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形成

  • 腹腔镜手术后的注意事项(视频)

    腹腔镜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腹腔镜手术后注意事项如下: 1、患者在腹腔镜术后需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时积极拍背、咳嗽、咳痰,防止肺部感染。下床活动可促进肠蠕动功能恢复,争取早日进食,发挥肠内营养; 2、术后注意控制饮食,术后肠道功能受影响,患者应遵循流食、半流食和普食的进食规律,进食过多或过油腻可造成消化不良症状,从而出现腹痛、腹胀,甚至恶心、呕吐等肠梗阻症状。
    2023-08-02
  •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有哪些?(音频)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讲解医师:李春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管外科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包括三点,第一、静脉流血减慢,大家都知道河里的河水如果流的慢了就容易淤积,下边就沉下很多东西,如果河水流的快地下不会沉什么东西,人血流也是这样。静脉血流淤积容易导致血栓。第二、血管壁受损,血管壁和人体其他机械的管道是不一样的,因为人的血有自凝状态,而管道里淌的水它是不会自凝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体血管,有一个非常神奇的功能,那就是防止血液自凝,所以人的血如果放到水管里面很快凝固,但是当人的血管壁受到损伤,就要容易导致血栓形成。第三、高凝状态,病人患有其他疾病,如红细胞增多症,还有其他一系列的疾病,本身就容易长血栓,就容易导致血液的凝固,容易形成血栓。
  • 深静脉炎会自然好吗(视频)

    深静脉炎会自然好吗
    形成深静脉炎的原因较多,其症状较重,常伴严重下肢水肿,无法自愈,需药物干预,包括活血化瘀、利水消肿药物,甚至需手术干预,避免形成后遗症。如失治、误治,易影响下肢瓣膜,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征,长期下肢水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如血栓过多,可进行取栓,甚至置放下腔静脉滤器以避免形成肺栓塞,同时结合局部下肢外敷中药。下肢深静脉炎平稳期后,可结合气压梯度治疗。
    2023-07-30
  • 下肢深静脉血栓预后要注意什么(视频)

    下肢深静脉血栓预后要注意什么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个慢性疾病,可导致静脉不通畅,引起静脉曲张及溃疡,血栓治疗后仍存在小血栓或存在血栓发生的基础。血栓治疗后的患者应注意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应改变生活习惯,经常运动,及时补充水分,饮食宜清淡,不宜进食大鱼大肉。可进行物理治疗,如穿静脉曲张弹力袜、促进静脉回流。有外国文献报道,静脉曲张弹力袜能够减少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
    2023-07-30
  • 老烂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视频)

    老烂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老烂腿即下肢慢性溃疡,表现为皮肤变黑、溃烂,愈合不佳或愈合后可又发生溃烂,该病可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下肢溃疡最常见的原因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也可见于下肢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下肢静脉回流不畅,可导致局部营养缺乏、代谢产物积聚,造成局部皮肤营养差,无法使皮肤细胞进行正常代谢,从而发生溃烂的一种疾病。下肢静脉溃疡可进行手术治疗。
    2023-07-30
  • 胰腺切除的护理(视频)

    胰腺切除的护理
    胰腺手术属于外科较大手术,所以术后护理较为重要。胰腺术后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将患者胃管、腹腔引流管、营养管等进行妥善固定,记录胃管、引流管、营养管等引流量以及引流液颜色、性质; 2、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可有效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效预防肺炎发生; 3、胰腺术后需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腹痛、腹胀、发热情况,一旦出现以上症状需要警惕腹腔感染发生,需行腹部彩超或腹腔CT进一步明确诊断; 4、术后根据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决定患者饮食,一般从流质饮食过渡到正常饮食。
    2023-08-01
  • 下肢血栓有什么症状(视频)

    下肢血栓有什么症状
    下肢血栓主要分两类,一类是静脉血栓,另一类是动脉血栓,具体症状如下: 1、如果是动脉血栓,血栓若完全堵塞管腔,有可能会导致下肢缺血症状,比如下肢发凉、麻木,严重者会导致下肢缺血坏死; 2、静脉血栓形成以后主要会影响下肢静脉回流,下肢静脉回流不畅会引起下肢肿胀,比如较常见的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特点主要是肿胀。而且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以后,病人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血栓有可能随着血液回流脱落,掉到肺内,临床上叫做肺栓塞。如果是大部分血栓脱落掉到肺内,有可能会引起猝死,称做窒息性肺栓塞。 所以下肢血栓根据是动脉血栓还是静脉血栓,临床表现不一样。
    2023-08-02
  • 开颅手术术后过三关吗(视频)

    开颅手术术后过三关吗
    开颅术后针对面临的风险需过三关,具体如下: 1、第一关为再出血,时间约为术后72小时内发生。如果过了术后72小时,再出血发生率很低。此时一定要及时控制血压,应用止血类药物进行治疗; 2、第二关为脑水肿关,发生时间通常为术后3-5天,一般脑水肿高峰期发生在术后7-10天,在此时期一定要积极应用降颅压药物减轻脑水肿,能够有效降低颅内压力; 3、第三关为并发症关,比如颅内感染、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消化道出血等,此时一定要及时观察病情。若出现体温改变,要及时复查相关检查,明确是否存在颅内感染及肺部感染,并给予积极治疗。 完整度过三关疾病则相对进入稳定期。
    2023-08-02
  • 深静脉血栓如何治疗(视频)

    深静脉血栓如何治疗
    深静脉血栓可通过如下方式进行治疗: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又分几大类,第一大类主要是抗凝治疗,抗凝治疗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最基本的治疗方式,治疗目的并不是一定把血栓去除,但可以防止血栓进一步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深静脉血栓脱落以后,掉到肺里面引起肺栓塞的发生率,所以抗凝治疗属于深静脉血栓治疗最基础的治疗。如果深静脉血栓形成在急性期,即发现很早时,可能会采取一些比较积极的治疗,应用溶栓治疗,比如应用溶栓药物。溶栓药物有全身给溶栓药物和导管内给药,直接把导管插在深静脉里面进行导管溶栓。对于早期或者及时发现、救治比较早的深静脉血栓,会采用溶栓治疗,可以将血栓彻底溶解,将血栓对人体的危害降到最低; 2、微创介入治疗,目前血栓治疗逐渐发展,除了导管溶栓,微创治疗方式应用越来越多,有吸栓、碎栓,可以直接将血栓消除或者去除,通过微创的方式达到清除血栓的目的; 3、开放手术治疗,可直接切开血管,利用各种取栓导管将血栓直接取出体外。 所以对于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总体上是上述三大类,一类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有抗凝、溶栓,另一类是开放手术治疗,还有一类是采用微创介入治疗的方式直接将血栓去除。
    2023-08-02
  •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视频)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病因为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内膜损伤、血流淤滞,临床预防方法如下: 1、通过药物、锻炼、饮食控制,降低血液黏稠度、血糖、血脂,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预防下肢骨折、盆腔骨折等创伤性骨折以及肌肉创伤,凡有严重骨折、下肢创伤、盆腔创伤者,使用超声或化验排查深部静脉血栓,观察D-二聚体有无明显增高,判断是否存在血栓形成; 3、长期卧床患者使用药物抗凝治疗,同时勤翻身、勤运动,减少血栓发生概率。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