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姗

  •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定义(视频)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定义
    人格障碍以冲动为表现,叫边缘性人格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突出特点是有冲动的行为,算比较常见的特征。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表现是人际关系极端不稳定,对自我的目标,自我的价值,其情感会在两极间摇摆,同时伴有比较突出的冲动行为,这样的一类人格障碍叫做边缘性人格障碍,是诸多人格障碍中以冲动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人格障碍。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可能对人际关系表现出极端变化,其一会儿认为对方理想化,一会儿又认为对方不能够随叫随到,因为这种摇摆就会使行为变得冲动;之前对一个人非常热情、体贴、周到,很快又会跟对方冷言冷语,甚至会有言语的攻击、肢体的攻击,或者突然之间没有往来、断绝交往;又可能会对自己的目标有比较两极的变化,可能一会儿认为自己应该宏图大志争当总统,另外一会可能认为自己就应该是落入尘埃,什么都不值得的蝼蚁之人。基于这种变化,患者可能有时候突然买很多书发愤图强,整天闭门学习,可能突然有一天会把书全部扔掉,然后把自己的书籍、工具全部变卖,跑去各处流浪、体验底层生活。这种极端的变化就会使得其行为有不可控性和比较急剧的变化性,因此会伴发冲动的行为。
    2023-08-03
  •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特点(视频)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特点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特点是对人际关系、自我价值、目标等这些核心的认知领域,在两个极端不断变化。 其特点是不稳定,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认为某个人特别亲密无间,特别好,把对方理想化,但很快就认为对方一文不值,极度贬低,跟对方剑拔弩张,甚至断绝往来。 可能之前会认为自己是个特别温和谦恭的人,对别人温文尔雅,谦虚有度,可能在很快的时间内就变得很暴躁、狂躁,有侵略性、攻击性。 病人对人际的互动及对于自己都处在两极间变化,同时还伴有冲动的行为,可能会与人接触中爆发或者发作一些非常冲动的想法跟行为,如恶语相加、口出狂言、侮辱对方,甚至会有具体的攻击行为等。
    2023-08-03
  • 什么是双向人格障碍(视频)

    什么是双向人格障碍
    在医学上没有双向人格障碍,而有双向人格或双重人格和双相情感障碍,这是两种完全的不同的问题: 1、双向人格又叫双重人格,是在创伤事件后,一个人可以在两种人格之间切换,这样人格彼此独立,特点不同,他们有各自的记忆、爱好、行为方式、情感特点等。其会在某个阶段以一种人格为主,另外一个人格毫不察觉,可能突然之间会转化为另外一种人格,两个人格会交替在一个人身上出现,这种情况叫做双重人格; 2、双相情感障碍,是种比较经典的情感障碍疾病,是指一个人有过明确的抑郁发作,有过明确的躁狂发作,会有交替的两种发作,一段时间抑郁发作,一段时间躁狂发作,一段时间没有发作,在没有发作时是完全正常的,这样的情况叫做双相情感障碍。
    2023-08-03
  • 自恋型人格障碍怎么办(视频)

    自恋型人格障碍怎么办
    自恋型人格障碍最主要评估共病,看有没有其他的精神障碍,如是不是有双相情感障碍、强迫障碍、抑郁障碍等。这些评估的共病是治疗重点。如果发现有共病,则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尽快改善共病。当共病治疗好后,或者该患者并没有合并其他疾病,而单纯的是自恋型的人格障碍,这时建议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可以很大程度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然后发觉自己自恋特点背后的原因,跟其内在的需求,这时心理治疗会起得比较好的效果。大多数情况下,经过评估如果发现并没有共病,并不需要药物治疗,即便是药物治疗,效果也并不理想。
    2023-08-03
  • 自恋型人格障碍能治好吗(视频)

    自恋型人格障碍能治好吗
    自恋型人格障碍属于人格障碍的亚型,人格障碍指一个人普遍的应对日常生活、应对人际关系、应对决策普遍的行为模式和认知模式。可能在幼年时期已经形成这种普遍模式,出现障碍,则更多的是调试、调整,帮助其更好的适应生活。治好的情况就是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环境,而并不是完全把特点消失掉、消除掉。只要患者可以很好的适应环境,很好的发挥其潜力,与周围的人,与世界、环境和谐相处。大部分人通过心理治疗可以获得很大改善,但是完全治好,能够与周围的环境和谐,与自己的内心和谐,实现这个目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达到的。
    2023-08-03
  • 表演型人格障碍怎么办(视频)

    表演型人格障碍怎么办
    表演型人格障碍,属于人格障碍的亚型,关于人格障碍要评估其有没有共病,即有没有共同发生其他的精神障碍的疾病,如是否有癔症即分离转换障碍、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如果有共病,则重点是治疗这些疾病,因为这些疾病可能对人的损害会更大,比人格障碍的损害更大。这时通过心理治疗或者药物治疗去治疗共病,当把共病治疗好,或者评估了这人并没有其他的共病,单纯的针对表演型人格障碍,可能会建议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会相对较好的改善人的行为模式、应对机制和其与人际交往的互动的模式,进而帮助表演型人格障碍的患者,提高其生活质量跟水平。
    2023-08-03
  • 社交恐惧症有哪些表现(视频)

    社交恐惧症有哪些表现
    社交恐惧症指局限于特定的社交场合所出现的焦虑发作,既然是一种焦虑发作,就具备焦虑的表现。所谓的焦虑障碍就是指同时具备两类特点: 1、心情紧张、恐惧、害怕、不安,在社交恐惧中就会体现为害怕被别人注视,怕别人笑话、怕别人嘲笑,怕表现得不好被他人评头论足,怕不好的评价等; 2、除此以外还会有生理的反应,多半是自主神经的功能紊乱,比方脸红、心悸、出汗、手抖、想去厕所,然后恶心、头疼、头晕甚至眼前发黑等。 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既有心情的恐惧、不安、紧张,又有生理这一系列的反应就称之为社交恐惧症。这种情况是在特定场合下才有,如果不需要在社交环境下,可以安然无事,没有任何症状。
    2023-08-03
  • 社交恐惧症的定义(视频)

    社交恐惧症的定义
    社交恐惧症是指局限于特定的社交场景下出现的焦虑发作,本质上属于焦虑障碍。这种焦虑包括两方面: 1、心理紧张、恐惧、不安,害怕被人嘲笑,害怕自己做得不够好,害怕别人瞧不起; 2、同时伴有生理的反应。生理反应是以自主神经紊乱为主,比如脸红、心跳、恶心,有解二便的想法,有手心出汗、手抖等。 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是社交恐惧的主要表现,往往还伴有社交回避或者是退缩,本来应该去的场合,可能会想尽方法不愿意去或者是临阵脱逃等。这种社交恐惧症的发生尤其在少年中是相对常见的问题。如果出现上述情况不用恐慌,因为很常见,办法也很多,持续时间比较长,还是要建议及时的就医。
    2023-08-03
  • 神经性厌食症的表现(视频)

    神经性厌食症的表现
    神经性厌食症的表现有两个层面,具体如下:1、行为层面:一个人通过刻意的减少热量摄入和增加消耗,来实现明显的不健康的低体重,刻意通常表现为节食、过度运动、使用导泻药、利尿剂,来实现体重的下降,这是最核心的行为表现;2、精神心理层面:主要表现为人对于体型、体重,持久的歪曲认知,这种认知不能通过科学知识、健康宣教来纠正。这类人对于胖有病理性的恐惧,对于瘦有无止境的追求,他们恐惧、拒绝维持健康的正常体重;所以在临床上会呈现一个人由病前正常的持续体重,通过一系列措施,如节食、运动消耗,导泻药的使用等,得到了不健康的低体重,并且伴发了饥饿的相关躯体症状,如脱发、闭经、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等,这些是神经性厌食的主要表现。
    2023-08-03
  • 癔病怎么治疗(视频)

    癔病怎么治疗
    癔病是很早的说法,现在医学分类叫做分离转换障碍。这类障碍的治疗可能目前主要还是以心理治疗为主,还有要进行健康的宣教,排除生理问题,器官损害。但是现在出现了障碍困难,可能跟适应不良或者事件打击有关系,生理的反应与不适可能是对现实困难和不良事件的反应。此外这种健康宣教之后要给予支持,避免指责,给一些转移的建议,不要去过分关注生理的不舒服。 如果这个时候病人愿意,事后需要建议心理治疗,看具体的发病的表现,比如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治疗,系统家庭治疗都可以改善分离转换障碍。癔病可以用的药物,但是大部分人单纯癔病病,可能不需要药物的治疗和药物治疗效果不是很好好。但是癔病的患者往往合并其它疾病,比如失眠、睡眠障碍,焦虑、抑郁,其它的疾病。当合并了其它疾病,这个时候就需要药物治疗其它的疾病,如果药物效果比较好,其它疾病有了缓解,癔病的发作也会减少甚至消失,所以是否用药,其实取决于有没有其它的共病情况。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