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纹肌肉瘤

  • 儿童横纹肌肉瘤4期治愈率(视频)

    儿童横纹肌肉瘤4期治愈率
    国际儿科肿瘤协会TNM临床分期系统及美国横纹肌肉瘤研究组的分期系统都将横纹肌肉瘤分为Ⅰ-Ⅳ期。对于Ⅳ期有远处转移的横纹肌肉瘤患儿来说,预后均不太理想,5年存活率不足30%。 横纹肌肉瘤Ⅳ期是指肿瘤存在远处转移,包括转移至肺、骨、肝、颅内、骨髓等部位。目前经过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横纹肌肉瘤的5年总体生存率可达到70%以上。不同危险度分组的生存率有所不同,5年生存率低危组为70%-90%;中危组为50%-70%;高危组是20%-30%。5年完全缓解临床称为临床治愈,Ⅳ期治愈率偏低。 但是随着靶向药物及免疫治疗在儿童横纹肌肉瘤中的开展,给Ⅳ期患儿病情完全缓解带来希望,治愈率将会得到很大提高。 儿童横纹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是由异常生长的早期肌肉细胞发展而来,可发生于身体各个部位,常见于头颈部、四肢和泌尿生殖系统。10岁以下的儿童占总病例的50%左右,分别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腺泡状横纹肌肉瘤和间变性横纹肌肉瘤,但目前仍未明确发病原因。
    2023-08-03
  • 恶性横纹肌肉瘤Ⅲ期是晚期吗(视频)

    恶性横纹肌肉瘤Ⅲ期是晚期吗
    恶性横纹肌肉瘤Ⅲ期是晚期,Ⅲ期肿瘤原发于预后不良位置,局限于原发部位或者肿瘤超过原发部位,侵犯邻近组织,肿瘤直径≤5cm或>5cm,无或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 横纹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在儿童软组织肉瘤中最常见,是由异常生长的早期肌肉细胞发展而来,可发生于身体各个部位,常见于头颈部、四肢和泌尿生殖器官。根据国际儿科肿瘤研究协会的TNM临床分期系统,将横纹肌肉瘤分为Ⅰ-Ⅳ期。Ⅰ期肿瘤原发于预后良好的部位,局限于肿瘤解剖部位,无远处转移。Ⅱ期肿瘤原发于预后不良的位置,局限于原发部位或肿瘤超过原发部位,侵犯邻近组织,但肿瘤直径不超过5cm,无远处转移,Ⅳ期肿瘤存在远处转移。
    2023-08-03
  • 横纹肌肉瘤是软组织肉瘤吗(视频)

    横纹肌肉瘤是软组织肉瘤吗
    横纹肌肉瘤属于软组织肉瘤中的一种,其发病率仅次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脂肪肉瘤,居软组织肉瘤的第三位,是最常见的儿童软组织肉瘤。软组织肉瘤是来源于脂肪、筋膜、肌肉、纤维、淋巴及血管的一类肿瘤,发病率为0.075‱-0.185‱,占恶性肿瘤的1%左右,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出现在身体各个部位,60%以上在四肢及臀部。软组织肉瘤的表现开始大多为无痛性肿块,生长较快。根据肿瘤部位,部分患者疾病初起就出现疼痛,到晚期均可出现疼痛。 横纹肌肉瘤占儿童肿瘤的6.5%左右,是由异常生长的早期肌肉细胞发展而来,10岁以下的儿童占总病例的50%左右,分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腺泡状横纹肌肉瘤和间变性横纹肌肉瘤,但目前仍未明确发病原因。横纹肌肉瘤可发生于身体各个部位,常见于头颈部、四肢和泌尿生殖器官,临床表现有软组织肉瘤的特征,为原发部位的无痛性肿块,但因其恶性程度高,所以容易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晚期横纹肌肉瘤可出现肺、肝、骨、骨髓、脑膜等远处转移,因此横纹肌肉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
    2023-08-03
  • 横纹肌肉瘤化疗可以吗(视频)

    横纹肌肉瘤化疗可以吗
    横纹肌肉瘤手术后可以进行化疗,大部分患者还需放疗。化疗是横纹肌肉瘤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有危险度分组的横纹肌肉瘤患儿都需要进行化疗。低危组的化疗方案包括VAC和VA,中危组的化疗方案包括VC和VI,高危组化疗方案包括VAC、VDC、IE,中枢侵犯组化疗方案包括VAI、VAC、VDE和VDI。化疗周期依据分期、分层不同,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分期Ⅰ期者,所有横纹肌肉瘤均予以放疗,以降低局部复发率,达到完全缓解,改善预后。 横纹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在儿童软组织肉瘤中最常见,占儿童肿瘤的6.5%。横纹肌肉瘤是起源于横纹肌细胞,或者向横纹肌母细胞分化的间叶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可发生于身体各个部位,常见于头颈部、四肢和泌尿生殖器官。横纹肌肉瘤的治疗需要多种方式联合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手术一般是首选,但肿瘤难以完全切除时,可以通过放化疗使肿瘤缩小后再进行手术。
    2023-08-03
  • 儿童横纹肌肉瘤靶向治疗(视频)

    儿童横纹肌肉瘤靶向治疗
    恶性横纹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在儿童软组织肉瘤中常见,是由异常生长的早期肌肉细胞发展而来,可发生于身体各个部位。常见于头颈部、四肢和泌尿生殖器官。治疗恶性横纹肌肉瘤需要结合多种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和化疗等。随着医疗技术发展,靶向治疗可应用于横纹肌肉瘤治疗中。 靶向疗法是针对肿瘤细胞上的特定标志物设计的疗法,目前有Metal抑制剂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两项关于横纹肌肉瘤的靶向疗法正在研究中。Metal抑制剂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分裂和存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以阻断肿瘤细胞内部的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细胞分裂、增殖。 另外,抑制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如贝伐珠单抗、阿帕替尼、帕唑帕尼和安罗替尼等,对于儿童横纹肌肉瘤具有一定疗效。 部分复发及难治性横纹肌肉瘤应用靶向药物,存在一定临床疗效。
    2023-08-03
  • 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病因(视频)

    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病因
    横纹肌肉瘤是儿童常见的软组织肉瘤,占儿童肿瘤的3.5%左右,胚胎型横纹肌肉瘤是横纹肌肉瘤中最常见的亚型,常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好发于头颈部和泌尿生殖道。在儿童恶性肿瘤中,只有较少一部分患者是由遗传因素导致,突变的DNA一般不来源于父母,可能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突变,但也有可能是从父母遗传而来。如果是后一种情况,表示父母可能有一方患有相同类型的肿瘤。通常没有因素会绝对导致肿瘤发生或绝对预防肿瘤,且恶性肿瘤不会传染。研究显示,父母年龄增高、母亲孕早期受到X射线暴露,是发生横纹肌肉瘤的危险因素,且大部分胚胎性横纹肌肉肿瘤有染色体11p15区的等位基因丢失。在胚胎型横纹肌肉瘤中可发现广泛的体细胞改变,对于年幼的横纹肌肉瘤患者,如果病理类型是胚胎型,尤其是间变弥漫的特征,不论受否有恶性家族病史,都建议进行肿瘤易感基因的遗传学检测。胚胎型横纹肌肉瘤患者更容易见到突变,而易感者有肿瘤谱广、发病年龄早、肿瘤多发的高发病率,突变的发现不仅对于患者,且对于患者兄弟姐妹,都有重要意义。
    2023-08-03
  • 横纹肌肉瘤能自愈吗(视频)

    横纹肌肉瘤能自愈吗
    横纹肌肉瘤属于软组织肿瘤,儿童期比较常见,一般不会自愈。横纹肌肉瘤占儿童软组织肿瘤的大概一半,占儿童恶性肿瘤的3%-4%,发病率在4.3%左右,患者年龄大部分在6岁以下,且男性多于女性。横纹肌肉瘤可见于全身各处,最常见的是头颈部,占35%-40%,泌尿生殖道占25%,四肢占20%左右。不同部位表现、体征不同,如四肢、体表基本以包块形成出现,胆道的横纹肌肉瘤因为造成梗阻,可能出现黄疸、肝病变。 一旦发现或高度怀疑横纹肌肉瘤,应积极就诊,最好转入比较专业的儿童肿瘤中心进行规范治疗,不要随便拖延或者相信偏方。
    2023-08-03
  • 横纹肌肉瘤的预防方法(视频)

    横纹肌肉瘤的预防方法
    与绝大多数儿童期癌症一样,横纹肌肉瘤的病因学和危险因素尚不明确,因此没有非常可靠的预防措施。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以下因素和横纹肌肉瘤发病率较高有一定关系: 1、宫内有过辐射暴露; 2、家庭经济地位较低,比较贫穷; 3、出生后很快使用抗生素; 4、妊娠期间使用过消遣性的药物等; 5、出生缺陷、早产可能和横纹肌肉瘤的风险增加有关; 6、部分遗传综合征也和横纹肌肉瘤相关,大多数横纹肌肉瘤为散发病例,没有任何规律,但7%-8%是由遗传综合征相关的癌症易感基因突变致病。
    2023-08-03
  • 横纹肌肉瘤的超声诊断依据(视频)

    横纹肌肉瘤的超声诊断依据
    横纹肌肉瘤超声诊断比较经济实惠、比较方便,可以看到肿瘤的部位、数目、大小、形态、边界以及血供,还能清楚观察肿瘤的内部结构,故B超使用非常普遍,每年最好检查一次,但结合术后病理检查才能最后确诊。B超在某些部位肌层、肌肉组织附近可以探到边界清楚的低回声肿块。内部出血的包块可能出现强回声,肢体包块通常较浅,一般能够清晰显示肿瘤内部结构、与周围软组织以及骨骼的毗邻关系。在四肢的肿瘤往往无明显包膜,边界不清楚,可以见到类似肌纤维纹理样的高回声。 B超除了看周围的关系、骨头是否破坏,还可观察血供、肿瘤信号是否丰富。同时可观察伴随症状,如膀胱横纹肌肉瘤可能造成泌尿系的阻塞,造成继发双侧输尿管扩张、双侧肾积水。胆道横纹肌肉瘤可能显示胆总管扩张、肝内胆管或者胆囊扩大,均属于一些间接征象。
    2023-08-03
  • 横纹肌肉瘤的转移途径(视频)

    横纹肌肉瘤的转移途径
    横纹肌肉瘤属于恶性肿瘤,可往全身各处转移,最常转移的部位是肝、骨、骨髓、脑以及远处肌肉和淋巴结。横纹肌肉瘤可发生于全身各处,头颈部最多,占40%左右,泌尿生殖道25%,四肢占20%。头颈部横纹肌肿瘤又分三个区域,即脑膜旁、眼眶及非眼眶以及非脑膜旁区域。 横纹肌肉瘤早期即有25%发生远处转移,发生转移非常早,而且非常容易远处转移,约40%-45%存在肺转移,20%-30%存在骨髓转移,骨转移占10%左右。发生在前列腺的肿瘤经常出现巨大的骨盆内肿块,容易发生早期肺转移。四肢和躯干的包块可能长得很大,可以累及胸腰段脊柱,但局部淋巴结蔓延较少。胆道肿瘤比较少见,也可有肝内转移、腹膜后转移以及肺转移。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