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 肝胆湿热的症状表现(视频)

    肝胆湿热的症状表现
    肝胆湿热患者可见两侧胁肋部胀痛,有灼热感,可有小肿块。可出现厌食、食欲不佳、腹痛、口苦、口干、恶心、反胃、大便不调等消化不良症状,还可见小便短赤、尿频、尿急、发热怕冷交替、面黄、眼睛黄、睾丸肿痛、外阴瘙痒、带下黄臭等表现。部分患者可合并烦躁不安、睡眠差等精神症状。一般疏肝利胆、清热利湿治疗,常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2023-07-30
  • 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视频)

    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
    十二指肠溃疡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典型患者疼痛有节律性、周期性。一般疼痛多发于两餐之间或餐前空腹状态。部分十二指肠溃疡可有背心放射痛,禁食或服用抗酸剂可以缓解。十二指肠溃疡还可合并有反酸、烧心、打嗝、上腹部饱胀、恶心、呕吐、厌食、黑便、呕血等症状。上腹疼痛呈持续性或加重,禁食和服用抗酸剂后不能缓解,为穿透预兆,需及时就医。
    2023-07-30
  • 蛋白丧失胃肠综合征是怎么回事(视频)

    蛋白丧失胃肠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蛋白丧失胃肠综合征指多种原因引起血浆蛋白丢失,特别是白蛋白从胃肠道黏膜丢失而导致的一种综合征。发病机制考虑与多种疾病有关。胃肠道黏膜上皮异常疾病如胃癌、肠癌、肥厚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胃肠道或全身淋巴管异常疾病,如小肠淋巴扩张症、缩窄性心包炎、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疾病如过敏性胃肠炎、结肠息肉、成人乳糜泻等,临床主要表现为全身性浮肿和低蛋白血症,可伴有胸水、腹水、贫血、消瘦、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2023-07-30
  • 反胃吐出来有红色血丝是怎么回事(视频)

    反胃吐出来有红色血丝是怎么回事
    反胃时呕吐出红色血丝多为呕吐时贲门黏膜撕裂导致。一般需禁食休息或喝冷开水缓解,呕吐频繁需对症治疗。长期反胃呕吐有红色血丝需考虑胃溃疡,甚至胃癌等恶性肿瘤的可能。反复的反胃呕吐红色血丝建议到医院做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可做呕吐物潜血试验或大便潜血试验证实消化道的出血,还可通过胸片检查排除肺部出血。反胃呕吐红色血丝常见于饮酒后呕吐,胃镜检查时也可出现反胃症状,结束后呕吐少量血丝。
    2023-07-30
  • 哺乳期胃疼能吃什么药(视频)

    哺乳期胃疼能吃什么药
    哺乳期胃疼一般不建议服药,多数胃药如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可造成婴儿发育畸形。哺乳期胃疼能忍受的患者建议喝粳米粥、吃面养胃缓解疼痛。中等疼痛患者可服用少量铝碳酸镁咀嚼片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或健胃愈疡片等,建议服药后停止哺乳48小时以上。哺乳期胃疼特别严重需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建议停止哺乳,如无法停止哺乳,少量用药后应停止哺乳1周以上。
    2023-07-30
  • 肠道怎么做检查(视频)

    肠道怎么做检查
    肠道检查较直接的方法为肠镜检查,目前检查多无痛,易于患者接受。除肠镜检查外还可做其他肠道检查,包括消化道造影、钡灌肠、腹平片、小肠CT、胶囊内镜、小肠镜等,各项检查均有其不同的适用人群。慢性腹泻、大便习惯或性状改变、有肠癌或结肠息肉等家族史患者、50岁以上人群、50岁以下人群伴有肠道症状者均需做肠镜检查,明确诊断。
    2023-07-30
  • 肠毒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怎么办(视频)

    肠毒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怎么办
    大肠埃希菌又称大肠杆菌,属革兰氏阴性菌,多为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大肠埃希菌分肠致病性、肠产毒性、肠侵袭性、肠出血性、肠黏附性和弥散黏附性六类。肠毒性大肠埃希菌感染可引起严重腹泻及败血症,可出现水样便、痉挛样腹痛,甚至发热、呕吐等症状。患者需至医院就诊,静脉输液、补充水电解质、应用抗革兰氏阴性菌抗生素。忌食用不熟的鱼肉、牛肉等。勤洗手,注意消化道隔离,避免疫情。
    2023-07-30
  • 婴儿肠套叠治好后应注意什么(视频)

    婴儿肠套叠治好后应注意什么
    肠套叠患儿经过医院的空气灌肠复位或手术治疗成功后需要注意: 1、尽量避免改变婴儿的饮食习惯,并且对婴儿的喂养尽量做到定时定量,在发病期间避免让婴儿吃较凉的食物,主要给婴儿吃流食,待病情逐渐恢复以后进行营养添加; 2、家长需根据季节及室内温度的变化,给婴儿及时添加衣物,注意腹部的保温措施,避免着凉。在着凉或腹泻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从而导致肠套叠的发生,这样病情有可能较严重,所以需特别注意; 3、出现类似的症状需高度警惕,如阵发性哭吵、呕吐、血便等。如果再次出现,患肠套叠的可能性较大,需到相关的专科医院急诊救治,行B超检查,予以鉴别。
    2023-08-02
  • 婴儿肠套叠最早期症状是什么(视频)

    婴儿肠套叠最早期症状是什么
    婴儿肠套叠最早期的症状为出现阵发性哭闹或者腹痛,如果哭闹不安、不易安抚,有必要带婴儿就医,此时有可能发生肠套叠,因较小的婴儿不具备语言表达能力,腹痛无法言说,取而代之的是剧烈的哭闹,且疼痛会导致婴儿面色苍白,期间会安静一段时间,大概哭闹十多分钟后又安静几分钟,而安静一段时间后又再次出现大哭,难以安慰,持续、反复的发生哭闹,需要高度警惕肠套叠的可能。 除此之外,还有可能出现呕吐,此为继腹痛后的一种最常见的症状,从开始呕吐食物残渣到绿色胆汁,更严重的会呕吐粪水样液体,也会出现果酱样大便,一般哭闹后排出血便,血便的形状呈稀薄黏液状,有时呈胶冻样的果酱样,几小时后仍然会排出血便,且腹部还会出现包块,在发病初期、哭闹的间歇期因腹肌伸直,右上腹较易摸到腊肠样包块且包块有弹性、可以活动。
    2023-08-02
  • 小儿脐疝的原因(视频)

    小儿脐疝的原因
    小儿脐疝的原因如下: 1、与脐部的解剖特点相关,在胎儿期脐环下半部通过脐动脉和脐尿管,脐环的上半部通过脐静脉,婴儿出生后这些管道随即闭合形成纤维,与脐带脱落后的瘢痕性皮肤相愈合,因此该区域为薄弱区; 2、脐疝形成与腹壁肌肉的发育相关,在婴儿时期两侧腹直肌及前后鞘在脐部尚未合拢,使得脐疝更容易发生; 3、在上述条件下各种腹压增高的因素,如咳嗽、腹泻、过度的哭闹等均可能腹腔内容物经过未愈合的脐环外突,突出的内容物多为大网膜和小肠,囊壁与其内容物之间一般无粘连。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