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 右脚跟骨粉碎性骨折多久能彻底好(视频)

    右脚跟骨粉碎性骨折多久能彻底好
    右脚跟骨的粉碎性骨折,一般需要3-4个月才能彻底痊愈,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延长时间。跟骨为承重骨,高处坠落伤时容易发生跟骨的粉碎性骨折,没有伤及关节面的跟骨粉碎性骨折,在跟骨对位良好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保守治疗,给予石膏托或者支具固定,6-8周后有一定程度的骨痂生长,患者可以拄双拐,开始部分负重,早期负重3-5公斤,逐渐增加负重的重量,直到完全过渡到正常负重,这个时间通常在3个月以上,但具体时间一般与患者的年龄、骨质疏松程度等因素息息相关。而伤及到跟骨的关节面,造成了关节面塌陷或者跟骨结节角不正常、走位上跟骨变宽的患者,一般需要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可以恢复跟骨正常的解剖结构,将塌陷的关键面撬起,以避免日后发生跟骨创伤性关节炎的可能。行内固定治疗后,固定相对比较坚强,患者相对保守治疗的患者来说,可以早期开始负重,一般4-6周可以开始部分负重,逐渐过渡到完全正常负重。
    2023-08-03
  • 胸椎骨折保守治疗多久可以下床(视频)

    胸椎骨折保守治疗多久可以下床
    胸椎骨折保守治疗后下床的时间一般在8-12周,但具体时间取决于患者的年龄、胸椎骨折严重程度,以及骨质疏松的程度的不同,常见情况如下:1、年轻患者:如果患者是胸椎的压缩性骨折,压缩程度不重,采用保守治疗6-8周局部有一定的骨痂生长,此时患者可以偶尔下床、吃饭、上厕所,但多数时候还应以卧床休息为主。在8-10周复查磁共振显示椎体内水肿减轻后,可以逐渐恢复到正常下床活动;2、老年患者:此类患者或多或少合并有一定的骨质疏松,下床的时间应适当延长,6-8周患者急性的疼痛缓解以后,可以偶尔下床进行吃饭、上卫生间等活动。多数时候也应以卧床休息为主,逐渐增加下床活动的频率和时间,大概率在10-12周骨折愈合良好后恢复正常。
    2023-08-03
  • 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注意事项(视频)

    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注意事项
    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注意事项,常见如以下几个方面:1、定期翻身:无论采用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患者早期都以卧床休息为主,还要注意定期翻身,避免压疮产生。对于老年患者,由于体质比较衰弱、局部皮肤条件不好,以及受伤后卧床时间比较长,如果不注意翻身容易出现骶尾部的压疮,因此在受伤后应该定期给予患者翻身。如果患者在医院中,可以在护工、护士,以及家属的帮助下,每隔3-4个小时翻身一次,如果在家里,家属就要学会帮助患者进行翻身;2、饮食调理:无论是否经过手术治疗,患者对营养的需求都与正常患者有所区别,应该多补充高蛋白和高钙的食物,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同时应给予患者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长期卧床造成便秘;3、大小便护理:因为患者长时间卧床,大小便不方便,或者是由于患者不习惯躺在床上大小便,容易造成便秘等一系列问题,此时在饮食上应尽量给予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果患者大便困难,可以给予开塞露或者口服山梨醇通便治疗,避免长时间便秘,造成患者胀气,进而影响到饮食,以及病情的恢复。
    2023-08-03
  • 第五脚趾骨基底部骨折多久能走路(视频)

    第五脚趾骨基底部骨折多久能走路
    第五脚趾骨一般是指第五跖骨。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大多数患者在8-10周,可以正常走路。第五跖骨的基底部骨折开始走路的时间取决于患者手术方法、骨质疏松的程度,以及骨折粉碎程度,主要分析如下:1、没有移位的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一般采用保守治疗,给予石膏或支具固定,6-8周局部骨折线模糊,骨痂生长良好的情况下,患者可以佩戴气囊支具逐渐下床活动,从部分负重过度到完全负重大概需要2-3个月;2、存在移位及病情复杂的患者:有移位或功能要求比较高的患者,以及采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或者螺钉固定的患者,在术后早期就可以下床活动。但在骨折未愈合之前患者应该杵双拐部分负重,否则容易造成骨折的移位,一般在8-10周骨痂生长良好,骨质线模糊的情况下,可以完全弃拐,正常进行行走。在恢复期间,患者要注意伤口的护理,一般要抬高患肢,有利于消肿。在整个治疗期间可以适当口服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给予局部微波、烤灯与理疗,帮助足背快速消肿,有利于患者康复。
    2023-08-03
  • 左脚跟骨粉碎性骨折手术后多久能下地(视频)

    左脚跟骨粉碎性骨折手术后多久能下地
    通常患者左脚跟骨粉碎性骨折,手术后第2-3天拔出引流管后,患者可以杵双拐下地,但患者早期下地必须杵双拐,并且患肢不负重下地行走。患者进行手术后,伤口尚未愈合,在骨折不稳定的情况下,过早负重可能造成骨折移位、伤口裂开。患者刚做完手术,局部伤口存在水肿,因此建议偶尔在吃饭和入厕时下地行走,其它多数时间应该以卧床休息为主,抬高患肢,帮助脚背和踝关节消肿。患者术后4-6周复查X光片,观察到骨折端有明显骨痂生长时,此时伤口已经愈合,患者可以开始杵双拐部分负重行走,即在早期患肢给予3-5kg,逐渐增加到10-15kg的负重过程。患者术后10-12周,骨痂已经生长比较良好,复查X片骨折线已经模糊,大概率患者可以尝试去掉双拐完全负重行走。
    2023-08-03
  • 大腿骨折后膝盖弯不了怎么办(视频)

    大腿骨折后膝盖弯不了怎么办
    膝盖通常是指膝关节,大腿骨折后出现膝关节无法弯曲的现象,在临床上并不少见,通常与患者的康复锻炼不到位有关。大腿骨折通常是指股骨干的骨折,或骨远端的骨折。无论采取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术后患者由于疼痛,或康复锻炼的指导不到位,患者长时间保持膝关节伸直位,又因为疼痛或肿胀的原因,不愿进行膝关节的屈曲功能锻炼,所以久而久之膝关节的屈曲活动受限。部分患者在受伤后3-6个月才来复查,发现膝关节屈曲存在困难后,此时治疗上存在一定困难,常见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1、继续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屈曲康复锻炼,2、在屈曲康复锻炼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可能要借助相关设备,比如CPM机(关节持续被动活动仪),或在康复师的帮助下,进行被动的屈曲锻炼;3、如果上述锻炼方法,均不能恢复膝关节的屈曲状态时,便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在关节镜下或采用开放手术,进行关节囊的松解后,将膝关节屈曲到正常位置,并嘱患者麻醉时复苏后,进一步规范进行膝关节的屈曲功能锻炼,多数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膝关节的弯曲活动度可以恢复到接近正常。
    2023-08-03
  • 尾骨骨折40天了能开车和坐吗(视频)

    尾骨骨折40天了能开车和坐吗
    患者尾骨骨折40天,建议尽可能不要开车和久坐。尾骨骨折不是承重关节,多数情况下患者少量走动不影响,但是在坐位时,因为突出尾骨压迫到硬质板凳后,会导致明显疼痛,因此建议尾骨骨折的患者在骨折后,如果采取坐位,应在臀部尾骨下方垫一空心软枕,使尾骨空出来,避免压迫产生疼痛。患者尾骨骨折40天左右,局部水肿应该获得较好消退,骨折周围有一定骨痂生长,疼痛已经有较为明显缓解。此时,患者可以加大自己的活动量,适当短时间坐,也无问题。但如果患者长时间久坐,甚至开车,可能对于疼痛还有一定影响。因此,建议患者在尾骨骨折40天左右,时间较短,尽量不能开车,若患者想坐,可以短期坐,且在骶尾部较突出部位垫空心软枕,以避免尾骨受压。此外,患者在睡觉时应尽量避免平躺,否则平躺时尾骨突出部位受压,也会产生明显疼痛。另外,局部热敷或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等方式,均能有效缓解尾骨骨折造成的疼痛。
    2023-08-03
  • 腰椎骨折需要休息多长时间(视频)

    腰椎骨折需要休息多长时间
    腰椎骨折的休息时间需因人而异,但多数情况下恢复时间是10-12周,具体到每个患者、不同年龄、是否发现骨质疏松,以及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等都会存在区别,常见如下:1、年轻患者:此类患者生长相对较快,如果骨折以后,采用钉棒系统进行固定,骨折端相对牢固的情况下,患者可以早期进行下床工作和生活锻炼,休息的时间可以适当缩短;2、老年患者:通常是骨质疏松引起的腰椎骨折,如果采用微创的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手术后骨折端疼痛明显缓解,骨折端也足够稳定和牢固的情况下,老年患者也应该尽早下床,进行日常的生活和锻炼,避免长期卧床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3、爆裂性腰椎骨折:如高处坠落伤,或严重的车祸带来的腰椎骨折,甚至还合并有截瘫等神经症状情况下,应该适当延长卧床时间。在骨折愈合以后,应该逐渐延长开始下床的时间,从而在1-2个月时间恢复到正常。因此,腰椎骨折休息的时间相对动态,具体到每个不同的患者、骨折的严重程度等会有一定区别。
    2023-08-03
  • 膝盖骨骨折手术后多久可以走路(视频)

    膝盖骨骨折手术后多久可以走路
    膝盖骨折手术后可以走路的时间,决定于不同的骨折部位是否固定足够牢固,以及患者骨折的粉碎严重程度,常见分析如下:1、髌骨骨折:术后第2天就可以下地走路,但建议患者拄双拐,患肢部分负重走路,髌骨并不承重,只要在固定牢固的情况下,早期可以下地部分负重行走,但患者早期尽可能不要进行屈膝锻炼;2、胫骨或股骨远端膝盖骨骨折:术后早期由于关节水肿和肿胀,尽量以卧床休息为主,3-5天后局部肿胀疼痛稍微缓解以后,可以拄双拐下地。早期患者不负重行走,开始负重行走的时间取决于骨折的严重程度和主刀大夫的医嘱,在开始负重前要征询手术医生的意见,从部分负重逐渐过渡到完全负重。因此,膝盖骨折手术后可以走路的时间,取决于不同的骨折部位是否固定足够牢固,患者骨折的粉碎严重程度等,但多数情况下在3个月左右骨折愈合后,可以正常行走。
    2023-08-03
  • 怎样看腰椎间盘突出CT片(视频)

    怎样看腰椎间盘突出CT片
    腰椎间盘突出的CT检查,是常规检查手段。CT片子通常可以先观察骨窗以及软组织窗,在软组织窗横断位片上,可以观察椎管是否有狭窄,椎体后方是否有椎间盘突出。若椎间盘存在明显突出,可以看到椎管内,有高密度影像突入椎管内,压迫硬膜囊和神经。根据突出方向不同,可以分为中央型突出或外侧突出。根据突出程度不同,可以测量椎管是否伴有狭窄。若后纵韧带伴有钙化,在CT影像上可以观察到明显影像信号。在骨窗上可以观察椎体、椎管发育是否畸形,是否有明显椎管狭窄表现。另外,核磁共振检查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是更有效、清楚的补充,不仅可以看到横断位上成像,对于矢状位上椎间盘突出影像,显示得比CT更清楚。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