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

  • 蛛网膜下腔出血多久能恢复(视频)

    蛛网膜下腔出血多久能恢复
    蛛网膜下腔出血通常需1个月左右可完全恢复。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科可能引起猝死的疾病,指位于颅脑表面或颅底部大血管或动脉瘤的破裂,血液直接灌至蛛网膜下腔而引发的症状。开始时患者可出现头疼、恶心、呕吐,很快会出现意识不清楚,开始嗜睡、昏睡甚至昏迷。蛛网膜下腔大血管突然破裂的时候,血液直接会增加颅内高压,压迫脑干引起猝死,约10%患者没有机会到达医院已经死亡。蛛网膜下腔出血还会面临再出血风险,以及血液对蛛网膜下腔刺激,引起颅内高压,炎症细胞导致脑血管痉挛、神经源性肺水肿、神经源性心律失常等疾病。
    2023-08-03
  • 猝死急救的最佳时间是多少分钟(视频)

    猝死急救的最佳时间是多少分钟
    猝死是成人不可预期的突然死亡,主要表现为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或者是没有有效呼吸,大动脉搏动的消失。猝死发生之后两分钟,开始出现大脑细胞的死亡,到五分钟就可出现大脑细胞不可逆的死亡,因此,猝死的最佳急救时间应该是4-6分钟。 对于发现猝死的患者,应当在4-6分钟内开始实施紧急救治措施。值得指出一点,猝死是种社会公众问题,在4-6分钟医务人员很难到达现场,因此,建议对社会大众进行培训,社会大众尽量能够掌握猝死急救方法。人的生命很珍贵,时间也很宝贵,在发现猝倒的病人,应在4-6分钟内对患者实施急救措施。
    2023-08-03
  • 猝死后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是多少(视频)

    猝死后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是多少
    猝死后心肺复苏的白金时间是在1分钟内,黄金时间强调是4分钟,白银时间是4-8分钟,而白布单时间则是8-10分钟后。心脏骤停发生后,全身重要器官将会发生缺血、缺氧,特别是脑血流突然中断,通常在10秒钟左右就会出现意识的丧失。在4-6分钟内脑循环持续缺氧,患者会开始引起脑组织的损伤,超过10分钟以上将会发生不可逆的脑损害。 从理论上来讲,对于心源性猝死的患者,每分钟大约是10%正相关的相关性。就是指若在心搏骤停1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其成功率可以大于90%。对于心搏骤停4分钟之内,实施心肺复苏成功率大约在60%左右。若是心搏骤停6分钟以内,实施心肺复苏成功率大约只有40%,若是到8分钟以后再实施心肺复苏,相应的成功率只有20%,而且侥幸存活的患者也可能会出现脑死亡,通常在心搏骤停10分钟以后,再实施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几乎为0。
    2023-08-03
  • 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分类(视频)

    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分类
    心脏不能够正常工作,严重时会导致猝死发生,就称为心源性猝死。心脏是个泵,最重要的工作是将动脉血泵到全身各处,维持重要脏器的供血和供氧。如果不能够正常工作,突然停止工作就会发生心源性猝死。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出现狭窄,突然出现血栓,这时心脏的工作就会停止,这时患者就会出现猝死,心脏的供血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心源性猝死。同时心脏是通过窦房结发放信号,使得心脏进行规律跳动,泵规律收缩才能够将血泵出。如果心脏节律出现变化,出现室颤,严重的心律失常,也可以导致心源性猝死。
    2023-08-03
  • 心脏性猝死发生率有多高(视频)

    心脏性猝死发生率有多高
    心脏性猝死确切的发生率目前不清楚,有大量数据表明,西方的工业发达国家中,每周每100万人口中有30例人口发生心脏性猝死,美国每年平均有30万人口发生心脏性猝死,占到总体发生率0.1%-0.2%,在中国每年平均有50万人口发生心脏性猝死,几乎占到心血管疾病死亡的50%。 心脏性猝死和年龄有密切的相关性,30岁以上的人群中,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随着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男性的发生率大于女性,通常是女性的2-3倍,呈增大趋势,可能与男性抽烟有关。心脏性猝死占心脏性疾病死亡的比例,在不同的种族是不同,白色人种中达到67.3%,黑色人种62%,美洲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土著人占比是60.5%,亚裔亚洲人、太平洋群岛居民的发生率大概是55.2%。由于心脏性猝死发生在院外,存活率特别低,平均水平存活率大约在1%-20%。
    2023-08-03
  • 哪些人容易发生心脏性猝死(视频)

    哪些人容易发生心脏性猝死
    易发生心脏性猝死人群包括以下几点: 1、心血管疾病:最常见为冠心病,心脏性猝死有80%是因为冠心病,且冠心病的死亡形式中有50%为心脏性猝死。其它心血管疾病包括心室肥厚、心力衰竭、心脏炎性和浸润病变,以及退行性病变、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2、电生理异常、体液异常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电波稳定性的心律失常; 3、呼吸系统:严重的肺炎、持续的支气管哮喘也可以导致心脏性猝死; 4、中枢神经系统: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炎以及脑脊髓膜炎; 5、消化道系统:常见的是消化道大出血、消化性溃疡穿孔、腹膜炎、急性胰腺炎等严重疾病; 6、其他:外伤、中毒和药物反应可以导致心脏性猝死。爆发性感染、羊水栓塞、脂肪栓塞、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内分泌疾病、淀粉样病变、白血病可以导致心脏性猝死。目前发病率较高多见于年轻人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最常见的因素主要是突然过量性运动和精神紧张导致严重心律失常,从而出现心脏性猝死。
    2023-08-03
  • 心脏性猝死严重吗(视频)

    心脏性猝死严重吗
    心脏性猝死的定义是因为心脏原因导致24小时内的死亡,只要诊断了心脏性猝死,它的后果很严重。心脏骤停以后,10秒钟之内会发生意识丧失,4-6分钟是抢救的黄金时间段。如果延误了抢救,即使生命体征有所恢复,患者的预后也很差。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不可逆的损伤,而导致意识无法恢复,即使有心跳、有呼吸可能也需要进行呼吸机或者其它心脏辅助装置来维持患者生命,预后很差。在4-6分钟黄金抢救期,如何能提高猝死的抢救成功率,4-6分钟是很重要的,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全民的心脏骤停意识,心肺复苏培训。所有公共场合工作人员都应该有这种能力。再一种是AED的普及,要普及除颤器,在所有公共场合应配备除颤器,才能有效的提高抢救成功率。心脏性猝死,后果很严重,抢救可能需要医务人员在内和全民意识以及国家层面的干预才能提高。
    2023-08-03
  • 什么是心脏猝死(视频)

    什么是心脏猝死
    猝死有较多原因,常见为心源性猝死、脑源性猝死,即中风,而心源性猝死即所谓的心脏猝死,常见的是心脏停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的常见疾病是心梗,由于冠状动脉突发痉挛或无法供应血液,导致心脏停跳,此时容易出现猝死;2、严重心律失常:正常人的心律是窦性心律,但部分患者存在频发室性早搏、二联律、严重心率缓慢、房室分离等,从而引起心脏停跳。
    2023-08-03
  • 图表:年轻人心脏性猝死的病因(文章)

    图表:年轻人心脏性猝死的病因
    心脏性 猝死 (SCD)通常在患有 心脏病 的较年长的人群(>35岁)中更为常见,但也可能发生在年轻人中,其病因更有可能是遗传疾病。年轻人的心脏性猝死可能在没有既往症状或病史
    2023-08-07
  • 脑血管硬化会不会猝死(视频)

    脑血管硬化会不会猝死
    脑血管硬化一般不会猝死。但如果病人有一些基础病,像冠脉动脉硬化,如果再有高血压或糖尿病。如果情绪激动可能形成急性的严重的冠脉事件,或出现恶性的心律失常,这种情况下可能会猝死。所以从这个角度,动脉硬化可以引起猝死,但如果单纯的动脉硬化,不...
    2023-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