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

  • 中风后遗症可以治愈吗(视频)

    中风后遗症可以治愈吗
    中风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一般来说,发病后15天是急性期,发病后15天-6个月是恢复期,中风后6个月即进入后遗症期。中风后遗症不是不治之症,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功能锻炼,大多数患者可回归正常生活,预后较好。临床上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方法包括中医中药、针灸、推拿、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吞咽治疗、作业治疗、康复工程及康复训练。
    2023-08-01
  • 精神运动发育迟滞能治好吗(视频)

    精神运动发育迟滞能治好吗
    精神运动发育迟滞此类诊断名词现在已经是不再用,对于大于5岁儿童,目前是用智力障碍,而小于5岁儿童,由于在发育能力方面还具有很多不确定性,所以只是暂时诊断为全面发育迟缓。由于智力障碍或者是全面发育迟缓病因非常复杂,不同病因它预后不一样,一些轻度发育迟缓儿童,经过适当治疗和干预,在5岁之前可能进步到正常功能范围,具体病因可能包括两大类: 1、非遗传性因素,比如在胎儿期,常见原因包括有宫内先天性感染,母亲在怀孕期接触致畸物质或者是环境毒物,有些药物、酒精、铅、汞、放射性物质、化学制剂物等。出生时原因包括有早产、低出生体重、产伤、窒息、缺氧,还有颅内出血。出生以后原因也很多,可能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低血糖、脑外伤、惊厥以后脑损伤、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碘缺乏、营养不良、核黄疸、听力障碍,甚至还有社会、文化、经济等心理因素; 2、遗传性因素,包括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单基因病、线粒体病、多基因和表观遗传异常等,很多遗传代谢性疾病和综合征性疾病都属于这一类,一般越早发现,越早干预,预后会越好。
    2023-08-02
  • 小儿精神发育迟滞原因(视频)

    小儿精神发育迟滞原因
    精神发育迟滞此类诊断名词现在已经不再使用,对于大于5岁儿童,目前用是智力障碍诊断,而小于5岁儿童,由于在发育能力方面还具有很多不确定性,所以只是暂时诊断为全面发育迟缓。智力障碍或者是全面发育迟缓病因非常复杂,通常有以下几点: 1、非遗传性因素,比如在胎儿期常见原因,包括有宫内先天性感染,母亲在怀孕期接触致畸物质或者是环境毒物,有一些药物或者是酒精、铅、汞、放射性物质,或者是化学制剂物等。出生时原因包括会有早产、低出生体重、产伤、窒息、缺氧,还有颅内出血。出生以后原因也有很多,可能会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低血糖、脑外伤、惊厥以后脑损伤、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碘缺乏、营养不良、核黄疸、听力障碍,还有肿瘤,甚至包括社会、文化、经济等心理因素等; 2、遗传性因素,遗传因素目前认为能够占到儿童发育迟缓一半以上原因,包括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单基因病、线粒体病、多基因或者是表观遗传异常等。很多遗传代谢性疾病和综合征性疾病都属于这一类,所以要想确定原因,必须进行详细病史采集和全面体格检查,再结合实验室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2023-08-02
  • 抽动症睡着还会有抽动吗(视频)

    抽动症睡着还会有抽动吗
    抽动症也就是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抽动为主要表现神经精神疾病,主要特点是经常出现日间不自主,不能自己控制短暂、快速、突然、没有目性、程度不同抽动和不协调动作,包括有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两种类型。临床症状一般是时轻时重,复杂多变,常会在某些诱因作用下导致症状加重或者是减轻。一般在注意力集中,精神放松,情绪好转时候,症状可以减轻,睡眠以后症状可以消失,所以睡着以后一般不会再出现抽动,而常见会加重症状因素,包括情绪紧张、焦虑、生气、受到惊吓、过度兴奋、过度疲劳、伴发感染等。 尤其是长时间看电视或者是玩游戏有暴力内容,或者是家庭关系不和睦,特别是父母经常吵架,还有超负荷学习压力和各种心理压力,活动过度,以及感冒等呼吸道感染,也都会促进抽动加重,反复和不容易控制。如果在睡眠过程中也经常出现抽动症状,这个时候需要排除可能器质性疾病,以及有关因素引起继发性抽动障碍,比如风湿性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还有遗传性疾病,21-三体综合征、脆性X综合征,还有排除像链球菌感染、神经梅毒,以及兴奋剂或者是可能影响到神经系统功能药物因素等。
    2023-08-02
  • 抽动症为什么时轻时重(视频)

    抽动症为什么时轻时重
    抽动症也就是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抽动为主要表现神经精神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并不明确,目前认为可能跟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等都有关系。抽动症主要特点就是经常出现日间一种不自主难以控制短暂、快速、突然、没有目、程度不同抽动和不协调动作,包括有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两种。临床症状是时轻时重,复杂多变,因为常会在某些诱因作用下,导致症状加重或者是减轻,其中社会心理因素往往是最重要的诱发因素,常见会加重症状因素包括有情绪紧张、焦虑、生气、受到惊吓、过度兴奋、过度疲劳、伴发感染等。 有时候长时间看电视或者是玩游戏,尤其是有暴力内容,再比如家庭关系不和睦,特别是父母经常吵架,还有超负荷学习压力和各种心理压力,运动过度或感冒等呼吸道感染也是促使抽动加重,反复和不容易控制的因素。而如果注意力集中,精神放松,情绪好转以后,症状可以减轻,睡眠以后症状可以消失。所以对有些轻症患儿,通过健康教育指导患儿、家长,老师正确认识这种疾病,淡化患儿抽动症状,多数用单纯心理行为治疗可以奏效。
    2023-08-02
  • 儿童抽动症要做磁共振吗(视频)

    儿童抽动症要做磁共振吗
    抽动症也就是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抽动为主要表现神经精神疾病。病因以及发病机制并不明确,目前认为可能跟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等都有关系。对于抽动症诊断,目前还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主要是采用临床描述性诊断方法,也就是按照患儿抽动症状以及相关共患精神行为表现来进行诊断。因此详细询问病史是正确诊断前提,体格检查会包括有神经精神检查,但是由于多种器质性疾病以及有关因素,也可以引起抽动障碍,也就是继发性抽动障碍,所以临床诊断时候需要进行鉴别。 这时需要用到包括磁共振在内神经影像学检查,其它辅助检查还包括有脑电图,心理测验以及实验室检查,比如需要排除风湿性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癫痫、心因性抽动,以及其它锥体外系疾病,还要排除遗传性疾病,比如21-三体综合征、脆性X综合征。要排除感染因素,链球菌感染、脑炎、神经梅毒,而且还要排除药物性因素。因为有一些兴奋剂或者是可以影响到神经系统功能药物,如哌甲酯、可卡因、卡马西平等。因为这些因素也都会引起抽动表现,所以需要通过特殊检查进行鉴别。
    2023-08-02
  • 怎样诊断抽动秽语综合征(视频)

    怎样诊断抽动秽语综合征
    抽动秽语综合征属于抽动障碍其中一种类型,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抽动为主要表现神经精神疾病,根据临床特点和病程长短,抽动障碍又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抽动障碍和Toureetes综合征,也就是抽动秽语综合征三种类型,抽动秽语综合征诊断标准有四条: 1、具有多种运动性抽动,以及一种或多种发声性抽动,但是这两种症状不一定是在同时出现; 2、首发抽动症状以后,抽动频率是可以有变化,增多或者是减少都可以,但是病程是持续在一年以上; 3、在18岁以前起病; 4、需要排除可能的器质性疾病以及有关因素引起继发性抽动障碍,比如需要排除风湿性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癫痫、心因性抽动以及其它锥体外系疾病。还要排除遗传性疾病,比如21-三体综合征、脆性X综合征,排除感染因素,如链球菌感染、脑炎、神经梅毒,还有中毒因素,如一氧化碳、汞和蜂毒等中毒。另外还要排除药物因素,因为有一些兴奋剂或者是可以影响神经系统功能药物,比如哌甲酯、匹莫林、卡马西平等。因为这些因素也都会引起抽动表现。 如果符合上述这四条标准,通常可以诊断为抽动秽语综合征。
    2023-08-02
  • 抽动秽语综合征遗传吗(视频)

    抽动秽语综合征遗传吗
    抽动秽语综合征属于抽动障碍其中一种类型,现在一般是用Toureetes综合征这个名词。Toureetes综合征也就是抽动秽语综合征,确实是具有遗传性。目前有研究显示,如果在家族中有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在一级亲属中会有20%几率患有抽动障碍,另外会有10%-15%几率也会患有抽动秽语综合征,患病几率是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抽动为主要表现神经精神疾病,病因以及发病机制目前并不明确,病因相对比较复杂,可能跟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等都有关系。早期研究发现,这种疾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是新近研究发现可能存在着更加复杂遗传模式,而且涉及多基因遗传模式。 此外研究还发现,抽动秽语综合征一级亲属中患有强迫障碍概率比一般人群要高。除遗传因素以外,抽动障碍其它可能病因,还包括神经生物学因素,或者是感染相关免疫因素,比如链球菌感染相关儿童自体免疫、神经精神障碍,还有环境因素以及社会心理因素和药源性因素等。
    2023-08-02
  • 多动症治愈后表现(视频)

    多动症治愈后表现
    多动症也就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常见慢性神经发育障碍,起病于童年时期,但是影响可以延续到成年,而且可以同时共病多种神经精神障碍,包括睡眠问题、入睡困难、夜醒、晨醒困难、日间思睡等,还有语言障碍,特定学习障碍、抽动障碍、遗尿症、破坏性行为障碍,甚至是孤独症谱系障碍等。多动症治疗总体目标,要达到能够尽量减轻患儿目前存在的包括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行为等核心症状,比如上课不专心、不能自主完成作业、经常丢三落四、做事冲动、自制力差、言语轻率,与小伙伴和家庭成员之间关系不良等。 而且最大限度改善功能损害,提高患儿生活、学习和社交能力,让孩子能够正常融入社会,顺利成长。因为多动症是全生命周期疾病,需要按照慢性病管理策略进行管理,根据总体原则和个体情况来制定治疗目标,制定长期治疗计划,定期随访和评估,监控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一般在4-6岁儿童,首选是非药物治疗,主要是行为矫治,6岁以后可以用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综合治疗,帮助患儿以较低用药剂量达到最佳疗效。
    2023-08-02
  • 多动症会自己好转吗(视频)

    多动症会自己好转吗
    多动症也就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常见慢性神经发育障碍。虽然是起病于童年时期,但是影响会一直延续到成年,而且可以共病多种神经精神障碍,多动症病因和发病机制并不是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多动症发生是由于在胚胎期和婴儿早期,由于复杂遗传易感性与暴露环境多种不利因素协同作用结果,所以对于个体,现在无法准确预期将来预后如何。 根据病情轻重,多动症一般分为轻、中、重度,轻度为存在有非常少临床症状,而且导致轻微社交或者是血液方面功能损害。中度指症状或者是功能损害,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重度指是存在非常多临床症状,以及存在着特别严重症状,或者是导致明显社交或者是学业等功能损害。总体而言,只有早期识别、诊断和尽早规范治疗才能改善多动症预后,而且因为多动症是全生命周期疾病,需要按照慢性病管理策略进行管理。根据总体原则和个体情况来设定治疗目标,制定长期治疗计划,并且定期随访评估,监控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