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性皮炎

  • 复方氟米松软膏作用(视频)

    复方氟米松软膏作用
    复方氟米松软膏是由匹伐酸氟米松和水杨酸组成的复方制剂,主要用于非感染性的皮肤病,因其属于皮质类固醇类药,即属于激素。对部分角化过度疾病,如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异位性皮炎,还有部分局限性神经性皮炎、部分寻常的银屑病和扁平苔藓有治疗作用。 氟米松是中等强度的局部使用的甾体激素,是合成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收缩血管和抗组织增生作用,其内的水杨酸具有分解角质层和脱屑作用,同时有助于稳定皮肤中的保护酸性皮层,水杨酸还可以促进糖皮质激素渗透性,帮助渗透到角质层深部,加速和增加糖皮质激素药效。
    2023-08-01
  • 复方氟米松软膏的危害(视频)

    复方氟米松软膏的危害
    长期使用复方氟米松软膏会导致皮肤瘙痒、色素沉着,不耐受药物或自行停药的病人较易导致病情复发。不建议长期使用的病人突然停药,应在减少剂量的情况下慢慢停药。因此药是激素,所以患者有皮肤感染情况时,即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红、肿、热、痛或破溃皮肤均不适合使用复方氟米松。 复方氟米松由匹伐酸氟米松和水杨酸组成,是复方制剂,具有抗过敏、消炎作用,主要用于非感染导致的皮肤病,如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异位性皮炎或局限性神经性皮炎,还有寻常未感染的银屑病、扁平苔癣类疾病。
    2023-08-01
  • 儿童异位性皮炎怎么办(视频)

    儿童异位性皮炎怎么办
    一旦确诊为儿童特应性皮炎,即异位性皮炎,家属应该正确理解这一疾病的自然病程,避免盲目追求断根。特应性皮炎是慢性复发性疾病,很难做到完全不复发,具体如下: 1、明确治疗目的是缓解和清除临床症状,减少和预防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积极寻找诱发和加重因素,通过避免这些因素减少和预防复发; 3、加强皮肤护理,正确洗澡以及合理使用润肤霜; 4、需要和医生建立起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互相配合,以获得良好疗效; 5、特应性皮炎一线治疗药物为外用糖皮质激素,需要根据患儿年龄、皮损性质、部位以及疾病严重程度制定不同治疗方案,从而达到最佳疗效和最小副作用; 6、根据情况使用抗组胺药物、抗感染药物、免疫抑制剂、光疗、生物制剂等。
    2023-08-02
  • 婴幼儿哮喘诊断依据(视频)

    婴幼儿哮喘诊断依据
    首先应确定是否是婴幼儿哮喘,因为婴幼儿哮喘诊断并不简单,并且因临床表现不典型,症状也不典型,容易误诊为支气管炎、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在治疗前首先要确定是不是婴幼儿哮喘,确定婴幼儿哮喘的临床指征,如果有反复咳嗽、喘息、胸闷等症状,并且肺部听到明确哮鸣音,有过敏家族史,并且有过敏体质,这时要怀疑婴幼儿哮喘。目前没有正规明确的婴幼儿哮喘诊断,所以目前临床上使用指征是哮喘预测指数,哮喘预测指数包括几个方面,具体如下: 1、主要指标是医生诊断父母与患者有哮喘,诊断患儿有异位性皮炎; 2、诊断患儿有过敏性鼻炎、非感冒引起喘息、嗜酸性粒细胞>4%; 3、预测哮喘严重指标,早期反复喘息,一年内≥4次。 如果符合两项主要指标或三项次要指标中的两项,哮喘预测指数阳性,就可按照婴幼儿哮喘治疗原则,进行持续、规范、长期、个体化治疗。
    2023-08-02
  • 异位性皮炎会传染吗(视频)

    异位性皮炎会传染吗
    异位性皮炎即特应性皮炎,不具有传染性。而皮疹急性发作时或存在继发感染,如真菌感染、病毒感染或者疱疹性湿疹时,会存在一定传染性,但是和个人抵抗力有关。特应性皮炎病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心理因素,具体如下: 1、遗传因素:主要指家族里父母亲或者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过敏性鼻炎或者哮喘过敏性疾病史,遗传因素主要影响皮肤的屏障功能与免疫平衡; 2、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气候、生活方式、洗浴方式,接触到感染原或者变应原刺激,如现代生活方式过于卫生、西式饮食都会与异位性皮炎的发病有关; 3、心理因素:精神紧张、焦虑在发病中也会起到一定作用。 此类患者需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
    2023-08-02
  • 特应性皮炎症状(视频)

    特应性皮炎症状
    特应性皮炎又叫特应性湿疹、异位性皮炎等,为慢性疾病,且反复发作,目前病因还不清楚。特应性皮炎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表现,如婴儿期、儿童期、成人期、老人期表现都不同: 1、婴儿期:1个月到2岁时,皮损主要是干燥、渗出两种。渗出型多见于肥胖婴儿,俗称脂溢性湿疹。孩子两颊、头皮出现红斑,有密集、大小丘疹、丘疱疹,还有水疱、渗出。干燥型一般见于比较瘦弱的孩子,出现淡红或者暗红色的斑片,也可能有丘疹,水疱,皮损经常干燥,表面有白色鳞屑; 2、儿童期:一般是2-12岁,大部分由婴儿期转来,也有没有经过婴儿期直接在2岁以上发作成为特应性皮炎。多是一种亚急性或者慢性的皮炎损坏,主要是屈侧皮炎,如眼、颈、口周、肘窝、小腿屈侧的干燥性皮损。约80%的孩子在5岁以前发病。另外,有一些皮炎也表现为湿疹样或痒疹样损害。还有一个是湿疹型,儿童期湿疹型主要跟湿疹表现比较相像,多形性损害,有丘疹、丘疱疹、小水疱、红斑。另外,儿童期还有一种特殊类型是痒疹,经常全身散发丘疹、小结节、剧痒; 3、青年和成人期:一般是干燥的皮损、红斑、鳞屑,主要形成肥厚浸润样、苔藓样改变。有一部分可以有痒疹样改变,也主要发生在屈侧,如肘窝、腘窝、颈窝等,也可以发生在面部和手背; 4、老年型湿疹:湿疹样改变,严重时会发生红皮病。
    2023-08-02
  • 异位性皮炎传染吗(视频)

    异位性皮炎传染吗
    临床中异位性皮炎现称特应性皮炎,其常由皮肤屏障功能损伤和自身免疫功能失调两者共同作用引起,且患者有家族史,常伴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有遗传倾向,但不会传染他人。生活中对于特应性皮炎患者,可放心与其接触,勿歧视或远离患者。此外,特应性皮炎患者自身也勿过于自卑,在社交活动中,保持充足信心,此病不会传染于他人。
    2023-08-02
  • 异位性皮炎吃什么食物(视频)

    异位性皮炎吃什么食物
    异位性皮炎经常被误认为是过敏,所以病人经常被要求忌食。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概念,特应性皮炎患者的食物过敏最容易在2岁以前被发现。这时患儿的消化系统并不成熟,所以进食后可能会出现一过性的食物过敏反应。但其实2岁以后大部分幼儿对食物不易发生过敏,比如在中国,2岁以后的幼儿过敏的食物最多的是坚果类。而2岁之前则有一部分幼儿会出现对牛奶、鸡蛋过敏。而且有一部分小孩子在食用牛奶、鸡蛋后症状也确实会加重。 因此在2岁以前的幼儿要根据过敏原检查的结果选择饮食,比如有的病人喝牛奶以后或吃鸡蛋以后明显出现皮损加重或瘙痒加重。此时则可以进行食物激发试验,让病人进食后观察其进展情况。如果确实是每一次吃同样的食物症状都会加重,则患者可能存在食物过敏,但患者不一定终生均对这类食物过敏。比如对牛奶、鸡蛋过敏的患儿可能2岁以后对牛奶、鸡蛋不一定过敏,所以食物过敏不一定终身不变。 因此,早期时即2岁以前的患儿进食要特别小心,所以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食物。避免盲目忌口,也就是避免什么东西都不给患儿食用。可以尝试着进食,而对于明确是过敏的食物则避免食用,对于其它的食物则并不主张忌口。因为忌口对幼儿的成长发育影响特别大,在临床上看到很多因为忌口导致的幼儿发育不良。
    2023-08-02
  • 异位性皮炎能治好吗(视频)

    异位性皮炎能治好吗
    异位性皮炎即特应性皮炎,为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一般认为是遗传背景、环境因素和免疫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湿疹反复发作,很难根治,需要进行长期治疗。一般患者通过外用药或内服药会较快控制,但是极易复发。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只能通过正规治疗和病程管理使特应性皮炎症状完全消退或者显著改善,使患者能享受正常的生活。此外,需尽量减少或消除诱发加重因素。 疾病发作期时要尽快控制症状,如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控制炎症,再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或者克立硼罗软膏,即PDE-4,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主动控制炎症症状,减少和预防复发。患者自始至终都需要使用保湿润肤剂,改善皮肤的屏障功能,属于减少复发的重要手段。总之,异位性皮炎虽然很难根治,但是可以较好地控制。
    2023-08-02
  • 什么是异位性皮炎症(视频)

    什么是异位性皮炎症
    异位性皮炎或者异位性湿疹为以前的说法,现在称为特应性皮炎。本病是一种与遗传过敏素质有关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反复瘙痒、慢性湿疹样皮损,皮肤干燥明显。患有特应性皮炎的孩子往往都会有过敏体质,伴发哮喘、过敏性鼻炎这种过敏性疾病或者家族史。而异位性的含义有以下几点: 1、易患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有此类过敏性疾病的家族倾向; 2、对异种蛋白过敏; 3、血清中IgE水平是升高; 4、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不同的年龄,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表现会有差别,主要分为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与成人期以及老年期。2岁以下称为婴儿期,此阶段皮损主要在面颊、前额头皮,还可蔓延到四肢伸侧,有急性湿疹表现,如红斑、丘疹、脱屑、渗出。2-12岁的儿童皮疹趋向于慢性,常累及腘窝或者四肢屈侧,皮疹干燥、肥厚,呈苔藓样变。青少年与成人期,即>12岁以后,以亚急性和慢性皮炎为主,好发于四肢屈侧、肘窝、腘窝、颈前等部位,躯干其它位置也可以发,也可以有皮损,多数都是干燥或者肥厚性损害,也可有痒疹样表现。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