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

  • 胆囊息肉多发样病变是什么意思(视频)

    胆囊息肉多发样病变是什么意思
    胆囊息肉多发样病变是指胆囊多发息肉,是胆囊息肉的医学专有名词,但病变不代表癌变,为胆囊不健康的表现。胆囊息肉常由于胆汁中过多的胆固醇结晶附着在胆囊壁上形成,但胆固醇性息肉一般不存在癌变风险,且多数为多发。体检时如果发现多发胆囊息肉,直径数毫米,一般没有必要担心。但需警惕较大的单发息肉,可能是腺瘤性息肉,也可能是较大的胆固醇性息肉。如果定期检查时发现息肉生长速度较快,同时内部有血流信号,则有腺瘤性息肉可能,需通过超声造影进一步确诊。对于腺瘤性息肉,建议首选手术切除胆囊。
    2023-08-02
  • 单发胆囊息肉恶变还能活多久(视频)

    单发胆囊息肉恶变还能活多久
    单发胆囊息肉不一定癌变,如果没有癌变,一般对人体健康威胁不大,可以长期生存。即使发生癌变,及时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胆囊,也有长期生存可能。但如果胆囊癌是中期甚至晚期,则预后较差。总之,胆囊息肉发生癌变的机会较低,多数胆囊息肉属于胆固醇性息肉,可以多发或单发。但腺瘤性息肉有一定癌变风险,其可表现为单发,但单发息肉不一定是腺瘤性息肉。对于任何胆囊息肉,均需定期检查,包括单发或多发息肉。对于快速增长、直径超过1cm、基底较宽且内部有血流信号的胆囊息肉,建议尽早手术以降低发生癌变的风险。癌变的胆囊息肉如果没有侵犯胆囊壁,则预后较好,手术后通常可治愈。
    2023-08-02
  • 胆囊息肉切除是切除胆囊还是只是息肉(视频)

    胆囊息肉切除是切除胆囊还是只是息肉
    在进行胆囊息肉切除时,需要切除胆囊,而非仅切除胆囊内的息肉。通常胆囊息肉根据性质可以分为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等。多数患者在出现胆囊息肉后,无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是胆固醇性息肉,通过药物、饮食控制和定期观察即可。对于较大的胆囊腺瘤性息肉,或合并胆囊结石引起的炎性息肉,通常需要进行胆囊切除,而非仅切除息肉。如果患者仅切除息肉,可能由于胆囊切开,导致胆汁流入腹腔,引起肿瘤细胞种植转移。若患者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胆囊息肉,建议首选胆囊切除手术,且多数可以通过腹腔镜完成,此类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并且不会对身体产生明显影响。对于多数胆固醇性息肉患者,需要采取定期检查,并非为外科手术治疗。
    2023-08-02
  • 胆囊息肉是什么意思需要治疗吗(视频)

    胆囊息肉是什么意思需要治疗吗
    胆囊息肉指附着于胆囊壁,且向胆囊腔内突出隆起性病灶的总称,需根据胆囊的性质、大小以及患者相应的临床症状、癌变风险决定治疗方法,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胆固醇性息肉:多数患者的胆囊息肉属于胆固醇性息肉,表现为胆囊壁多发较小息肉,不存在癌变风险,且并不影响胆囊功能,患者也无明显症状。建议存在胆固醇性息肉的患者定期检查,平时注意饮食即可;2、腺瘤性息肉:若患者存在较大、单发的腺瘤性息肉,并且息肉的基底较宽、内部有血流信号,则息肉越大提示癌变的风险越高。此类患者在确诊后,应该考虑手术切除胆囊;3、炎性息肉:炎性息肉的患者常合并胆结石、胆囊炎,治疗时主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胆囊功能,采取药物或手术治疗。
    2023-08-02
  • 胆囊息肉胆固醇息肉怎么区分(视频)

    胆囊息肉胆固醇息肉怎么区分
    多数胆囊息肉是胆固醇性息肉,此外胆囊息肉还包括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等。一般没有明确的检查方法鉴别腺瘤性息肉和胆固醇性息肉,但可根据息肉生长速度、数量、大小,以及基底内部有无血流信号进行初步判断。多数胆固醇性胆囊息肉常表现为多发,直径可能仅数毫米,生长较缓慢。而腺瘤性息肉常表现为单发,且生长较大、基底较宽,内部可有血流信号。可通过超声造影、CT、核磁等进行鉴别诊断,但依然有误诊可能,可存在影像学检查判断为腺瘤性息肉,而病理检查确诊为胆固醇性息肉的可能。
    2023-08-02
  • 胆囊息肉手术几天能下床(视频)

    胆囊息肉手术几天能下床
    若患者进行胆囊息肉手术,通常在手术当天即可下床活动,无需长期卧床。胆囊息肉手术主要指通过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属于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的优点。患者在全麻手术苏醒数小时后即可下地活动,而长期卧床不利于康复,尤其是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容易引起腹胀、便秘等现象。通常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仅需在患者的腹壁上打3-4个小孔,通过生物胶粘合伤口,无需缝合。因此,此类患者早期下地活动,无需担心会对伤口造成不利影响,并且进行适度的活动、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快速康复。通常建议此类患者在手术后数小时进行下地活动,而术后第二天可以出院,无需长时间住院,并且无需长期输液治疗。
    2023-08-02
  • 胆囊息肉8mm严重吗(视频)

    胆囊息肉8mm严重吗
    通常直径8mm的胆囊息肉不会有严重影响,胆囊息肉在正常人群中较为常见,5%的人患有胆囊息肉。较多年轻人于体检时发现,可长时间携带息肉而不会有明显临床症状,也不存在癌变风险,但建议每半年复查一次,主要是观察胆囊息肉的生长速度。生长缓慢的多发性胆囊息肉,如果长至8mm或更大,一般影响也比较小。需警惕的是生长速度较快的单发息肉,如每半年检查时发现息肉的生长速度超过原来胆囊息肉大小的30%,同时息肉基底较宽,内部有血流信号,一般为腺瘤性息肉,有一定癌变风险,需外科手术治疗。对于直径达到1cm的胆囊息肉,通常建议通过超声造影确认胆囊息肉性质,如果是胆固醇性息肉,依然可以继续观察。
    2023-08-02
  • 胆囊息肉会不会消失(视频)

    胆囊息肉会不会消失
    胆囊息肉是指附着在胆囊壁并向胆囊腔内突出的隆起性病灶总称,是否消失取决于胆囊息肉性质,具体情况如下:1、胆固醇性息肉:多由胆固醇结晶所致,时指胆汁中的胆固醇结晶附着在胆囊壁上形成,通常与饮食等生活习惯有一定相关性。如果息肉较小,且发现后改善饮食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少食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同时一日三餐定时定点,保持良好的定期锻炼习惯,此时胆囊息肉通常不会快速增大,甚至可能缩小、消失;2、腺瘤性息肉:通常不会自行消失,且存在一定癌变风险,确诊后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2023-08-02
  • 胆囊息肉6毫米需要手术吗(视频)

    胆囊息肉6毫米需要手术吗
    直径6mm的胆囊息肉,一般不需要外科手术治疗。胆囊息肉,是指附着在胆囊壁,向胆囊腔内突出的隆起性病变。胆囊息肉包括单发和多发性息肉,且多数为胆固醇性息肉,不存在癌变风险,所以无论息肉大小,一般不建议外科手术治疗。而单发的胆囊息肉可能是腺瘤性息肉,此时息肉越大,发生癌变的风险越高,所以临床将直径超过1cm的息肉作为手术判断的标准。对于6mm的胆囊息肉,无论是胆固醇性或腺瘤性息肉,一般建议定期检查。虽然临床难以判断胆囊息肉性质,但通常可通过定期检查以观察息肉增长速度,通过超声造影判断息肉内部是否有血流、基底是否增宽等。直径超过1cm且快速增长、内部有血流的息肉,多考虑为腺瘤性息肉,建议尽早手术治疗。但多发的小息肉,包括直径6mm的胆囊息肉,一般不存在癌变风险,所以不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2023-08-02
  • 胰腺癌化疗能治愈吗(视频)

    胰腺癌化疗能治愈吗
    化疗目前无法治愈胰腺癌,胰腺癌属于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其五年的总体生存率只有5%左右。大多数的胰腺癌患者在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阶段,不具有外科手术根治的可能,而胰腺癌的化疗目的主要是控制肿瘤的进展,尽量延长生命,而胰腺肿瘤在经过阶段性的化疗之后有可能会出现耐药,或者是由于严重的化疗反应而无法继续。胰腺癌保守治疗目前最长平均生存时间在2年左右,大多数胰腺癌患者还有可能合并有肝转移、腹腔种植转移、骨转移等。也容易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疼痛症状,出现明显的消瘦、恶液质等。这种情况身体无法承受继续的化疗,最终患者可能会由于器官功能衰竭,或者严重的营养不良,或者是难以控制的感染而导致治疗失败。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