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

  • 胆囊结石手术后有什么后遗症(视频)

    胆囊结石手术后有什么后遗症
    胆囊结石手术之后,多数患者没有后遗症。少部分患者会出现腹痛,可能与胆道下段的括约肌痉挛有关,称为胆源性腹痛,可以通过服用解痉、止痛药物进行对症治疗。部分患者在手术后早期出现腹胀、腹泻,可能与胆汁排泄和进食不同步有关。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并辅助对症的药物,可获得症状的缓解,包括利胆药、消化酶、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的药物等。极少见情况为残余胆囊管出现结石,发生继发性胆管结石,患者出现胆管扩张、疼痛、黄疸,必要时需再次手术治疗。若炎症过重,手术中遇到困难,或者胆道已经出现狭窄等,手术后仍然可能会反复出现胆管炎胆管的狭窄,甚至黄疸等。 胆囊结石手术是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外科治疗方法,对于有症状或者胆囊功能已基本丧失的胆囊结石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如果未出现明显的相关手术并发症,通常手术后可以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也不会有遗留较多的临床症状。
    2023-08-02
  • 胆囊结石与胆石症的关系是什么(视频)

    胆囊结石与胆石症的关系是什么
    胆囊结石和胆石症都是胆道系统结石,而胆石症包含肝内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胆囊结石等。胆囊结石是指结石发生在胆囊内,胆囊内结石可引起胆绞痛、急性胆囊炎,或结石经由胆囊管掉入胆总管时,可引起继发性胆管结石。胆石症除胆囊结石外,还包括肝外胆管形成的胆管结石,以及肝脏内形成的肝内胆管结石,所以定义上,胆石症涵盖的范围更广。胆囊结石是只存在于胆囊内的结石,无论结石生长部位如何,治疗原则都是依据结石相关的临床症状及是否引起相应脏器功能受损,进而采取观察、药物或外科手术治疗。此外,结石的存在可能会合并有细菌感染,引起炎症、疼痛、发热、黄疸等表现,而长时间的结石慢性刺激,也会增加癌变风险,所以需引起重视。
    2023-08-02
  • 胆囊结石要如何治疗(视频)

    胆囊结石要如何治疗
    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外科手术等,主要根据结石相关临床症状以及胆囊大小、形态、功能进行选择。胆结石属于常见的胆囊良性疾病,正常人群发生率在8%-15%。较多患者在体检中无意发现,也有人因经常上腹不适误认为是胃病,就诊时发现胆结石,也有部分患者突发右上腹疼痛,合并发烧、黄疸,确诊是结石引起。对于无症状、胆囊形态功能正常的结石患者可予以观察,不需要过早干预。对于症状较轻微的患者,易与胃肠道疾病相混淆时,需进行明确诊断,可对症使用药物控制症状,尽量保留胆囊功能。对于症状较严重,常出现发炎、腹痛甚至合并结石相关并发症,包括胆源性胰腺炎、胆管结石或有胆囊癌变风险的情况,需及时进行胆囊切除术。
    2023-08-02
  • 胆囊结石哪里痛(视频)

    胆囊结石哪里痛
    胆囊结石患者的疼痛部位主要位于右上腹,即右侧肋骨下缘处,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中上腹疼痛,此时容易和胃肠道疾病相混淆。胆囊结石患者出现疼痛,主要由于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导致急性胆绞痛,患者会表现为右上腹阵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疼痛,另外,还可能合并右侧肩背部牵涉性或放射性疼痛。对于慢性胆囊炎的患者,如果胆囊结石反复刺激胆囊壁引起炎症,可能会累及周围胃肠道,患者会表现为消化不良、隐痛等症状。此时,患者的疼痛部位可能是右上腹偏左或中上腹,且易和慢性胃病胃炎混淆。对于胆囊结石的诊断,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具体疼痛部位、疼痛性质,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明确判断。
    2023-08-02
  • 左肾错构瘤症状(视频)

    左肾错构瘤症状
    错构瘤又称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属于良性肿瘤,生长在左侧则称为左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或左肾错构瘤。左肾错构瘤病变早期、体积较小时,一般无不适症状,生长较缓慢,常通过查体发现。病变后期,肿瘤不断发展,体积增大,可以造成腹部包块。在肿瘤生长过程中,如果肿瘤内部血管破裂,合并出血,可能会出现腹部剧烈疼痛,甚至出现高热等感染症状。如果双肾都出现病变,可能是结节硬化症相关的肾脏错构瘤。此类情况除肾脏局部表现外,还有全身症状,比如皮肤、眼睛、肺、口腔、牙齿等方面都出现异常。针对此类情况,必须对患者进行全身系统的检查,了解疾病进展程度,必要时给予干预措施。
    2023-08-02
  • 肾错构瘤怎么治疗(视频)

    肾错构瘤怎么治疗
    肾错构瘤属于良性肿瘤,需要根据肾错构瘤的类型进行治疗。具体治疗如下:1、单发肾脏错构瘤:如果是单发肾脏错构瘤,直径<4cm,且患者无不适症状,或肿瘤位置较深,未渗到深部,较难进行保留肾脏的手术切除,可采取密切观察措施。若肿瘤进展较快,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或存在出血倾向,甚至已经发生出血,可以考虑外科手术切除病变,或进行血管栓塞,从而控制出血情况,但是外科手术尽量选择保留肾脏的手术;2、双肾多发错构瘤:若是双肾多发错构瘤,需要明确是否是结节硬化症相关的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如果确诊是结节硬化症相关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则需要对患者进行全身评估,排除身体其他器官有无损伤。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控制肿瘤进展。若存在出血倾向,也可以考虑进行栓塞治疗,必要时可以配合手术,但手术应尽可能保留肾脏,进行肿瘤切除。
    2023-08-02
  • 胆囊结石必须切除吗(视频)

    胆囊结石必须切除吗
    胆囊结石未必需要外科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系统良性疾病,正常人群胆囊结石的发生率在8%-15%。部分患者的胆囊结石可以终身没有症状,胆囊大小、形态、功能正常,医学上称为无症状胆囊结石或静止性胆囊结石。这种情况的胆囊结石不需要外科干预,也不需要药物治疗,通过定期检查和平时注意饮食就可以。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又称为症状轻微或反复发作胆绞痛、急性胆囊炎,症状比较轻微的胆囊结石可以通过药物对症治疗,以及严格控制饮食当中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戒烟戒酒来避免诱发胆结石急性发作,尽量维护胆囊的功能,多数患者也可以长期保守治疗。胆囊结石一旦出现急性发作,包括结石嵌顿引起的急性胆囊炎,或胆囊结石经由胆囊管掉入到胆总管而形成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甚至部分患者会合并胆源性胰腺炎,以及胆囊结石病程较长,引起胆囊萎缩或者胆囊充满型结石,甚至有胆囊发生癌变的风险,这种情况则建议外科手术治疗。
    2023-08-02
  • 胆囊结石手术后要注意什么(视频)

    胆囊结石手术后要注意什么
    胆囊结石手术后,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1、注意饮食控制:胆囊切除手术之后由于手术后早期胆汁相对不足,容易出现进食后腹胀、腹泻的情况,所以需要严格控制饮食当中脂肪、胆固醇的摄入,避免一次吃大量的食物,同时要严格戒酒,等身体逐渐适应没有胆囊的情况后,可逐渐在手术后一个月恢复接近正常饮食;2、坚持服用药物:手术后通常会建议患者服用一段时间的利胆和消化酶药物,同样也利于缓解患者由于进食之后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3、定期检查:建议在手术后一个月、半年以及每年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抽血和腹部B超;4、关注症状:如果在手术之后出现持续性的疼痛、发热、黄疸等,则建议尽早到医院进行检查,以排除有合并的胆管结石、腹腔内感染等并发症。胆囊结石患者从远期来看通常对寿命不会有明显影响,也不增加其它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2023-08-02
  • 什么情况下胆囊结石会掉到胆管里(视频)

    什么情况下胆囊结石会掉到胆管里
    胆囊结石有可能经由胆囊管掉入胆总管,通常见于胆囊剧烈收缩、结石不大、胆囊管增粗,或者是反复发作的胆绞痛等情况。掉入胆总管的结石会引起胆道梗阻、较剧烈疼痛,还会合并黄疸、发热、胆管炎等。所以对于胆囊结石患者,即使平时没有明显疼痛或者发现较长时间,仍建议注意饮食,特别要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避免暴饮暴食,以减少由于胆囊剧烈收缩而将结石经由胆囊管挤入胆总管内。另外,胆囊结石患者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包括跳跃、翻滚等。因为结石在胆囊内可以自由移动,会卡在胆囊开口部位进入胆囊管内,甚至掉入胆总管,而引起剧烈疼痛。如果结石较小,比如泥沙样结石,或者只有2-3mm,可能会经由正常粗细的胆囊管进入胆总管,或经由胆总管自行排出体外。
    2023-08-02
  • 胆囊结石萎缩怎么治疗(视频)

    胆囊结石萎缩怎么治疗
    胆囊结石萎缩通常指胆囊结石导致胆囊萎缩,手术切除目的是去除一个没用的器官。因为胆囊结石引起慢性胆囊炎,会导致胆囊功能受损,时间久会发生胆囊萎缩现象,此时胆囊已经丧失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功能,去除一个无功能的器官对于身体没有较大影响。如果保留萎缩胆囊,慢性胆囊炎有发生癌变可能,所以对于充满型胆囊结石或胆囊结石合并胆囊萎缩患者,建议尽早手术切除。一旦胆囊发生癌变,预后比较差。没有症状的胆结石不需要治疗是一种错误认知,判断胆囊结石是否需要手术,既要根据结石相关症状,还要根据胆囊大小、形态和功能而定。如果胆囊结石合并胆囊萎缩,即使没有症状,也建议首选外科手术切除胆囊,而不是盲目保守治疗,以免发生癌变。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