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准

  • 食道癌容易转移到淋巴结吗(视频)

    食道癌容易转移到淋巴结吗
    沿淋巴道扩散是肿瘤远处播散的主要途径之一。食管癌存在两套淋巴管网,引流较为复杂,早期即可发生食管周围淋巴结转移,经常表现出跳跃式转移特征。食管癌病灶位于食管下段,可以跳过数个淋巴结转移到上纵隔或锁骨上淋巴结。而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一般会给肿瘤治疗带来较大困难。 在食管癌检查过程中需要仔细、严谨,只有准确分析,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使食管癌患者得到有效治疗。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往往不如原发灶治疗敏感,实际临床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手段,以达到尽可能好的控制。
    2023-08-02
  • 食道癌病人需要放疗多少次(视频)

    食道癌病人需要放疗多少次
    食管癌放疗次数是由放疗科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的治疗方案决定,目的不同,放疗次数也不同,可分为如下情况: 1、根治性放疗:需要放疗25-30次,通常需要30-40天; 2、术前辅助放疗:需要放疗20次左右,主要是为了肿瘤退缩后有利于手术切除,达到根治目的; 3、姑息性放疗:放疗次数较少,通常在20次左右,主要是为了减轻梗阻、改善症状。 目前肿瘤治疗以多学科综合治疗为主要模式,对于食管癌晚期一般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如放疗和化疗、手术联合。经过多学科专家讨论,给予患者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可使患者在最大程度上获益。
    2023-08-02
  • 食道癌晚期能不能放疗(视频)

    食道癌晚期能不能放疗
    食管癌晚期已经丧失手术根治的机会,但部分患者可以进行放疗。如果仅是局部晚期,目前的标准治疗是同步放化疗,而治疗目的是根治,部分患者通过同步放化疗有机会获得长期生存。如果出现远处播散,如出现骨转移、脑转移、肝转移、肺转移,可以通过相应部位放疗改善和缓解食管局部病灶引起的进食梗阻,骨转移引起的骨痛,脑转移引起的头痛、恶心等,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果患者一般状况较差,食管发生穿孔、出血等肿瘤急症,或伴有严重心、肺、肝、肾等方面的基础性疾病,通过积极治疗明显改善后可再次评估放疗的可能性。即使进行放疗,同样需要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出现状况时及时处理,必要时终止放疗。
    2023-08-02
  • 食管癌放疗后疼痛怎么回事(视频)

    食管癌放疗后疼痛怎么回事
    放疗是一把双刃剑,在杀灭肿瘤的同时对正常组织也会造成损伤。食管癌患者在接受放疗后可以造成食管黏膜充血、水肿,引起胸骨后疼痛,尤其在进食时受到食物刺激,疼痛更为明显。此时患者不必过度紧张,可进行以下处理: 1、避免进食粗糙、辛辣、较烫的食物; 2、应用保护食管黏膜的药物,如康复新、硫糖铝悬浊液,必要时使用地塞米松进行消炎治疗。通过治疗可使疼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大部分患者都能按计划顺利完成治疗。 此外,肿瘤坏死形成深部溃疡或肿瘤进展侵犯到食管外组织,可引起胸背部持续性疼痛,需要高度重视,可能是食管穿孔或出血的征兆。此时需要主管医生做出专业判断,给予相应检查和处理,避免产生不良后果。
    2023-08-02
  • 食管癌放疗后多久能正常吃饭(视频)

    食管癌放疗后多久能正常吃饭
    一般放射治疗结束后一个月左右肿瘤退缩明显、食管狭窄改善明显,疗效较好的患者可以开始尝试进半流质或软食,但想恢复到像正常人一样进食难度较大。因为生长过肿瘤的食管管腔仍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食管蠕动功能有会有所减弱,导致进食不会像正常的食管一样顺畅。 食管癌放疗后进食以流质、半流质为主,如稀饭、面条,同时需要细嚼慢咽,避免进食生硬、粗糙、烫热食物。如果放疗结束后3个月进食半流质仍然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评估肿瘤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必要时在内镜下可以对食管狭窄处进行一次或多次球囊扩张,以减轻食管狭窄程度,改善患者进食状况。
    2023-08-02
  • 乳腺癌手术后多长时间可以放疗(视频)

    乳腺癌手术后多长时间可以放疗
    乳腺癌手术后放疗时间具体如下: 1、如果术后有辅助化疗指征,需要完成辅助化疗后再考虑进行局部放疗; 2、术后如果病理检查提示无需进一步辅助化疗,需要依据切口愈合情况、瘤床积液吸收情况以及上肢功能恢复情况考虑下一步辅助放疗。放疗大致在术后8周左右开始,对于导管内癌的患者可以适当推迟到术后12周内开始。而术后放疗可以和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同步进行,目前没有证据认为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和放疗之间存在冲突,患者不必过度担心。
    2023-08-02
  • 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伤怎么处理(视频)

    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伤怎么处理
    乳腺癌术后辅助放疗大都会对皮肤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临床称为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大多在放疗3-4周后开始出现,可以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毛囊扩张、汗毛脱落、红斑、水肿,严重者会出现水泡、破溃,甚至出现感染,具体处理如下: 1、轻度皮肤损伤:无需治疗,只要注重皮肤清洁即可,也需减少清洗剂刺激,放疗结束后可缓慢自行恢复; 2、严重损伤:可以涂抹激素类药膏或激素加抗生素联合治疗。 对于皮肤放射性损伤,以预防为主,如放疗期间穿着宽大松软的内衣,避免皮肤摩擦,并且保持胸壁、乳房及腋窝处皮肤清洁干燥,避免阳光或紫外线照射,尽量减少对皮肤的影响。
    2023-08-02
  • 放疗多久可以做下一次(视频)

    放疗多久可以做下一次
    放疗间隔时间主要取决于采取的放疗分割模式,目前外照射放疗包括常规分割模式、大分割模式和超分割模式。临床最常采用的是常规分割模式,每天1次,每周5次,连续照射4-6周,共计20-30次,总体治疗时间基本在3-4天。而每次照射时间是10-20分钟,可能还会受到在治疗前摆位所花费时间的影响。 如果有适合做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或放射性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大分割模式,每天1次,每周5次,可能10次以内则会结束。而在小细胞肺癌中经常会采用超分割模式,每天照2次,每次间隔时间大于6个小时即可,每周照10次,共计30次,整个治疗周期基本在3周完成。最终照射次数是由放疗科医生根据患者肿瘤类型、分期以及患者自身情况所制定的处方剂量决定。
    2023-08-03
  • 放疗会带来哪些副作用(视频)

    放疗会带来哪些副作用
    放疗是肿瘤局部治疗的重要手段,在通过射线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正常组织也会受到一定剂量照射,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而放疗的副作用因人而异,主要取决于治疗剂量、治疗部位以及患者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急性副作用:在放疗后不久开始出现,主要包括疲劳、食欲不振、头昏、呕吐、腹泻以及骨髓抑制,还有照射区皮肤黏膜红肿、溃烂、疼痛以及咳嗽、吞咽困难,头部受到照射以后会出现脱发,通常在治疗结束后几周内完全消失; 2、迟发性副作用:往往在放疗结束后6个月或更长时间出现,包括不孕症、关节疾病、淋巴水肿、口腔疾病、脊髓损伤、皮肤、肌肉和肺组织纤维化改变,甚至罕见的第二原发癌。
    2023-08-03
  • 放疗后老是睡觉什么原因(视频)

    放疗后老是睡觉什么原因
    放疗后老睡觉主要是因为患者在接受放疗过程中体质明显下降。大多数人在放疗进行到几周后都会感到全身疲乏,出现嗜睡,随着放疗持续进行而愈加明显。 在此期间患者可进行对症处理,如白天尽量少睡,夜晚保证睡眠质量,平时多到户外活动。而放疗结束以后一段时间,虚弱、疲劳、想睡觉的症状会逐渐消失。而放疗期间除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睡眠外,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帮助患者缓解疲劳症状。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