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昱

  • 宝宝睡觉打呼是怎么回事(视频)

    宝宝睡觉打呼是怎么回事
    孩子睡觉时打呼,需要注意是否有扁桃体肥大或者腺样体肥大。通常孩子从4-5岁开始,腺体组织、免疫器官开始发育,部分淋巴结、扁桃体、腺样体甚至脾等,都开始比较活跃,体积比正常稍大,通常能够看到部分的扁桃体,是生长发育旺盛的时候。如果扁桃体过大,可能影响到呼吸,导致睡觉打鼾等。同时喉部还有腺样体,平时张嘴看不到腺样体,需要通过特定的影像学检查,如X光片、CT检查等,才能够看得到腺样体是否肥大。腺样体肥大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可以导致睡觉打鼾。所以发生腺样体肥大或者扁桃体肥大,都应该至耳鼻喉科就诊,判断有无手术指征。如果腺样体或者扁桃体过大,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如果长期腺样体肥大,可能影响呼吸以及脑部供氧,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智力都有一定影响。长期腺样体肥大,还可能影响面容,导致面容较突,影响美观。所以需要在早期进行干预,如果孩子年龄较小,出生后就发生睡眠打呼噜,需要注意有无喉软骨软化、钙化,随着年龄增长和补钙,打呼症状可以逐渐恢复,如果打鼾特别明显,也建议至耳鼻喉科就诊。
    2023-08-02
  • 婴儿做核磁共振打镇定剂有什么副作用(视频)

    婴儿做核磁共振打镇定剂有什么副作用
    婴儿进行核磁共振、CT等检查时,常因不能配合而需注射镇静剂,一般正常剂量使用多无明显副作用,个别患儿出现相关副作用如下所示:1、过敏:部分婴儿可能对镇静剂过敏,前1-2次使用时可能出现皮疹或局部红肿现象;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部分婴儿可能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即叶酸缺乏导致,但属于罕见现象;3、肾功能改变:所有药物需经过肝脏代谢、肾脏排泄,如果婴儿肝肾功能不佳,则需注意监测肾功能。此外,如果长期使用镇静剂,如部分特殊婴儿可能存在肿瘤,需进行化疗等治疗,经常需复查相关检查,此时使用镇静剂次数较多或较频繁,可出现耐药现象,表现为最初使用时婴儿睡眠较好,此后使用因为耐药可能无法入睡。家长应在检查前让婴儿处于缺觉、疲劳状态,此时使用镇静剂可发挥较好效果,以顺利完成检查。
    2023-08-02
  • 婴儿维生素D3滴剂什么时候吃好(视频)

    婴儿维生素D3滴剂什么时候吃好
    维生素D3滴剂一般2岁之内吃比较好。如果是足月的婴儿,通常从生后第15天开始吃维生素D3滴剂,吃到1岁,1岁后就适当加量。维生素D3滴剂还有一种剂型,是1个胶囊里为600单位,吃到2岁就可以停。如果婴儿2岁时,正好赶上冬天,或者气候不好,不适合晒太阳,可以酌情延长几个月,一般2.5岁之前停止服用即可。如果是早产的婴儿,可能需要从生后第7天开始吃,而且前3个月剂量稍大,吃到3个月时,改成和足月宝宝一样大的剂量,吃到2-2.5岁就可以停止服用。同时服用维生素D3滴剂期间,婴儿要多晒太阳。
    2023-08-02
  • 小儿阿奇霉素的作用(视频)

    小儿阿奇霉素的作用
    小儿阿奇霉素是一种抗菌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菌素,对较多敏感细菌具有杀菌作用。常见革兰氏阳性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包括流感嗜血杆菌、嗜肺军团菌、志贺氏菌等,均具有较好杀菌作用,同时对厌氧菌也有杀灭作用。所以抗菌谱比较广泛,尤其对支原体、衣原体、沙眼衣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杀菌作用较明显。儿童时期,多用于支原体感染治疗,如支原体肺炎、支原体支气管炎或者呼吸道感染,通常医生建议使用阿奇霉素抗菌素。阿奇霉素也有一定副作用,有时可造成腹部不适症状,如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甚至腹泻等,但多数停药以后症状即可消失。同时要注意对肝肾有一定影响,如果长期并超量服用,化验肝功能、肾功能可能出现一过性增高,停药后即可缓解。此药物属于处方药,使用时间及剂量,均应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2023-08-02
  • 11个月宝宝可以喝豆浆吗(视频)

    11个月宝宝可以喝豆浆吗
    11个月宝宝可少量喝豆浆,但不可大量喝或替代奶水,通常1-2次/周即可。宝宝添加辅食的过程如下:1、4-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可添加富含铁类的米粉及干泥、蔬菜泥等;2、7-9个月:随宝宝乳牙萌出及消化能力增加,可摄入更多其他食物,如煮得软烂的粥、剁碎的蔬菜、肉松,均可正常食用;3、10-11个:此时可添加更多辅食,这时将豆浆作为辅食添加,约50ml不存在问题,但是第一次喝完,应参考宝宝反应情况,多数宝宝可耐受,少数宝宝可出现胀气、肚子不舒服、放屁等情况,可间隔一段时间再次添加或避免让宝宝饮用豆浆。
    2023-08-02
  • 8个月大的宝宝能不能用开塞露(视频)

    8个月大的宝宝能不能用开塞露
    8个月的孩子可以使用开塞露。开塞露的成分主要是甘油,可以增加肠道刺激,促进大便排出。如果孩子3-5天没有大便,或者大便非常干燥,比较紧急的时候需要排出大便,可以使用开塞露。将开塞露少量涂在在肛门周围,并且按压肛门,再将开塞露的头部,顺着解剖位置的方向,即肠管的方向,一边缓慢推甘油,一边进入肛门,滋润周围肠壁,到达部位时将开塞露挤出,并且要捏住儿童的臀部,避免马上排便,使药物滋润大便、刺激肠道,等到肠蠕动较为剧烈时再去排便,通常能够将大便排出。8月龄的孩子需要避免经常大便干燥,这时已经能添加许多辅食,例如肉末、碎菜、粥、烂面条、各种水果,例如香蕉、苹果等,对改善便秘有一定帮助。
    2023-08-02
  • 宝宝38.5℃睡着了怎么办(视频)

    宝宝38.5℃睡着了怎么办
    孩子发烧38.5℃时睡着,需根据时间决定是否需将其叫醒服药。38.5℃是介于口服退烧药和物理降温间的温度,一般38.5℃以上需口服退烧药,常用美林(布洛芬混悬滴剂)、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等。体温在一天中有一定变化趋势,如果为夜间9-10点,此时即将进入较长的睡眠阶段,同时也是体温上升的阶段,如果这时孩子体温38.5℃,建议将其叫醒吃1次退烧药,以保证孩子安全。因为孩子熟睡后,家长可能也进入睡眠状态,但夜间可能是孩子体温迅速上升的阶段,家长可能无法及时观察,从而对孩子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是凌晨或晨间6-7点孩子体温38.5℃,可以先观察,不一定需将其叫醒,因为随体温的变化规律,其上升的可能性较小。这时可以贴退热贴,半小时后再次测量体温,待其自然清醒后,体温可能稍有下降。
    2023-08-02
  • 儿童36.3°C体温正常吗(视频)

    儿童36.3°C体温正常吗
    儿童体温36.3°C属于正常的体温。体温的界定通常以腋表测出的体温作为评判标准,正常范围是36-37°C,37-38°C是低烧,38-39°C是中度发烧,39-41°C是高热,>41°C则是超高热。即使是同个儿童,每次所测量的体温并不完全相同,因为人体的体温在一天中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变化趋势。通常上午体温较低,可能为36.2°C 、36.3°C,下午的体温较高,如36.5°C,而到傍晚或晚上睡着时盖好被子,散热功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体温可达到36.8°C、36.9°C。
    2023-08-02
  • 婴儿发高烧怎么退烧快(视频)

    婴儿发高烧怎么退烧快
    婴儿发高烧时口服退烧药退烧快,常用的口服退烧药包括美林及泰诺林,若中间存在持续高烧情况,可以使用辅助物理降温的方法,如退热贴、酒精擦浴及温水洗浴。药物有一定的代谢过程,服药后半小时才开始起作用,1-2小时时达到高峰。4小时后就慢慢向体外排泄,因此药劲就慢慢减轻。孩子发烧至39℃,服药可能为半个小时后可达38.5℃左右,可能1-2个小时达到38℃左右。尤为夜间时往往感觉不退烧,因为若为病毒性感冒,不到病程时,烧不会退到36℃多。服药后退往往降至38℃左右,只要不让其持续处于39℃左右的高温即可。4小时后可换另一种退烧药,如第一次服用的美林,4个小时后若仍处于38.5℃以上,可服用泰诺林。泰诺林服药4小时后,仍为38.5℃以上就再次服用美林。美林与美林间隔开8小时,泰诺林与泰诺林间隔开8个小时。
    2023-08-02
  • 婴儿多大时躺着会转头(视频)

    婴儿多大时躺着会转头
    婴儿大约在2个多月时,如果被比较大、鲜艳的物品吸引,或是被比较响的铃声召唤,都可以适当转头。婴儿在新生儿期时,头部力量比较弱,但满月后婴儿就会自发梗脖子,即使不进行抬头训练,部分婴儿也会有脖子使劲的现象。因为发展到一定的年龄阶段,自己就有练习抬头的欲望,所以婴儿到2个多月时,就有一定的力量轻轻转动脖子。但出生2个多月的力量还不足以支撑婴儿的头抬起,即颈部力量还比较弱小,但此时可以对婴儿进行抬头训练。在婴儿躺在床上时,可以适当根据声音或是物品转动头,可以让婴儿趴着,练习让其抬头看物品或用声音引诱抬头,通过上述方法都可以练习婴儿的颈部肌肉力量。通常在出生3个多月时,就可以被竖着抱,竖着抱时婴儿通常就可以跟着人或声音,180度转动头颅。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