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

  • 心肌炎能自愈吗(视频)

    心肌炎能自愈吗
    心肌炎有一定的自愈能力,如果心肌炎被病毒累及范围比较广,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如出现心功能不全或出现心律失常,可能便不能自愈,很多患者可能终生或长期随访过程中,早搏或心律失常一直存在。还有更严重的,如累及到心功能不全时,可能没有积极干预或进一步进展成为暴发性心肌炎时,这些患者不仅不能自愈,反倒可能出现病情快速进展,出现心源性休克,患者可能会出现心脏性猝死。这种患者即使送到医院,经过积极治疗,还可能会丢掉性命。 总之,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同时伴有心律失常或胸闷的情况,应该尽早地到医院就诊。
    2023-07-31
  • 小孩得了心肌炎严重吗(视频)

    小孩得了心肌炎严重吗
    心肌炎的严重程度轻重不等,具体内容如下:1、急性心肌炎或轻症心肌炎:预后比较好,不会遗留严重后遗症;2、重症心肌炎或暴发性心肌炎:尤其是暴发性心肌炎,起病比较急,病情进展比较快,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出现心脏泵衰竭,进而出现心源性休克,甚至心力衰竭。还有可能出现电衰竭,如出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可能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情较为严重。此外,暴发性心肌炎是儿童心血管疾病的急危重症,如果早期没有得到正规的治疗,可能出现心源性猝死甚至遗留较严重心血管后遗症。所以患儿应进行积极、有效治疗,可能用大剂量激素或血管活性药物、丙种球蛋白等免疫疗法,甚至可能使用器械治疗。
    2023-07-31
  • 原发性心肌病最常见的类型(视频)

    原发性心肌病最常见的类型
    心肌病相对于冠心病、高血压比较少见,但是仍有较高发生率。心肌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1、扩张型心肌病:无明确病因,遗传、心肌炎等都有可能诱发。可导致全心增大、心肌变薄,从而诱发心衰、心律失常; 2、肥厚型心肌病:主要是心脏室间隔发生非对称性肥厚,可能导致心绞痛、外周供血不足,往往是运动性猝死; 3、限制型心肌病:指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即心脏不断地收缩和舒张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的心肌病; 4、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心脏右心室不明原因增大、右心衰发作以及致死性心律失常反复发作; 5、未定型心肌病:无明确病因,不符合上述几种心肌病分类,因此称为未定型心肌病。
    2023-07-31
  • 心血管疾病有哪些症状(视频)

    心血管疾病有哪些症状
    心血管疾病分为几大类,包括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还有比较少见的心肌病、心衰、先心病,但大部分症状都是胸闷、心慌、气短,最严重的可能会出现晕厥、猝死。 不同心脏疾病导致的心慌气短不一样。冠心病多半都是和劳累相关,如走100米,出现胸疼或胸闷,停下来,或含服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即可恢复,一般持续半小时以内,这是冠心病、心绞痛的典型症状。 如果是心律失常,如室上速,一般都是突发突止,没有原因便突然出现心慌,而且心跳特别快,这时往往都是心律失常。但这种情况也会突然消失,为其典型症状。
    2023-07-31
  • 右室心肌病治疗方法(视频)

    右室心肌病治疗方法
    右心室心肌病又称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为右心室心肌组织被纤维脂肪组织进行性替代而导致的一系列综合征。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病情表现决定,具体情况如下: 1、心率失常:可表现为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相关心律失常,可酌情应用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既往有猝死病史的患者,推荐埋藏式转复除颤器植入来改善临床结局; 2、右心功能衰竭:出现体循环淤血体征包括颈静脉怒张、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液、双下肢水肿时,可酌情应用利尿剂治疗消除水钠潴留,改善患者体征; 3、无明显表现:仅X线或心脏彩超发现右室扩大,一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定期随诊即可。
    2023-07-31
  • 心肌病分为哪四个病态(视频)

    心肌病分为哪四个病态
    原发性心肌病主要包括几种病态分型,具体分型如下:1、扩张型心肌病:较为常见,表现为左心室和右心室扩大、心力衰竭。可并发一系列室性心律失常,并可引发心室附壁血栓形成、血栓栓塞性并发症;2、肥厚型心肌病:特征为室间隔,或心尖部不均匀室壁增厚,可伴左室流出道狭窄,表现为心律衰竭、心律失常,以及心室附壁血栓形成、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并可因流出道梗阻,而出现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猝死等不良结局;3、限制型心肌病:特征性表现为心内膜、心肌细胞纤维化,纤维组织增生,心肌细胞为瘢痕组织取代。引发心室舒张受限、心排量下降,表现为心力衰竭、心室附壁血栓形成,可并发一系列心律失常;4、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特征性表现为右室心肌组织,被脂肪组织进行性取代,可出现心腔扩大、心力衰竭,可并发心室附壁血栓形成,导致肺栓塞等严重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2023-07-31
  • 围生期心肌病的危害(视频)

    围生期心肌病的危害
    围生期心肌病即围产期心肌病,是指妊娠后期和产后数周内多发的一种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其危害主要如下:1、心脏扩大、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出现肺淤血、体循环淤血而表现呼吸困难、水钠潴留等症状体征。部分患者可能并发肺水肿而导致严重心力衰竭,出现不良结局,包括猝死;2、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为主,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轻症患者表现为心悸,重症患者可引发血流动力学紊乱,甚至有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者心室颤动,导致猝死;3、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因心内膜受损可产生心室附壁血栓,左心室附壁血栓可导致体循环栓塞,主要表现为脑栓塞。右心室附壁血栓可导致肺动脉栓塞,出现肺栓塞。脑动脉栓塞及肺栓塞均为危重症,可引发不良结局,甚至猝死。
    2023-07-31
  • 扩张性心肌病是大病吗(视频)

    扩张性心肌病是大病吗
    扩张性心肌病是原发性心肌病,临床预后差,自然病程在并发心力衰竭后,5年生存率约50%,是严重的临床疾病。扩张性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心腔扩大、心力衰竭、各种恶性心律失常及晚期血栓栓塞性并发症。除心力衰竭可导致患者死亡外,各种恶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室性颤动,也是引发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猝死、增加死亡率的重要因素。同时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加速病程。 对于扩张型心肌病,诊断后应积极进行相关治疗。首先应针对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强心、利尿治疗,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并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断剂、醛固酮受体阻断剂等,改善心腔扩大,抑制心肌重构。其次,还需针对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酌情应用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并发室性心动速、室颤甚至有猝死病史的患者,应积极进行埋藏式转复除颤器置入。此外,对于明确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患者,可应用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抗凝药物,减少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需积极进行上述综合治疗,可改善预后。
    2023-07-31
  • 什么是产褥期心肌病(视频)

    什么是产褥期心肌病
    产褥期心肌病又称为围产期心肌病,是指妊娠后期及产后数周内出现以心腔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为主要表现的心肌病。其发病与遗传因素、感染因素、炎性反应、免疫损伤等一系列因素相关,多为自限性疾病。但病程中可出现心腔扩大、心力衰竭、一系列心律失常,可并发恶性失常甚至导致猝死,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对于产褥期心肌病,治疗主要在于相关并发症处理。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可行利尿、强心治疗,并可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断剂、醛固酮受体抑制剂等,抑制心肌重构、心腔变大以改善病程。对于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可酌情应用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出现室速、室颤等恶性心衰患者,可行埋藏式转复除颤器置入,以避免不良结局。对于确定血栓形成的患者,可行抗凝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2023-07-31
  • 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视频)

    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
    对于肥厚型心肌病,根据分型的不同,治疗方案也存在差异。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通常可以采用药物治疗、介入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以及ICD植入治疗,具体如下:1、药物治疗:常用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进行治疗,可以达到缓解症状、抑制重构以及改善心肌耗氧量的作用;2、介入手术治疗:针对肥厚心肌的室间隔部位,可以行化学消融的方法使室间隔坏死消融,从而达到减轻心肌肥厚的目的;3、外科手术:可进行开胸手术,对于肥厚心肌进行局部切除;4、ICD植入治疗:针对存在猝死风险的肥厚型心肌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室速甚至室颤时可以进行ICD植入治疗。能够预防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从而避免患者猝死。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