难度较大。因为生长过肿瘤的食管管腔仍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食管蠕动功能有会有所减弱,导致进食不会像正常的食管一样顺畅。 食管癌放疗后进食以流质、半流质为主,如稀饭、面条,同时需要细嚼慢咽,避免进食生硬、粗糙、烫热食物。如果放疗结束后3个月进食半流质仍然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评估肿瘤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必要时在内镜下可以对食管狭窄处进行一次或多次球囊扩张,以减轻食管狭窄程度,改善患者进食状况。
    2023-08-02
  • 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伤怎么处理(视频)

    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伤怎么处理
    乳腺癌术后辅助放疗大都会对皮肤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临床称为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大多在放疗3-4周后开始出现,可以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毛囊扩张、汗毛脱落、红斑、水肿,严重者会出现水泡、破溃,甚至出现感染,具体处理如下: 1、轻度皮肤损伤:无需治疗,只要注重皮肤清洁即可,也需减少清洗剂刺激,放疗结束后可缓慢自行恢复; 2、严重损伤:可以涂抹激素类药膏或激素加抗生素联合治疗。 对于皮肤放射性损伤,以预防为主,如放疗期间穿着宽大松软的内衣,避免皮肤摩擦,并且保持胸壁、乳房及腋窝处皮肤清洁干燥,避免阳光或紫外线照射,尽量减少对皮肤的影响。
    2023-08-02
  • 食道癌容易转移到淋巴结吗(视频)

    食道癌容易转移到淋巴结吗
    沿淋巴道扩散是肿瘤远处播散的主要途径之一。食管癌存在两套淋巴管网,引流较为复杂,早期即可发生食管周围淋巴结转移,经常表现出跳跃式转移特征。食管癌病灶位于食管下段,可以跳过数个淋巴结转移到上纵隔或锁骨上淋巴结。而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一般会给肿瘤治疗带来较大困难。 在食管癌检查过程中需要仔细、严谨,只有准确分析,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使食管癌患者得到有效治疗。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往往不如原发灶治疗敏感,实际临床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手段,以达到尽可能好的控制。
    2023-08-02
  • 食管鳞癌根治性放疗效果好吗(视频)

    食管鳞癌根治性放疗效果好吗
    全世界50%的食管癌发生在中国,而中国的食管癌90%以上都是鳞癌,放射治疗是目前治疗食管鳞癌的重要手段之一。疗效的好坏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病期早晚、肿瘤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患者一般状况以及采取的治疗方式。目前采用多学科联合治疗模式,早期食管鳞癌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据术后病理情况决定是否进行辅助放化疗。晚期食管鳞癌标准治疗是同步放化疗,可以先行术前放化疗,待肿瘤消退后择期进行手术治疗。 出现远处播散的晚期食管鳞癌,治疗目的不是根治,而是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近年随着免疫治疗的发展,食管癌疗效进一步提高。总之,通过合理的多学科综合治疗,部分食管鳞癌可以得到根治。即使不能根治,也可以通过积极治疗延缓病情进展速度、适当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023-08-02
  • 乳腺癌手术后多长时间可以放疗(视频)

    乳腺癌手术后多长时间可以放疗
    乳腺癌手术后放疗时间具体如下: 1、如果术后有辅助化疗指征,需要完成辅助化疗后再考虑进行局部放疗; 2、术后如果病理检查提示无需进一步辅助化疗,需要依据切口愈合情况、瘤床积液吸收情况以及上肢功能恢复情况考虑下一步辅助放疗。放疗大致在术后8周左右开始,对于导管内癌的患者可以适当推迟到术后12周内开始。而术后放疗可以和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同步进行,目前没有证据认为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和放疗之间存在冲突,患者不必过度担心。
    2023-08-02
  • 放疗会带来哪些副作用(视频)

    放疗会带来哪些副作用
    放疗是肿瘤局部治疗的重要手段,在通过射线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正常组织也会受到一定剂量照射,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而放疗的副作用因人而异,主要取决于治疗剂量、治疗部位以及患者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急性副作用:在放疗后不久开始出现,主要包括疲劳、食欲不振、头昏、呕吐、腹泻以及骨髓抑制,还有照射区皮肤黏膜红肿、溃烂、疼痛以及咳嗽、吞咽困难,头部受到照射以后会出现脱发,通常在治疗结束后几周内完全消失; 2、迟发性副作用:往往在放疗结束后6个月或更长时间出现,包括不孕症、关节疾病、淋巴水肿、口腔疾病、脊髓损伤、皮肤、肌肉和肺组织纤维化改变,甚至罕见的第二原发癌。
    2023-08-03
  • 化疗和放疗有什么区别(视频)

    化疗和放疗有什么区别
    放疗和化疗的区别如下: 1、治疗方式:放疗是通过放射线照射肿瘤细胞,达到抑制和杀灭肿瘤细胞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化疗是用通过静脉、腔道注射化疗药物,直接进入患者体内杀灭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2、治疗时间:放疗不需要住院,一次只需要10-20分钟,化疗需要的时间较长、副作用大,往往需要住院观察治疗; 3、适用范围:放疗是局部治疗,常用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癌症,化疗可用于全身,抑制肿瘤细胞的扩散和转移; 4、副作用:放疗会出现局部反应,如过敏、脱皮、骨髓抑制、恶心、呕吐以及咽喉部疼痛等症状。化疗不仅有局部性反应,如过敏、溃疡和红肿,还会出现全身性反应,如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下降、食欲不振、消瘦、失眠、骨骼疼痛、抑郁、焦虑等症状。
    2023-08-03
  • SBRT放疗是什么意思(视频)

    SBRT放疗是什么意思
    SBRT是立体定向体部放疗的缩写,主要通过外照射方式将很高的放射剂量聚集到颅外体部肿瘤部位,达到消灭根治肿瘤的目的。目前SBRT在体部多种肿瘤治疗中存在较多应用,疗效较好。伽玛刀简述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特指头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而放射源是固定放射源,医学称为钴-60。 SBRT射线是由加速器所产生的高能X线,通过聚焦的办法将很高的剂量聚焦在颅外实体肿瘤,给予一次性或分次高剂量照射,从而达到类似于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无论SBRT还是SRS,都归属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属于目前高精确的放射治疗技术,目前已经进入高精准的放射治疗时代。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