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有脓液吗(视频)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有脓液吗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发作期间鼓室及外耳道都可以见到脓液,病变活动时脓液还会比较多。骨疡型或者中耳胆脂瘤脓比较臭,但先天性中耳胆脂瘤或后天性、原发性胆脂瘤患者可没有任何流脓史,仅在出现听力下降或者其它并发症,到医院就诊时做CT才发现胆脂瘤存在,外耳道有脓时要去医院就诊。 还有的疾病也有外耳道流脓,要注意鉴别,如慢性肉芽性鼓膜炎、慢性外耳道炎、真菌性外耳道炎、中耳癌等。以上疾病治疗方案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明显不同,当外耳道出现脓液时应该及时就诊,在医院把脓液清除干净,用双氧水清洗,再用抗生素滴耳液或者抗生素加内固醇类激素滴耳液滴耳。患者需完善相关检查,判别是否有胆脂瘤或骨疡型等病变存在,这样能够及时防止病情加重。
    2023-08-03
  • 哺乳期耳朵发炎了怎么办(视频)

    哺乳期耳朵发炎了怎么办
    哺乳期是比较特殊的时期,孕期也会涉及到该问题,耳朵发炎可能涉及到外耳道炎、中耳炎。如果是单纯的外耳道炎,通常症状比较轻,如有分泌物可以用双氧水清洗或擦拭,把分泌物清除干净,局部尽量保持清洁、干燥。 如果有中耳炎,可以分两类,一类是急性中耳炎发作,如近期有急性症状感染或感冒,会引起急性中耳炎。另一类是既往有中耳炎,即慢性中耳炎,在哺乳期因为身体抵抗力降低或劳累,造成急性发作。不管是哪种情况,可能会造成急性耳朵疼、流脓等症状,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因为抗生素要经过乳汁来排泄,所以建议要暂停哺乳。为防止哺乳期妈妈乳腺堵塞,建议将乳汁挤出,给孩子加奶粉或辅食补充,哺乳期母亲可局部清洗以及使用抗生素类滴耳液进行治疗,炎症完全消退以后可以继续进行哺乳。
    2023-08-03
  • 耳屎多怎么清理(视频)

    耳屎多怎么清理
    耳屎医学称为耵聍,因人群体质不同,可能呈干燥或黏稠状。生活中每个人耳朵都可能分泌耵聍,大多数人群耵聍可以自行排出;少部分人群耵聍难以自行排出,原因多是外耳道炎症或排出功能下降,耵聍较多时可出现耳部疼痛、听力下降或耳部闷胀感。若耵聍呈块状,较硬难以取出时,可及时就诊,借助药物软化后行冲洗治疗或吸引器吸引,可避免损伤外耳道或中耳。
    2023-08-03
  • 什么是耵聍栓塞(视频)

    什么是耵聍栓塞
    耵聍栓塞最通俗的话就是耳屎,即耳朵被耳垢堵住了,这是它的症状表现。常见原因如下: 1、外耳道的耵聍通过水倾倒后,如洗澡、游泳等,导致耵聍长期在外耳道中积聚,最终引起耵聍栓塞; 2、反复掏耳,引起外耳道炎; 3、外耳道感染,症状是团块。
    2023-08-03
  • 儿童耳屎成硬块怎么办(视频)

    儿童耳屎成硬块怎么办
    很多儿童会出现耳屎,家长不敢抠,久而久之会形成较硬的结块,临床称之为耵聍栓塞。耵聍栓塞是儿童常见问题,主要表现为耳内耵聍栓塞后导致听力下降,有时由于耵聍塞满整个外耳道,压迫局部产生外耳道炎或引起明显疼痛,需携患儿就医。 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处理,若耵聍栓塞较小,可直接经外耳道取出。若耵聍比较大,堵满整个外耳道,如果强行挖出,会引起明显疼痛。患儿不能配合,可给患儿耵聍水滴耳,经过一段时间滴耳之后,耵聍会变得疏松,给予耳道冲洗,即可将耵聍去除。
    2023-08-03
  • 耳屎掏不出来怎么办(视频)

    耳屎掏不出来怎么办
    耳屎是由于耳道耵聍腺分泌的耵聍,以及上皮细胞脱落而引起来的新陈代谢产物造成。正常情况下,耳屎随着说话、咀嚼很容易排出来。当这些耳内分泌的耵聍混杂了由于洗澡、洗脸而进去的水,变成了耵聍团块,医学叫做耵聍栓塞时,建议去医院就诊,请医生取出耵聍。很多人让家人使用挖耳勺取出耵聍,这些方法不太提倡。如果没有特别专业的技术,通过挖耳往往会造成耳道皮肤破损,很容易引起外耳道炎症或外耳道疖肿,这时病人会产生比较严重的临床症状。
    2023-08-03
  • 经常掏耳朵好吗(视频)

    经常掏耳朵好吗
    经常掏耳朵不好,俗话说耳不掏不聋,耳内有耵聍腺,平时分泌类似于油脂一样的耵聍,可以起对耳朵皮肤的保护作用和清洁作用,这种耵聍有一定的自洁作用,会随着运动或者咀嚼慢慢排出,只要耵聍不堵塞耳道,耳朵是不需要去清理的。 有些人经常会掏耳朵,外耳道是略微弯曲的管道,在掏耳朵时如果不了解这个结构,容易伤到耳道的皮肤。耳道皮肤受伤之后再伴发有感染,就会出现较为疼痛的外耳道炎症,所以耳道平时没有被阻塞是不需要清理的。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