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

  • 疝气是什么症状(视频)

    疝气是什么症状
    疝气属于通俗名称,是临床疝类疾病的统称,以腹股沟疝较多见,临床发病率较高,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病,以儿童和老年人多见,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区包块、胀痛。轻度腹股沟疝可影响生活,重度腹股沟疝可危及生命。 腹股沟疝嵌顿可急性起病,易被误诊为肠梗阻,未及时手术治疗,可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肠坏死、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应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儿童出现无诱因哭闹、腹股沟区质硬包块,应及时就医,避免肠管嵌顿导致缺血坏死。
    2023-07-30
  • 感染性休克的并发症有哪些(视频)

    感染性休克的并发症有哪些
    感染性休克是最常见的休克类型,其并发症包括: 1、呼吸窘迫综合征:表现为突发的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快、紫绀,吸氧难以纠正,死亡率较高; 2、脑水肿: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造成颅内压的增高,从而出现脑水肿; 3、心功能下降:当休克发展到一定阶段即会出现心功能的抑制和下降,严重者可出现心衰; 4、肾功能下降:休克早期,由于各种炎性因子的刺激,导致肾灌注功能下降,从而引起肾脏缺血缺氧,出现坏死,严重者出现肾功能衰竭; 5、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简称DIC,表现为皮肤青紫、多脏器出血等。
    2023-07-30
  • 什么是小儿感染性休克(视频)

    什么是小儿感染性休克
    小儿感染性休克,是由各种致病菌及其毒素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以微循环障碍、组织细胞血液灌注不足,导致重要器官急性功能不全的临床综合征。常发生在中毒性菌痢、暴发性流脑、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败血症及胆道感染等疾病的基础上。临床上以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皮肤花纹、尿量减少、血压下降为主要表现,是儿科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如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患儿死亡。
    2023-07-30
  • 休克如何分类(视频)

    休克如何分类
    在疾病情况下,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造成血容量不足,引起机体循环障碍,产生细胞代谢的紊乱或组织损伤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称之为休克。休克的临床分型包括: 1、失血性休克:也称低血容量性休克; 2、感染性休克:常见于严重感染; 3、神经源性休克:常由外伤或剧烈疼痛引起; 4、过敏性休克:临床最常见,主要由蛋清、牛奶、胰岛素等含有异体蛋白的食物或药物引起。 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给予治疗可能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
    2023-07-30
  • 休克血压的值是多少(视频)

    休克血压的值是多少
    一般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 mmHg,提示存在休克。休克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一个综合征,分为很多类型,如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心率增快、脉搏细数、皮肤潮湿,严重者出现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部分健康人群,其血压低于90/60mmHg,但无任何自觉症状,这是一种低血压状态,属于正常情况。
    2023-07-30
  • 新生儿休克如何分期(视频)

    新生儿休克如何分期
    新生儿休克分期的评定指标主要包括肤色、肤温、CRT、股动脉搏动及血压,可根据以上指标将休克分为轻、中、重度三种程度,分别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及神经源性休克。一般而言,新生儿休克中,低血容量性休克较为常见,多由孕妇存在贫血或生产时大出血导致。此外,感染性休克多由于出生前母体宫内感染,出生后即可导致新生儿出现休克。
    2023-07-30
  • 新生儿休克如何抢救(视频)

    新生儿休克如何抢救
    新生儿休克一般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及神经源性休克,治疗时应视具体病因进行治疗。若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应补充血容量;若为感染性休克,应进行抗感染治疗。此外,新生儿出现休克时,可采取改善循环、呼吸支持及增强心功能等措施。新生儿出现休克时,通常合并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因此,当新生儿出现休克时,死亡率较高。
    2023-07-30
  • 小儿休克怎么治疗(视频)

    小儿休克怎么治疗
    常见的休克包括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无论小儿出现何种休克,首先应取中凹位,将颈部纽扣解开。若小儿出现呕吐,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发生误吸,引起窒息;另外,若小儿出现过敏性休克,与成人抢救措施一致,先行皮下或肌肉注射肾上腺素,再使用糖皮质激素,补充血容量。
    2023-07-30
  • 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常见病因(视频)

    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常见病因
    多器官功能衰竭常见病因有如下四方面: 1、组织损伤:如患有严重创伤,有大手术、严重烧伤史等; 2、休克:如低血容量性休克、创伤性休克、感染性休克; 3、感染:如肺部感染、腹腔感染,或患者本身合并糖尿病等; 4、其它:其他疾病导致的心脏呼吸骤停,引起全身器官和组织缺血、缺氧,此时若经抢救后使心脏恢复跳动,亦有可能导致心脏缺血再灌注的损伤,进而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
    2023-07-30
  • 引起低血压的常见原因(视频)

    引起低血压的常见原因
    目前在临床中引起低血压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点:1、生理性因素:临床中会经常见到身材比较瘦小的女性,她的血压会出现偏低,但是并不会导致重要脏器出现供血不足,通常不需要经过治疗和干预;2、病理性因素:某些疾病可以引起低血压,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严重的消化道的出血、严重的腹泻、电解质紊乱等。这时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才能使低血压的状态得以缓解和改善。严重的感染也会造成低血压,临床称为感染性休克,这时要积极抗感染、补液治疗,才能使病情得以平稳。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如果血压长期<90/60mmHg,可以因此而诊断为低血压,血压在90/60mmHg-120/80mmHg,属于理想状态,如果血压在120/80mmHg-140/90mmHg,属于正常血压值的上限,如果血压长期≥140/90mmHg,可以因此而诊断为高血压。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