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

  • 小儿斜视如何正确矫正(视频)

    小儿斜视如何正确矫正
    小儿斜视矫正方式只有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种,其中保守治疗包括戴眼镜、三棱镜,以及视功能训练等。另外,手术治疗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先天性斜视:先天性斜视包括先天性内斜视和外斜视,建议患者尽量在2岁左右完成手术治疗,因该两类斜视对视功能影响比较大; 2、麻痹性斜视:麻痹性斜视有病因,故一定要先明确病因诊断,在经过保守治疗半年以上若无好转,也需要手术治疗; 3、间歇性斜视:间歇性外斜视比较常见,一定要根据其发生频率、斜度以及对视功能影响,考虑是否手术,比如患者发生频繁,孩子年龄偏大,斜视度也较大,甚至影响视功能,则肯定需要手术治疗; 4、调节性斜视:调节性斜视与远视孩子较多,戴眼镜之后就可以不斜视,此类儿童无需要做手术,但如果通过戴眼睛依然不能矫正,又或者通过眼镜只能矫正一部分,则此非调节性或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也需要手术矫正。 此外,隐斜视类型比较不容易被家长发现,但大童可能会存在视疲劳或者是有重影现象,此时患者可先通过保守治疗,比如戴眼镜、三棱镜,甚至进行视功能训练,如果上述方法依然无效,才考虑手术矫正。
    2023-08-03
  • 斜视多少度需要手术(视频)

    斜视多少度需要手术
    水平线斜视即内斜、外斜超过15棱镜,垂直性斜视即高低斜视超过10棱镜,可考虑手术治疗。 斜视度数需要手术治疗前进行检查,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方法确定斜视度数。但是斜视度数并不是手术的唯一指标,如常见的儿童间歇性外斜视,不是永远斜视,一天中发生斜视的时间很少,只偶尔出现,多数时间正常,对双眼视、儿童外观、社交没有明显影响。如果儿童年龄较小,2-3岁过早做手术反而会带来继发性内斜视的风险,所以即使有一定度数的斜视也不一定立刻干预。斜视度数是手术的参考指标,但不是唯一的指标,应根据患者年龄、斜视类型、双眼视功能决定是否需要手术干预。
    2023-08-03
  • 斜视手术多少岁可以做(视频)

    斜视手术多少岁可以做
    只要全身情况许可,不管儿童、成人,如果有手术指征,任何年龄均可进行斜视手术,但是不同年龄阶段治疗不同类型斜视,手术效果不一样。如最早出现的先天性内斜视,对儿童双眼视破坏非常迅速,及早做手术,18个月到2岁前完成先天性内斜视手术可恢复或者获得双眼视。 间歇性外斜视只是间歇性发生,发生频率不高,儿童对双眼能够很好得控制,双眼视功能评估不受明显影响,无需过早的做手术。成人后天发生斜视,如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后天麻痹性斜视,斜视稳定半年以上、患者全身情况许可者,即使年纪很大,为解决斜视带来的复视症状也可做手术。所以,患者全身情况许可,任何年龄都可以开展斜视手术。
    2023-08-03
  • 先天性斜视是怎么造成的(视频)

    先天性斜视是怎么造成的
    先天性斜视有以下三大块原因造成: 1、先天性眼外肌发育位置异常,例如眼外肌本身出现解剖位置前移、后徙,或是眼外肌本身发育异常,肌肉力量出现强直或部分肌肉纤维化等。此外,因发育期间肌鞘异常等出现解剖,或者是支配眼外肌神经麻痹等,也都可能会引起先天性斜视; 2、生产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造成产伤,婴儿面部损伤或者是颅内压力升高,也会影响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从而导致眼外肌麻痹,进而导致先天性斜视; 3、遗传因素:部分孩子,尤其是下一代子女,由于遗传导致斜视。
    2023-08-03
  • 感冒了能不能做斜视手术(视频)

    感冒了能不能做斜视手术
    做斜视手术时或者预约手术时出现感冒,出于安全的考虑不建议手术。斜视手术是择期手术,并不是急诊手术,因为感冒冒险做手术可能带来很大的风险,尤其需要做全麻插管的儿童,感冒状态下插管可使感冒加重甚至发展为肺炎。 所以,感冒患者建议病情恢复、全身情况稳定后再进行斜视手术,既不影响手术效果也更安全。另外,以下情况也不适合做斜视手术,如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麻痹性斜视,如果血压、血糖很高,术中发生伤口出血或全身并发症的机会比血压、血糖得到很好控制时高很多。所以,全身系统性疾病患者建议病情平稳的情况下再进行斜视手术,保证手术安全性。
    2023-08-03
  • 儿童斜视原因(视频)

    儿童斜视原因
    儿童斜视原因分以下几大类型: 1、先天眼外肌发育异常:支配眼外肌神经麻痹,比如生产过程中产伤引起眼外肌麻痹,或者是遗传因素等,都可能导致斜视; 2、发育不完善: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大脑视觉中枢发育还不完善,一般婴儿出生两个月左右可能只有融像功能,往往到6-7岁立体视才能接近成人,所以其双眼视功能发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协调眼外肌,导致斜视。5岁以前是儿童斜视高发期,眼球发育特点也是导致斜视其中原因之一,故儿童甚至包括婴幼儿在内,处于远视状态、轻度远视状态均属正常。但如果患儿具有中高度远视,想要看清物体就需要更多调节,产生过量眼球内聚集合,最终可能容易发生调节性内斜视; 3、眼球运动中枢控制能力不足:人眼球运动时,包括人眼看近物时需集合,看远物时需外展,如果运动中枢控制能力不足,集合过强或者是外展不足,就容易导致内斜视,相反若外展能力过强或者是集合不足,就容易发生外斜视; 4、感觉障碍:感觉障碍指由于先天或后天某些原因导致,如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黄斑发育异常,或者是发热、感冒、外伤、手术或受惊吓等,造成视网膜成像不清,视力低下,出现双眼无法建立融合反射,以保持眼位平行,导致斜视。 当然,初上述情况外,依然有大部分斜视找不出原因,故具体只能根据斜视类型、程度进行对症治疗。
    2023-08-03
  • 斜视有哪些危害(视频)

    斜视有哪些危害
    常见的斜视危害,包括影响外观,影响立体感,影响孩子的心理,三者分别表现如下:1、影响外观:斜视分内斜、外斜和垂直斜,内斜俗称为斗鸡眼,部分患者是假性斗鸡眼,即表面是斗鸡眼,实际只是鼻梁较宽而已。外斜通常都是间歇性的外斜,有时能看见,有时不能看见,间歇性斜视的情况较常见。垂直斜视会引起歪头,可能会造成面部发育不对称;2、影响立体感:内斜影响的立体感,相较于垂直斜影响的立体感会较大。垂直斜视时,大脑若感到不适,患者会出现歪头,此时立体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影响最大的为内斜,发现有内斜情况时,通常立体感都不太好;3、影响心理:当孩子存在斜视时,在学校可能会被同学嘲笑,导致觉得自己有病,造成心理发育变差,因此若确诊为斜视,需及早进行治疗和手术。
    2023-08-03
  • 天生的斜视能治好吗(视频)

    天生的斜视能治好吗
    先天性斜视分先天性内斜视和先天性外斜视,通常可以通过配镜和手术纠正,具体如下: 1、先天性内斜视:又称婴幼儿内斜视,俗称斗鸡眼,一般生后6个月内发病,不合并明显远视、近视等问题。如果双眼能够交替注视,一般不会合并弱视,但一个眼睛斜视,往往会合并弱视。内斜视首先要通过散瞳验光来详细了解屈光状态,检查眼底,配戴全焦眼镜。如单眼恒定性斜视需要通过遮盖健眼和用阿托品眼膏压抑健眼,待双眼交替注视和双眼视力平衡时选择手术治疗,一般手术在1.5-2岁期间进行; 2、先天性外斜视:即所谓的瞟眼睛,往往为恒定性外斜视,常合并神经系统异常和颅面畸形,此种类型的斜视也往往需要手术矫正。
    2023-08-03
  • 斜视什么时候手术最好(视频)

    斜视什么时候手术最好
    斜视需根据斜视类型、斜视度决定手术时机。具体如下: 1、内斜:如果双眼视力已经恢复,戴镜后大多数斜视度已经改善。或戴镜后还未完全恢复斜视度,只要双眼视力已经达到正常范围,即可考虑手术矫正斜视度; 2、外斜:如间歇性外斜,可通过量表评估,如果50%外斜,50%可控制,也可考虑手术。此外,若外斜已经超过一定斜视度,也可考虑手术。 因此,斜视需根据斜视类型、斜视度决定手术时机,一般以早期手术为主。早期手术对双眼视功能改善、双眼立体视改善、外观改善均有好处。如果拖到后期无法手术,等到年长或很长时间也能手术,但只能起到改善外观作用,对双眼功能改善的效果可能存在欠缺。
    2023-08-03
  • 多次斜视手术的危害(视频)

    多次斜视手术的危害
    斜视多次手术对眼球危害问题有待商榷,不一定是坏处。多次斜视手术说明斜视类型较复杂,因斜视有很多种类型,也有一些特殊类型的斜视。部分斜视包括水平斜视、垂直斜视,需分期手术,可能先解决垂直问题,过一段时间后再解决水平问题。所以根据斜视类型、斜视复杂程度选择一次手术、分次手术。 部分国外专家主张根据斜视进行分次手术,斜视手术牵涉到眼外肌肉问题,即一条肌肉、一条肌肉地做手术。每条肌肉做完后会形成新平衡,根据新平衡再定下一步手术方案。一般大多数斜视通过1次手术都能解决问题,但部分特殊类型斜视需分期手术。但需注意分期手术不一定有危害,而为医生的综合考虑,根据斜视复杂程度如果选择分期手术,有助于改善外观、斜视。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