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

  • 收缩压110-150mmHg会猝死吗(视频)

    收缩压110-150mmHg会猝死吗
    血压升高和猝死没有必然联系,若收缩压是110-150mmHg,110mmHg算正常血压,血压波动在此范围里属于轻中度高血压状态,这时心脏负荷不大,脑血管意外猝死的可能性也不大,即心脑血管猝死风险不高。猝死病人往往是因为有心脏原发基础疾病,心脏病患者血压剧烈波动易引发猝死。 此外,要先明确高血压情况、状态,同时了解身体有没有其它伴随疾病。如果单纯收缩压在110-150mmHg区间段,一般不会引起猝死。因为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多是在血压突然较高或持续较高状态下发生,如180mmHg以上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过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荷,急剧血压升高会发生心律失常等。
    2023-07-31
  • 冠心病患者易发生猝死的原因(视频)

    冠心病患者易发生猝死的原因
    冠心病患者发生猝死的原因,主要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由不稳定斑块引起。通常斑块形成初期的体积较小,没有堵塞血管,所以不会引起患者出现相应的症状,后期由于部分因素导致斑块逐渐变大、突然破裂,进而在管腔局部形成血栓,造成冠脉阻塞引起急性心肌缺血、缺氧、坏死,导致心肌恶性损伤、心力衰竭等情况。此外,高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OSAHS,即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均为冠心病患者猝死高危因素。冠心病指心脏供血血管,即冠状动脉、气管腔出现狭窄或阻塞,进而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目前冠心病分为两类,包括慢性冠脉病变,如稳定性绞痛,以及急性冠脉综合征,如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2023-07-31
  • 无症状冠心病怎么治疗(视频)

    无症状冠心病怎么治疗
    无症状冠心病又被称为隐匿型冠心病,是指临床无心肌缺血症状,但客观检查如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肌血流灌注等可以发现心肌缺血的证据,此类患者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病变较轻或有较好侧支循环或患者痛阈较高,因而无疼痛症状。由于属于冠心病早期或已建立较好侧支循环阶段,如果治疗得当,一般预后较好,反之则可能突然转为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可能逐渐演变为心肌纤维化,出现心脏增大,发生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个别患者亦可能出现猝死,早期诊断和治疗较为重要。 隐匿型冠心病治疗主要目的是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改善预后。治疗基本和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相同,在无禁忌证情况下,患者应使用下列药物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存在心肌梗死既往史的患者,应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确诊冠心病或2型糖尿病的患者,应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降脂治疗。伴有糖尿病或心脏收缩功能障碍的冠心病患者,应该使用ACEI类药物。此类患者多是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是基本病机,可以给予六味地黄丸、血府逐瘀汤、丹参饮类方剂进行调治,平时注意调畅情志、按时作息、饮食清淡、合理运动。
    2023-07-31
  • 心肌炎属于冠心病吗(视频)

    心肌炎属于冠心病吗
    心肌炎不属于冠心病,心肌炎与冠心病是两种疾病,具体分析如下:1、心肌炎:病因最常见于病毒感染,侵犯心肌,造成心肌水肿和纤维化,主要病变在于心肌;2、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因在于冠状动脉,即血管,冠心病主要累及冠状动脉。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脏血供的血管,如果冠状动脉出现狭窄或者闭塞,造成所支配区域的心肌发生缺血,出现一系列问题,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等心脏意外发生,所以心肌炎和冠心病的治疗方式也不同,因为病因不同。心肌炎主要是营养心肌的治疗,而冠心病要预防血栓栓塞、保护血管内皮。
    2023-07-31
  • 缺血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怎么办(视频)

    缺血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怎么办
    缺血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病情非常严重。缺血性心肌病是严重心脏疾病,需要去除心脏缺血原发病因。如果有心外膜表面大血管堵塞,要尽快进行开通,如果是微循环障碍,要进行适当溶栓治疗。 如果治疗病情稳定后,依旧发生多形性室速,可能是预后不好的心肌病,这种患者猝死率非常高。一般建议装ICD,也就是心内除颤装置,当发生恶性不可逆转心律失常时,可以通过体内除颤仪挽救生命。
    2023-07-31
  • 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心房还是心室(视频)

    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心房还是心室
    严重的心律失常主要来源于心室,称为室性心律失常,常称为恶性心律失常,可以直接导致病人猝死。而心房来源的心律失常,可以是房性心律失常,如房速、房颤,虽然也有危害,但是属于慢性长期的危害,相较室性心律失常,可以在短时间内造成猝死的情况,还是相对较轻。因此如果发现室性心律失常,第一时间就要进行电除颤治疗,恢复为正常的窦性心律。同时需要明确原因,因为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大部分都是在疾病因素情况下导致,如像电解质紊乱中严重低钾血症,或者严重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而引发。房性心律失常中的房颤,属于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因心房功能紊乱所引起。房颤较大的危害,主要是长期房颤可以导致血栓形成造成栓塞,还可以出现心功能下降,因此也需要正确对待和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采用药物转复,或者射频消融的治疗方法,还应当注意抗凝治疗,防止血栓栓塞。
    2023-07-31
  • 严重心律失常是指什么(视频)

    严重心律失常是指什么
    临床上可能导致心跳骤停、血压下降,以及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供血不足,危及患者生命,或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心律失常为严重的心律失常,具体分析如下:1、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患者猝死,还有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速等快速性心律失常;2、合并严重心脏疾病:比如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力衰竭等疾病,导致血压下降,心脏供血不足,尤其脑器官供血不足,患者出现头晕、眼黑、胸闷、心慌、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统称为严重的心律失常;3、缓慢性心律失常:比如窦性停搏,患者突发心脏骤停,长时间停顿导致死亡。窦房传导阻滞或者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即<40次/分,也属于严重心律失常。
    2023-07-31
  • 心衰射血量20%能活多久(视频)

    心衰射血量20%能活多久
    心衰射血量20%,属于严重的心功能不全或者心衰,患者心脏收缩力极弱,容易出现猝死,即容易突然发生恶性室颤。心脏射血量20%,部分患者有症状,部分患者无症状,患者可以存活多久,分为以下情况:1、未经过有效治疗:有时患者存活率可能在3-5年,是由于整个心脏收缩力骤然下降,导致泵衰竭,因此泵的泵血能力越来越差,可以引起严重后果;2、经过有效治疗:如果患者接受心衰药物的治疗,心衰大幅度改善,比如患者活动耐量改善,原本活动较短时间即乏力的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能够步行较长距离。另外对于严重的心衰射血量20%的患者,优化药物治疗后,如果射血量仍为20%,为预防猝死的发生,可以植入预防猝死的心脏除颤器,有时有心脏除颤器来预防猝死,20%的射血量又有药物支持,这种患者的生存期也较长,可能超过5-10年。
    2023-07-31
  • 65岁心衰竭能活多久(视频)

    65岁心衰竭能活多久
    65岁心衰竭能活多久,与患者的心衰竭程度有关,对此常见分析有以下几点:1、如果患者进入终末期,比如射血分数<20%,有可能会突然出现泵衰竭,即心脏收缩力较差,一般患者可能存活3-5年,有时可能会发生猝死;2、如果65岁心衰竭,患者心功能较好,射血分数能够在20%以上,大多数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可以改善心衰竭,能够存活较长时间,甚至会有10-20年的存活期;3、但是65岁患者如果是心功能较好,比如超过20%的射血分数,但是患者不规律用药,吃一顿停一顿,或者经常忘记吃药,这种心衰竭患者可能是3-5年的生存率,有可能在3-5年之后死于猝死,或者心衰竭加重。但是65岁的心衰竭患者,如果规律用药,心功能改善较好,即活动有力、不胸闷,平常能够躺平,并且不气短,这部分患者虽然心衰竭改善,但有些患者可能死于恶性心律失常,即可以突然发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从而猝死。为预防猝死,如果射血分数经过药物治疗以后,仍不能提升至35%以上,这部分患者,临床医生会建议,预防性植入心脏猝死的心脏除颤器,如同埋置起搏器,在胸前皮下放置除颤器。当意外发生时能够除颤,从而增加存活几率。
    2023-07-31
  • 心肌炎与心包炎区别(视频)

    心肌炎与心包炎区别
    心肌炎和心包炎从字面上理解不一样。心肌炎是心肌发生炎症,比如细菌、病毒、物理化学等,各种因素都可引起心肌炎症反应。心肌炎发生症状可轻可重,轻度心肌炎甚至没有任何症状。严重的心肌炎可引起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发生。心肌炎治疗首先是营养心肌治疗,针对病因治疗,预防心力衰竭治疗等。 心包炎是心包的炎症,包括细菌、病毒、物理、化学等因素都可引起心包炎症反应。其急性期可有炎性渗出等,出现心包积液,慢性期有心包的粘连、增厚、钙化等。其症状与心肌炎有类同之处,但是治疗方法不一样,预后也不一样。心包炎如果后期发生,缩窄、钙化,严重时需要通过外科治疗,才能达到有效治疗。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