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窘迫综

  • 肺炎是很严重的病吗(视频)

    肺炎是很严重的病吗
    肺炎是呼吸系统较严重的疾病,肺炎分为轻症和重症,大多数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为轻症。重症患者的肺炎可引起呼吸功能障碍,包括呼吸频率增高,血氧饱和度下降,甚至更严重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综合征。肺炎临床较为常见,但部分肺炎会带来很大的疾病负担。刚刚过去的冬天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记忆犹新,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属于很严重的疾病。此外包括肠杆菌科的细菌,如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化脓细菌引起的肺炎都会较严重。肺炎严重与否的标准有以下几点: 1、患者是否存在明显的呼吸困难,呼吸频促的表现; 2、患者血氧饱和度是否因受到肺炎的影响下降,甚至出现呼吸衰竭; 3、肺炎通过X线检查,肺内炎症影像是否快速进展; 4、肺炎是否引起其它多器官例如心功能、肾功能的障碍。 如果存在这些并发症,则肺炎较为严重,甚至可以危及生命,需要积极地进行救治。
    2023-07-31
  • 引起肺栓塞的主要原因(视频)

    引起肺栓塞的主要原因
    引起肺栓塞的原因较多,主要原因具体如下:1、肺血栓栓塞:来自于下肢血栓形成,当下肢血栓形成后脱落,可随血液循环到达肺循环导致肺血栓栓塞,肺血栓栓塞常见诱因为血液粘滞度增高,血流缓慢,栓子脱落,从而血栓到达肺部;2、羊水栓塞:大部分发生在产程过程中,羊水进入血液循环,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肺形成肺部栓塞;3、肺脂肪栓塞:临床又称为脂肪栓塞综合征,形成原因多数情况为大骨干骨折,脂肪细胞随血液循环到达肺,导致肺血栓性肺脂肪栓塞,突出症状和其他栓塞不完全相同,主要类似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4、肺空气栓塞:即空气进入血液循环,随血液循环到达肺部造成肺栓塞。
    2023-07-31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护理(视频)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护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如下: 1、按呼吸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绝对卧床休息,可取半卧位; 3、给患者流质或半流质的饮食,必要时可协助患者进食; 4、可吸入较高浓度的氧气,一般氧浓度>35%,尽快使氧分压迅速提到60-80mmHg,或氧饱和度>90%。若仍不能改善患者低氧血症,可采用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5、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和协助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痰,帮助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对于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应给予及时吸痰,但要注意无菌操作,同时要观察吸痰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相应记录; 6、临床对于在使用的呼吸机,注意要观察呼吸机是否正常运转,管道是否通畅;要防止呼吸机管道扭曲、受压,要加强气道的管理;同时还要保持吸入的气体的温度和湿度要适合,要防止意外脱管,气管插管的过程,外露的一部分有没有脱出、堵管,管道有没有移位;测量并记录气管插管外露的长度,同时要及时添加湿化瓶中的无菌注射用水; 7、做好口腔护理,预防感染; 8、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形成; 9、要给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安慰患者,解除思想顾虑。
    2023-08-01
  • 什么是呼吸窘迫综合征(视频)

    什么是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英文简称ARDS,指各种肺内或肺外致病因素所导致的急性弥漫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衰竭。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原因较多,如肺炎、感染、大面积创伤等,新冠肺炎也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之一。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呼吸困难、发绀,常伴有烦躁、焦虑、出汗等。呼吸困难的主要特点是呼吸深快、费力,患者常感到胸廓紧束、严重憋气,无法通过吸氧等普通方法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约为26%-40%,预后情况与原发疾病严重程度存在明显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呼吸疾病中较严重一种,一般需在ICU进行诊治。
    2023-08-01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因(视频)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在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当中较为常见,是因新生儿肺部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所导致的一种疾病,其常见病因如下: 1、早产儿,胎龄越小肺表面活性物质含量越低,此时肺泡表面张力增高,易发生急性呼吸窘迫; 2、糖尿病母亲生产的婴儿易发生本病,因新生儿血中高胰岛素能够拮抗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的促进作用,所以容易发生本病; 3、择期剖宫产新生儿由于缺乏宫缩、儿茶酚胺、肾上腺素,以及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激反应较弱,可影响肺表面活性物质生成; 4、其他原因,如围生期窒息、低体温、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和母亲低血压所导致胎儿血容量减少可诱发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023-08-01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怎么治(视频)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怎么治
    一旦诊断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需及时治疗,治疗目的是为保证新生儿通换气功能正常。等到自身表面活性物质生成后,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得以恢复。临床首选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方法是机械通气和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两者属于最重要的手段。 轻中症患儿可选用吸氧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即CPAP辅助通气。重症患儿需给予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同时均需及时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肺表面活性物质通常可给一剂,不足甚至需给予第二剂、第三剂。 此外,还需监测新生儿生命体征,保证液体和营养供给,合并感染时需给予相应抗生素治疗。注意保暖,可将婴儿置于暖箱或辐射式抢救台保暖,保持皮肤温度在36.5℃。新生儿三天后等到自身肺表面活性物质生成,再配合有效治疗,大部分新生儿可度过危险期。
    2023-08-01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吸氧方法(视频)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吸氧方法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要给予患者面罩吸氧、经鼻高流量吸氧或者呼吸机辅助吸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持续而严重的呼吸功能衰竭的情况,所以病人会有持续而严重的低氧状况,为了维持比较正常的氧饱和度,肯定要吸氧。 通常的吸氧方法是鼻导管吸氧,对于呼吸窘迫的病人肯定不够,要给予面罩吸氧,而且氧流量较大才可能保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如果不能够维持,现在有比较新的设备称为经鼻高流量吸氧,该设备除了能保持比较稳定的氧流量吸入,还有加温、加湿作用,可以减少由于高流量吸氧使气道里干燥分泌物不易排出,从而进一步堵塞气道,导致低氧的可能。如果用经鼻高流量还不能维持氧饱和度,要用呼吸机以辅助呼吸,保证机体氧饱和度。
    2023-08-01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护理方法(视频)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护理方法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往往病情非常严重,预后相对较差,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往往都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出量、入量、体温,皮肤颜色,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心率、血压、血流动力学各个方面,都要非常严密的观测。 单独的一个人来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很难做得到精细处理。只有医生、护士的专业团队,经过精密配合或观察,随时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各种机器参数,才能够有效的去抢救患者生命,有效治疗患者疾病。 单一的护理方式是不能完全解决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
    2023-08-01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特征(视频)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特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因为是肺内或者肺外的相关的严重病因而产生的在肺部的急性期表现,整体的表现就是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 随着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患者在经过各种治疗以后,出现病情仍然在加重或进展,进一步出现难治性的低氧血症,在病理上就是一个透明膜的形成,或者无效通气增加,还有一个肺间质的改变,加上一些起始因素,像SARS病毒的相关感染,导致肺有效利用氧功能或肺的氧合指数明显的下降。 随着数值或者是各项实验室的数值达到了一定程度,按病情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旦出现,即是危及生命死亡率特别高的疾病,因此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2023-08-01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措施(视频)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措施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各种严重的疾病在肺部产生的一系列表象之一,很有可能会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或全身炎症反应等各种临床症状或体征。但从根本上来说,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 在治疗措施有:治疗初始疾病,保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治疗,肺的保护性通气策略,甚至出入水量的管理,肺组织的复张或者肺保护的手段,还有一些像电解质或多器官功能保护;在这些手段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使用ECMO即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这些综合的手段才是治疗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有效的手段。 单纯的给氧或者是使用抗生素,只是疾病的治疗的一个方面。为了有效的提高患者生存率、有效的治疗疾病,综合治疗非常重要。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