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

  • 尿有一股氨气味道是尿毒症吗(视频)

    尿有一股氨气味道是尿毒症吗
    尿液排出体外一段时间后可闻到氨气味道,为正常现象。尿液中除水分外还有较多含氮代谢产物,饮水越少代谢产物浓度越高,尿液排出体外及细菌分解产生氨气可以闻到氨气味道。患有尿毒症时肾脏排出代谢产物减少,含氮物质分解产生氨气减少,尿液产生氨气浓度反而较淡。 肾脏病是隐形杀手,早期常无症状,因此是否存在肾脏病需检查尿液、血压、肾脏B超、肾功能等,而并非通过尿液中有无氨气作为诊断线索。可检查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明确尿毒症诊断。如果呼吸气体中闻到烂苹果味可能是肾功能障碍引起,需到医院检查肾脏是否健康。
    2023-08-01
  • 血液透析患者为什么脚会胀痛(视频)

    血液透析患者为什么脚会胀痛
    透析患者透析后或日常会出现单侧或双侧下肢胀痛,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原因: 1、身体对透析液特别是醋酸透析液反应,或由于透析毒素清除后身体对内环境变化的反应,导致出现透析相关性腿痛; 2、长期透析患者由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钙磷代谢紊乱会引起骨痛; 3、引起尿毒症的原发病未得到良好控制,例如红斑狼疮、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4、合并其它疾病例如结核病、肝炎、鼻窦炎、牙龈炎等可引起下肢胀痛; 5、合并外科骨关节病或肌肉神经病变可出现下肢胀痛。 出现下肢疼痛较长时间无法得到缓解或越来越重,需要多学科会诊,尽快明确诊断及时治疗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023-08-01
  • 尿毒症做什么检查确诊(视频)

    尿毒症做什么检查确诊
    慢性肾脏病最严重结局是尿毒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慢性肾脏病例如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等经过数年或数十年治疗,肾功能逐渐损害,肾小球滤过率测定显示下降至15ml/min,可诊断尿毒症。此时肌酐上升至442μmol/L左右,血肌酐如果超过707μmol/L则已为终末期尿毒症。慢性肾脏病被称为隐形杀手早期无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可能为尿毒症,此类患者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检查,明确病因。 如果原有肾脏病出现无法解释的病情变化,或新近发现不明原因肾功能损害,需进行肾脏穿刺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可帮助确诊是急性或慢性肾脏病。经过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大部分患者可防止尿毒症的发生。
    2023-08-01
  • 透析后肾恢复了是怎么回事(视频)

    透析后肾恢复了是怎么回事
    透析患者一般需要终身维持治疗,部分患者肾功能恢复或好转,具体原因如下: 1、患者肾功能不全属于急性,例如药物损伤引起肾功能不全; 2、慢性肾功能不全因为某些原因加重,例如感染、腹泻、饮食不当等; 3、一些疾病在一定时间内可经过治疗使肾功能得到部分恢复,例如红斑狼疮、血管炎、尿路梗阻等; 4、由于病史和检查资料的缺失和当地检查手段限制,有时医生判断有失水准,因此患者需规范诊疗,保存好资料易于医生及时准确判断,以免延误诊断。 部分患者肾脏有所恢复无需透析却还在继续透析,为避免此类情况透析初期需要定时复查肾功能。
    2023-08-01
  • 血肌酐高说明什么问题(视频)

    血肌酐高说明什么问题
    血肌酐是一种尿毒症毒素,水平高低代表肾脏功能损害程度。慢性肾脏疾病大多呈慢性增长,部分患者肾功能损害逐渐加重,血肌酐逐渐升高,最终可发展为尿毒症。大部分轻症患者和经过治疗得到较好控制的稳定患者,终身不会发生严重的肾脏损害,亦不会发展为尿毒症。 血肌酐对肾功能不是敏感指标,但当肌酐超出正常范围时,则代表肾脏损害较为严重。因此规范治疗,将肌酐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是医患双方共同努力的目标。肾病患者血肌酐升高值代表肾脏功能损害程度,肌酐越高残存肾单位逐渐减少,因此肌酐升高速度逐渐加快。肾病重在早期规范治疗,稳定肾功能可确保肾脏健康,防止尿毒症的发生。
    2023-08-01
  • 透析临时管能用多久(视频)

    透析临时管能用多久
    大部分尿毒症患者需透析时未提前建立好通路,只能临时插管进行透析。无并发症情况下临时管可使用3个月左右,下肢临时管使用时间较短。 临时管对血管损伤大,易合并感染和血栓。血管是透析患者的生命通道,血管资源较为重要且不可再生,临时管对血管损伤极大,插临时管是医患双方需要慎重考虑的选项。最好在医生建议下提前2-3个月做好准备,避免临时插管,以免损伤生命线。 临床插临时管过多、过早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会增加短期和长期安全和健康风险,需要充分考虑。尿毒症患者适时建立血管长期通路,避免临时插管,透析会更加顺利。
    2023-08-01
  • 腹透感染了怎么办(视频)

    腹透感染了怎么办
    腹透感染以腹腔感染为最常见,一旦感染对健康影响较大,可影响腹透顺利进行,增加医疗费用。腹透感染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腹透患者出现腹痛,提示可能合并腹腔感染,应立即联系平时管理自己的医护人员进行住院治疗; 2、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检查寻找感染和病原菌依据,同时根据临床表现进行经验性治疗,待患者明确原因后进行调整; 3、大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可较快得到控制,如果超过5天仍无法得到控制应拔除腹透管进行腹膜炎治疗,尤其真菌感染,一旦确诊应立即拔管。部分患者可能不理解、不接受,医生需耐心解释。 腹透患者腹膜炎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增强体质,规范操作,使腹膜透析治疗顺利进行。
    2023-08-01
  • 慢性肾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视频)

    慢性肾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慢性肾炎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遵从医嘱规律治疗; 2、需戒烟、戒酒,吸烟会影响心血管和肾脏健康状况; 3、作息规律,避免熬夜; 4、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运动,肾炎较轻可正常运动; 5、合理清淡饮食,Ⅲ期后患者需营养师指导,指导蛋白的摄入量是饮食关注重点; 6、控制血压、血糖和血尿酸,代谢紊乱患者控制体重尤为重要; 7、尽可能回归社会和正常生活状态,正常心理状态和健康息息相关; 8、避免滥用药物,慢性肾炎合并肾功能不全时部分药物需调整或禁用,因为部分药物会伤害到肾脏。因此避免随意用药,或避免长期自购药物进行治疗。
    2023-08-01
  • 尿常规可以看出慢性肾炎吗(视频)

    尿常规可以看出慢性肾炎吗
    慢性肾炎在我国是引起尿毒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普通人了解慢性肾炎诊断常识较为重要。慢性肾炎表现是蛋白尿、血尿、高血压,严重可伴有肾功能损害,因此测量血压、尿常规发现蛋白尿、血尿和高血压是诊断慢性肾炎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患者出现上述表现还不能诊断慢性肾炎,需排除继发性病变,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它疾病才能诊断慢性肾炎。 肾脏活检病理检查是诊断慢性肾炎的最可靠办法,同时可判断慢性肾脏病的严重性和转归。 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是肾炎结局的最关键因素,因此普通人每年进行一次尿常规检查对肾脏健康较为重要。
    2023-08-01
  • 尿蛋白1+是慢性肾炎吗(视频)

    尿蛋白1+是慢性肾炎吗
    无任何症状情况下发现蛋白尿是诊断慢性肾炎的重要线索,尿蛋白(+)主要包括以下情况: 1、蛋白尿提示存在慢性肾炎可能,尿蛋白越多,越支持慢性肾炎症状; 2、引起蛋白尿原因除慢性肾炎以外还包括其它原因,例如糖尿病、高血压病、红斑狼疮、紫癜性肾炎等; 3、诊断不明情况下可进行肾脏穿刺病理检查帮助诊断; 4、无肾脏病也可出现蛋白尿,例如发热、剧烈运动、暴饮暴食、妊娠等。此类情况下蛋白尿都属于一过性,因此蛋白尿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才可排除诊断。诊断慢性肾炎主要不在于蛋白尿加号数量,而需排除引起蛋白尿的其它原因。发现蛋白尿需要明确诊断,进行规范治疗预防肾功能损害的同时,预防尿毒症的发生。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