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

  • 常见的眼部疾病有哪些(视频)

    常见的眼部疾病有哪些
    常见的眼睛疾病非常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屈光不正:分为近视、远视和散光,需要通过屈光矫正提高视力;2、斜视:眼睛位置是否正常;3、眼睑疾病:如眼睛出现皮肿、眼皮出现包块;4、眼内疾病:如结膜发炎、结膜组织增生、角膜发炎、角膜上皮细胞脱落;5、前房炎症:如虹膜睫状体炎;6、晶状体病变:如白内障;7、玻璃体腔病变:如玻璃体腔积血;8、其他:眼底会有视乳头病变,视网膜亦可以由全身病变如糖尿病、高血压引起眼底病变,脉络膜视网膜炎、青光眼等。
    2023-08-03
  • 眼睛有结膜炎可以做近视手术吗(视频)

    眼睛有结膜炎可以做近视手术吗
    眼睛有结膜炎不可以做近视手术,因为结膜炎的发生包括感染和非感染性的因素,即使结膜炎是非感染性造成,近视手术术后,患者的炎症反应也会比较重。不仅是近视手术,还有内眼手术包括白内障手术、青光眼手术、视网膜脱离手术、斜视手术或眼睛表面的手术,如果结膜炎发生时,都不建议立刻进行手术,都是为了避免术后炎症反应。如果是感染性因素引起的结膜炎,患者更不可以进行近视手术。因为近视手术、角膜激光手术时,需要进行角膜瓣制作,角膜上皮要通过20%的酒精浸泡掉,此时患者的上皮不完整或有缺损,或上皮周边有切口。如果有感染性因素,都会造成术后感染,轻者可能引起角膜炎,重者则引起角膜溃疡和感染。因此眼睛有结膜炎不可以近视手术,而且也不能进行任何眼部手术,包括眼表手术以及内眼手术,主要考虑有两点,一点是术后的炎症反应,另一点就是避免感染。
    2023-08-03
  • 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早期症状(视频)

    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早期症状
    由于早期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可以没有任何症状,除非常规做眼底筛查,可以发现部分小瘤体,因此对于存在视网膜母细胞瘤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建议常规做扩瞳,以及眼底筛查等,以便于早期发现。部分患者的早期瘤体,如果生长在视觉比较敏锐的部位,比如黄斑区的肿瘤,儿童视力便会下降,或由于视力下降导致斜视,而引起家长注意。因此对于存在斜视,或视力下降的儿童,建议尽早通过扩瞳孔检查眼底,来排除视网膜母细胞瘤,或其他眼底疾病。如果是出现白瞳,或眼红、眼痛等症状后再去就诊,通常已经处于眼内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与多数疾病一致,均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效果较好。国际上根据眼内肿瘤的病情,将其分为A期、B期、C期、D期、E期。其中A期、B期、C期属于眼内肿瘤的早期,此阶段经过治疗后,保眼率较高,通常在90%以上,多数患者还能保留较好的视力。而对于D期、E期等眼内肿瘤的晚期,保眼率便会明显下降,部分患者只能选择做眼球摘除。
    2023-08-03
  • 视网膜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视频)

    视网膜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
    视网膜母细胞瘤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实体,或内在有液化或钙化病灶病变。视网膜母细胞瘤主要来源于眼球视网膜,一般经常发生于3岁以内的孩子,为婴幼儿时期较严重的恶性肿瘤病变。主要表现为孩子视力下降,同时眼睛出现斜视或者白瞳症等症状。通过散瞳检查可发现视网膜内呈灰白色点状实体肿物,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核磁、B超等,可观察视网膜母细胞瘤边界较清晰,同时向眼球玻璃体突出的肿瘤肿块。肿块一般具有部分液化或钙化,若诊断为视网膜母细胞瘤,大部分均能确诊。如果无法确诊,可通过玻璃体穿刺,或者玻璃体切割肿瘤物体的检查。确诊后应及时治疗,甚至进行眼球摘除或者敷贴等。
    2023-08-03
  •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怎么引起的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儿童最为严重的一种眼内恶性肿瘤,发病率大概是1/20000,主要是眼部光感受器的前节细胞恶性病变引起,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白瞳症。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为止还不是特别清楚,目前认为可能是与基因的突变以及抗癌基因有关,也有学者认为是与感染有关。基因的两次突变失活,被认为是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生的重要机制。 家长在光线比较明亮的情况下,可以看到孩子瞳孔内有白色肿瘤样物质,部分患儿也可由于斜视而就诊。视网膜母细胞瘤可以累及孩子单侧眼睛,也可累及双侧眼睛,大概30%的患儿是双眼受累。
    2023-08-03
  •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早期症状(视频)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早期症状
    视网膜母细胞瘤大部分发生在三岁前,三岁前的孩子因为表达能力不同于其他儿童,不善于表达,所以很难在早期发现。往往是家长发现孩子瞳孔出现黄白色的反光,医学上叫白瞳症,往往出现这症状后,家长才会带其到医院检查。还有些孩子因为视网膜母细胞瘤部位比较靠近后极部,比如靠近黄斑区域,可能早期影响视力,很早就会出现斜视。 所以一旦孩子出生后发现眼睛有斜视,内斜或外斜,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眼底检查。视网膜母细胞瘤一般会长在视网膜,即眼睛底板,可以通过瞳孔检查尽早发现。早期发现视网膜母细胞瘤比较困难,孩子有异常,比如有斜视或者视力发育很不好的情况时,应尽可能早期到医院进行散瞳检查。
    2023-08-03
  • 7岁儿童视力0.6正常吗(视频)

    7岁儿童视力0.6正常吗
    7岁的儿童视力0.6是否正常,要根据原因具体分析,具体如下: 1、如果儿童经过全面检查,眼底没有任何问题,也没有过度散光、远视、近视,两眼对称且两眼视力都在0.6,可以认为是正常视力范围,因为个人发育在不同年龄段有个体差异。 2、如果能找到视力下降的原因,就是异常。一般5-6岁的儿童视力能达到0.8、1.0的水平,如果只有0.6、0.7,距离正常标准有一定距离,要排查是否有近视、散光、眼睛其它问题,是否矫正远视。 儿童3岁时医生检查两眼位置好、没有斜视,两眼也没有不对称的远视、散光,即使视力只有0.5,也认为正常,到4岁视力可能变成0.6,5岁可能就有0.8、1.0,所以要定期观察。
    2023-08-03
  • 近视多少度不用戴眼镜(视频)

    近视多少度不用戴眼镜
    近视后是否需要戴眼镜,通常与年龄相关,主要分析如下:1、18岁以上的成年人:如果平时已经习惯不配戴眼镜,虽然看东西模糊,但对生活、工作并不影响,可以不用配戴眼镜。但如果出现了视疲劳、眼位异常,比如外眼斜、外斜视,此时需要配戴眼镜,无论多少度都需要矫正;2、18岁以下的人群:近视需要配戴眼镜,研究表明近视以后不配戴眼镜或戴的度数不够,近视发展可能控制并不好。但现在也有研究表明,近视以后是否戴眼镜,度数可能都在增长,从侧面说明,近视眼镜尤其是普通的框架眼镜,不是控制近视度数非常好的办法。对于青少年,建议近视≥100度时需要配戴眼镜,对于<100度的近视,如果裸眼视力较好,没有眯眼、歪头、看东西很近等,早期可以不着急配眼镜,半年以后复查,根据情况再做决定。如果虽然度数<100度,但裸眼视力较差,只有0.4、0.5,还有近视症状,虽然度数不高也需要配戴眼镜。如果配戴眼镜在没有特殊检查的情况下,建议无论看远,还是看近,应一直配戴,效果会比较理想。
    2023-08-03
  • 真性近视配镜后眼镜配戴方式(视频)

    真性近视配镜后眼镜配戴方式
    戴眼镜并不会造成近视度数加深,眼镜越戴越深这句话并不科学。戴镜的方式需要根据近视患者的具体情况来指导。300度以上的近视,基本上需要全天戴镜。300度以下的低度近视,如果合并有间歇性的外斜视或者较大度数的外隐斜,也建议全天戴镜。300度以下的低度近视,如果没有斜视和弱视,也没有视疲劳的症状和视功能障碍,在坐姿正确的情况下能够很轻松地看清近处物体,也可以考虑不配戴眼镜。具体的眼镜配戴方式,需要在配镜后由验光师或者医生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指导。
    2023-08-03
  • 儿童弱视治疗法(视频)

    儿童弱视治疗法
    儿童弱视治疗法,最重要应先配戴眼镜就会解决屈光不正。其次即弱视训练,从医学角度来说有很多方法。还可遮盖,把好眼遮盖,还有弱视治疗仪等,但是弱视治疗仪效果,现在有明显,有不明显。目前最有效果仍是配戴眼镜。遮盖时是遮盖好眼,让健康眼睛不看物体,锻炼有疾病的眼睛,从而刺激视网膜功能。至于遮盖比例,应听取眼科大夫。关于弱视问题,原因有很多,具体分类有不同分法,第一种是遗传性,第二种是视觉剥夺性,第三种屈光不正性,多种原因造成。遗传性,可因黄斑本身功能发育不好这是病态。当斜视时眼球视轴不正常,因此光线投不到黄斑,长期不使用也可形成弱视。屈光不正、近视,远视,焦点不成像在黄斑区,也容易形成弱视。屈光参差性,假设两个眼屈光度数差很多,如一只眼近视600度,一只眼100度,当平常看东西时,好眼使用多,坏眼因成像不清,大脑会抑制它,这时也会形成弱视状态。儿童发育性白内障、上睑下垂,投入眼球光线减少,视觉功能受到影响,可形成弱视。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