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

  • 老年人心慌是什么原因(视频)

    老年人心慌是什么原因
    老年人心慌有40%-50%是心脏本身的原因,比较常见的是心律失常,包括各种各样的早搏、房早、室早,还有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甚至室性心动过速,大多数心律失常都可以引起心慌。心脏本身的问题,比如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也可以有心慌的症状。心理的因素,比如焦虑、抑郁、恐慌情绪,会诱发心慌的症状。 还有一些其它原因,比如甲亢、低血糖、贫血也可以诱发心慌。而药物因素,以及饮用咖啡因类饮料或者进食某类食物也可以诱发心慌。建议老年人在心慌发作的时候,自行测量脉搏并明确节律是否整齐,为诊断和分析病因提供关键线索。
    2023-08-01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适应症(视频)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适应症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实际上本身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所谓的广义的阵发性室上速,是在房室结以上引起心动过速都叫室上速,可能跟平常讲的房速、房扑、房颤,也都归于该范围之内,现在讲的阵发性室上速基本上是狭义室上速,因为心脏心房和心室之间的传导通路多了一条通路,多的这条通路之间跟正常路之间形成了折返,引起心动过速,这是狭义的阵发性的室上速。 平常就包括两个级别,房室结阵发性的心动过速还有房室阵发性的心动过速,都是因为心房和心室之间多了一条通路引起,正常人实际上也会多这条路,但是有人多了这条路但一辈子不发病,这种情况不一定要积极治疗,如果多了这条路引起心跳快,快的人可能会到200-300次/分,有些人可能170-180次/分等,只要是因为多的这条路引起了心跳快,肯定是做手术的适应症,但有人多了这条路但没有引起心跳快,但是要从事特殊职业,如成为空军飞行员,或从事高空作业,或驾驶员公交车的驾驶员等,因为有多的这条路存在,有可能在某特殊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心跳快,有风险也要做手术,把多的这条路打断,通过介入的方法、微创的方法把多的这条路打断,该手术能够达到根治的目的。
    2023-08-02
  • 心脏预激综合征会死吗(视频)

    心脏预激综合征会死吗
    心脏预激综合征通常不会导致死亡,即使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也不会致人死亡。但若合并房性心律失常,如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则可能危及生命。预激综合征是指心脏在正常电传导通路外,还出现了异常的传导通路,传导速度较正常通路更快,可将心房的电信号提前传到部分心肌中,引起这部分心室肌细胞提前除极。心电图表现为QRS波前出现一个小的突起,称为δ波。异常传导通路与正常电路间形成折返,类似短路,导致折返性心动过速,所以心跳较快,通常无较大风险。但如果合并房性心律失常,异常传导通路传导会更快,将冲动过多地传到心室肌细胞中,导致室速、室扑甚至室颤。而室性的心律失常为恶性心律失常,可导致患者意识丧失甚至猝死。
    2023-08-02
  •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能治愈吗(视频)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能治愈吗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往往是指风湿热引起瓣膜病变导致的心脏病,经常受累的是二尖瓣,进而引起瓣膜狭窄,病程逐渐加重,导致瓣膜逐渐变成重度二尖瓣狭窄,导致心功能不全,能否治愈具体如下: 1、仅仅通过药物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很难达到治愈目的,药物只能控制患者心功能或者针对房颤进行治疗; 2、从根本上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必须通过外科二尖瓣置换术或者其它瓣膜手术更换瓣膜,达到治疗与根治的目的。但即使是换瓣患者,只能维持患者现有心功能,而很难恢复到原来心功能水平,还要靠药物长期、规范治疗。
    2023-08-02
  •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应该注意什么(视频)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应该注意什么
    对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患者,一旦确诊过后如果不需要手术治疗,要进行严密观察随访,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或者心电图检查。同时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过度劳累,保持生活有规律性。另外,平时注意预防感冒。有的病人需要药物干预,要定期进行门诊随访,到专门心脏科医生门诊就诊。有的病人合并有心律失常,比如心房颤动,可能需要口服抗凝药,常用的是华法林。口服华法林的病人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避免抗凝不足导致血栓形成,或者抗凝过度导致出血。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人,因为在中国接受机械瓣膜置换的病人可能较多,这种病人要进行终身华法林抗凝治疗,也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另外,接受心脏生物瓣膜置换的病人只需要抗凝治疗半年,在半年过后因为生物瓣涉及到衰败的可能性,可能也要每年定期进行心脏超声复查。
    2023-08-02
  • 血压不高能引起脑梗塞吗(视频)

    血压不高能引起脑梗塞吗
    血压不高也会引起脑梗塞,脑梗的发生原因不只有高血压,具体分析如下:1、原位血管狭窄:如果是原位血管狭窄导致局部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此时参与脑梗塞发生的不仅是高血压,长期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年龄等,均是导致动脉硬化发生、发展的因素。其中某个因素未控制好,均有可能引发脑血管病变,继而发生脑血栓;2、其它部位血栓脱落:导致脑梗塞发生血栓并非原位血栓,而是其它部位的血栓脱落导致,较常见的有心房颤动,主要的并发症是血栓事件增加。心房颤动时左心耳的血液会发生残留,导致局部血栓形成。如果心房血栓脱落,可能会随着血液进入大脑,而引起脑梗塞发生;3、矛盾性栓塞:如房间隔缺损,下肢静脉血栓通过缺损部位到达大脑,可能导致脑梗塞发生。
    2023-08-02
  • 脑梗塞和脑栓塞一样吗(视频)

    脑梗塞和脑栓塞一样吗
    临床脑梗的病人进行出院诊断时,有些病人会诊断为脑梗死或脑梗塞,有些病人医生直接诊断为脑栓塞,都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但发病机制和病因不同,具体如下:一、脑梗塞、脑梗死:常见的病因是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或小动脉闭塞性,常见原因是高血压、糖尿病,长期吸烟、饮酒,肥胖、血脂高等,可能引起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血栓形成而堵塞血管,出现相应的脑梗表现。二、脑栓塞:1、心源性栓塞:比如发生房颤或心律失常,发生黏液瘤或瓣膜病变,可能出现微小栓子在心脏形成,随着心脏的收缩和泵动,微小栓子随着血液可以进入到脑部,堵塞相应的血管并出现脑栓塞表现,症状可以与脑梗死相同,但病因是微小栓子堵塞血管所引起,会导致在同一个时间点或同一个时刻,可能出现脑袋里的多发梗死,与一般表现为单独部位发生的脑梗不同;2、卵圆孔未闭:心脏的卵圆孔未闭而发生反常栓塞或大血管,比如主动脉弓存在明显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脱落后随着血流冲刷,进入到比较小的血管而堵塞血管,即发生动脉栓塞。总之栓塞是多个部位的小梗塞或大面积脑梗,而脑梗死一般是指单个部位血管硬化或斑块形成所引起的脑梗。
    2023-08-02
  • 缺血性脑卒中Toast分型怎么办(视频)

    缺血性脑卒中Toast分型怎么办
    Toast分型适用于解决缺血性脑卒中病因问题,Toast分型常规分为五型,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型、小血管型、其它原因型、不明原因型。临床常见动脉粥样硬化分型,粥样硬化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其治疗主要以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为主。 心源性常见房颤,其与心脏疾病相关,如心梗、心律失常、卵圆孔未闭等。对于心脏相关疾病,主要使用抗凝药物,常用华法林,当然现在对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如果有一定经济条件,可以使用新型抗凝药,如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可以监测凝血功能,使用也相对比较方便和安全。 小血管病变、其它原因和不明原因的分型,需要具体详细判断和分析。根据病因进行更准确分型和机制探讨,治疗可能和前两种没有太大差别,主要使用抗血小板或者抗凝药物,但具体治疗方案还是需要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23-08-02
  • 脑卒中易复发吗(视频)

    脑卒中易复发吗
    脑卒中是一种慢性病,复发率较高。研究表明,既往有脑卒中病史的患者再发脑卒中的风险比其他人明显增高。我国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年复发率高达17.7%,即100个脑卒中患者中有约18个人在1年内还会再次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如果患者是因为心脏疾病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则复发风险更高,可增加几倍,如房颤导致的脑栓塞更容易复发。 复发性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卒中复发会使致残和死亡风险相对于没有复发的患者增加约9倍。因此,对于已经发生过脑卒中的患者,进行卒中的二级预防尤为重要,主要包括规范抗栓药物治疗、良好控制血压、血糖、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等,均可明显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复发风险。
    2023-08-02
  • 下肢动脉血栓护理措施(视频)

    下肢动脉血栓护理措施
    对于下肢动脉存在血栓的患者而言,居家护理时需注意足部的温度,并注意是否存在足背动脉搏动。如果出现单侧足背动脉搏动,或单侧下肢皮温正常,或者是单侧肢体出现发紫等,患者一定要到医院血管外科进行规范诊断和治疗。 对于下肢动脉血栓的来源,第一种情况即为自身血管狭窄,在血管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第二种情况可能则为其它来源,如房颤,由于心脏血栓形成后脱落至下肢,即可形成下肢动脉血栓。 急性下肢缺血症状包括下肢温度低、麻木、疼痛等。如果程度较轻,侧支血管可进行代偿,待血栓逐渐溶解后,患者常无严重并发症;如果病情严重可出现肢体坏疽,甚至肢体坏疽后毒素被吸收、钾离子升高,可造成患者肝、肾功能不全。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