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

  • 心脏猝死能抢救过来吗(视频)

    心脏猝死能抢救过来吗
    心脏的猝死其实就是猝死,其机制为心脏的突然停跳,这种停跳有机会将其恢复自主跳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尽快进行心肺复苏。当没有手段治疗原发疾病时,需要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的前提,首先病人本身体质较好,没有很多基础性疾病。假如病人伴随有呼吸衰竭,以及肾功能衰竭等疾病,抢救成功的机会比较小。在病人的病种比较单一,突然由不明原因刺激,比如电击导致心脏骤停的情况下,我们要马上进行心肺复苏,有很大机会将其抢救成功。还有像溺水引起的心脏猝死,如果早期发现并马上进行心肺复苏,也很容易抢救成功。
    2023-08-03
  • 当发现猝死如何抢救(视频)

    当发现猝死如何抢救
    猝死其实就是心脏骤然停跳,临床上面叫做猝死,发生非常突然。当发现猝死的时候,首先要判断病人是否猝死。第一个是神志的改变,当身边的人,发现他倒地以后,马上会轻轻拍他的肩膀,如果呼之不应,病人没有反应,说明意识已经丧失;再判断病人的呼吸与心跳,最简单的就是用耳朵去听心脏位置,这是最简单、最直接也是最原始的方法。过去没有听诊器的时候,听心脏时就是如此。还可以去摸脉搏以及触摸颈动脉,这些只有专业人士可能做得到,但是听心脏的心音,基本上老百姓都听得到。如果发现病人意识丧失,心脏没有跳动,这个情况就叫做猝死。当发生猝死的时候,首先要进行心外按压,即进行人工呼吸以及心脏按压。其实现在不建议人工呼吸。因为有些不认识的人,不可能要冒险做人工呼吸,而且人工呼吸的效率并不高。只要把病人的呼吸道开放,再进行持续的心外按压,胸廓内的气体与外界气体存在交换,已经会起到被动人工呼吸的效果。另外,存在不安全性,因为不知道病人有没有肺结核,通过人工呼吸可能会传染。
    2023-08-03
  • 什么是心脏性猝死(视频)

    什么是心脏性猝死
    心脏性猝死指的是在24小时内由心脏原因导致的突然死亡。猝死是冠心病中的一种分型,病因和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是由于急性的心脏功能射血功能障碍而导致的。尤其是以收缩功能为主,收缩功能突然下降,导致全身血液循环发生中断,因为心脏的供血不够,会出现神经系统功能丧失。心脏供血常见最主要功能是给大脑和身体其它器官供血,当心脏泵功能衰竭以后,会导致神经神经系统供血不足而出现昏迷,导致呼吸停止以及全身性的衰竭而死亡。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因主要有几种,首先最常见的,也是发病率最高的冠心病、心梗,其次是恶性心律失常,指的是室速、室颤。出现这种情况有几种明显的时间节点,如果出现急性的心脏收缩功能的障碍,心脏出现停跳,或者功能障碍叫恶性心律失常,10秒内病人会出现意识丧失,这时候抢救的黄金时间段是4-6分钟。如果在这时间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较高,后遗症发生率减低,效果较好。如果延误或者抢救不及时,后果很严重,抢救的成功几率也很低。
    2023-08-03
  • 如何预防心脏猝死(视频)

    如何预防心脏猝死
    预防心脏猝死需要强调不同分类有不同治疗,目前冠心病是心源性猝死最常见原因。对于普通人群,特别是有高危因素的人群,要求戒烟、限酒、健康饮食、运动,同时要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 如果已经患有冠心病,一定要规律的按医嘱服用药物,定期随访。如果医生判断其猝死风险非常高,可能建议其植入转复除颤器。如果家族中有猝死的患者,一定要寻找病因,有无合并相同的疾病。 对于年龄超过35岁的人群,建议进行心电图检查,进行负荷心脏试验,做好预防猝死的相关筛查。如果是猝死的高危人群,应该避免剧烈运动。
    2023-08-03
  • 心脏猝死的人难受吗(视频)

    心脏猝死的人难受吗
    心脏猝死分为4期,心脏猝死的患者在前2期,一般会较难受,具体如下:1、前驱期:患者会有胸闷、胸痛、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2、终末事件期: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大面积的心梗,或严重心衰时,会进入此期。此时患者会有严重的胸痛、胸闷、喘气严重、黑蒙,甚至晕厥;3、心脏骤停期:心脏骤停时,由于心、脑供血不足,会造成意识障碍,可能导致患者对痛觉感受不明显;4、生物学死亡期。
    2023-08-03
  • 过度疲劳猝死的前兆是什么(视频)

    过度疲劳猝死的前兆是什么
    过度疲劳会诱发猝死,常见前兆包括以下几点:1、心脏相关症状:猝死前兆较有可能为心脏方面症状,如胸闷、无法缓解的持续胸痛,伴有大汗出、濒死感,甚至伴有恶心、呕吐、心慌、心悸等症状,出现此类症状可能提示有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情况出现;2、脑血管病相关症状:部分猝死可能由急性脑血管病引起,可能出现头晕、突然晕厥、剧烈头痛,伴有恶心、喷射样呕吐、大小便失禁等情况,出现此类情况可能提示为猝死前兆。出现此类情况应及时到医院排查是否存在急性脑血管病,如急性脑梗或脑出血情况。猝死原因大部分由于心脏情况导致,70%-80%的猝死原因为心源性问题,如急性心肌坏死或恶性心律失常。除外快速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等,也有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窦性停搏、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及窦房阻滞等。
    2023-08-03
  • 心率过缓会猝死吗(视频)

    心率过缓会猝死吗
    心率过缓从概念上是指心跳次数<60次/分,科学称谓是心动过缓。当发生心率过缓后,患者需到医院就诊,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明确病因。心率过缓是否会猝死,需根据心率过缓是否为生理性或者病理性原因导致而定,具体如下:1、生理性:如窦性心动过缓不会发生猝死,生理性因素所导致的心率过缓较常见,如有运动习惯的患者在静息时心率多<60次/分,且不会引发晕厥、头晕、心悸、黑蒙等各种临床不适;2、病理性:如果心动过缓的发生与病理性因素相关,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下壁心肌梗死等,有发生猝死的风险,此时患者不但心率会慢,还会有头晕、心悸等临床表现,需进行积极治疗。
    2023-08-03
  • 长期只睡6个小时会猝死吗(视频)

    长期只睡6个小时会猝死吗
    长期只睡6小时不会导致猝死,一般成人休息时间达到6-8个小时,不会对自己生命或日常工作产生重大影响。不同年龄对睡眠需求不同,婴幼儿需要睡眠时间长,成人需保证每天6小时的高质量睡眠。猝死是突然发生意外死亡,一般猝死患者都有心脏病基础,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狭窄或存在先天性疾病,如心肌病或先天性心律失常。日常生活中,需注意进行自身检查,尤其是对中老年朋友要定期体检,了解冠脉情况。一旦出现冠脉狭窄或明确先兆晕厥情况,应在日常生活中加强防护,接受专科医生治疗,避免发生猝死。
    2023-08-03
  • 长期睡眠不足6小时会猝死吗(视频)

    长期睡眠不足6小时会猝死吗
    睡眠时间和猝死没有明确关系,主要根据劳累程度决定。通常情况下,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6-8个小时。如果长期睡眠不到6个小时,由于工作劳累影响人体植物神经系统功能调节,诱发生物钟紊乱,可能导致猝死。一般猝死患者都有心脏基础疾病,比如冠心病、心肌病或有心律失常疾病。在严重睡眠不足或休息不好的情况下,有可能会触发这些因素诱发猝死。所以,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每天保证6-8个小时高质量睡眠,日常工作中不要过于劳累,要尽量保证休息。如果睡眠严重不足,可能触发心脏疾病或猝死发生,容易引发机体神经功能代谢紊乱,使患者发生猝死可能性明显增加。因此,保持正常作息,每天睡眠在6小时以上,是生活中必需的基本要素和准则。
    2023-08-03
  • 一天睡6个小时会不会猝死(视频)

    一天睡6个小时会不会猝死
    一天睡6个小时,如果是高质量6个小时睡眠,一般不会导致猝死。每个人每天需要保证6-8个小时高质量睡眠,可以满足当天的休息需要,可以使精神和体力很快恢复。当然睡眠的时间是因人而异,保证6-8个小时睡眠,一般是要求晚上10点开始睡觉,然后到早晨6点能够起床,恢复正常人作息规律。人的作息规律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的神经共同支配,在这个过程中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就构成人体自然作息的生活状态,如果睡眠不足,<6个小时,就有可能会干扰作息状态,使得植物神经调节功能紊乱。对于本身有冠心病或心律失常、高血压患者,病情恶化时可能突然发生猝死。如果睡6个小时但质量比较高,能够充分休息,一般可以使自己的精力和体力恢复过来,不至于对人体植物神经调节和产生工作造成很大干扰,因此也不会触发猝死。因此提倡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尽量保持每天6-8小时睡眠。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