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耳炎

  • 急性中耳炎的症状与治疗(视频)

    急性中耳炎的症状与治疗
    急性中耳炎常是感冒诱发,还有体质比较弱人群,或者是有基础疾病者,比如糖尿病、身体营养不良,还有婴幼儿等,免疫力比较低下人群容易发作急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症状及治疗如下: 1、症状,当发作急性中耳炎时,首先可表现为耳朵疼,再就是可感到耳朵发闷、听力下降,部分患者可出现耳鸣现象; 2、治疗,若确定是急性中耳炎,一定要给予及时、有效治疗,通常情况下可以给予广谱抗生素,局部可以用抗生素药物滴耳。同时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比如感冒,还有调整营养状况和免疫情况,从而及时、彻底治疗急性中耳炎,以免迁延不愈,发展为慢性中耳炎。
    2023-08-03
  • 急性中耳炎怎么治疗?(音频)

    急性中耳炎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龚树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急性中耳炎主要以控制感染,尽快避免病程的延续为主要目的。首先是抗生素的使用,一般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主张足量、全程、高效抗生素治疗,除了抗生素治疗以外,还要用鼻腔、鼻黏膜的减充血剂,喷鼻子的药物,还要用一些促排的药物,目的就是改善咽鼓管功能,促进咽鼓管排泄的作用。此外耳朵疼痛,局部还要用一些减轻耳痛的药物。还有一些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案,比如要做鼓膜切开,减轻中耳里由于脓液的积聚,有没有穿孔之前,可能疼痛比较明显,需要做鼓膜切开排脓的治疗。急性中耳炎希望能够通过治疗之后尽快得到康复,如果说治疗不当,可以迁延为慢性的化脓性中耳炎。
  • 急性中耳炎会不会自愈(音频)

    急性中耳炎会不会自愈
    讲解医师:邵剑萍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淮安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
    通常来说,急性中耳炎是不会自行痊愈的。急性中耳炎病人会有明显的耳痛不适、耳鸣耳聋的感觉,甚至有些病人还会有头痛不适的症状。如果长期不治疗的话,症状会恶化,会导致
  • 急性中耳炎吃什么药(视频)

    急性中耳炎吃什么药
    急性中耳炎患者,如果是单纯性疼痛,则消炎止疼即可;如果炎症由外耳道异物造成,取出外耳道异物即可;如感冒后鼻腔不通畅,咽鼓管有问题,可使用促分泌物排出、消肿、消炎的药物,一般口服消炎药即可;较严重的患者,可静脉用药。常规消炎药为头孢类,抗菌谱较广,反复治疗效果不佳者,需做分泌物培养,根据药敏试验选择用药,如果分泌物较多,可吸出分泌物或用双氧水清洗外耳道。
    2023-07-30
  • 什么是小儿急性中耳炎(视频)

    什么是小儿急性中耳炎
    中耳黏膜的急性炎症即急性中耳炎。小儿的耳部结构与成人存在一定差异,表现为咽鼓管较短,管腔较大,咽鼓管周围的肌张力较弱,易导致细菌、病毒或咽部液体反流至中耳内,造成中耳黏膜的感染,诱发小儿急性中耳炎。患者通常表现为鼓膜充血,病情严重者听力下降,甚至存在颅内感染。合并感染的小儿急性中耳炎患者一般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滴鼻液进行治疗。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023-07-30
  • 为什么宝宝容易得急性中耳炎(视频)

    为什么宝宝容易得急性中耳炎
    婴幼儿易发急性中耳炎的原因为婴幼儿的耳部解剖结构与成人存在差异,表现为咽鼓管较短,管腔较宽,咽鼓管周围的肌肉张力较弱,导致鼻腔和鼻咽部的细菌、病毒与液体易反流至中耳鼓室内,诱发急性中耳炎。若婴幼儿存在呼吸道感染或鼻炎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治疗,避免慢性鼻炎或呼吸道感染未愈合,导致鼻咽部的分泌物反流至中耳,从而引发中耳炎。
    2023-07-30
  • 家长怎样才能发现小儿中耳炎(视频)

    家长怎样才能发现小儿中耳炎
    小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需通过监护人的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小儿的急性中耳炎症状,如小儿出现不明原因的哭吵、睡眠不安稳、经常用手揪拽耳朵、头部用力蹭枕头、耳朵出现异常分泌物或听力敏感度降低等。建议出现以上症状的小儿及时就诊,通过耳镜检查,进行准确诊断。合并感染的小儿急性中耳炎患者一般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滴鼻液进行治疗。中耳炎长期不愈,可能导致患者的听力下降。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023-07-30
  • 感冒引起的中耳炎怎么治疗(视频)

    感冒引起的中耳炎怎么治疗
    细菌可通过感冒患者的鼻腔或口腔,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导致其感染,一般称此类中耳炎为急性中耳炎。临床上,儿童患中耳炎概率较高。中耳感染后可引起患者耳部疼痛,严重情况下伴流脓现象。临床常见的治疗方法如下: 1、选取抗菌素、消炎药,如头孢、青霉素治疗; 2、选取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进行治疗,滴耳液可以起到局部消炎及镇痛功效。
    2023-07-30
  • 耳朵里有积液怎么办(视频)

    耳朵里有积液怎么办
    耳内积液分两种,一种表现为耳内流脓,临床称之为急性中耳炎或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常采取抗菌药物与滴耳液协同治疗。另一种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呼吸道感染后,咽鼓管功能不佳,空气无法进入中耳腔,导致中耳腔呈负压状态,引发血管渗液,称之为分泌性中耳炎,可选用抗菌素及喷鼻剂同步治疗。如治疗效果不佳,可采取鼓膜穿刺、抽液治疗,效果如仍不理想,则需进行鼓膜置管,促使咽鼓管功能恢复。
    2023-07-30
  • 耳朵流脓是怎么回事(视频)

    耳朵流脓是怎么回事
    正常人群的耳内鼓膜为正常状态,被细菌感染后,可导致炎症反应。炎症产生的脓液积聚过多、压力过大可引发耳膜破损、脓液流出。一般情况下,患者耳部疼痛,表明其耳膜仍未曾破损,一旦疼痛突然消失,伴耳内流脓,即为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患者愈后未出现感染,则无流脓现象,患者如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或不慎使水进入耳内,耳朵可出现流脓现象。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