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视

  • 重症肌无力的特点(视频)

    重症肌无力的特点
    重症肌无力其实是神经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神经肌肉接头处突出后膜的胆碱受体异常,造成了神经传导的问题。因此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骨骼肌不耐受疲劳和肌无力症状波动性,患者可以表现为肌肉无力,但是一般是早晨轻下午重,临床上可以称作晨轻暮重,或患者剧烈运动或活动后无力出现了明显加重,休息后缓解,所以不耐受疲劳。另外肌无力也可以侵犯颅神经,最常见的是眼球活动,活动障碍可以出现眼睑下垂,患者可以出现复视。四肢如果受累是以近端肌无力为主,最严重可以累及呼吸肌造成呼吸肌麻痹,因此肌无力的最大特点其实是不耐受疲劳,即运动后加重、活动后缓解。
    2023-08-01
  • 眼重症肌无力能治愈吗(视频)

    眼重症肌无力能治愈吗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能否治愈可分为如下情况: 1、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是重症肌无力中最轻微的类型,一般预后较好,而无论是通过中医中药、针灸或者西医的办法通常都可以使患者痊愈,即可以达到临床治愈; 2、有部分患者在不利因素的作用下,比如感冒、胃肠炎,或者过度劳累、用眼过度,则会出现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复发;复发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会加重,除眼皮下垂、上眼睑下垂,还会出现复视、斜视、眼球活动障碍等临床症状,这时的治疗难度会增加,临床上会用更加复杂的办法或者更加复杂的药物进行治疗,但很难治愈; 3、有些患者的病史特别长,可能已患病20-30年,这类病人会出现顽固性眼球活动障碍,甚至眼球固定、顽固性斜视、复视,这时候再进行药物干预则无法得到较好的临床效果;一般建议患者进行眼科手术或者微整形美容手术矫正眼球活动障碍,或者进行提上睑肌的手术纠正外观,但是很难治愈。 综上所述,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早期通常可以达到临床治愈,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复发则临床治疗的难度会加大,往往很难治愈;若已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后遗症期或者顽固性眼肌型重症肌无力通常无法治愈,需通过手术进行矫正。
    2023-08-01
  • 得了腔隙性脑梗怎么办(视频)

    得了腔隙性脑梗怎么办
    对于腔隙性脑梗的处理,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急性腔隙性脑梗的患者有具体症状,比如突然出现肢体无力、麻木、构音障碍、视物模糊、语言不利、头晕、复视、吞咽困难等,由于发生梗死的部位不同,症状也不相同,需要按照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指南治疗。如果在急性期4.5-6小时入院,需要评估患者是否需要静脉溶栓和血管内治疗,然后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治疗,比如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调脂、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低灌注的患者需要扩容治疗;如果是由栓子栓塞导致,需要查找栓子的来源;房颤患者则需要抗凝治疗;对于易栓症或其它原因导致的高凝状态,需要有针对性的治疗;如果是由血管炎导致,则需要针对血管炎出现的原因进行治疗。此外,还需要评估颅脑及颈部血管的情况,以明确是否有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者闭塞,是否需要介入治疗; 2、陈旧性腔隙性脑梗多在查体时发现,或在新发脑梗时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既往有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因为腔隙性脑梗发生在不重要的部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是腔隙性脑梗死说明患者存在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提醒患者及医生,患者有出现大面积脑梗死的风险,这种情况需要引起重视。需要针对危险因素治疗,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心房纤颤、卵圆孔未闭、高脂血症、淀粉样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家族遗传性脑血管病、免疫相关血管炎、吸烟等,以避免腔隙性脑梗死再发或增多。
    2023-08-01
  • 视神经脊髓炎有多严重(视频)

    视神经脊髓炎有多严重
    视神经脊髓炎的严重程度,与发病频繁程度有关。若患者反复发作视神经脊髓炎,会出现较严重的残疾,且会缩短寿命。另外,患者由于反复视神经受累,会造成视力下降及视神经萎缩的发生。若患者的脊髓反复被累及,还会导致行走困难,而且长期卧床会导致患者的下半身感觉减退及大小便失禁,此类症状则易造成褥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而影响寿命。因此,患者需积极预防复发,并适当进行康复锻炼。
    2023-08-01
  • 颞叶癫痫药物的副作用(视频)

    颞叶癫痫药物的副作用
    治疗颞叶癫痫的药物有很多种,常用的有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苯妥英钠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行为改变、笨拙或步态不稳、思维混乱、发音不清、手抖、神经质或烦躁易怒,这些反应往往是可逆的,一旦停药很快会消失。另外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还有齿龈肥厚、出血、面容粗糙、毛发增生。卡马西平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视力模糊、复视、眼球震颤、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大多发生在用药后1-2周。比较少见的不良反应有皮疹、荨麻疹、瘙痒、儿童行为异常、肝功能异常、胆汁淤积、肝细胞性黄疸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丙戊酸钠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如厌食、恶心、呕吐,极少数患者出现淋巴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脱发、嗜睡、无力、共济失调。老年人会出现失眠,少数患者出现肝脏毒性,引起转氨酶升高。应定期复查肝功能,如果发现肝功能有异常,应及时停药并处理。
    2023-08-02
  • 什么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视频)

    什么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指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血供障碍,导致内耳、脑干、小脑等组织的功能缺损。常见症状为眩晕,但是通常有其它脑干的表现,比如口周麻木、短暂听力下降、复视、眼震、构音障碍、共济失调、双侧锥体束征等。排除内耳和迷路病变才足以确诊。常见病因是椎-基底动脉硬化,颈椎退行性变压迫椎动脉。椎动脉外伤、锁骨下动脉盗血,或者颈动脉闭塞造成的盗血等,也可以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
    2023-08-02
  • 5分钟搞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视频)

    5分钟搞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指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血供障碍,导致内耳、脑干、小脑等组织的功能缺损。常见症状为眩晕,但是通常有其它脑干的表现,比如口周麻木、短暂听力下降、复视、眼震、构音障碍、共济失调、双侧锥体束征等。排除内耳和迷路病变才足以确诊。常见病因是椎基底动脉硬化、颈椎退行性变压迫椎动脉。椎动脉外伤、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或者颈动脉闭塞造成的盗血等,也可以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其检查包括脑动脉造影、核磁、CT、颈椎X线摄片、脑电图检查等,还可以进行前庭功能试验、视野范围等检查。外科治疗目前看法不一,内科治疗主要给予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扩张血管及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一般能使症状缓解,发作次数减少。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发展为脑梗死者较颈内动脉卒中少见,需查清病因并以去除病因为本,并采取对症治疗、加强护理等措施。
    2023-08-02
  • 脑血栓的前兆(视频)

    脑血栓的前兆
    脑血栓的前兆,与前循环和后循环有关,不同部位先兆表现不同,如下所示:1、前循环:患者表现为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或者失语,多为偶发性,如突发一过性肢体麻木、无力无法上抬,短时间内即可好转,或患者表现为一过性黑蒙、语言障碍、听力障碍,但通常可自行好转,属于前循环脑血栓前兆;2、后循环:患者出现头晕或者眩晕发作,伴有复视、说话口齿不清或者喝水时出现呛咳,同时可出现四肢无力或者灵活性减弱,如指鼻不准等共济失调表现,持续时间较短,可自行好转。因此,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后,需及时就诊。
    2023-08-02
  • 蝶骨嵴脑膜瘤术后并发症(视频)

    蝶骨嵴脑膜瘤术后并发症
    蝶骨嵴脑膜瘤术后并发症与该部位神经、血管密切相关,具体情况如下: 1、神经损伤:如视神经、动眼神经损伤。其中视神经损伤的患者术后可出现视力、视野变化,甚至视力丧失;而动眼神经损伤的患者可出现患侧眼球某些方向的运动障碍,表现为复视。另外,患者还可出现眼睑下垂等; 2、血管损伤:损伤动脉可以表现为偏瘫、失语;而损伤静脉可以表现为脑肿胀、静脉梗塞性出血等。
    2023-08-02
  • 什么是多发性脑神经损害(视频)

    什么是多发性脑神经损害
    脑组织从上到下包括12对脑神经,为颅神经、视神经、嗅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位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以上的神经都在脑子里,位置比较集中,解剖学上比较靠近,所以一旦发生某些疾病,往往累及到多组神经,会出现多发性脑神经的损害。 根据受累神经的组合不同,临床症状也有所不同,如果是动眼、滑车、外展这三个颅神经损伤,就会出现眼动的异常,比如眼睑下垂、眼球活动异常等,表现为对事物的复视,即会出现重影的情况。有一些疾病,如桥小脑角的肿瘤,压迫到三叉神经、面神经以及位听神经,患者会表现有面部的疼痛、麻木、面瘫,及耳鸣、眩晕,故临床中以肿瘤患者比较常见。除此还可累及到嗅神经和视神经,引起相对的嗅觉减退、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等情况。所以引起多组颅神经病变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炎症造成,有的是肿瘤造成,也可以由免疫系统疾病造成,而不同病因,治疗方案也不一样。
    2023-08-02