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

  • 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依据是什么(视频)

    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病,主要是以心室非对称性肥厚为解剖特点,可以根据患者病史、体格检查、超声心电图显示心室在舒张期室间隔厚度达到15mm进行临床诊断。 如果有家族肥厚型心肌病病史、猝死的情况,便可以诊断肥厚型心肌病。现在通过基因检查有助于明确遗传学异常,判断有无该类遗传因素。肥厚型心肌病最主要的症状是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比较少见。 此外,还会出现持续性心律失常,如房颤。部分患者因为心室率加快以后,出现大脑供血不足,会出现晕厥情况。这是青少年和运动员猝死的主要原因,现在通过彩超检查便可以明确。
    2023-08-01
  • 非梗阻性心肌病的后果(视频)

    非梗阻性心肌病的后果
    非梗阻性心肌病如果没有治疗或病情持续发展,会出现心力衰竭或猝死。 非梗阻性心肌病属于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但与梗阻性的心肌病相比严重程度会低较多。较多病人只要不做较剧烈的活动,便没有太多不舒服。 如果运动较剧烈,可能会出现猝死。如果治疗不及时,随着时间推移和病情进展,会出现心衰、呼吸困难、水肿或心律失常。治疗可以用抗心律失常药,少量运动增加心脏功能,可以预防猝死发生。同时要控制血压,保护心脏和血管。
    2023-08-01
  • 肥厚型心肌病术后应注意什么(视频)

    肥厚型心肌病术后应注意什么
    通常手术治疗的肥厚型心肌病都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此类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是房室传导阻滞,在术后可能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如果早期患者恢复比较顺利,则可以平安度过围手术期。但由于患者心肌比较肥厚,所以依然存在突然猝死或者是心肌耗氧量、需氧量较高的情况,需用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来进行术后应用。 另外,对于度过围手术期患者,出院之后应避免剧烈活动,因为除室间隔厚之外,心室壁、心尖也合并肥厚,存在预后不良的可能和风险。
    2023-08-01
  • 先天性肥厚型心肌病怎么治疗(视频)

    先天性肥厚型心肌病怎么治疗
    肥厚型心肌病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具体如下: 1、药物治疗,主要目标是减轻症状、改善并发症。肥厚型心肌病用药种类非常少,主要是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当肥厚型心肌病发展到最后出现心衰时,就需要进行抗心衰治疗,抗心衰治疗和普通心衰治疗基本一致。若并发有房颤发生,要注意抗心律失常治疗和预防血栓治疗; 2、非药物治疗,主要指各种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目的是减轻梗阻症状、减少或者降低猝死风险。最传统非药物治疗主要是外科心肌切除术,可切除梗阻的心肌、减轻流出道梗阻,从而降低猝死风险。较新式微创介入的方法有室间隔酒精消融术和射频消融术,以上两种方法的优势都是在于微创,并且可以重复进行手术,创伤相对较小,安全性较高。 除此之外,有一些新治疗理念正在实践,即通过改变心脏的传导顺序降低流出道压差,但是该方法并没有得到公认。
    2023-08-01
  • 更年期会出现哪些症状(视频)

    更年期会出现哪些症状
    女性经过少年、青年和成年后逐渐走入更年期,更年期主要的表现是月经停止,还有脾气比较急躁、容易出汗,容易忽视的是更年期后骨质疏松风险大大加强,因为雌激素下降以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加快。另外,进入更年期以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一下提高。原来在女性激素的影响下,48岁以前女性发生心脏病、心梗、心脏骤停、猝死的情况非常少,但是到更年期后心脏病的发生率明显提高,这是由于女性激素下降引起。 女性到更年期后月经停止、出汗都不是主要的,这些都可以人为控制,调整好心态,就不会有过多不适,但骨质疏松不是这样,建议更年期女性加强对钙的补充。另外,对心脏问题的关注也要逐渐加强,引起重视,应到医院经常查心脏,这个是更年期以后引起的主要病症。
    2023-08-02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怎么治疗(视频)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怎么治疗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主要可导致胎儿突然宫内猝死,所以一定要积极治疗。治疗目标是缓解瘙痒症状,降低血清胆汁酸水平,改善肝功能,尽量延长孕周,改善妊娠结局。首先要进行病情监测,通过孕妇的生化指标监测肝功能、胆汁酸。还有胎儿宫内状况监测,通过胎动监测、胎儿电子监护、胎儿脐动脉血流分析和产科超声进行宫内安危监测。且孕妇需进行低脂、易消化饮食,适当休息,左侧卧位改善胎盘血供。 目前尚没有一种治疗药物能治愈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所以临床上以延长孕周为目的,主要药物是熊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是推荐的一系列药物,此外可用S-腺苷蛋氨酸,也可以进行中药治疗,主要目的是降低孕妇体内胆汁酸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2023-08-02
  • 妊娠合并贫血的危害(视频)

    妊娠合并贫血的危害
    妊娠合并贫血,如果控制不好或治疗不及时就会有并发症,势必对母亲和胎儿造成不良后果。如对孕妇来说,可以造成贫血性心脏病,患者会出现心慌、气短,睡眠质量差。严重的时候可以造成贫血性心脏病,心脏骤停即猝死。如果妊娠合并贫血不能及时纠正,会造成长期的贫血状态,会影响各种器官机能减退,如记忆力减退或消化系统功能下降,包括进食差、消化不良、疲劳、神经系统反应减退。对胎儿来说危害非常大,如出现胎儿生长受限,胎儿体重不增。妊娠合并贫血是孕期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如果不及时治疗,对母亲和胎儿都会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2023-08-02
  • 失眠一夜没睡会猝死吗(视频)

    失眠一夜没睡会猝死吗
    失眠一夜,患者通常不会发生猝死。一夜不睡觉不会对人体造成显著伤害,因为睡眠是休息整合过程,如果有突发的应急事件或者因为有变故,可能会导致一夜不睡觉,熬了一夜的情况下,第2天仍然可以正常工作、生活。如果因为失眠导致一夜没睡觉,可能患者的精神、情绪不佳,出现烦躁的情况。失眠可能是由于焦虑、抑郁导致,焦虑、抑郁会导致恐惧状态,所以患者会恐惧、担心猝死的情况,但通常不会发生猝死。
    2023-08-03
  • 什么情况下不能进行心肺复苏(视频)

    什么情况下不能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对于发生心脏猝死病人非常有效的急救手段,所以要求心肺复苏最好人人能掌握,很可能在关键时刻救人一命。心肺复苏的应用往往都已经到了生命非常危急的时刻,这时患者已经出现心脏的骤停或者呼吸停止,所以从原则上没有哪种情况是完全不能使用心肺复苏的。 如果在医院时,心肺复苏往往需要与患者和家属进行交代,毕竟这类的方法有可能造成肋骨骨折,或者因为肋骨的骨折造成气胸等情况。如果家属并不同意进行后续的抢救方法,可能就不再进行。但是如果日常碰到心脏骤停的病人,心肺复苏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手段。
    2023-08-03
  • 心源性猝死前兆(视频)

    心源性猝死前兆
    目前猝死这个名词并不少见,在身边经常可听到猝死病例,在猝死的病因上,心源性猝死是特别值得关注的。心源性猝死往往是由于一定疾病所诱发的,这些疾病包括心肌缺血问题、瓣膜问题、心肌发生病变,尤其是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等情况,当诱发心律失常之后,就有可能突然出现心源性猝死,所以心源性猝死在发生之前往往是猝不及防的。 针对这类情况,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日常对心脏的检查,比如定期的心电图检查,针对冠状动脉瓣膜和心脏功能的检查,或者抽血查心肌酶。一旦有胸闷、心悸、气短等不适时,不可把这些小的症状放过,及时明确病因是非常重要的。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