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妮

  • 中耳炎反复发作怎么办(视频)

    中耳炎反复发作怎么办
    中耳炎常见的类型及治疗方法具体如下: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上有长期穿孔,同时中耳里还有病变,如果反复迁延不愈,需要去专科医院进行检查。中耳持续有病变残留,同时鼓膜穿孔,不能愈合,甚至会有听骨链的病变或者胆脂瘤形成,需要通过手术进行彻底清除,同时将鼓膜修补上做鼓室成形,即可治疗反复发作;2、分泌性中耳炎:鼓膜完整,但里面持续分泌的液体积攒到中耳腔造成听骨链活动受限。2-3个月以上,甚至半年以上的病史,应该进行鼓膜置管,在鼓膜上嵌上持续的通风引流管,将积液排出来,避免形成胶冻样的液体,造成胶耳,使听力进一步下降;3、其他原因:鼓膜穿孔的同时,可以明确咽鼓管功能不良的原因。鼻腔原因引起的咽鼓管功能不良需要积极进行鼻腔、鼻窦的治疗,才能够更有效的从源头解决中耳炎反复发作。
    2023-08-03
  • 中耳炎耳朵胀疼怎么缓解(视频)

    中耳炎耳朵胀疼怎么缓解
    多数中耳炎导致患者出现耳朵胀痛时,患者的鼓膜基本完整,是由于炎症造成内、外压力不平衡,引起的胀痛,常见的缓解方法有以下几种:1、打哈欠、张嘴:由于中耳炎导致耳朵胀痛,类似于坐飞机时的耳朵闷胀,缓解办法是使劲打哈欠、张嘴,让肌肉带动咽鼓管开放。耳咽管也叫咽鼓管,是中耳的一个压力平衡管道,当压力管道开放后,中耳压力与外界压力平衡,患者耳膜不会有明显内陷或外凸,可以减少胀痛感;2、捏鼻吞咽:由于中耳发生炎症时,咽鼓管不容易打开,如果患者通过打哈欠、张嘴,咽鼓管仍然打不开,患者可以捏着鼻子做吞咽动作,即捏住鼻子,小口喝一口水做吞咽动作,尝试将耳咽管张开;3、捏鼻鼓气:如果通过捏鼻吞咽,患者症状没有得到缓解,可以尝试捏着鼻子,往耳朵里鼓气,尝试通过此方法能否将耳朵鼓通。这些动作的前提是鼻腔里不能有炎症,如患者正处于脓鼻涕期或是鼻腔有脓鼻涕、脓痰、鼻涕倒流,建议先将鼻腔清理干净,才能做捏鼻鼓气动作,否则可能有一定逆行感染的几率;4、药物治疗:耳朵钝痛、胀痛,可以口服止疼药物进行缓解,如布洛芬、芬必得等类药物,对于患者耳朵胀痛的症状也有一定缓解作用。针对鼻腔炎症,还可以用喷鼻子、点鼻子的激素或减充血剂,减轻鼻子水肿,也可以帮助耳咽管开放,缓解耳朵胀痛感。
    2023-08-03
  • 分泌性中耳炎用什么药(视频)

    分泌性中耳炎用什么药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是咽鼓管功能不良造成,具体用药包括以下几方面:1、需要明确病原,因为病原基本来自于鼻腔,所以要使用鼻部的药物,如喷鼻的激素或者喷鼻的减充血剂。包括以前的滴鼻净或者含有麻黄素的滴鼻液,可以减少鼻腔的水肿,通畅鼻腔的引流,帮助耳朵到鼻腔的管道,对鼻部的开口进行消肿,引流中耳积液;2、另外还需要使用黏液促排剂,因为中耳腔到鼻腔的咽鼓管的表面黏膜有纤毛摆动,可以帮助里面的黏液向鼻腔排出。如果发生炎症时,黏液的摆动纤毛的活动性下降,导致内部的分泌物黏稠,从而排出障碍。可以使用比如吉乐通、桉柠蒎等黏液促排剂,帮助纤毛恢复摆动,并且帮助积液排出,也是分泌性中耳炎需要应用的药物。因为分泌性中耳炎都是无菌的炎症,所以抗生素通常并不是首选治疗。
    2023-08-03
  • 哑巴一定会耳聋吗(视频)

    哑巴一定会耳聋吗
    言语功能的丧失和听力损失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通常是由于听不见所以说不出,但并非所有不会说话的患者都是由于耳朵听力下降造成。现在发现有很多的生理和心理疾病也同样会造成言语功能的丧失,而此类患者特别是小孩,实际上听力功能并没有损坏。此时要查耳朵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如是否存在畸形、阻塞,同时还要进行听力的电生理检查,判断患者耳朵的发育以及听神经的发育是否正常。如果患者的耳朵功能正常、听神经的传导正常,便可能是某些中枢的原因导致无法形不成听觉或形成听觉后不能反映到言语中枢,从而无法产生言语。但是如果患者听不见或听力功能比较很差,大概率出现言语功能的丧失。因此对于言语功能丧失的患者,要先除外是否存在耳朵的问题,若耳朵功能正常便要去神经内科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明确是否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
    2023-08-03
  • 从小耳聋能治好吗(视频)

    从小耳聋能治好吗
    从小出现的耳聋,一般分为感音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具体能否治愈,需要考虑以下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1、传导性耳聋:可以通过手术重建听骨链的活动,或者佩戴骨导助听器,可以达到听力治愈的效果;2、感音神经性耳聋:可能通过注射、用药、手术较难恢复听力。但是如果为双侧、较小年龄出现的耳聋,相对于注射、用药、手术,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恢复听力。需要对孩子进行全面的听力检查,评估孩子的听力性质,以及听力的严重程度。如果听力损失严重程度较高,言语功能不佳,应该佩戴助听器或者人工助听帮助孩子提高听力,恢复较好的听力,才能帮助孩子提高言语功能,以及恢复孩子的人际交往、社会活动,还有工作、学习的能力,这才是治疗的重点。
    2023-08-03
  • 耳膜出血严重吗会不会造成耳聋(视频)

    耳膜出血严重吗会不会造成耳聋
    耳膜出血可由不同情况引发,严重程度也有所区别,常见情况如下:1、外伤:耳膜出血大多由于外伤造成,如果是单纯外伤没有感染出现,这时因为耳朵表面与皮肤一样,有自我愈合能力,所以通常可自愈,不会遗留永久性的耳聋。如果由于气压伤、掌击伤,引起耳膜突然的破裂造成出血,这时只要止住血,之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大部分患者耳膜穿孔可在3个月内愈合,恢复听力;2、中耳感染: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或急性、慢性中耳炎引起肉芽组织形成,然后因急性炎症导致肉芽破裂出血,这时则情况较为严重。通常是由于中耳本身有基础性疾病,更应积极进行抗生素治疗,有时甚至需要进行肉芽摘除。如果炎症得到很好地控制,多数患者不会出现明显耳聋或遗留永久性耳聋;3、鼓膜问题:也会导致耳膜出血,鼓膜分3层,内部为黏膜,外部为上皮,中间部分为纤维。如果只是单纯的上皮层发生问题,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可自愈,不需要特殊处理。虽然这时耳膜出血较厉害、疼痛较明显,但是预后相对较好,多数不会引起耳聋。
    2023-08-03
  • 为什么喝酒后会耳鸣(视频)

    为什么喝酒后会耳鸣
    喝酒之后发生耳鸣,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耳朵缺血性改变:酒类除酒精外还有很多成分,部分成分会造成血管扩张、小动脉痉挛。当小动脉发生痉挛时,动脉对应的区域会发生缺血。如果缺血灶累及耳朵,就会出现耳朵暂时性缺血,引起高调性或机器声轰轰样的耳鸣,此类耳鸣一般都为持续性的嗡嗡声,部分患者会形容耳鸣声呈蝉鸣样,这为喝酒后耳鸣的一大来源,说明患者的耳朵出现缺血性的疾病改变;2、搏动性耳鸣:由于患者耳朵周围有丰富的血管,平时此类血管搏动的声音不会被患者听到,因为患者常年都能听到此类声音,但由于患者喝酒后,血压会暂时性升高,部分大血管会发生扩张,血流速度也会加快,患者周围血管的搏动声会比较明显。患者喝完酒以后听到耳朵周围血管发出的搏动性声,与脉搏跳动的声音一致,通常称为搏动性耳鸣,这也是喝酒后出现耳鸣的主要来源之一。总体而言饮酒后出现耳鸣症状,证明患者血管受到威胁,需要引起注意。
    2023-08-03
  • 耳堵耳鸣是什么引起的(视频)

    耳堵耳鸣是什么引起的
    患者自觉耳朵闷堵同时伴有耳鸣常见以下原因:1、中耳炎:部分患者不会出现耳朵流脓或耳朵疼,实际上是中耳到鼻咽部的咽鼓管由于中耳炎、鼻炎出现功能异常时,即中耳压力平衡管,造成中耳闷塞、负压,患者有耳闷堵感,同时有比较低沉的轰隆声耳鸣;2、内耳神经功能异常:耳堵、耳鸣可能会有眩晕或头昏发生,耳鸣声音有时是低频的嗡嗡声,有时是比较刺耳的高频声音,不能简单通过中耳炎症抗炎治疗或者消炎治疗缓解。如果患者突然出现耳堵、耳鸣,特别是单侧耳堵、耳鸣,1周内突然出现,2-3天不缓解,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3、突发性耳聋:患者出现耳堵、耳鸣,但不伴有听力下降,如果经过及时治疗,部分患者听力可以恢复正常。所以患者出现耳堵、耳鸣时,可以用捏鼻子、鼓气的方法尝试改善耳堵、耳鸣,如果有明显好转,可能是中耳炎症原因。如果没有明显好转,甚至耳堵、耳鸣在1-2天内进行性加重,应该到医院进行及时检查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3-08-03
  • 颅鸣和耳鸣的区别(视频)

    颅鸣和耳鸣的区别
    颅鸣和耳鸣的区别在于,耳鸣患者能够自觉判断出左耳还是右耳出现耳鸣,但颅鸣患者分辨不出鸣叫侧面,感觉整个脑子都在响。耳鸣病人首选耳科,在耳科完善相关治疗,判断是否由耳部的病变引起。颅鸣病人除了在耳科就诊,还应在神经内科就诊,排除神经内科响应性疾病引起鸣叫的错觉。耳鸣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并不来源于耳朵,是由于声音受损之后,耳朵信号传导出现问题,实际上为颅内的异常电活动,引起鸣叫。出现耳鸣可能存在耳部的病变,如感应神经性耳聋、耳部理化因素刺激,引起听力异常,造成耳鸣的错觉。颅鸣患者除了出现听力下降异常,还可能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疾病、颅内神经变性性的疾病,产生鸣叫的错觉。
    2023-08-03
  • 突然右耳耳鸣是什么原因(视频)

    突然右耳耳鸣是什么原因
    突然出现一侧耳鸣常见于以下原因:1、中耳炎症:尤其是成年人在感冒后,由于耳咽管或者咽鼓管功能下降,中耳会突然出现负压,一侧耳朵出现传导性听力下降,即外界声音传入受阻。耳朵的固有耳鸣声音比较明显,或者由于传导下降后会有咕噜咕噜、咔啦咔啦声音的耳鸣,耳鸣会加重。如果此时将嘴闭上、捏住鼻子,向耳朵里吹气,吹通后耳鸣明显减轻,可能是中耳炎症引起的突发性耳鸣;2、突发性耳聋:较多突发性耳聋病人最初感觉并非耳朵听力下降,而是突然出现耳鸣。当耳鸣伴有明显听力下降,甚至出现眩晕症状时,相对比较危险,应该在1周内到耳鼻喉科进行就诊,进行听力学检查。如果听力明显下降,则不能掉以轻心,应该及时进行治疗,通过药物治疗使听力和耳鸣问题得到缓解。如果耽误时间比较长,经过0.5-1年,耳聋、耳鸣可能较难通过药物进行治疗。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