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搏

  • 早搏与房颤的区别(视频)

    早搏与房颤的区别
    早搏与房颤不论在发病机制,还是在临床表现,以及对人体的危害上都不相同,常见分析如下:1、房颤:房颤是由于左心房和肺静脉之间存在很多异常微折返,而导致心房出现颤动,每分钟可以跳动400-500次,因此房颤时心房几乎失去功能。房颤患者通常表现为心慌、胸闷、憋喘等,同时心跳不规则,且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搏比心率少。通常房颤患者会有血栓形成的风险,会导致心跳过快,还会引起心功能下降;2、早搏:心脏中存在异位起搏点,可能在心房中,也可能在心室中会形成假命令,不定时提前发放命令使心脏提前跳动。早搏的患者心跳较为规律,只是在规律心跳中会突然提前跳动,形成较长停顿,多数患者没有症状,会出现少量心慌、早搏,对人体没有明显危害。
    2023-07-31
  • 房颤和早搏的区别(视频)

    房颤和早搏的区别
    房颤和早搏的区别具体如下:1、早搏:基本节律是窦性心律,在窦性心律的基础上有非规则跳动。早搏如果发生在心房,称为房性早搏;发生在交界区,称为交界区性早搏;如果发生在心室,称为室性早搏;2、房颤:窦性P波消失,即本身不存在正常窦性节律,P波消失之后会被小的波幅以及大小不统一的f波所代替,f波的频率可以高达350-600次/分,极快的心房跳动波不能都传递到心室中,因此心室率就变得绝对不齐,表现为RR间期绝对不等,听诊时发现第一心音强弱也完全不同。
    2023-07-31
  • 房颤和心律不齐的区别(视频)

    房颤和心律不齐的区别
    房颤和心律不齐的区别是,房颤本身属于心律不齐中的一种,心律不齐是更宽泛的概念。房颤在发生时,心率绝对不规整,会出现脉搏短绌,心率、脉率不一致,心电图也可以明确发现心脏跳动的不规律,因此属于心律不齐。但心律不齐还包含其他类型的疾病,除房颤之外,例如各种早搏或者生理性因素的心律不齐,都纳入其中,因此两者都算作心律失常,即心脏跳动的频率与节律发生异常。对于房颤这种类型的心律不齐,要特别关注血栓事件,以及有可能出现心功能不全,由于属于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在治疗上要先评估,通过心脏超声,判断心房大小,以及心腔内是否有血栓。如果有血栓,需要积极进行抗栓治疗,如果没有血栓,应当常规口服抗凝药物,避免发生血栓事件。房颤还应当控制心室率,避免因心室率过快,而发生相对性供血不足或者心力衰竭,在治疗上可以采用射频消融治疗。
    2023-07-31
  • 伤寒性心肌炎怎么治疗(视频)

    伤寒性心肌炎怎么治疗
    伤寒性心肌炎患者可出现中毒性心肌炎,病人可以表现为早搏、奔马律、心动过快或过慢,心前区可以听到杂音,叩诊时心界扩大,病人可以出现血压降低。这种情况死亡率特别高,要积极转到心内科进行诊治,要积极抢救心衰和心律失常,同时进行抗伤寒治疗。抗伤寒主要是应用消炎药,对内毒素和伤寒杆菌进行根治。 针对伤寒杆菌,要积极用抗生素治疗,如氨苄西林、诺氟沙星,甚至可以用头孢类抗生素进行尽早控制。针对严重的中毒性心肌炎,症状较轻时可以用营养心肌或改善心肌代谢的药,可以用辅酶Q10、能量合剂、ATP等进行治疗。如果特别严重时,患者出现心衰或心律失常,可以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由专业医生在心电监护下使用。如果心率特别慢,患者可以装临时起搏器。针对严重的心率衰竭患者,可以进行强心、利尿,输注地高辛及扩血管药物,还有减少心肌充血的药物,充分进行利尿以改善症状、降低死亡率。 伤寒性心肌炎是由伤寒引起,即肠道感染的伤寒沙门氏杆菌,内毒素释放到血液中引起全身中毒,患者可以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如肠穿孔、肠出血,也可以表现为肝脾肿大。神经系统受损以后,患者可出现表情淡漠。患者也可以出现皮疹,较典型的叫玫瑰疹。病人典型的症状还有发热,但是脉相对缓慢,常人发热时脉搏特别快,伤寒病人的脉快不起来。但一旦伤寒病人出现脉快时要高度重视,会并发伤寒性心肌炎,是较严重的中毒性心肌炎。
    2023-07-31
  • 心肌炎心电图能查出来吗(视频)

    心肌炎心电图能查出来吗
    心肌炎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尤其对于儿童、青少年心肌炎发病率很高。心电图对心肌炎有重要价值,常见的心肌炎是病毒性或细菌性。 以病毒性心肌炎为例,儿童或青少年发烧,病毒侵犯心肌,在心电图上有可能表现出来。最常见的会侵犯心脏传导系统,出现PR间期延长超过正常值,出现坏死性Q波,出现窦性心动过速等特征,可以在心电图上表现出来,出现PR间期延长或各类传导阻滞,还会出现各类早搏,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如果做动态心电图,早搏更容易表现出来。 所以得了心肌炎除了抽血化验,查病毒抗体以外,心电图检查也是很重要的检查项目,通过心电图能够诊断暴发性心肌炎和重症心肌炎。
    2023-07-31
  • 心肌炎后遗症如何治疗(视频)

    心肌炎后遗症如何治疗
    心肌炎后遗症包括各类型的心脏早搏、房室传导阻滞以及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等。但大部分心肌炎患者可在规范治疗后痊愈,只有一部分患者因为治疗不规范或者没有及早治疗,导致后遗症出现。治疗心肌炎不仅应该尽早治疗,还需要规范科学的治疗。患者还需要进行日常的保养,如卧床休息,不从事体力活动,多进食营养食物,提高自身免疫力,减少心肌损害。 对于已经出现心肌炎后遗症的患者,如果症状较轻,可以注意日常保养,减少后遗症发作几率。如果症状较重,需要对症治疗。各型的早搏应该使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如果是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引起的心率缓慢,需要植入永久性的心脏起搏器。扩张型心肌病可以进行心脏的同步化的治疗,植入一种特殊类型的心室起搏器使左右心室同步化收缩,从而改善心脏的功能。
    2023-07-31
  • 心肌炎早期是什么症状(视频)

    心肌炎早期是什么症状
    心肌炎症状取决于病灶广泛程度以及发生部位,心肌炎发生早期通常有前驱感染症状,而前驱感染大部分为病毒感染。大部分病毒性心肌炎因柯萨奇病毒、细小病毒、人类疱疹病毒等引起,所以在发病前1-3周会出现发热、疲乏无力、关节酸痛,及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上述症状在医学上称作前驱症状。 在临床上,大部分人可以没有症状,少部分人在活动后可出现心慌、轻度胸闷,甚至胸痛症状。心慌症状在临床上非常重要,医生可以通过心慌判断患者是否出现相应心律失常。如临床上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及频发多元性室性早搏,提示患者病毒性心肌炎已发展到较特别阶段。 另外,有一部分患者病情发展过程非常迅速,在短时间内即可出现休克状态,血压低于90/60mmHg,甚至因此发生一些短暂脑缺血症状,又叫阿-斯综合征,则提示病情进展很快,病情较重,在短时间内就可出现四肢湿冷,甚至晕厥状态,以上是心肌炎的表现。
    2023-07-31
  •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表现(视频)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表现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症状表现,主要有以下方面:1、前期感染症状:早期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儿童可能出现低热、乏力、咳嗽、流涕等呼吸道感染表现;2、消化道表现:儿童可出现腹痛、腹胀甚至恶心、呕吐或腹泻等消化道感染表现;3、心脏症状:部分儿童不典型,最常见心肌炎表现,如乏力、胸闷、胸疼、心前区不适、心慌,甚至心脏有漏跳感、早搏等。严重病毒性心肌炎,如重症心肌炎或暴发性心肌炎,可出现严重表现,如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脑综合征,儿童可突然出现晕厥、抽搐等。部分可能出现心衰表现,比如浮肿、心动过速、乏力、纳差、尿量减少等。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出现胸痛,多为长时间或持续性胸痛,有时心前区、整个胸部均可出现相关胸痛表现。如果儿童出现前期症状,需警惕心肌炎可能。
    2023-07-31
  • 心肌炎症状表现(视频)

    心肌炎症状表现
    心肌炎通常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一般表现心慌、胸闷、憋气。患者通常有一定病史,即近1周内有感冒或腹泻病史,同时出现胸闷、憋气、心慌的症状,做心电图时发现心律失常,如合并有频发室性早搏、房性早搏、ST-T改变,查心肌酶可能发现心肌酶异常。 心肌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所以一般在查免疫性指标时可能发现柯萨奇病毒或合胞病毒、腺病毒阳性。轻度心肌炎无需治疗,休息后可以缓解或自愈。但有些病人病情较严重,可能合并有严重心律失常、重度心肌病,所以会引起心衰、休克,最后导致扩张型心肌病。所以一旦有心肌炎,要积极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康复。
    2023-07-31
  • 酒精性心肌炎的治疗方法(视频)

    酒精性心肌炎的治疗方法
    酒精性心肌炎的治疗最主要的是戒酒,而少量适量饮酒对人体无坏处,如每天一小杯白酒,或50ml以内红酒。但长期大量饮酒可损害心肌,也可损害肝脏,造成心肌部分细胞坏死、心脏扩大,而后导致酒精性扩张性心肌病,引起心力衰竭,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包括短阵室速,频发室性早搏等,都可威胁患者生命。 酒精性心肌病可预防、可治疗,或可部分治疗,为心肌病中相对预后最好的一种类型。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